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5 5 1 7 0 . 7 3 4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微信二维码,扫一扫信息更多、服务更快 销售分类:水利水电工程/勘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S L/T3 1 32 0 2 1*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 1 0 0 0 3 8)网址:ww w .w a t e r p u b . c o m . c nEm a i l:s a l e s w a t e r p u b . c o m . c n电话:(0 1 0)6 8 3 6 7 6 5 8( 营销中心)北京科水图书销售中心 ( 零售)电话:(0 1 0)8 8
2、 3 8 3 9 9 4、6 3 2 0 2 6 4 3、6 8 5 4 5 8 7 4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相关出版物销售网点经售清淞永业 ( 天津)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 4 0 mm2 0 3 mm 3 2开本 3 . 2 5印张 8 7千字2 0 2 1年9月第1版 2 0 2 1年9月第1次印刷*书号1 5 5 1 7 07 3 4定价4 2 . 0 0元凡购买我社规程,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的,本社营销中心负责调换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I C S9 3 . 1 6 0P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 L/T3 1 32 0 2 1替代S L3 1 32 0 0 4水
3、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G e o l o g i c a l c o d e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e r i o do fw a t e ra n dh y d r o p o w e rp r o j e c t s2 0 2 1 0 7 0 1发布2 0 2 1 1 0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 水利水电工程勘探规程第1部分:物探等4项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 0 2 1年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 水利水电工程勘探规程第1部分:物探(S L/T2 9 1 . 12 0 2 1)等4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
4、以公布。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水 利 水 电 工程勘探规程 第1部分:物探S L/T2 9 1 . 12 0 2 1 S L3 2 62 0 0 52 0 2 1 . 7 . 12 0 2 1 . 1 0 . 12水 利 水 电 工程施工地质规程S L/T3 1 32 0 2 1S L3 1 32 0 0 42 0 2 1 . 7 . 12 0 2 1 . 1 0 . 13河 湖 生 态 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 L/T7 1 22 0 2 1 S L/Z7 1 22 0 1 4 2 0 2 1 . 7 . 12 0 2 1 . 1 0 . 14水 工 建 筑 物环氧 树
5、脂 灌 浆材料技术规范S L/T8 0 72 0 2 12 0 2 1 . 7 . 12 0 2 1 . 1 0 . 1水 利 部2 0 2 1年7月1日前 言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 L12 0 1 4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 L3 1 32 0 0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进行修订,并将名称更改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本标准共1 0章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施工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程序; 地面建筑物; 地下开挖工程; 边坡工程; 防渗与排水工程; 水库库区; 天然建筑材料; 资料整编与成果编制。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对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
6、第47章增加了 “ 一般规定” ,新增了各开挖面施工地质工作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将原规程中专项勘察建议调至一般规定中; 增加了地质预报、可视化地质编录等术语; 增加了边坡工程地质观测的重点部位; 增加了附录C“ 可视化地质编录技术规定” ; 修订了施工地质编录的定义,删除了地质测绘的规定; 修订了防渗与排水工程先导孔、检查孔岩芯编录的规定; 删除了地面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工程边坡、软弱层带等术语; 删除了基本规定中摄影、拍照技术要求; 删除了地下开挖工程复核围岩压力和弹性抗力系数的内容。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 D J1 87 8 S L3 1 32 0 0 4本标准批准部门:中
7、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本标准参编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 ( 武汉)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司富安 李会中 王吉亮 肖云华柳景华 罗 飞 滕 杰 刘冲平郝文忠 陈长生 王兆云 李红星王 颂 郑以宝 刘培培 张小平孙 刚 刘彦杰 吴 彤 杨让
8、全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明寿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章思洁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 0 0 0 5 3;电话:0 1 0 6 3 2 0 4 5 3 3;电子邮箱:b z hmw r . g o v . c n)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目 次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地面建筑物5 4 . 1 一般规定5 4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5 4 . 3 取样与试验7 4 . 4 地质编录7 4 . 5 地质预报与建议9 4 . 6 地基评价与验收1 05
9、地下开挖工程1 2 5 . 1 一般规定1 2 5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1 2 5 . 3 取样与试验1 4 5 . 4 地质编录1 5 5 . 5 地质预报与建议1 7 5 . 6 围岩评价与验收1 86 边坡工程2 0 6 . 1 一般规定2 0 6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2 0 6 . 3 取样与试验2 2 6 . 4 地质编录2 2 6 . 5 地质预报与建议2 4 6 . 6 边坡评价与验收2 57 防渗与排水工程2 7 7 . 1 一般规定2 7 7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2 7 7 . 3 取样与试验2 8 7 . 4 地质编录2 9 7 . 5 地质预报与建议2 9 7 .
