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泓域咨询 文档编号:5965817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ONGYU.MACRO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实施方案加强规划解读和宣传,充分调动政府、市场主体、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局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讲好渔业故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渔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 面临的挑战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我国渔业发展面临一些制约和挑战。强刚性约束越来越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突出,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退化态势尚未根

2、本扭转。传统养殖空间日益受限,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渔业比较效益优势不断下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涉外渔业纠纷多发,美西方极力打压限制我国远洋渔业,外向型渔业发展难度加大。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品质水产品供给比重偏低,符合国民消费习惯的预制加工水产品开发不足,不能很好满足水产品消费多样性需求。水产品贸易顺差大幅收窄甚至可能变为逆差,部分水产苗种需要进口。休闲渔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二三产业比例偏低,渔业整体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和设高施装备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水产养殖标准化、机械化、设施化程度低,老旧、木质渔船数量仍然较多,水产品冷藏保鲜和加工流通设施建设滞后,渔船避风率、

3、渔港覆盖率和配套服务水平低。养殖尾水处理、渔船环保、渔港清洁等环保设施装备建设不足,渔业生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全渔业治理体系不健全。渔业法律政策保障体系仍不健全,重要养殖水域保护、限额捕捞、渔船渔港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基层渔政执法监管能力薄弱,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足。渔业从业人员总体文化水平不高,规范有效管理难度大。二、 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期间,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持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质量效益竞争力明显提升,渔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业发

4、展质量稳步提升。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6500万吨左右,养捕比例由“十二五”末的7426提高到8020,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基本建立,新兴养殖空间持续拓展,累计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61个、示范场5778个。渔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50%,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0%。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依然保持了水产品稳定供应,为“菜篮子”产品稳价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资源养护取得破历史性突破。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完成长江流域禁捕水域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退捕任务,成为全球水域生态治理史上的创举。全面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首次实现内陆七大流域、四大海域休禁渔制度全覆盖。

5、压减海洋捕捞渔船超过4万艘、150万千瓦,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36个,增殖放流各类苗种超过1500亿单位。科技装备支撑强显著增强。实施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南极磷虾捕捞船、渔业资源调查船、渔港锚地、大型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等渔业重大项目,为11万余艘渔船配备了安全和通导装备。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8%提升到6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培育新品种61个,制定渔业国家和行业标准268项。展对外合作取得新进展。开展中菲南海渔业合作、周边国家联合增殖放流、澜湄水生生物保护及渔业合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亚非拉美有关国家签署了20多个双边渔业合作协议,正式加入南印度洋渔业协定。

6、推动远洋渔业转型升级,首次实施公海自主休渔。远洋渔业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升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长江水生生物保护、长江禁捕、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等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连续4年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执法行动,累计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超过10万艘、“绝户网”358万张(顶),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96个、文明渔港59个。三、 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开展联合增殖放流,共同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参加联合国可持续渔业决议磋商、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谈判、鱼类种群协定磋商等国际渔

7、业治理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社会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捞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谈判磋商,负责任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和区域渔业治理。深化与美国、欧盟等重点国家对话合作,增进理解互信。培育优势出口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合理增加与国内生产互补品种进口,努力做到水产贸易总体均衡。四、 推进开放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全球渔业治理,提升话语权,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要素流动,增强发展活力,实现互利共赢。(一)推动拓展渔业国际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开展联合增殖放流,共同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参

8、加联合国可持续渔业决议磋商、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谈判、鱼类种群协定磋商等国际渔业治理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社会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捞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谈判磋商,负责任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和区域渔业治理。深化与美国、欧盟等重点国家对话合作,增进理解互信。培育优势出口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合理增加与国内生产互补品种进口,努力做到水产贸易总体均衡。(二)持续提升国际履约能力全面推进落实国际通行资源养护管理措施,重点加强以船位监测、电子渔捞日志、远程视频监控、公海转载监管、产品溯源为重点的远洋渔业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和完善国家观察员计划。实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制度,完善行业自律协调组织与服务体系,促进企业提高履约能力和水平。继续开展公海自主休渔,树立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推动全球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三)鼓励水产养殖业“走出去”发挥我国水产养殖技术优势,推动我国渔业企业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广部门积极开展对外水产养殖技术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促进减贫作出中国渔业贡献。资料整理来源:“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计划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