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三-.doc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5903758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三画像唯求肖神韵 仿用句式(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2012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_答案(示例)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长夜,无论怎么照射,都难以驱散心头的阴暗;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雨季,无论怎么晾晒,都不能拯救发霉的心灵;没有宽容,人生就如严冬,无论怎么取暖,都无法消融心中的坚冰。解析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仿写。注意“自选话题”

2、的要求,仿写的句子不能再说“理想”。必须从其他方面去说。每句的后半部分必须都是“无论都”的形式。每句话都要连贯准确,不能因为满足比喻修辞的要求而忽视了文意。2(2011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答:_答案示例:宽容是一盏明亮的路灯,能照亮徘徊在人们心里的黑暗;宽容是一朵芬芳的鲜花,能驱走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阴霾;宽容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能驱赶累积在人们心头的乌云。解析例句都用了比喻,特别要注

3、意前后语意相联。要做到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 相同。3(2010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答:_答案(示例)成熟是一片广袤而不空旷的原野;成熟是一泓幽深而不神秘的湖水;成熟是一座高大而不陡峭的山峰。解析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仿写内容前后要语意贯通。4(2010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

4、群的大气。答:_答案(示例)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博大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解析注意仿写的内容必须要以“博大”为话题,所写句子前后要语意贯通,句式基本一致。1考试大纲关于“修辞方法”考点的要求是什么?答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2高考关于修辞方法的命题特点是什么?答案从来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把它融入扩展、仿写、生动等语言表达考点中考查。3高考仿写题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仿写题是高考语言表达中文学味最浓的题型,它文采斐然、语气沸然、寄寓哲思、贴近生活,是高考语言表达的主考点之一。仿写题命题基本稳定,采用命题

5、式仿写,与句式、修辞、连贯紧紧相连。一、掌握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一)八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辨识1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失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从来安静无声的父亲突然震怒起来,冲着我和母亲狂吠:“滚,都给我滚!”答:_答案暗喻明喻借代拟人拟物

6、来源:学科网ZXXK2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裘皮大衣厂广告:“该大衣惟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A双关反衬拟人夸张B双关反衬双关拟人C双关拟人比喻比喻D拟人反衬拟人比喻答案B解析“打”兼有“打交道”与“打印”双重含义,语义双关。中的“缺点”实乃褒赞之辞,正话反说之意。中的“足下”既指脚下的鞋,又是第二人称的敬称;“添光”既指鞋油质量好、光彩足,又指给人“增添了面子”。用拟人方法。3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

7、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

8、,读起来酣畅淋漓。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C项“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4(2012湖北)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答:_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解析本题考

9、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知识储备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1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

10、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它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拟人,拟物。(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3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法。(2)种类。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部分代整体,材料代本体。来源:学.科.网Z.X.X.K(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

11、、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方法。(2)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5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2)种类。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3)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

12、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6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2)种类。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来源:学,科,网(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设问(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方法。(2)种类。自问自答,问而不答。(3)作用。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文中,

13、承上启下。8反问(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方法。(2)种类。问而无答的反问,问而有答的反问。(3)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和感情。(二)几种易混修辞方法的区别1借喻与借代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借代)来源:学科网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比喻)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借代、比喻)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代)知识储备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是: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借代的作用是“称

14、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2对偶与对比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对比)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制是情感铸就。(对偶)来源:学*科*网Z*X*X*K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知识储备(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

15、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方法的兼格现象。3比喻与比拟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比喻)海啸发出狂野的怒吼,掀起滔天巨浪,将这个太平洋岛国淹没在汪洋之中。 (拟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比喻)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知识储备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

16、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二、掌握仿写的基本要求1(读写式仿写)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将段落补充完整。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_,_;_,_;_,_。答案(示例)幸福不是你能开多豪华的车而是你开着车能平安到家幸福不是爱人多漂亮而是爱人的笑容多灿烂幸福不是在成功时有多热烈的喝彩而是失意时会不会有人对你说朋友别倒下来源:学科网解析通过审题可知,本题所选的话题应该是“幸福是什么”,主旨是不同人对幸福的 不同理解,句式