10、6 评价与验收3 08 水库库区3 29 天然建筑材料3 41 0 资料整编与成果编制3 5 1 0 . 1 资料整编3 5 1 0 . 2 成果编制3 5 1 0 . 3 资料与成果归档3 6附录A 施工地质巡视卡3 7附录B 施工地质日志3 9附录C 可视化地质编录技术规定4 0附录D 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述卡4 1附录E 地质展示图样图4 4附录F 工程竣工工程地质报告编写要求4 7附录G 工程竣工工程地质报告附图及比例尺4 9附录H 竣工工程地质图样图5 0标准用词说明5 1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信息5 2条文说明5 31 总 则1 . 0 . 1 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程序,明确施
11、工地质工作内容、方法与技术要求,保证施工地质工作质量,制定本标准。1 . 0 . 2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1 . 0 . 3 施工地质工作应自工程开工起至竣工验收止,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1 . 0 . 4 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G B5 0 4 8 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L5 5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L7 3 . 3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勘测图S L2 2 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 L2 5 1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 L5 6 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编规程S L6 7 0 水利水电建设
12、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1 . 0 . 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 术 语2 . 0 . 1 地质巡视 g e o l o g i c a l i n s p e c t i o n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揭露及其影响区出现的地质现象进行日常性观察、调查、测量、记录等工作。2 . 0 . 2 地质观测 g e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施工过程中,对特定地质现象及其变化进行追踪观察或简易量测的工作。2 . 0 . 3 施工地质编录 g e o l o g i c a lm a p p i n go
13、 f e x c a v a t i o n开挖面形成后,用不小于15 0 0的大比例尺测图、文字描述、摄影、录像等形式将开挖面上的地质现象逐块 ( 段)记录下来的工作。2 . 0 . 4 地质预报 g e o l o g i c a l p r e d i c t i o n在前期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地质现象和已有的工程检测、监测、探测资料,对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引起的地质问题所进行的预先分析与判断。2 . 0 . 5 隧 洞 超 前地质预报 g e o l o g i c a lf o r w a r dp r o s p e c t i
14、n gi nt u n n e l在分析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物探、超前钻探、超前导洞等手段和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对隧洞 ( 井)开挖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的性状、位置、产状、规模及可能的危害等进行的探测、分析与判断。2 . 0 . 6 可视化地质编录 v i s u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r e c o r d i n g以工程地质学和摄影测量学为理论基础,以近景数字摄影技术获取数字影像,结合现场地质描述,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G I S空间数据管理等手段,实现地质体或工程开挖面地质信息提取、处理、成图的工作。23 基 本 规 定3 . 0 . 1 水利水电工程
15、施工地质工作应收集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检验和复核前期地质勘察成果,预测、预报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和优化设计建议。3 . 0 . 2 施工地质工作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进行地质巡视与观测。2 进行取样与试验。3 编录施工揭露的地质现象,检验、复核、修正前期地质勘察成果。4 进行地质预报,及时提出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建议。5 进行地基、围岩、边坡、防渗与排水、水库库区、料场等工程的地质评价,并参与验收。6 提出工程运行期间与地质相关的监测工作建议。7 编制施工地质报告、竣工工程地质报告。3 . 0 . 3 施工地质工作宜遵循下列基本程序:1 编制施工地质工作大纲
