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2013年山西四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消息一出,所有华人无不为之振奋,一扫中国文学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尴尬。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中国民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是“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虽然瑞典文学院始终以“理想主义”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理想主义”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
2、、善、美的文学作品。光明、崇高、热情、高雅是此时获奖作品的共同风格。例如,1910年德国作家海泽的获奖是因为他的作品“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不难发现,此时欧洲人的文学审美观念趋向于追求古典式的和谐之美,而人与现实的和谐是这种古典美的核心,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期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欧洲人古典的乌托邦梦想随着战火灰飞烟灭。西方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世界的全面反思,用更加冷峻的目光来审视人与现实的关系。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乐观主义倾向开始淡出20世纪西方文学的舞台,文学的视角转移到从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如果说战前的西方文学多从
3、美的角度来审视人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幻想,那么,此时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家。如1919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瑞士作家施皮特勒,正是因为他的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表达了人类在与强加于自身的各种欲望搏斗时表现出的自由意志、各种理想、各种想象以及人类的痛苦、绝望,等等”。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走向了绝望。在这片思想的荒原上,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风靡世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诞与痛苦的,人生的意义终将化为虚无。存在主义哲学对
4、二战后世界文学影响深远,文学的审美重心由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对人的本质的反思。西方现代作家以文学为手段来探究人类存在的价值,不再努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尽可能地去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受到西方文学界的普遍质疑,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理论盛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倾斜,更多地关注文学中的阶级、种族、性别、殖民、文化等问题,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文学批评不再抽象地对
5、人进行形而上学的反思,而更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这与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念相关。(有删改)1下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诺贝尔文学奖虽然始终以“理想主义”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不同历史阶段对“理想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B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使人们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C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倾斜,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D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对获奖作品的文学主题关注重心的变迁,我们可
6、以窥见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态势。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人在反思人与现实的关系时,开始追求以人与现实的和谐为核心的古典式的和谐之美,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期待。B传统文学观念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受到严重的冲击,于是,从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开始取代乐观主义倾向。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家。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走向了绝望,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流行。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念,使文学批评更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B从19世纪中叶起,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进入20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改变,由原来的低层次不断上升,最终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C二战后,西方现代作家不再努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由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对人的本质的反思。D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尽可能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同。历炼1B(B因果倒置。原文说的
8、是“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2C(C时间错位,由原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那么,此时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异化”可知,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西方文学”,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西方文学”。) 二、2013年山东青岛重点高中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价值观维度中的网络语言在使用网络成为人们必要生活方式的当今社会,网友们不断改编、制造并丰富着日常生活语言的范式及内涵,使人们的存在样态及交往方式有了新的形式
9、,网络语言是其典型代表之一。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络平台上收集资料、沟通对话、传播信息中使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创性、便捷性、寓意性的自然语言。与传统上相对单一、简化的语言形式相比,网络语言不仅加入了肢体、面部表情等传递情感和表现情绪的形象要素,还加入了更多表演性、夸张性的色彩。伴随着网络语言向社会、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延伸,其日益成为能够影响现实生活的“大众”语言。网络以其开放、共享、迅捷的技术平台,简易、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培育了个性独立、意志自由、多元共存、平等自治的价值主体。在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有发布信息、表达好恶、质疑异见、针砭时弊的权利。而网络语言的大量出现,无疑是顺应网络的这个
10、特点而生的。也正因如此,网络语言作为社会存在的映射,存在质量不一的特性。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和社会转型中产生的语言类型,网络语言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反思与批判。当今世界的价值观是多元的,网络世界里也不例外,在这里,任何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只要他所提出的议题足够引人注目,就能够获得大众的关注。但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更新淘汰速度极快,严肃和细节化的信息被剥离,语录式、游戏性的话语大行其道,突出地表现在网络语言的运用缺乏规范,并对社会固有的语言习惯大量地进行消解、反叛和重构。这在青年群体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青年们力求变化,向往革故鼎新,他们自觉创造并在实践中
11、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对这个变革时代作出反应,阐明态度,传递价值观念,娱乐至上的态度和反叛的心理使语言中原本明显的错误很容易被青年人接受和认可。在商业化、娱乐化、大众化的助推下,网络语言以其特有的方式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价值冲突的现实状况。应当肯定的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语言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种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被公众广泛接受并传播,各种夹带着强烈情绪的网络语体将公众对现实的态度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各种饱含深刻意蕴的网络热词记载着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典型社会事件,各种具有替换性、暗示性的网络语言从侧面表现出网民们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强烈关注。这表明了当代中国公
