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doc

上传人:清凉的夏天 文档编号:5759142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2016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编号:总学时:96 总学分:6学分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4学时,社会实践32学时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适用专业:全校2016级各本科专业开课学期: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

2、值观和人生观,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觉运用毛泽东思想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观察世界,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一、加强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教学,使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培养起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各教学环节,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3、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执政党能力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

4、性质与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的变化。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如何正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如何认识社会新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学内容与目的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

5、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四节 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

6、论成果的基本内涵、形成条件、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过程和主要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形成条件和历史地位。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4、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5、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过程及历史意义;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和形成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

7、题。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教学目的: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2、

8、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基本经验。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2、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二、确立社会主义基

9、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历史经验和理论依据;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依据。教学重点:1、新民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依据;2、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3、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4、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和重大意义。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

10、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教学重点: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社会主

11、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与联系,科

12、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教学重点: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13、产力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三、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难点:1、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原因。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七

14、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理解改革包括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

15、系;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难点:1、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2、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全面依法治国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

16、心价值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学重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4、保障和改善民生;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

17、文明理论。教学难点:1、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教学目

18、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学习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把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实施,“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理解“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与两岸关系问题的解决教学重点:1、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2、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3、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教学难点:1、“台独”分裂活动是如何产生发展的;2、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

19、的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理、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作用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教学重点:1、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2、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

20、认识。教学难点:1、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和平发展与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一切为了人民二、实现共同富裕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三、全面贯彻

21、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第四节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帮助学生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教学重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

22、出;3、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4、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5、如何理解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题。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加强党的

23、执政能力建设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三、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学目的: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教学重点:1、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全面从严治党。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观看视频。作业形式: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习

24、题。章 次教学内容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备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2调查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第四节 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2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依据2调查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2调查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2音像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

25、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2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调查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2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调查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2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调查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2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2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调查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

26、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2调查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形成的依据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音像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调查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1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第四节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1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音像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1合计5632社会实践32学

27、时,主要用于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经典的音像资料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社会实践。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1、考试方式: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2、考核要求: 考试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综合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的50%、平时成绩的30%(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笔记、实践活动情况等作为评定平时成绩依据)以及社会实践成绩20%组成。3、考试基本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可出任选题。4、实践考核:实践教学单独考核,成绩单列。详见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细

28、则。六、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选用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年。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年。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4)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6)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7)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

29、版社,1991年、1999年。8)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9)江泽民文选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3)韦感恩:冷战后国际关系与中国战略,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4)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30、16)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17)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七、实践教学环节大纲社会实践学时:32学时社会实践学分:2学分(含在概论课学分中)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1、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动员和理论指导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对

31、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动员,使学生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计划安排、要求等事项。讲解社会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示范说明。2、社会实践报告选题、开题指导 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个人的关注方向确定选题,指导学生就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过程、主要内容、方法和预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等进行研讨。3、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指导 建议学时:16学时分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对分组学生自主设计社会实践地点(区域)、时间、内容及目标等内容进行审核,督促学生落实自主分组社会实践活动,检查学生自主分组实践的效果和质量。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收集、获取资料。4、社会实践报告写作、修改指导 建议学时:8学时教学内容:指导每组学生对收集、获取的社会实践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形成一份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社会实践报告,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得出符合课程教育目的要求的正确结论。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签名: 院系审核签名: 修订人: 审核人: 修订时间:2017年2月17 / 17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行业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