16、。2 开展现场施工地质工作。3 编发施工地质简报,进行地质预报,提出地质建议。4 参加与地质有关的工程处理、安全监测等方案研究。5 参加与地质有关的验收。6 资料整编与成果编制。3 . 0 . 4 施工地质工作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前期地质勘察结论。2 任务来源、目的及要求。3 工作依据、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4 计划工作量、进度安排、资源配置。5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措施。36 提交成果等。3 . 0 . 5 施工地质人员应熟悉工程的地质情况和设计方案,工作中应及时与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协调沟通。3 . 0 . 6 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要求及时清理和冲洗建基面、洞室围岩、工程
17、边坡及特定部位的开挖面,标示桩号和高程,并为施工地质作业提供必备的工作条件。3 . 0 . 7 施工地质人员进行地质巡视与观测时,应及时填写施工地质巡视卡和施工地质日志,填写内容宜符合附录A、附录B的规定。3 . 0 . 8 地质编录宜采用可视化地质编录法、方格网法、丈量法或视距法。可视化地质编录宜符合附录C的规定。3 . 0 . 9 地质预报与建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情况紧急时可先做口头预报。书面材料应系统编号、统一格式。3 . 0 . 1 0 施工过程中,新揭露的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可能遇到重大地质问题时,应及时提出专项勘察研究或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的建议。专项勘察应符合G B
18、5 0 4 8 7和S L5 5的规定。3 . 0 . 1 1 施工地质单位应按S L2 2 3的规定参加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验收。3 . 0 . 1 2 施工地质工作期间,应及时整编施工地质资料,编写施工地质成果报告;施工地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施工地质资料分类整编、归档。资料整编应符合S L5 6 7的规定。44 地 面 建 筑 物4 . 1 一 般 规 定4 . 1 . 1 地面建筑物的施工地质工作应跟踪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评价建基岩 ( 土)体质量及地基稳定性,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地质建议。4 . 1 . 2 地面建筑物的施工地质工作内容除应符合3 . 0 . 2条的规定外,还应重点跟踪对建
19、筑地基变形、抗滑、渗透稳定不利的地质条件及其变化。4 . 1 . 3 施工期遇到下列情况需进一步查明时,应提出专项勘察研究的建议:1 局部地段存在地基变形、抗滑稳定、渗透变形问题,且其边界条件、岩 ( 土)体参数发生较大变化。2 存在与建筑物关系密切的岩溶洞穴等隐蔽地质现象。3 可利用岩 ( 土)体顶面的埋藏深度及形态发生较大变化。4 地基处理方案发生变化。5 新出现重大环境地质问题。4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4 . 2 . 1 岩质地基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重下列内容:1 施工开挖进度,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建基岩体的影响,特别是因开挖引起的卸荷回弹、结构面张开及建基面岩
20、体损伤现象。2 软弱层带、膨胀岩、含易溶盐岩层、特殊矿体及岩脉的产状、性状、厚度及其变化、延伸情况、界面起伏特征和破碎、泥化情况。3 断层出露位置、产状、性质、宽度或厚度、断距、延伸5情况,构造岩类型、胶结情况、透水性,断层交汇切割情况及其与建筑物的关系。4 对建筑物地基岩体稳定有影响的缓倾角结构面发育情况及其与其他结构面的交汇切割情况。5 深、厚风化地段岩体的风化程度、深度、特性,风化夹层的分布与性状。6 岩溶洞穴和溶蚀裂隙的位置、高程、规模、形态、充填情况等。7 基坑涌水量及水位,地下水出露位置、高程、形式、水头、流量、物理性状、携出物和沉淀情况、补排关系等。8 渠道地基的渗漏条件。9 地
21、基岩体现场测试、检测情况。1 0 地基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土石坝 ( 闸)防渗体与坝肩岩体的接触与处理情况。1 1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4 . 2 . 2 土质地基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重下列内容:1 施工开挖进度,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建基土体的影响。2 不良土体的分布、性状等。3 土体结构及结构面发育情况。4 地下水活动、渗透变形等情况,基坑涌水量及降排水措施。5 渠道地基的渗透性和渗漏边界条件。6 对地基有影响的地裂缝、洞穴等的分布位置及规模。7 地基土体现场测试、检测情况。8 地基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9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4 . 2 . 3 地
