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清凉的夏天 文档编号:5751063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分析化学所属专业:材料化学课程性质:基础课学 分:3学分(54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课程简介:分析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经典的定量分析及仪器分析两部分,由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及理论、化学分析法、光学光谱法、电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五个主要部分组成。通过经典定量分析的学习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通过仪器分析的学习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

2、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目标与任务:分析化学的目标和任务为: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及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3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5课程学习完成后,要求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6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3、。(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等后续相关课程: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光谱分析、高等分析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光谱分析、高等分析是分析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加深与提高。(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化学与仪器分析(第一版), 兰州大学王春明、张海霞主编参考书:1 陈兴国,何疆,陈宏丽,陈永雷.分析化学。第一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2 武汉大学等. 分析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 四川大学. 分析化学.

4、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4 邹明珠,许宏鼎,于桂荣. 分析化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5 张锡瑜等. 化学分析原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6 彭崇慧, 冯建章, 张锡瑜等.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7 北京大学.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 朱明华. 仪器分析.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方惠群等. 仪器分析原理. 第二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 .绪论1.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1.2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1.3定量分析过程1.4定量

5、分析方法1.5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2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分析化学的分类、特点与作用;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点掌握】:分析化学的分类、特点与作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区别【掌握】: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难点】: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2.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3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2.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2.5 分析

6、数据的处理*(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重点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标准偏差;有效数字; 【掌握】:误差和偏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的分类、检验或消除误差的方法; 【一般了解】:正态分布;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难点】: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第三章 化学平衡3.1 平衡的基本概念3.2 分析化学中的平衡3.3 配位平衡、条件稳定常数以及影响因素3.4

7、氧化还原平衡和条件电极电位*3.5 沉淀的溶解平衡*(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5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平衡的基本概念;活度和浓度的概念 ;酸碱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条件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活度积和溶度积;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重点掌握】: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活度和浓度的概念;酸碱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标准缓冲溶液;配位平衡;酸效应、络合效应与副反应系数;

8、 【掌握】:离解平衡的概念; 【了解】: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一般了解】:氧化还原平衡;条件电极电位;沉淀的溶解平衡;溶解度、活度积和溶度积;条件溶度积【难点】: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副反应系数以及影响因素第四章 滴定分析4.1 滴定分析法及有关基本概念4.2 酸碱滴定法4.3络合滴定法4.4氧化还原滴定法*4.5沉淀滴定法*(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中的标准溶液;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络合滴定曲线;络合滴定中的指示剂;终点误差;络合滴定原

9、理;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定和样品前处理;络合滴定法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体系;淀滴定法概述;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重点掌握】:滴定曲线;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终点误差(林邦公式);准确滴定的判据;混合离子的分步滴定;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掌握】: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常用指示剂; 【一般了解】:滴定预处理;常见滴定体系;滴定的应用举例【难点】:混合离子的分步滴定;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第五章 原子光谱分析5.1原子光谱分析法基础5.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5.3原子吸收光谱法(一)

10、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9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电磁辐射基础;原子光谱光学分析法基础;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原子发射光谱原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理论基础;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干扰效应及其消除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实验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灵敏度和检测限;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法*【重点掌握】: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发射、吸收、散射等)及电磁波谱;原子光谱产生涉及的原子结构、能级、光谱项的概念;影响谱线强度的各种因素及强度的表达式; 各种激发源(包括I

11、CP)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内标法的原理、关系式及相关条件的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原子谱线的宽度概念及变宽原因;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的概念、表达式及测量条件; 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原子吸收光谱干扰及消除【掌握】: 光学分析法分类;了解光谱法的基本仪器部件;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简单原子的光谱项及跃迁规律;谱线强度的表达式、意义、影响因素及应用上的局限性;原子光谱仪器的各部分基本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光谱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了解】: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区别;进行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附属设备【难点】:光谱产生涉及的原子结构、能级、光谱项的概念;各种激发源(包括I

12、CP)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内标法的原理、关系式及相关条件的选择;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的概念、表达式及测量条件;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干扰及消除第六章 紫外与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6.1分子光谱概述6.2紫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6.3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7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分子光谱概述;分子光谱的形成及简单分类;朗伯比尔定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主要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溶剂的影响;部分有机化合物吸收波长的推算规则;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子吸收光谱的应用;红外分子吸收光谱简介;红外

