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doc

上传人:初中学霸 文档编号:641615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练基础组 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2016冀州中学猜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开眼看世界”思想。明末清初的中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民族生存没有受到威胁,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中国遭受英国的侵略,战场上的失败让魏源等知

2、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开始清醒,激发了“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战胜敌人,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都出现在其后,不是“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故C、D两项错误。22016武邑中学仿真经济学家吴晓波认为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以下口号最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欲自强必先裕饷,裕饷莫如振兴商务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D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新思潮萌发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思想,与材料强调的洋务运动不符,故A项错误;“师夷长技以自强”是

3、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抵御外国入侵而提出的救国思想,而后大力兴办军事工业,与材料意思“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不符,故B项错误;“欲自强必先裕饷,裕饷莫如振兴商务”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抵御外国入侵而提出的救国思想,而后大力兴办民用工业,与材料意思“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不符,故C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的救国思想,“体”指封建制度,“用”指西方技术,与材料意思“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相符,故D项正确。32016衡水中学模拟“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的弟子们这一小撮士人在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这一小撮士人”的先

4、进性主要体现在()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比洋务派更加爱国C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摆脱了儒学的束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小撮士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与洋务派相比,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主张从制度上进行变革。答案为C。42016冀州中学期中康有为声称“凡西人所号长技,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梁启超断定议院、议员及其产生和议事,实中国古制。据此推断,康、梁两人()A意在以复古为旗帜谋求思想解放B仍然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桎梏C所秉持的主要思想存在本质不同D借“西学中源”说弘扬传统文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梁两人都强调“西学中源”,实质上是想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政治学说相结合

5、,以达到宣传变法、促进维新之目的。这就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桎梏,有利于国人的思想解放。故排除B项,选A项。康、梁两人都坚持“西学中源”论,两人思想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之处,排除C项;D项错误,因为两人强调“西学中源”的主要目的不是弘扬传统文化,而是传播西方政治文化。52016衡水中学仿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新文化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以向西方追求民主和科学真理为主要内容,进而全面分析了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表明他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视角侧重于()A原因 B精神C作用 D缺失答案A解析抓住材料中“以辛亥革命后几千年历

6、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等信息分析可知,陈旭麓把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源头指向辛亥革命,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62016枣强中学预测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时,不无心痛地写道,“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表明()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成糟粕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C新文化运动出现极端影响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梁漱溟评价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题干反映了人们对西学、儒学等的态度,即绝对接受西学,否定孔子的思想,故C

7、项正确。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72016冀州中学一轮检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是()A孙中山 B陈独秀C李大钊 D毛泽东答案B解析本题很容易错选李大钊,因为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谁将马克思主义由学术思想转变为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陈独秀积极推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利用新办刊物进行宣传,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故选B项。82016武邑中学一轮检测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

8、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依据题干可知本题要求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再结合材料时间“1895年”,可知A项正确;题干中包括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张謇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实业派,故C项正确;不管是变法、革命还是实业,其目的都是救国,故D项正确,B项全体国人要求改革的说法太绝对,是不正确的,故选B项。

9、92016武邑中学月考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是一个()A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东学西渐的过程C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答案A解析图片显示儒学道统在受到西学的冲击下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A项正确;近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主要受西学影响,B项错误;近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虽然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但其最后的走向是现代化,C项错误;D项只能说明部分历程,不能充分体现这个历程中中西文化关系,应排除。二、非选择题(20分)102016衡水中学热身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已经说

10、过,同治、光绪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一个国家,绝非可以舍弃一切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於(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地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

11、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的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吕思勉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8分)(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8分)答案(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

12、从国情出发。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2)“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影响:政治方面,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解析第(1)问,相同方面结合材料可以看出都认可洋务运动;不同的方面主要是从评价角度上分析,注意理由的选择。第(2)问,对原因的分析主要从当时的民族危机以及阶级属性上分析。第(3)问,对因素的分析主要从内因和外因方面分析;对影响的分析主要是注意题干中提及的两个角度。能力组 时间:20分钟一、选择

13、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2016衡水二中期中张之洞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提出刑法改革应参考西法,并提出了“重众证”“改罚锾”“教工艺”、改良监狱等具体改进方法。稍后,他明确提出:“鉴前事之失,破迂谬之说。将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的思想有共同之处答案D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保守派对改革的支持,只反映出他的某些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项不正确。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从洋务派张之洞提出的关于刑法改革的改进的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

14、务派与维新派的思想有共同之处,D项正确。122016枣强中学模拟戊戌变法以前,康有为提倡类似于日本和德国的集权制君主立宪;戊戌变法以后,他提倡类似于英国的虚位君主立宪。这表明康有为()A否定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B对立宪模式的选择有所改变C维新变法的思想并不成熟D对君主立宪的理解逐步加深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戊戌变法以前康有为提倡集权制君主立宪,戊戌变法以后他提倡虚位君主立宪,这说明康有为一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对立宪模式的选择不同,故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C、D两项误读材料。132016衡水二中期末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19世纪中叶后

15、,“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下列表述中符合这里“科学”一词含义的是()A翻译西方书籍,仿制西方战舰B创办民用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宣传启蒙思想,倡导政体改革D弘扬民主科学,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答案C解析由“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等信息可知,这里的“科学”侧重于强调理性思想(即启蒙思想),故C项正确。A、B两项侧重于器物层面,不符合材料的意思。D项并非“科学”的内涵。142016武邑中学猜题1918年,鲁迅

16、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晚上总是睡不着。(前几天有)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该材料()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C宣传了民主与科学思想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体现出白话文的写作风格,属于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成果。材料不涉及是否反封建,也不涉及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民主、科学思想,故答案为D项。152016冀州中学仿真1919年初,中国晨报特派记者陈溥贤从东京发回日本之黎明运动黎明运动之第一声两篇报道,使他的注意力转向“正在复苏的社会主义运动”。他主持的晨报副刊上刊登的有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基本上是翻译日文

17、刊物而成的。这表明()A十月革命尚未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D日本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答案D解析材料中“正在复苏的社会主义运动”“翻译日文刊物而成的”,说明陈溥贤借助日本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即日本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B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与材料中“1919年初”不相吻合。C项说法依据不足。162016武邑中学预测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

18、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当时人们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答案C解析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由此可知,C项正确。A、B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可以排除。172016衡水二中模拟下图是1919年一位学者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当时()A该学者反

19、对新文化运动B该学者支持五四运动C新潮杂志深受国人喜欢D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部分国人对新潮杂志中一些现象的否定,如把当时一些知识分子说成“无知狂徒”和把白话文学说成是堕落。而白话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当时这位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二、非选择题(12分)182016枣强中学期末在近代,中国不同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主题:中国近代被侵

20、略的历程。(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示例二:主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关键词: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1、,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示例三:主题: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路。关键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民族危亡之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依赖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归类、阐述能力,首先需要从十个关键词语中找出有逻辑关系的三个关键词,可以从战争、近代化和西学东渐等角度归纳;其次要对三个关键词进行阐述,言之成理即可。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后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