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征求意见稿) 建设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评价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二二二年六月 天津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建设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评价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 目 录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1. 总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评价目的 10 1.3 评价原则 11 1.4 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 11 1.5 评价等级 13 1.6 评价范围及时段
2、 16 1.7 评价标准 21 1.8 评价重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38 2. 工程分析 71 2.1 工程概况 71 2.2 工程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 145 2.3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13 3. 工程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235 3.1 自然概况 235 3.2 环境质量概况 248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51 4.1 概述 251 4.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56 4.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08 4.4 工程对沿线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329 4.5 工程对沿线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分析 421 4.6 生态保护措施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448 4.7 小结 448 5. 声环境影
3、响评价 451 2 5.1 概述 451 5.2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451 5.3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506 5.4 噪声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分析 570 5.5 隧道口列车运行微气压波对敏感点噪声影响 619 5.6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述 622 5.7 小结 626 6.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631 6.1 概述 631 6.2 环境振动现状评价 631 6.3 运营期环境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 635 6.4 减振措施及建议 653 6.5 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658 6.6 小结 661 7.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665 7.1 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665 7.2 海域环境
4、影响预测与评价 725 7.3 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749 7.4 海洋工程环境可行性分析 758 8.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59 8.1 概述 759 8.2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760 8.3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评价 776 8.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788 8.5 工程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794 8.6 水污染治理措施及投资 836 8.7 小结 838 9.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841 9.1 评价内容 841 3 9.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841 9.3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与防护措施 845 9.4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849 9.5 大气环
5、境监测计划 853 9.6 小结 854 10.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55 10.1 概述 855 10.2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55 10.3 防治措施 857 10.4 小结 858 1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861 11.1 概 述 861 11.2 电磁环境现状 864 11.3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66 11.4 治理措施建议 870 11.5 小结 871 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73 12.1 评价原则 873 12.2 效益部分 873 12.3 损失部分 875 12.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75 12.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876 13. 环境
6、管理与监测计划 877 13.1 环境管理 877 13.2 环境监测计划 882 13.3 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884 13.4 环保人员培训 888 13.5 污染物总量控制 888 14. 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 891 4 14.1 编制目的 891 14.2 编制依据 891 14.3 工作原则及适用范围 891 14.4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分析 892 14.5 组织机构与职责 893 14.6 预防预警 896 14.7 应急响应 896 15. 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 901 16. 结论 903 16.1 建设情况 903 16.2 环境质量现状 903 16.3 污染物排
7、放情况 906 16.4 主要环境影响 906 16.5 环境保护措施 908 16.6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14 16.7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915 16.8 结论 916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概 述述 一、一、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铁路建设项目。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区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为南北向铁路,线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与盐通铁路正线贯通,向南跨过长江后(利用沪通四线桥) ,经过苏州市、嘉兴市后跨过杭州湾进入宁波市。 本工程是中长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长三
8、角城市群城际交流的重要城际骨干线路,是一条具有城际功能的路网干线。本项目的建设可实现沿海通道在长三角区域的贯通,对于完善区域高速铁路网布局,提升通道跨江、跨湾铁路服务质量,深化密切沿海交流协作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二、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原新建南通至苏州至嘉兴至宁波铁路)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区的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为南北向铁路,线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与盐通铁路正线贯通,向南跨过长江后(利用沪苏通长江公铁四线桥) ,经苏州市、嘉兴市后跨过杭州湾进入宁波市。 全线正线运营长度为 310.027km (含跨海段 29.162km) ,其中新建线路长度为 300.954km
9、(江苏省境内 135.039km、浙江省境内 165.915km) ,利用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工程至宁波站线路长度为 9.073km。 工程沿线共设车站 10 座、动车运用所 2 座,分别为南通西站(本次无工程,不进行评价) 、张家港站、常熟西站、苏州北站、苏州南站(原名汾湖站) 、嘉兴北站、嘉兴南站、海盐西站、慈溪站、庄桥站,苏州北动车所(新建)和宁波(邱隘)动车所(改扩建) 。其中既有站 2 个:南通西站、庄桥站;在建车站 2 座:张家港站、苏州南站(原名汾湖站) ;改建车站 2 个:苏州北站、嘉兴南站;新建车站 4 个:常熟西站、嘉兴北站、海盐西站和慈溪站。 本工程为客运专线,
10、双线,电力牵引,设计速度目标值 350km/h。正线原则采用无砟轨道(部分区段采用有砟轨道) ,区间正线铺设 CRTS板式无砟轨道,岔区铺设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双块式无砟轨道,有砟、无砟轨道铺设范围根据引入既有站、沿线地质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无砟轨道采用 100 定尺长、U71MnG、60N 无螺栓孔新钢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2 轨,正线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正线主要采用 AT 供电方式,站线、联络线及动车存车场及走行线等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新建苏州北、汾湖、王店、慈溪、慈城共 5 座牵引变电所,新建 7 座 AT 分区所,新建 11 座 AT 所,新建苏
11、州北动车运用所开闭所 1 座,改扩建既有甬金铁路宁波动车所开闭所。 新增永久用地 715.56hm2,临时占地 463.93hm2;全线土石方总量 3137.01 万 m3,其中挖方为 2098.79 万 m3,填方 1038.22 万 m3。 本次设计正线新增定员 2395 人, 新增房屋总建筑面积 51.90 万 m2(其中站房 30.02万 m ,生活房屋 5.78 万 m ,其他生产房屋 16.10 万 m ) 。 本工程设计年度为近期2035年, 远期2045年。 建设总工期5年。 工程总投资1012.49亿。 三、三、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2021 年 4 月,受建设
12、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参编单位参与编制本项目张家港至苏浙省界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相关内容。 2020 年 10 月-2022 年 1 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新建铁路南通至苏州至嘉兴至宁波铁路初步设计 (送审稿) ,2020年 12 月-2022 年 1 月,评价单位组织专业评价人员对本工程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走访了拟建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自然资