17、是“幸福不是,而是”。考生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来答题。2(命题式仿写)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例句相同。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答:_答案(示例)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解析作答时,要先弄清楚例句的句式、逻辑关系、修辞方法等,再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仿写。注意句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都要和例句一致。此外,本题例句中拟人的修辞方法也要在仿写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知识储备仿写

18、的基本要求1结构一致仿写句子首先要做到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符合规定。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关系的一致。2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来源:学_科_网Z_X_X_K3修辞一致修辞是一种表达手段,若我们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方法,显然是不够的,而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方法。仿句必须严

19、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4色调一致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仿句的格调应与例句保持一致。如何接近仿写的最高境界形神兼备?请仿照下面的文字写一段话,要求:另选话题,句式大致相同,想象丰富且合乎情理。你曾为一朵花而陶醉过吗?假若没有被陶醉过,那么你就到小路边、山野间、河谷里,甚至屋檐下寻觅吧,这世界上,总有一朵花是为你而绽开的,总有一缕芳香会悄然地沁入你的心脾。现场答案1存在的问题 _提示“小溪边、草原上、山谷中”中“草原上”位置不当,应调至

20、“山谷中”后面,仿写不得出现语病。以“一种声音”为描述对象,太抽象,不好写。这说明审题不透彻。现场答案2存在的问题 _提示“一丝惊讶”与“一棵树”不对应,不是“一棵树”的特点。例句“一缕芳香”与原句“一朵花”是对应的。这说明对例句的句间关系理解不当。现场答案3存在的问题 _提示用词不当,“欣赏”不能构成被动。这说明没有适时检验答案。现场答案4存在的问题 _提示该答案色调低沉,与例句积极之色调不和谐,没有做到“神似”。这说明没有把握住例句的题旨、情调。另外,“被哭泣”也不准确。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答案你曾为一首歌而感动过吗?假若没有被感动过,那么你就到乐厅中、舞会里、校园内,甚至街角边寻找吧,这

21、世界上,总有一首歌是为你而编写的,总有一段旋律会渐渐地打开你的心房。所谓“形似”,是指仿句与例句在结构关系、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所谓“神似”,是指仿句的内容主旨、语言风格与例句相契合。相对而言,“形似”较易把握,“神似”难度较大,而仿写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形神兼备,从句式到内容到情感到语言到表达,不但“形似”,更要“神似”。形似意谐,形神兼备,保持句意情调一致。那么,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形神兼备,形似是神似的基础。形似要做到位。做到形似,要有数学思维精确的品质。毕竟,形似是首要、主要得分的因素。调动积累,多方联想,是“写”得“好”的基础。平时多积累一些精美语段,尤

22、其是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或段落。甚至每做完一道仿写题,本身就是一种积累。做题时要善于联想,多方联想。尤其要善于利用相似或相近联想来打开思路。如例句给的是山水,你要联想到花草;给的是春风秋叶,你要联想到夏雨冬梅。达到神似,审题是关键,尤其是审清“隐性要求”。(内容详见后面“规范:审题答题”部分)答题步骤宜先粗后精,先主干后枝叶,即先搭架子,再填材料;先选定对象、句子主干,再添局部文字。别求一步到位,而应逐步打磨。即时小练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方法相同,句式一致。古典诗歌常常以精微的笔触传达丰富的意蕴,仿佛一抹微云,却能引你想象天空的辽阔;_,_;_,_。答案(示例)仿佛一叶