22、质观测宜包括下列内容:1 地基岩 ( 土)体胀缩、回弹、隆起、沉降、蠕滑、挤出、6开裂等变形失稳现象。2 易风化岩体的风化速度和易崩解岩 ( 土)体的崩解速度,软弱层带和含易溶盐地层的渗水恶化情况。3 土质地基中的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现象。4 地下水水位、流量、物理性状等。5 施工期围堰及大坝临时挡水期、水库蓄水初期坝基及坝肩地下水变化及渗漏情况。6 其他异常情况。4 . 3 取 样 与 试 验4 . 3 . 1 开挖期间可采集下列标本:1 建基面典型地段代表性岩土标本。2 对工程有影响的岩土标本。3 水泥结石、显示灌浆后结构面状态的岩样等其他标本。4 . 3 . 2 对岩质地基建筑物稳定有严
23、重影响的软弱层带、构造岩、岩脉、蚀变带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核性试验。4 . 3 . 3 土质地基持力层性状变化较大时,应取样试验或原位测试复核地基土特性。4 . 3 . 4 施工开挖后新发现可能存在腐蚀性的土或水时,应取样试验。4 . 4 地 质 编 录4 . 4 . 1 建基面应进行地质编录。地质条件简单的渠道及其他对地基要求较低的线状工程,地质编录可适当简化。4 . 4 . 2 岩质地基地质编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开挖形态、高程、桩号或坐标。2 地层代号、岩性、岩性界线、岩层产状、单层厚度,特别是软弱夹层产状、厚度、延伸情况、结构特征、破碎泥化情况及界面起伏特征。3 断层、破碎带、层间
24、剪切带、节理裂隙或裂隙密集带,7特别是缓倾角结构面的位置、产状、宽度、延伸情况、性状及其与其他结构面的交汇切割情况,褶曲的形态、轴面位置及主要特征。4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及其分带。5 岩溶洞穴和溶蚀裂隙位置、规模、形态、连通性、充填情况等。6 岩体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分类。7 地下水出露点位置、高程、形式、水头、流量、物理性状等。8 爆破影响松动带、炮窝等施工缺陷的位置及范围。9 地基处理开挖的坑、槽、井、洞位置、深度、宽度和长度,锚固和固结灌浆范围,残留的勘探孔、洞位置、规模及封堵回填情况。1 0 裂隙统计点、取样点、现场试验点、物探检测孔和摄影、录像点的位置。4 . 4 . 3 土质地基地质
25、编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开挖形态、高程、桩号或坐标。2 土的成因类型及时代、分类名称、土体特征、分层厚度、层间接触情况,特别是不良土体的分布情况。3 土体结构及结构面发育情况。4 土体含水、渗水情况,地下水出露点位置、流量、物理性状等,管涌、流土的范围。5 生物洞穴、人工洞穴、古文化层的位置及范围,植物根系大小、发育深度及密度。6 土体胀缩、冻胀、沉降、蠕滑、挤出、开裂等变形的位置、范围及成因。7 地基置换或其他处理措施的实施位置、范围及深度。8 原位测试点及重要取样点、勘探点的位置。4 . 4 . 4 地质编录应填写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述卡,填写内容宜符合附录D中D . 0 . 1条的规定。8
26、4 . 4 . 5 建基面地质编录应编制地基分块展示图,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宜实测或编制建筑物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图。4 . 4 . 6 地质编录比例尺应符合表4 . 4 . 6的规定。表4 . 4 . 6 地面建筑物地基地质编录比例尺工程类型混凝土 ( 砌石)坝 ( 闸) 、厂房、通航建筑物、溢洪道土石坝 ( 堤)非均质坝心墙、斜墙、截水墙、趾板坝壳均质坝渠系建筑物渠道比例尺12 0 015 012 0 015 015 0 011 0 012 0 015 015 0 011 0 04 . 4 . 7 地质编录时,宜对下列内容进行摄影或录像:1 对工程有影响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2 重要地质缺陷的处理情
27、况。3 建筑物区地貌形态、开挖形态、编录块的全貌。4 . 5 地质预报与建议4 . 5 . 1 根据施工地质工作获取的资料,预判地基实际情况与原设计依据的前期地质勘察成果有较大出入,或可能出现新的地质条件影响施工、建筑物安全时,应及时进行地质预报。4 . 5 . 2 施工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与原设计依据的前期地质勘察成果有较大出入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2 基坑可能出现的管涌、流土或涌突水问题,以及基坑边坡可能出现的变形失稳问题。4 . 5 . 3 地基处理措施的地质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1 开挖处理的位置、范围和深度。2 固结灌浆的位置、范围和深度。3 锚固处理的位置、范围、方向和深
28、度。4 土基置换和加固处理的位置、范围和深度。95 地下水的引、排、封、堵等措施。4 . 6 地基评价与验收4 . 6 . 1 施工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地质勘察资料、检测和监测资料、施工地质资料,不断补充和完善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4 . 6 . 2 建筑物总体或分块 ( 段)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宜包括下列内容:1 地基岩 ( 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别、物理力学参数、渗透性与渗透稳定性。2 地基岩 ( 土)体的承载与变形特性。3 地基可能的整体和局部滑移型式及其相应的边界条件,滑移面 ( 体)力学参数,抗力体范围及完整性。4 地质缺陷的工程处理情况。5 需后续处理的地质问题和运行期开展的监测项目。4 .
