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含详解) (1).doc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6262640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含详解)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6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含详解)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6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含详解)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6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含详解)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6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含详解)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 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1“中体西用”主张认为()。A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传统的“三纲、五常”可以稍改B器械工艺之类尽可改进C外国的科技和政治制度都比中国先进D“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外来东西不可轻信采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的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三纲、五常”是不可以改动的,排除A。C项错在当时只认识到外国科技的先进。D项错误在于外来东西并不是都不可采用。答案B 2“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2、()。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解析题干材料的基本观点非常保守,为了“社稷”宁肯不要“机警多智”和“富国强兵”,是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基本主张。答案C 3有关早期维新派思想与中体西用思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在对待中西文化的观点上是一样的B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C早期维新派始终与“中体西用”思想差异较大D二者代表的阶层是一样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提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答案B 4“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质是()

3、。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B谋求民族独立自强C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肯定与仿效D树起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解析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实质就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答案B 5下列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A以“自强”和“求富”为根本出发点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解析洋务派主张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本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A项不是其根本出发点;B、D两项不符合“中体西用”中中学与西学的关系。答案C 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表述,不

4、正确的是()。A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早期维新派认为“君民共主”制度最好C康有为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D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解析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兴中会创建时的誓词,而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故C表述不正确。A、B、D均与史实相符,故选C。答案C 7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甲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清政府的态度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解析本题考查

5、学生运用史料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经分析可知,题干中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不同,对于B、C、D三项内容,甲乙两派没有根本区别,所以A项正确。答案A 8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 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当时新思想的主体倡导者是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知识分子,其目光集中到国外先进的技术上,并非改革内政。答案B 9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

6、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称呼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全面认识问题能力。“夷”是对外族的蔑称,从“夷”到“洋”称号的变化,反映出中国人对西方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地客观化。答案B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

7、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自同治、光绪以来,总署、使馆、招商局、电线铁路,皆用来新政,非祖宗之旧法也。皇上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学不能不变也,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精髓。犹厦屋朽坏,岌岌将倾,而粉饰补漏,糊裱丹青求不履压,岂可行哉!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分歧又是什么?(4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异同?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6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主张的目的有何相同之处?方式有何不同?(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两人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其目的,主要分歧只是方式不同。第(2)问异同结合材料概括即可,原因要从两人的阶级立场去分析。第(3)问两人都属于资产阶级,但派别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根本目的相同而方式不同。答案(1)相同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主要分歧: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主张“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2)同:法制、机械、工艺可变。异:材料二主张君主专制,材料三则要改革政治制度。根源:其阶级立场不同,材料二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之主张,材料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之主张。(3)同: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异:材料三主张改良,而材料四主张革命。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