23、扁舟却能引你想象大海的浩瀚仿佛一粒新芽却能引你感受春天的温煦解析所给文段的中心是说古典诗歌能传达丰富的意蕴,句式为“仿佛,却能引你”,修辞方法是比喻,并且所写句子要和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来源:学*科*网一、审题、答题的基本要求审题示例(2011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 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按照审例句隐性要求的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采用主谓式短句,句间关系是从持久到短暂的递减关系,最后归结到人的情态。修辞特点:运用排比和近似顶真的修辞方法。内容特点:总体上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24、之感。感情特点:略带伤感。用词:简洁。标点的暗示:以分号为界,每对短句相对独立,表现的是物在物去的客观现象。即时小练请审出下面仿写题所给例句的隐性要求。(1)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_,_。审隐性要求句子内部结构和特点:前半分句定主动补定宾,后半分句定主动补定1定2宾。两句间紧密相连。修辞特点:比喻、顶真。内容特点:用比喻句、顶真句表明成长的势不可挡。感情特点:格调高昂,有一往无前之气。标点的暗示:逗号表明仿写两个分句。(2)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

25、,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两个句子。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仿句: ;_。审隐性要求句子内部结构和特点:两句首半句均是“是”字句形式的比喻句,后半句一个为条件关系,一个为假设关系;两个分句间在内容上是正反对比关系。修辞特点:比喻。内容特点: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要珍惜时间。感情特点:第一分句为肯定,第二分句为否定。标点的暗示:分号表明形式上为并列,内容上为对比。规范导引1审题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仿写的审题最重要,难度最大。其要求是:(1)审题干,主要审显性要求。(2)审例句(或仿句的上句或下句),主要审隐性要求。例句所包含的隐性要

26、求有: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审题时既要注意整个句子,又要注意句子的局部特点。修辞特点,例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注意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注意所有的修辞应 一致。内容特点,保证仿写的句意与例句句意性质一致。感情特点,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保证句意情调一致。用词,如词语的褒贬雅俗,有无叠句等。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并列或对举,冒号表示总分关系。2答题(1)答题步骤可分四步:第一步,审清题意;第二步,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第三步,组织语言;第四步,全面检查,看是否符合题目的各项要求。其中,第一、二两步至关重要。(2)答题时要特别注意:规避仿写常见误区。a脱离话题,b.结构不一,c.修辞不符,

27、d.色调不合,e.出现语病。应与仿句高度吻合,包括标点。二、主要题型的答题要点(一)填空式仿写1(2012天津)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答案与岑参同赏“梨花”与柳永泛舟钱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仿用句式的能力。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2(2012四川)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回忆”与“希

28、望”的内容形成对比,语意连贯。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希望_;回忆_,希望_。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方法,要精心选择可以对比的意象,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规范导引填空式仿写的方法这类题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有些

29、时候是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这种填空式仿写,无论是把要仿写的句子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解答时都要注意:(1)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所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涵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点所在。(2)所仿出的句子不仅在句式、修辞、内容、用语、情感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上文或上下文保持一致,更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连贯,语境要一致。(二)命题式仿写(2012辽宁)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

30、同。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答:_答案(示例)同情心是寒夜里的一盏明灯,使夜行者明确了方向;同情心是雨天里的一把雨伞,让雨中人得到了庇护。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方法。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写了两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说明爱心的巨大作用。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可就近联想,如“同情心”“宽容”等。规范导引命题式仿写的方法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句式、修辞方法等相同。有些时候话题比较

31、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要求考生自由选择话题,进行仿写。命题式仿写题一般另外给一个仿写的话题,与例句的话题无关,因此,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例句句式保持一致。(2)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修辞方法与例句保持一致。(3)看清题目要求,仿写是另立话题还是顺着原先的话题。(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三)对联式仿写(2012四川)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答:_答案(示例)(1)端午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中秋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解析本题要求补写两副对联的下联和上联,实际上是考查写对偶句的能力。要注意词性相对,还要围绕不同的节日,内容上协调一致。规范导引对联式仿写的方法仿写对联,要注意把握对联本身的特点和要求:(1)在内容上,上下句语意相承或相关。(2)在形式上,上下句应符合绝对工整对仗,比如,字数应完全相等,词性应相对,结构应一致,等等。(3)在韵律上,对联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