29、6 . 3 建基面验收时应检查下列内容:1 建基面的形态、高程,超欠挖情况,光面凿毛程度,岩体爆破损伤、松动及其清除情况,建基面冲洗情况和渗水、积水情况。2 易风化、软化、膨胀、崩解岩 ( 土)体的保护情况。3 建基岩 ( 土)体性状。4 地质缺陷的处理情况。5 地下水的引、排、封、堵及勘探洞、井、孔封堵回填情况。6 周边地段施工对验收块 ( 段)岩 ( 土)体的影响情况。4 . 6 . 4 建基面验收前应准备下列地质资料:1 建基面工程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等。2 施工地质说明。4 . 6 . 5 施工地质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1 验收块 ( 段)编号、桩号、高程及建基面形态。2 岩 ( 土)体特
30、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013 岩体风化、卸荷及岩体质量类型。4 岩基中地质缺陷的处理情况。5 土基中不良土体的处理情况。6 建基面清理整修、地下水引、排、封、堵及勘探洞、井、孔封堵回填情况。7 建基面及浅部岩 ( 土)体工程地质评价与结论。115 地 下 开 挖 工 程5 . 1 一 般 规 定5 . 1 . 1 地下开挖工程的施工地质工作应跟踪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复核围岩类别,评价围岩稳定性,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地质建议。5 . 1 . 2 地下开挖工程的施工地质工作内容除应符合3 . 0 . 2条的规定外,还应重点跟踪下列内容:1 围岩类别变化及变形失稳、涌水突泥等。2 深埋长隧洞岩爆、
31、软岩大变形、高外水压力、高地温等,以及涌水、排水对环境的影响。3 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5 . 1 . 3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提出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的建议:1 深埋长隧洞。2 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影响施工安全、围岩稳定等重大地质问题的其他地下开挖工程。5 . 1 . 4 施工期遇到下列情况需进一步查明时,应提出专项勘察研究的建议:1 对大型洞室稳定有影响的、规模较大的不利块体。2 对防渗、排水有重大影响的岩溶管道系统、强透水带等。3 严重变形失稳、涌水突泥、有毒有害气体等。4 施工引发的严重环境地质问题。5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5 . 2 . 1 岩质洞室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
32、侧重下列内容:1 施工开挖进度,开挖面形态,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围岩的影响,爆破半孔率等。212 软岩、膨胀岩、蚀变岩等的分布、性状、干湿变化、自稳情况等。3 层面、断层、软弱层带、长大裂隙等结构面的位置、产状、性状、延伸情况及其与洞室的交切关系,结构面的组合情况,初步分析判断洞室可能失稳的部位。4 岩体透水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形式、流量、流速、水头、物理性状及其变化,地下水与降雨、融雪或地表径流的关系,地表、地下水的异常变化。5 岩溶洞穴的位置、高程、规模、形态、充填及地下水活动情况,以及可能塌陷的部位等。6 进出口洞段风化、卸荷与岩溶发育情况。7 围岩类别及分界线桩号。8 围岩变形、
33、失稳的位置、形态、规模、机制及其危害。9 高地应力引起的片帮、岩爆、内鼓、弯折等变形失稳现象。1 0 收集地温、洞温和湿度等资料。1 1 收集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监测资料。1 2 收集拱顶下沉、边墙位移、围岩内部位移、锚杆锚索应力、围岩弹性波测试等资料。1 3 围岩支护等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5 . 2 . 2 土质洞室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重下列内容:1 施工开挖进度,开挖面形态,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围岩的影响。2 不良土体的分布情况及变化。3 地下水的出露位置、流量和物理性状,管涌、流土等情况。4 进出口洞段的稳定状况。5 围岩的变形失稳情况。6 对围岩稳定有影响的