13、分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有机分子的重要基团频率;影响集团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重点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电子光谱的产生与电子跃迁类型;化合物结构与吸收信息的关系;影响紫外吸收的因素;紫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常见基团的红外吸收带;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吸光度的加和性及朗伯-比尔定律的局限性;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了解】:光电检测器件;光度计结构;红外检测器件【难点】:化合物结构与吸收信息的关系;影响紫外吸收的因素;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红外图谱解析的一

14、般步骤和方法。第七章 核磁共振1H谱分析7.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7.2 化学位移7.3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7.4 一级谱图的特征和图谱解析简介7.5 应用7.6 核磁共振13C NMR简介*(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核磁共振波谱法概述;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仪器流程简介;化学位移;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自旋耦合与自旋裂分;化学等价与磁等价;一级谱图的特征和图谱解析简介;核磁共振谱的应用;核磁共振13C NMR简介*【重点掌握】:核磁共振原理;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常见结构的化学位移;1H

15、-NMR图谱结构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连续波NMR波谱仪;傅里叶变换NMR波谱仪【了解】:复杂图谱的概念、自旋体系的分类及复杂图谱的简化【难点】:核磁共振原理;影响化学位移的各种因素;自旋偶合、裂分的机理;一级图谱的裂分规律及应用;图谱解析及结构分析第八章 质谱分析8.1 方法概述8.2 质谱裂解的基本知识8.3 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8.4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类型8.5 一些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简介8.6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8.7 质谱技术的应用*(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3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质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及特点;质谱仪的工作流程、各主要部件的基本结构

16、、基本原理及性能;质谱峰的类型、离子碎裂途径及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质谱法的图谱解析及基本应用;联用技术*【重点掌握】: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质谱图中出现的主要离子峰;有机质谱断裂的主要类型及规律;质谱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掌握】:质谱仪结构;常见离子源;常见质量分析器; 【了解】:质谱联用技术【难点】: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质量分析器的基本结构、分析原理、特点及适用性;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质谱法的基本应用(分子量、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第九章 电化学分析9.1 电分析基础9.2 电位分析法9.3 电解分析法*9.4 库伦分析法*9.5 伏安分析法*(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17、,8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电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电化学电池、图示式及电动势;电极及其分类;电极电位;电位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滴定法;电解分析法基础;恒电流电解法;控制电位电解法;法拉第电解定律;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方法;恒电流库仑分析;伏安分析法简介;直流极谱法;极谱定量分析原理与方法;极谱和伏安技术的发展【重点掌握】:电化学池;半反应;双电层;电极的基本分类;电极电流的性质与符号;极化;电分析化学法分类;膜电位的产生;玻璃电极;晶体膜电极;流动载体电极的响应机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直接分析法、标准曲线法、一次标准加入法等

18、定量分析方法;电位分析的误差 【掌握】:基本电极过程;电化学池图解表;电分析化学法的特点和应用;金属基指示电极的类型;参比电极类型;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其它电极分类法;气敏电极、酶电极和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电位滴定原理;电解分析、库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难点】:双电层及电极过程;电分析化学分类;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和响应机理;电位分析的误差第十章 色谱分析法10.1 色谱分析法概述10.2 气相色谱分析10.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8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色谱法的分类;色谱分离原理、色谱流出曲线及其描述;塔板理论

19、、速率理论;分离度、色谱分离方程;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气相色谱基本原理;气相色谱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影响气相色谱分离的因素和分离条件的选择;色谱柱的性能与选择;液相色谱的组成和各系统的工作原理;液相色谱柱的分离原理;液相色谱的类型【重点掌握】:色谱的基本分离原理;色谱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分离度和基本分离方程;气相色谱仪器的流路、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掌握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峰)所代表的各种技术参数的准确含义;利用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方程判断影响色谱分离各种实验因素;色谱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在色谱实验条件优化中灵活应用速率方程;液相色谱基本原理、相关术语;不同类型分离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了解】:保留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固定相的各种指标;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难点】:塔板理论、速率理论方程与分离度和基本分离方程和相关计算;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比较;速率理论方程在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与选择中的具体应用*选讲内容制定人: 杨 东审定人:批准人:日 期: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行业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