12、民自由平等观念不断深化,公民政治参与和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又展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等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公民对以往泛政治化和去个性化的价值标准的批判与背离,也是对中国改革实践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解决问题的期望。不容忽视的是,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外来语言,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企图通过网络对他国价值观的渗透。这种“软力量”打着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旗号,以价值标杆自居,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加指责。但事实上,正义、自由、生命等价值观并不是绝对的、无差异的,而是有着民族差异性和阶级性的。同时,网络语言折射出的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
13、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对当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以及那些带有讥讽口吻、逃避政治、反叛主流的网络语言需要我们深刻反思。我们需要警惕网络语言所流露出的那种淡化国家观念,揶揄崇高信仰,将光荣使命、优良传统等以往追求与遵循的价值目标排挤出去的意图。因此,对网络语言折射出来的种种价值观样态,我们有必要将其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高度。4下列关于“网络语言”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创性、便捷性、寓意性的特点。B网络语言属于自然地随文化而演化的语言,它在人类交流和表现情绪的时候形象要素更加丰富。C网络语言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新的方式,它已经成为影响现实生活
14、的“大众”语言。D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外来语言,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也体现了网络语言中蕴含着多样的价值观。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时代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在网络里,不论何人,只要他所提出的议题足够引人注目,就能够获得大众的关注。B互联网信息的更新速度快,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语言的运用缺乏规范,并对社会固有的语言习惯大量地进行消解、反叛和重构。C最具活力的青年们自觉创造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网络语言,但因为缺乏网络语言使用规范,他们容易接受和认可一些语言中原本明显的错误。D西方社会的正义、自由、生命等价值观并不等同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因此,不能以西方的价值标杆来对社
15、会主义价值观大加指责。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语言是社会存在的映射,因此,网络世界里,网络语言、网络语体、网络热词的出现,从另一方面表现出网民们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强烈关注。B网络语言的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等倾向,反映了当代公民对中国改革实践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解决问题的期望。C网络凭着特殊的技术平台和简易、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培育了个性独立、意志自由、多元共存、平等自治的价值主体。D网络语言折射了网络时代的价值观,而对于网络语言将以往追求与遵循的价值目标排挤出去的意图,我们需要警惕。3B(B“由原来的低层次不断上升”说法不正确。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并
16、不是由低到高,而是逐渐多元化。)4C(C表述失当,原文信息是“日益成为能够影响现实生活的大众语言”,而非“已经成为影响现实生活的大众语言”。)5C(C原因表述不当,原文说的是“娱乐至上的态度和反叛的心理接受和认可”。)6A(A扩大范围,原文是“各种具有替换性、暗示性的网络语言强烈关注”。) 三、2013年郑州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般的书法理论往往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出发来总结书法的成就,这种探索自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当我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书法之“美”或书法所激起的“审美体验”上时,却往往忽视了书法和写字之间的朴素联系。我们觉得书法是艺术的,而写字却是实用的,可是说到底,书法家不
17、过是无穷无尽的写字者中的一员。书法家卓然独立,只是因为他把某种字体写到了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意义。书法家从来都不能无中生有。在书法家的书法产生之前很久,汉字已经在集体书写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态,发展出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画体系,这套体系即使脱离了汉语,也一样具有汉字的魅力。符号学美学关心汉字和书法的有序性。书法系统的有序性无疑就是以汉字系统的高度有序性为基础的,无论是无名氏还是书法家,为了书写汉语和汉字,都不得不首先遵从汉字的规则。承认书法之美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并不会削弱我们对书法艺术家独创性的评价。在西方传统美学的影响下,我们把创作者的迷狂状态看得过于神秘了。许多人觉得,
18、不管是在作者那里,还是在读者那里,都有一种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在起作用。然而,笼而统之用“审美经验”来说事,非但不能增加艺术性,反而会败坏具体而微的艺术感觉。相形之下,用“高峰堕石”“夏云舒卷”等来形容书法的古人,反倒要离事情本身更为接近。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作为书法基本造型“材料”的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号。书法家并不关心如何在理论上把握文字的符号性,他们关心的是这些符号性的文字如何从感性上得以生动地显现。就跟玫瑰花的能指不会被它的所指(爱情)耗尽一样,在以写字为美的文化生活形式中,文字的能指也不会被它的所指耗尽人们在读懂字义的
19、同时,也停留在字的表面,琢磨如何把字写得更好。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汉字越来越成为一种单纯为语言服务的记号。数码化的汉字固然也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字体,甚至各式各样的书法式样,但是今日之大众并不打算去临摹它们,而是更愿意像拣字工人那样消耗它们。书法家是精益求精的写字人,和拣字工人不同,他们从不把汉字看作现成的可以消耗的材料,而是看作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反复才能形成的东西。当电脑键盘摧毁了书法赖以生长的广阔的民间土壤时,书写汉语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终结了。一方面,汉字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记号;另一方面,书法变得越来越像脱离语言的图像。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选自陈岸瑛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与书法,有删
20、改)7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来说,书法的成就在于它的“美”或由它所激起的“审美体验”,但我们不宜过多地把目光集中于此。B书法和写字之间有着朴素的联系,书法从根本上讲也是写字,当书法家把某种字体写到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意义时,写字就变成了“书法”。C书法的美必须遵从汉字的规则,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而不能由书法家凭空创造。D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具体而微的艺术感觉只适合用“高峰堕石”“夏云舒卷”等具体优美的比喻来形容。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字系统的高度有序性是指汉字在集体书写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画体系,这一
21、体系即使脱离了汉语,也仍然具有汉字的魅力。B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与书法就是以这一观点为基础的。C书法家把汉字看作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反复才能形成的东西,对写字精益求精,这与拣字工人把汉字看作现成的可以消耗的材料不同。D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赖以生长的民间土壤已被摧毁,虽然数码化的汉字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字体和书法式样,但书写汉语的终结已经无法挽回。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玫瑰花的能指是作为植物的玫瑰花,其所指是爱情;文字的能指是它作为符号的形态,所指是符号背后的含义。书法家更为关心的是文字的能指而
22、非所指。B书法以艺术为目的,书法家正是凭借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来创作书法作品的,读者也正是以这样的“审美经验”来欣赏作品的。C作为书法基本造型的“材料”,汉字具有超越汉语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即使看不懂一幅书法作品的内容,也有可能被它生动显现出来的形态美而感染。D汉字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记号,书法变得越来越像脱离语言的图像,这两种现象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背离了以写字为美的文化生活形式。7D(D“只适合比喻来形容”的说法过于绝对。)8D(文中说“书写汉语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终结了”,故D“书写汉语的终结”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已经无法挽回”属于无中生有。)9B(由文中第3段“许多人觉得,不管是在艺术感觉”可知,B曲解了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