34、洞穴分布位置、规模。317 收集围岩监测资料。8 地表隆陷、构筑物变形、地表水与地下水异常变化,土体变形、孔隙水压力监测情况。9 围岩支护等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5 . 2 . 3 岩石隧洞掘进机法或盾构法施工时,除应满足5 . 2 . 1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及时收集与分析施工掘进参数、刀具磨损及更换情况、岩渣性状、严重卡机等情况。5 . 2 . 4 地质观测应侧重下列部位和洞段:1 存在不利结构面 ( 组合)的洞顶和拱座部位。2 软弱层带分布洞段,风化、蚀变强烈洞段,岩体和土体分界部位。3 较大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分布洞段。4 薄层、破碎且产状不利于稳定的地层分布洞段。5 与边墙近平行或呈
35、小夹角的中、陡倾角软弱结构面分布洞段。6 高地应力洞段。7 岩溶发育和地下水活动强烈洞段。8 进出口及上覆岩 ( 土)体较薄的洞段。9 洞室群间的岩墙、岩柱、岩壁梁,交叉洞段等。5 . 2 . 5 地质观测宜包括下列内容:1 地下水集中出露点的流量、物理性状,地表水位、地下水位或水压力,土体含水率及变化。2 软弱层带和含易溶盐地层的渗水恶化情况。3 围岩松动变形、开裂。5 . 3 取 样 与 试 验5 . 3 . 1 开挖期间可采集下列岩土标本:1 各洞段代表性岩土标本。2 断层构造岩、软弱层带、特殊性岩土等岩土标本。5 . 3 . 2 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回弹仪或点荷41载等
36、简易测试。5 . 3 . 3 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岩 ( 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环境水及土壤腐蚀性等进行复核性试验,提出地应力、有毒有害气体、围岩松动范围等测试要求。5 . 4 地 质 编 录5 . 4 . 1 地下开挖工程最终开挖面应进行地质编录。采用岩石隧洞掘进机法或盾构法施工时,可利用敞开式特点或护盾式窗口、停机检查、事故处理等条件,并根据掘进参数、岩渣特征等进行地质编录。5 . 4 . 2 岩质洞室地质编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基准线、桩号、洞、井轮廓线。2 地层代号、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岩性界线、岩层产状、单层厚度、层面起伏和破碎泥化情况,特别是软弱夹层、含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层
37、、易风化崩解地层、膨胀岩的产状、厚度、延伸情况。3 断层、破碎带、层间剪切带、节理裂隙或裂隙密集带的产状、宽度、延伸情况、性状、交汇切割情况,特别注意边墙中与之近平行或呈小夹角的长大中、陡倾角结构面和洞顶部位缓倾角结构面。4 风化、卸荷特征。5 岩溶洞穴位置、规模、形态、连通性、充填及地下水活动情况。6 地下水出露位置、形式、流量、物理性状等。7 不利块体的位置、形态和规模。8 围岩开裂、片帮、岩爆、内鼓、弯折、坍塌等变形失稳的位置和范围。9 围岩岩体结构和围岩类别。1 0 重点处理的部位及处理方式。1 1 残留的勘探孔、洞的位置和尺度,裂隙统计点、取样51点、现场试验点和重要摄影点、录像点、
38、物探检测点、监测点的位置。5 . 4 . 3 土质洞室地质编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基准线、桩号、洞、井轮廓线。2 土的成因类型及时代、分类名称、土体特征、分层厚度、相变特征、层间接触情况。3 土体结构及结构面发育情况。4 土体含水、渗水情况,地下水出露位置、流量、物理性状,管涌、流土的范围。5 土体变形失稳的位置、范围及成因。6 原位测试点及重要取样点、勘探点的位置。7 施工处理情况。5 . 4 . 4 地下开挖工程地质编录应填写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述卡,填写内容宜符合附录D中D . 0 . 2条的规定。5 . 4 . 5 地下开挖工程地质编录应实测并编制洞室围岩展示图和重点处理地段展示图。5
39、. 4 . 6 地下厂房洞室应编制边墙、顶拱、底板展示图,隧洞、竖井及斜井宜编制展示图,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宜编制典型地质剖面图和平切面图。地质展示图宜符合附录E中E . 0 . 1条的规定。5 . 4 . 7 地质编录比例尺应符合表5 . 4 . 7的规定。表5 . 4 . 7 地下开挖工程地质编录比例尺图 名地下厂房洞室隧 洞竖井、斜井洞室围岩展示图12 0 015 015 0 015 012 0 015 0重点处理地段展示图11 0 012 011 0 012 011 0 012 05 . 4 . 8 地质编录时,宜对下列内容进行摄影或录像:1 主要断层破碎带、软弱层带、岩体蚀变带等。2 岩
