1、信丰县第一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本学期,根据期初德育工作计划,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 ,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1、加强了班主任工作。开学初要求班主任写好工作计划,对本班的班级管理做好规划,对班主任每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
2、部署,学期末写出工作总结。每月根据学校检查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2、加强了德育研究,召开了以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3、做好少先队小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每月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在学生劝导、广播站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每周召开例会对他们值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要求改正。4、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本学期着重加强对校园广播站建设、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各班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少先队礼仪队伍形象。5、加强后进生管理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本学期,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
3、,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德育处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排队摸底,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二、本学期的行为规范教育继续加强。以学生为主体,从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小学生。1、坚持不懈地抓好了守则、规范的养成教育。重点放在了文明礼仪、清洁卫生、学习习惯、节约粮食和安全教育上。在开学初,集中对全校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宣传。2、坚持了常规检查评比。检查评比做到了客观公正。并且把清洁卫生的打扫
4、和保持纪律、两操作为检查评比的重点。把学生检查的“三评”每天公布,每周分发三评的流动红旗。3、加强了班级制度建设。根据本班情况制定了班规和班级评价方案,并张贴于教室醒目处。各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班级规范和课堂常规,细化了班级管理,把每一项制度落到了实处。4、继续做好了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出班级个性,班级板报做到了定期更换。5、安全教育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强了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监督,坚持了楼道值班和集体放学制度,做好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6、开展队前教育,教唱队歌,少先队礼仪知识,组织一年级新生入队,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三、针对主题进行各项活动,在特色中成长。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就应该抓
5、住良机,营造氛围,创造性地规划少先队活动内容,并做到每月都有活动主题,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队员们在活动中,知识得到进一步扩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我校大队部以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为主线;以开展主题、形式多样的班队会活动为载体。本着“年度有主线,月月有主题,天天是活动,处处受教育”的原则,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1、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三次也增加了“文明小知识”栏目。2、劝导队每天在学校各个角落纠正
6、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3、继续开展雅行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晨会等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的文明习惯有较大改变。(二)开展健康安全教育结合教育局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宣传工作。1、召开班主任会议,安排落实健康教育的各项检查,督促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2、利用广播站宣传有关知识,并办一期以“珍爱生命 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三)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本学期继续深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按照学校工作要点,积极打造书香校园。1、创建温馨班级内涵,就是人人知道建设“温馨教室”,主要包括班级人际环境、课堂教学环境、自身心理环境、教室物质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上学期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布置教室,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的“家”。2、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交流。利用晨会时间让各班交流本班的班级文化建设特色,互学互评,让班级文化建设继续深入。回顾半年来的德育工作,有成功也有失意。今后,我们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决心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途径,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德育目标体系的导向性、针对性,促进德育训练的养成性,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