13、源、林草、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沿线各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林草、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都给予了极大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特别说明的是: 1本工程南通西(不含)至张家港段(不含)共计约 31.3km,与沪通铁路共通道,其中 DK166+977 至 DK173+972 段为沪通铁路代建跨长江大桥(已建成) ,预留了本工程的过江通道,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在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段环境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影响报告书 (环审2012289 号)中已批复,故本报告书不再对DK166+9
14、77 至DK173+972 段(沪通铁路代建跨长江大桥)进行评价。除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外,其对周边环境影响(除运营期噪声、振动环境影响)在新建盐城至南通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 (苏环审201748 号)中已批复。故本报告书评价内容仅为该段线路的运营期噪声、振动环境影响。 2本工程庄桥至宁波段利用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工程,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已于 2019 年 3 月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减三四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甬环建20196 号)予以批复。 四、四、 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沿线经过地貌单元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区、冲海积、海积平
15、原区及低山丘陵区。沿线各类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等交错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敏感性较高。本工程贯通方案共涉及环境敏感区 26 处,其中江苏段有: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 7 处、省级重要湿地 1 处、市级重要湿地 4 处、饮用水源保护区 1 处、水源水质保护区 1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浙江段有:生态保护红线 4 处、饮用水源保护区 3 处、风景名胜区 1 处、文物保护单位 3 处。江苏段中,由于通张段桥梁线下工程已由沪通铁路一期工程代建完成(环审2012289号) ,本次工程均为线上工程(轨道工程、站后工程) ,不会对生态敏感区产生影响。同时,盐通环评(苏
16、环审201748 号)中明确:本工程 DK166+977 至 DK173+972段为沪通铁路(在建)代建跨长江大桥,预留了本工程的过江通道,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在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已有评价,因此对该段涉及的 1 处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长江李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和 2 处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长江(通州区)重要湿地生态管控区和长江(张家港)重要湿地生态管控区)不再做影响分析和相关论述。 本次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目标共 345 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共有 227 处。线路涉及苏州工业园区等中心城区,与既有铁路通道多线并行,且沿线敏感建筑物分布集中,公众关注度较
17、高。 五、五、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本工程涉及的各类环境敏感区,符合水污染防治法 、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4 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浙江省嘉兴市泥塘庙遗址(县级) 、浙江省宁波市郭塘岙窑址(市级) 、八字桥遗址(市级)等 3 处文物保护单位已取得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其他均已取得主管部门正式意见。线路选线、选址已取得沿线江苏省、浙江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经判定,本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 (2)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本) 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拟采取的措
18、施能够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管理要求。 (3)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的影响,从污染源头、传播途径、受影响敏感目标各方面加强控制与治理措施,其影响可控。噪声采取声屏障和隔声窗的治理措施;振动超标敏感目标采取搬迁或功能置换措施;产生的污水均处理后达标排放;一般固体废物交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能够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同时采取了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六、六、 结论结论 本项目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相关国家产业政策。前期研究工作过程中深入贯彻了生态保护的理念,本工程涉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符合法律
19、法规的有关要求,浙江省嘉兴市泥塘庙遗址(县级) 、浙江省宁波市郭塘岙窑址(市级) 、八字桥遗址(市级)等 3 处文物保护单位已取得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其他均已取得主管部门正式意见。工程建设及运营主要带来生态、噪声振动、水、大气、固废等影响,通过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本工程是一项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工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可行。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总则总则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1 环境保护法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20、015 年 1 月 1 日起修订施行)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8 年 12 月 29 日起施行)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2022 年 6 月 5 日起施行)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17 年 11 月
21、4 日修正)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202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13 年 12 月 28 日起施行)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2010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19 年 4 月 23 日起施行)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22、持法 (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17 年 11 月 5 日起施行) ;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13 年 12 月 28 日起施行)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16 年 7 月 2 日起施行)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016 年 7 月 2 日起施行)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24.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2015 年 4 月 24 日起施行)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2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1.1.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 1.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199631 号) ; 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
24、道建设的通知 (国发200031 号) ; 3.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 号) ; 4.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35 号) ;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发201512 号) ; 6. 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424 号) ; 7.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号) ; 8.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201298 号) ; 9. 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3104
25、号) ; 10. 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环规财201886 号) ; 11.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 (国发明电20041 号) ; 12. 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 (国土资发2005196 号) ; 13.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046 号) ; 14. 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 (国令第 682 号,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15.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国发201665 号) ; 16.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 (2
26、015 年 11 月 23 日起施行) ;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18. 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本)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起施行) ; 20.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7 年 3 月 1 日起施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3 行)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18年 3 月 19 日起施行) ; 22.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10 年 3 月 1
