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过关检测题.doc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5886343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过关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过关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过关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过关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过关检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1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H-1 Cl-35.5 Na-23 一、选择题(1-8题每题1分,9-12题每题2分,共16分)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来源:学,科,网Z,X,X,K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3.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2、)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 4. 石油是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A.砍伐树木作燃料 B.利用太阳能 C.利用风能 D.开发核能5.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购置低污染排放公交车辆的补贴预计达1600万元。下列说法与改善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抑制过快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 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C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 D提供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利来源:学*科*网Z*X*X*K6. 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 )7. 185

3、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9.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进入古井前,应先

4、做灯火试验C.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 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 10.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图511.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图5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

5、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3.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变化

6、。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14.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轻松、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2)有的胃病患者胃酸过多,常服用一些含氢氧化铝

7、的药物,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烧煤气(主要成分为CO)的家用燃气灶,改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 。三、简答题(共20分,每空1分, 20题4分)16.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雪灾)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填序号)。CO2 点燃 CO2 CH42O2 点燃 CO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石油+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2NaHCO3 Na2CO3H2OCO2(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对维持

8、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 (填序号)。CO22NaOH=Na2CO3H2O 6CO26H2O 光照 C6H12O66O2 CO2H2O=H2CO3(3)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 17.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1)下列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奥运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2)北京奥运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墙体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

9、是乙烯一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学式为(C2 H2F2)n,这种材料美观、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以下关于ETF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属有机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易溶于水,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稳定(3)奥运“祥云”火炬的主材选用铝合金,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手持的部分使用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仿佛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请回答: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不污染环境;铝合金材质主要优点是 、 (答两条即可);橡胶皮革漆中的橡胶属 材料(4)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

10、的原因是: 、 (答两条即可)。18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将利用处理垃圾时产生的沼气资源建立沼气发电厂,此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可达10MW以上,相当于半个沈海热电厂发电量。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沼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垃圾处理场兴建发电厂的意义是 。19与煤相比,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原因是 ;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节约化石燃料,一方面可以采取 的方法,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应该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 。20据报道:近日,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国道上运镁粉的罐车起火。由于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官兵采用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获扑灭。(1)

11、.镁粉燃烧通常需要什么条件? (2).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每空2分)21.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来源:学科网ZXXK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a试

12、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

13、,理由是 。22.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内放了少量水来吸收SO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仍残留一定量的SO2。围绕如何处理这些SO2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SO2是形成酸雨主要物质。由此想到,选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SO2,效果会怎样?【设计与实验】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与其反应),如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查装置的 ;(2)实验开始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3)充分吸收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后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结论与解释】(1)

14、甲实验中,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 来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2)乙实验中,SO2与NaoH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HSO3;(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SO2的效果 。【拓展与迁移】(1)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得到的(NH4)2SO3可用作化肥,但在实验室里吸收SO2,一般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氨水,主要是考虑 性;(2)在必须用煤作燃料的情况下.要减少SO2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五、计算题(共8分)23.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生产的二氧化硫气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 000 t,该市一个冬季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 选择123456789101112二、填空1314151617 三、简答1920四、实验与探究21 22. 23. 五、计算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