40、溶洞穴。3 围岩松动、掉块、塌方位置。4 围岩鼓胀、弯折、片帮、岩爆现象。615 地下水涌水点。6 现场取样、测试、观测断面 ( 点)及测试装置位置。5 . 5 地质预报与建议5 . 5 . 1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地质预报,并对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可能危害作出分析判断:1 围岩不断掉块,洞室内灰尘突然增多,喷层表面开裂,支撑变形或连续发出声响。2 围岩沿结构面或顺裂缝错位、裂缝加宽、位移速率加大。3 出现片帮、岩爆或严重鼓胀变形。4 出现涌水、涌水量增大、涌水突然变浑浊、涌沙。5 干燥岩质洞段突然出现地下水流,渗水点位置突然变化,破碎带水流活动加剧,土质洞段含水量明显增大或土的性状明显
41、软化。6 洞温突然发生变化,洞内突然出现冷空气对流。7 钻孔时,钻进速度突然加快且钻孔回水消失,经常发生卡钻。8 岩石隧洞掘进机或盾构机发生卡机或掘进参数、掘进载荷、掘进速度发生急剧的异常变化。9 突然出现刺激性气味。5 . 5 . 2 施工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未开挖洞段的基本地质条件、围岩类别和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2 可能出现围岩变形失稳、涌水突泥等的位置、规模及发展趋势,含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地层的位置。3 可能存在对隧洞支护结构具有腐蚀性的地下水。5 . 5 . 3 围岩处理措施地质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1 清挖处理的位置、范围和深度。2 置换、回填处理的位置、范围和深度。
42、3 固结灌浆的范围和深度。714 支护的类型、范围和时机。5 防渗帷幕、排水孔、洞的位置、深度和方向。6 地下水流的引、排、截、堵等措施。5 . 6 围岩评价与验收5 . 6 . 1 施工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地质勘察资料、检测和监测资料、施工地质资料,不断补充和完善地下开挖工程围岩工程地质评价。5 . 6 . 2 地下开挖工程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宜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地质分段,各段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分类。2 不利块体、不良地质洞段工程处理情况。3 岩 (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岩 ( 土)体渗透性。4 复核外水压力折减系数。5 需后续处理的地质问题和运行期开展的监测项目。5 . 6 . 3 围
43、岩工程地质分类和外水压力折减系数取值应按G B5 0 4 8 7的相关规定执行。5 . 6 . 4 验收时应检查下列内容:1 洞室形态,超欠挖情况,松动岩块处理情况。2 围岩工程地质类别。3 不利块体、不良地质洞段的处理情况。4 隧洞围岩变形失稳及衬砌变形、开裂、脱落、渗水等情况。5 地下水的引、排、截、堵情况,勘探洞、井、孔封堵回填情况。6 进出口段、洞室穿过地形低洼地段岩 ( 土)体稳定状况及处理情况。5 . 6 . 5 验收前应准备下列地质资料:1 验收段展示图、地质剖面图等。2 验收段施工地质说明。5 . 6 . 6 验收段施工地质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811 验收段编号、桩号、高程。2
44、 围岩岩性、地质构造、风化、松弛、岩溶、水文地质等。3 岩体结构、围岩类别。4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处理情况。5 工程地质评价与结论。916 边 坡 工 程6 . 1 一 般 规 定6 . 1 . 1 边坡工程的施工地质工作应跟踪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评价边坡稳定性,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地质建议。6 . 1 . 2 边坡工程地质编录应坚持自上而下、边开挖边编录的原则,协调好与施工的衔接,分析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对边坡岩体的影响。6 . 1 . 3 边坡工程的施工地质工作内容除应符合3 . 0 . 2条的规定外,还应重点跟踪控制边坡稳定的结构面及软弱层带发育特征、性状及其组合情况。6 . 1 .
