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必修3单元综合: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doc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6405161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3单元综合: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3单元综合: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3单元综合: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3单元综合: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3单元综合: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片胡言”。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解析】选D。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仿造近代军舰的主张反映了他已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统治集团对林则徐的反对只能说明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当时尚未出现“

2、中体西用”的思想,所以谈不上统治者的重视问题,此项错误。21883年美国总统格兰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谈及自己在国外所遇到的四个最了不起的人分别是:法国首相甘贝特、德国首相俾斯麦、英国首相格兰斯顿和中国的李鸿章。格兰特推崇李鸿章最有可能是( )A他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 B第一个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 C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D最早支持中国赴美留学教育活动者 【解析】选C。 李鸿章有“东方俾斯麦”之称,而俾斯麦是使德意志统一和走上近代化道路的主要人物之一,李鸿章也是洋务运动的主将之一,而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故选C。也可用排除法,A是耆英,B是张之洞,D是丁日昌。3近代中国

3、的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立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19世纪7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途径有( )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 就读新式学堂出国留学学习 阅读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阶段性历史特征。注意时间“19世纪70年代”,当时正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翻译了西方书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综上所述D项正确。4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4、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郭嵩焘的观点是:西方国家在国家建设方面,把政治制度建设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经济发展。同时强调军事科技的发展,以保证国家的强大。所以,材料表明郭嵩焘强调的是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切忌一看到题干中的“洋务派第一流人才”就直接去选A。5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

5、之矣”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A项为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主张,与题意不相符;B项属于器物层次,洋务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C项是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相结合,“自由”、“孔门已先倡之矣”体现出这一特点,为正确选项;D项反映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民主共和。6. 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

6、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解析】选D。 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中的争执在于要不要变法,显然,这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A、B时间不符;C项应是君主立宪。 7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解析】选B。本题

7、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透过现象理解材料所反映的本质。虽然材料中有关于改革社会风尚、发展近代交通和主张机器生产的内容,但整个材料反映的本质应该是主张吸收世界文明。解题时切忌只看材料的个别现象。 8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 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 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 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把握阶段特征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A项可排除;B项

8、是辛亥革命的影响;由“民主”一词的频繁出现可排除D项。9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列强侵略的加剧 西方文化的渗透 崇洋风气日盛 政府的大力倡导A B C D【解析】选B。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西方的文化也不断渗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随之也发生不少变化。社会上衣食住行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崇洋风气渐盛。但是该时期“洋”族词的增多社会发展中外交流的产物,政府并未倡导。10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9、: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 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B. 洋务派、维新派和抗战派C.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 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解析】选C。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可以看出三个党的不同政治主张:即维护现在的清政府的统治、变法维新、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对应的就是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1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 ) 自然科学书籍增长

10、显著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 维新变法思想兴起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A正确,不正确 B正确,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 D正确,不正确【解析】选A。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从图片反映信息来看,科学类书籍在不断增长,这说明正确。结合19世纪末的时间可以判断正确,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即20世纪初。12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

11、深蒂固【解析】选D。 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提出要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13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提出“中体西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9世纪90年代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与1921年时间不吻合;“中体西用”思想不反对孔子

12、;袁世凯1915年提倡“尊孔复古”,使儒学有一定的恢复,与材料中不敢谈孔子不符。正由于陈独秀等思想家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1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 )A变革思想观念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改革教育制度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解析】选A。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青年杂志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思想大变革的风暴。15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

13、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C。注意时间为1918年,以及“盲目输入西方学说”、“盲从欧美之风盛行”,了解其向西方学习的特征。结合这些材料并与所学知识联系,不难理解此文是针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西方文化的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16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能力。材料信息说明

14、,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无论是对红楼梦、水浒还是对欧阳修、韩愈。这样的对联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因为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17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奋进的足迹,它们可以用来研究( )A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B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C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D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家近代工业;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意味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的建立;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而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思想文化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三幅图片反映出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15、:器物制度思想。故C项为正确答案。18胡适在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 )A宣传西学 B维新变法 C救亡图存 D民主共和【解析】选C。三份报纸分别是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者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19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能力。材料信

16、息表明,李大钊对十月革命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李大钊最早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故A错误;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是指新文化运动,故C错误;文章写于1918年,中共成立于1921年,故D错误。20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是一个以救亡图存为主题,向

17、西方学习由浅到深的过程,同时期会存在几种思潮,但每一时期的主流思潮只有一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源曾经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

18、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6分)(3)较之材料一、二,材料三的内容又有何进步之处?(8分)(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关系?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和提取材料信息能力和理解

19、识记能力。第(1)题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然后归纳概括出要点;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第(3)题比较新文化运动与前两者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的进步,即反封建的彻底性上;第(4)题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影响可直接回答。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认为中国的大祸在国内“民权之说”。(2)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为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洋事物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3)材料三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

20、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提倡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4)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中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22五四时期,围绕着学衡杂志的一批学者公开反对新文化运动,这批学者被称为“学衡派”,其中主将梅光迪锋芒最露,影响尤大。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唯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又经丧权失地之余,加以改革家之鼓吹,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最时髦

21、举动,为弋名徼利之捷径。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材料二 (对于介绍和吸收西方文化,梅光迪提出)-“所介绍者须其本体有正当之价值”;“当以适用于吾国为断,适用云者,或以其与吾国固有文化之精神,不相背驰,取之足收培养扩大之功,或以其为吾国向所缺乏,可截长之补短也;或以其能救吾国之弊,而为革新改进之助也。” 梅光迪现今西洋人文主义材料三 我们必须了解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然后才能应付当前和未来的生活。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活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达到某种肯定的标准,判断真伪,与辨别基本的与暂时的东西。 梅光迪我们这一代的任务(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梅光迪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

22、4分) (2)提倡新文化运动者多将梅光迪视为复古派。梅光迪是复古派吗?依据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8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梅光迪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上的差异,并据此分析“学衡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需要根据 “甘处于被征服地位、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等材料概括观点;第(2)题要对三则材料信息加以分析,得出观点,即不能简单地认定他是是复古派,进而分析;第(3)题针对新文化运动比较偏激,不难回答出二者差异及对其影响。答案:(1)主要观点:抨击新文化运动盲目推崇欧化,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2)理解:梅光迪主张保存本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但他并不排斥西方文化,而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他认为东西方文化中的“真善美”需要通过时间考验。因此,不能简单地认定他是主张复古,是复古派。(评分建议:仅有判断不给分,需要说明理由)(3)“学衡派”:对待西方文化和固有传统的审慎(或慎重,严谨)。新文化运动者:比较偏激。影响:有利于纠正新文化运动的形式主义倾向(或偏激),促进新文化的建设。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