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练习: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1).doc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640529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练习: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练习: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练习: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练习: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练习: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打破了()A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B对计划经济崇拜C对高速度增长的崇拜D对公有制的崇拜【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在1978年,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再加上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从而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故A项正确。【答案】A2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

2、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作出了转移工作重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答案】D3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

3、析】A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C项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是对中共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D项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选B项。【答案】B4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A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解析】“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在1949年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A项在时间上不符合,排除;B项是在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排除;D项是在中共十六大上,排除;1992年邓小平“南

4、方谈话”解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5为了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不能体现十四大内容的是()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解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属于十四大发展经济的精神,故排除A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继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排除B项;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排除C项;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属于十五大会议的内容,故D项正确。【答

5、案】D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的本质特征是()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D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本质特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共同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答案】A能力提升7(2015江苏高考)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

6、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可知,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是让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据此判断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的,故D项错误。【答案】A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当时为继续“走好路”,采取的措施是()A加快党和国

7、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析】“加快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故B项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C项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会议上,故D项错误。【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材料二为什么一谈

8、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材料四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包含

9、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材料三对此又有何发展?这一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一、二、三的思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四中的“它”是指什么思想理论?江泽民强调这一思想理论具有什么历史地位?【解析】第(1)问,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从而归纳出答案;“发展”对比材料三与前两则材料即可作答;说明问题要从邓小平理论的自身发展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及原因。第(3)问,结合材料出处及材料内容可知“它”是指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基本思想: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是否是社会

10、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2)一致。理由: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3)指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方位的指导思想。10(2015云南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赴浙江海宁观潮后题词材料二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

11、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在20世纪上半期孙中山是怎样顺应“潮流”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重要贡献。(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

12、小平“南方谈话”回答的重大问题。从三位伟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解析】第(1)问注意关键词“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及时间提示“20世纪上半期”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回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社会主义的本质”“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归纳总结;第二小问结合三则材料综合分析。【答案】(1)提出三民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顺应了走资本主义的要求。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2)贡献: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检验发展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优良品质:与时俱进,积极进取;顺应潮流,不断超越;克难奋进,无私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