27、 日起施行)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1990 年 8月 1 日起施行) ; 24.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海规范20177 号) ; 25. 国家海洋局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 (国海发20164 号) ; 26.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2012 年 3 月 3 日起施行) ; 27.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542 号) ;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2017 年 10 月 7 日起施行) ;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2016 年
28、 2 月 6 日起施行) ;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2013 年 12 月 7 日起施行) ; 3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农业部令第 20 号,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018 年 3 月 19 日起施行) ; 3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起施行) ; 34. 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 2016 10 号) ; 35. 土地复垦条例 (2013 年 3 月 5 日起施行) ; 36.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2019 年 7 月 24 日起施行
29、) ; 37. 风景名胜区条例 (2016 年 2 月 6 日起施行) ; 38.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2016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39.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4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89)环管字第 201 号,2010 年 12月 22 日起施行) ;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018 年 03 月 19 日起施行) ; 42.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 (2016 年 4 月 27 日起施行) ;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017 年 10 月 7 日起施行) ; 新建南通至
30、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4 44. 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发200394 号文) ; 45. 关于发布的通知 (环发20107 号) ; 46. 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的通知 (环发2001108 号) ; 47.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 年修订稿) 的通知 (铁计201044 号) ; 48.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49.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2015 年 5 月 4 日起施行) ; 50.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2007 年 9
31、月 1 日起施行) ;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起施行) ; 52.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200428 号) ; 53.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5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3 年 12 月 7 日起施行) ; 55. 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 (环发201430 号) ; 56. 关于印发的通知 (环大气202062 号) 57.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517 号) ; 58. 关于印发土壤污染
32、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631 号) ; 59.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201386 号) ; 6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环保部第 34 号令, 2015 年 6 月 5 日起施行) ; 61. 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2010113 号) ; 62. 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的通知 (环办201434 号) ; 63. 关于印发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 的通知 (环发2014118 号) ; 64. 关于印发的通知 (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5
33、 办2013103 号) ; 6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66. 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 (环办201552 号) ; 67. 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 (铁总建设201394 号) ; 68. 关于发布的通知 (建标2008232 号,20090401) ; 69.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 (自然资规20212 号) 。 1.1.3 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部门规范 1.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2.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
34、例 (201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3.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1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4.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8 年 11 月 23 日起施行) ; 5. 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 91 号,2013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 6.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18 年 11 月 23 日起施行) ; 7.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8. 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 (2020 年 7 月 31 日起施行) ; 9.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8 年 5 月 1
35、日起施行) ; 10.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2018 年11 月 23 日起施行) ; 11.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环办201171 号) ; 12.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 (2018 年 11 月 23 日起施行) ; 13. 江苏省实施办法 (2017 年 6 月 3 日起施行) ; 14. 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 (2017 年 6 月 3 日起施行) ; 15.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201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16. 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 (2017 年 6 月 3 日起施行) ;
36、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6 17. 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 (201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18.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苏政发2015175号) ; 19.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2221 号) ; 20. 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364 号,2018 年3 月 1 日起施行) ; 21. 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2015 年 12 月 4 日起施行) ; 22. 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201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23. 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
37、011-2020) (2018 年 9 月) ; 24. 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划 (2017 年 4 月) ; 25. 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 (2017 年 11 月) ; 26. 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 年) (2018 年 9 月) ; 27.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 (2015 年 12 月) ; 28.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3 年 12 月 19 日起施行) ; 29.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30.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17 年 9 月 30 日起施行) ; 31. 浙江省饮用
38、水水源保护条例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32. 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 (2012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 33. 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 (2020 年 9 月 24 日起施行) ; 34.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 (2014 年 11 月 28 日起施行) ; 35. 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2014 年 11 月 28 日起施行) ; 36. 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 (200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37. 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 (2012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 38. 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39. 浙江省