45、4 施工期新发现大型不利块体或施工引发大规模边坡变形、严重环境地质问题需进一步查明时,应提出专项勘察研究的建议。6 . 2 地质巡视与观测6 . 2 . 1 岩质边坡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重下列内容:1 施工开挖进度、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爆破半孔率。2 结构面的组合特征及其与边坡坡面的关系,特别是顺坡长大结构面的展布,初步分析判断边坡可能失稳的部位及规模。3 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风化分带、卸荷特征,软弱层带、膨胀岩等特殊岩体的分布。4 岩溶发育情况及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5 地下水出露位置、形式、流量、物理性状、补排条件及其动态变化,降雨、冻融对地下水位和边坡稳
46、定的影响。6 边坡岩体变形失稳情况。027 收集边坡变形监测资料。8 边坡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6 . 2 . 2 土质边坡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重下列内容:1 施工开挖进度、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2 不良土体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3 结构面发育情况及其与边坡坡面的关系。4 地下水的出露位置、形式、流量、物理性状,管涌、流土等情况,降雨、冻融对地下水位和边坡稳定的影响。5 地表水入渗、冲刷对边坡稳定的影响。6 边坡土体含水率的变化、渗透性和渗水情况,渗水对土体膨胀、冻胀、湿陷的影响。7 边坡变形失稳情况。8 收集边坡变形监测资料。9 边坡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6 .
47、 2 . 3 地质观测应侧重下列部位:1 与边坡呈小夹角、倾坡外且切脚临空的长大结构面及软弱层带坡段。2 存在不利块体的部位。3 卸荷、风化、溶蚀、蚀变强烈或岩体软弱、破碎部位,岩土体分界部位。4 边坡开口线、转折段、洞坡交叉部位。6 . 2 . 4 地质观测宜包括下列内容:1 易风化岩体的风化速度,易崩解岩 ( 土)体的崩解状态及速度,软弱层带和含易溶盐地层的渗水恶化情况。2 控制边坡稳定的结构面、裂缝的扩展和错动情况。3 崩塌、坍塌、鼓包、蠕滑、浮石滚落、管涌、流土等现象。4 地表水的水位、流量等变化情况。125 坡面出水点流量、物理性状。6 长期观测孔的水位变化情况。7 其他异常情况。6
48、 . 2 . 5 遇到下列情况应增加观测频度:1 边坡变形加剧。2 非正常开挖、爆破之后。3 雨季、洪水期、融雪解冻季节。4 渠道充水、放水。5 施工期围堰或大坝拦洪挡水。6 水库初期蓄水,特别是库水位快速上升、下降期间。6 . 2 . 6 应根据地质巡视和地质观测情况及时提出调整安全监测项目的建议。6 . 3 取 样 与 试 验6 . 3 . 1 开挖期间可采集下列岩土标本:1 代表性的岩土标本。2 控制边坡稳定的断层构造岩、软弱层带、蚀变带及滑带土等岩土标本。6 . 3 . 2 施工期应根据需要对控制边坡稳定的结构面和软土层进行复核性室内试验,当现场开挖揭露情况与前期勘察相比变化较大时应提
49、出现场试验要求。6 . 4 地 质 编 录6 . 4 . 1 工程边坡的最终开挖坡面应进行地质编录。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土石坝坝肩边坡、渠道边坡等可适当简化。6 . 4 . 2 岩质边坡地质编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边坡坡向、坡度、高度,马道高程及宽度,编录部位的坐标或桩号、高程。2 地层代号、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岩性界线、单层厚度、岩层产状及其与边坡的关系,软弱层带的产状、厚度、延伸情22况、结构特征、破碎与泥化情况及界面起伏特征。3 结构面的出露位置、产状、性状、长度、厚度、间距、延伸情况、透水性及充填胶结特征,结构面的交切组合形式及其与坡面的关系,特别是顺坡向软弱结构面的分布与延伸情况。4
50、岩体风化与卸荷特征,边坡岩体结构与质量。5 岩溶洞穴与溶蚀裂隙的出露位置、高程、规模、形态及充填情况。6 地下水的出露位置、形式、流量、物理性状等。7 不利块体的位置、形态和规模,松弛、开裂、倾倒等变形失稳的位置、边界、体积及控制因素。8 边坡稳定程度分区。9 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1 0 节理裂隙统计点、勘探孔、洞、取样点、试验点、监测点的位置。6 . 4 . 3 土质边坡地质编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边坡坡向、坡度、高度,马道高程及宽度,编录部位的坐标或桩号、高程。2 土的成因类型及时代,分类名称、土体特性、层理、分层厚度及分布,特别是不良土体的分布情况。3 结构面发育分布特征及其与坡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