39、林地管理办法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40. 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 (2017 年 11 月 30 日起施行) ; 41. 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42. 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002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7 43. 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 (201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44.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2004 年修订施行) ; 45. 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 (2020 年 6 月 6 日起施行) ; 46.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 (201
40、5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47.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48. 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2014 年 3 月 13 日起施行) ; 49. 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2015 年 12 月 28 日起施行) ; 50.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22 年 5 月 27 日公布,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 51. 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环发201426 号,2014 年 5 月 8 日) ; 52. 关于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处置监管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7年
41、 7 月 16 日) ; 53.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的通告(浙环发201914 号,2019 年 6 月 6 日) ; 54.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 (浙环函2019116 号,2019 年 4 月 8 日) ; 5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浙政发201830号) 56. 省发展改革委 省生态环境挺关于印发的通知 (浙发改规划2021210 号,2021 年 5 月 31 日) ; 57. 浙江省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 年) (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海事局,2
42、017 年 3 月) ; 58. 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 (浙环发201425 号,2014 年 5 月 13 日) ; 59. 浙江省城市建筑施工与道路扬尘管理办法 (201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60. 浙江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2015年 7 月 8 日起施行) ; 61. 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03 年 12 月 12 日起施行)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8 62. 嘉兴市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评价实施办法 (2016 年 8 月 13 日起施行)
43、; 63. 关于印发嘉兴市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6 年 8 月 10 日) ; 64.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 年 2 月 18 日) ; 65. 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 (2019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66. 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 67. 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201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68. 宁波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 (200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69.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2009 年 6 月 1
44、日起施行) ; 70. 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1.1.4 地方相关规划文件 1.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苏政发201420 号) ; 2. 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苏政发202049 号) ; 3. 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苏政发201874 号) ; 4. 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 (苏政发20201 号) ; 5. 江苏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 (苏发改农经发2015667 号) ; 6.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 (苏政发201386 号) ; 7. 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浙政
45、发201343 号) ; 8.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浙政发201830号) ; 9. 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浙政发20207 号) ; 10. 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通政办规20214 号) ; 11. 嘉兴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2020 年) ; 12. 嘉兴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嘉政办函20209 号) ; 13. 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修编) (2019-2025 年) (嘉政发202015 号) ; 14. 嘉兴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 (嘉发改201716 号) ; 15.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
46、020 年) (2017 年修订) ; 16. 嘉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9 17. 嘉兴港总体规划 (20172030 年) ; 18. 嘉兴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2020 年修订) (嘉政办发202074 号) ; 19.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2020 年) ; 20. 宁波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甬环发202056 号) ; 21. 宁波市十三五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甬美丽办发20174 号) ; 22.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5 年修订) ; 23
47、. 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24. 宁波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2016 年 12 月) ; 25. 宁波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甬政办发200647 号) ; 26. 沿线地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水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等; 27. 有关部门和各行各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信息资料。 1.1.5 技术导则及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6)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21)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22) ; 4. 环境影响
48、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 ;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 (HJ24-2020) ; 9.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14) ; 10.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2034-2013) ; 1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 12. 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 1 部分基
49、本参量与评价方法 (GB/T3222.1-2006) ; 13. 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 2 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GB/T3222.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2-2009) ; 14.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标准 (HJ/T10.3-1996) ; 15.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 1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50433-2018) ; 17.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T50434-2018) ; 18.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TB10501-2016) ; 19.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50、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6 年) ; 2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10071-1988) ; 21.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 2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192-2015) ; 23.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 24. 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JT/T1143-2017) ; 25. 海洋调查规范 (GB/T12763-2007) ; 26. 海洋监测规范 (GB17378-2007) ; 27. 海洋观测规范 (GB/T14914-2018) ; 28. 海港水文规范 (JT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