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005年中国建材行业煤炭需求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概况第二节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第二章 煤炭产业概况描述第一节 煤炭产业的定义和细分一、煤炭产业的定义二、煤炭产品分类第二节 目前全球能源结构分析第三节 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三章 2004年度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平均水平分析一、年度煤炭产业重要经济指标二、煤炭产业总体财务分析第二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年度需求状况分析第三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年度生产情况分析(分产品述说)第四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规模结构分析第五节 2004年度煤炭产
2、业所有制结构分析第六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运输状况分析第四章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变化预测第二节 集中度变化预测第三节 煤炭产业相关政策分析及预测第四节 煤炭产业运输状况发展趋势预测第五章 建材产业整体状况分析第一节 建材产业的定义和细分一、建材产业的定义二、建材产品分类第二节 建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建材企业现状分析二、建材产品产量分布结构三、建材产业年度重要财务指标分析第三节 建材产业相关政策分析第六章 建材产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第二节 相关政策发展趋势预测第三节 行业集中趋势预测第四节 产品结构发展趋势预测一、水泥产量预测二、墙体材料产量预测三、石灰
3、产量预测第七章 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 建材行业煤炭消费的行业结构分析第二节 水泥、墙体材料和石灰三个子行业煤炭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三节 建材行业其它子行业煤炭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八章 煤炭需求预测第一节 煤炭整体需求预测第二节 建材产业煤炭需求预测第一章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概况2004年度,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总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总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总值43384亿元,增长8.3%。第一
4、、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2004年我国的总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如下:表1 我国2004年总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 季度总值增长率总值增长率总值增长率总值增长率2004 27127.69.82028.84.51563411.69464.88.0200458788.19.76177.44.933821.911.518788.88.1200493144.49.512561.15.551630.810.928952.68.52004136515.09.5207446.372387.011.
5、143384.08.3200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全年有510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
6、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40万人。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农村投资增长17.4%。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2004年年末国家外汇
7、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年末汇率8.2765元人民币兑1美元,比上年末上升2个基本点。全年各项税收收入2571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5256亿元,增长25.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1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截至2004年11月20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亿美元,预计今年初全球贸易大国排序中,我国将有望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较多,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仍较强;能源、原材料价
8、格上涨幅度较高;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仍然很突出;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部分居民生活仍较困难。第二节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经济增长率,该数字也高出原先国家发改委和国内外研究机构普遍预测数字。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仍将保持高增长,中央确定2005年增长目标为8%,实际增长仍有可能超过预期。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是投资的惯性。因为前几年是政府来拉动经济增长,政府投资量很大,项目在建必须继续投资。第二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我国居民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人们有扩大居住面积、改善周边环
9、境、买车等消费需求。第三是因为经济增长除了靠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以外,还要靠民营经济及外商的投资,这些投资是根据市场经济来调节的,只能用政策引导,而这些投资势头正在增加。第四是因为我国当前正处在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市场竞争更激烈了,环保的要求更严了,国家对于资源的控制也更严了,因此就要求能够更换成消耗原材料少、消耗能源低、对环境污染小的设备。第五是作为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地方各经济主体将努力为完成十五计划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由于这些原因,我们有理由对2005年中国经济抱乐观的态度:经济增长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8.59%。但是2005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一
10、些不利于经济平稳和快速增长的体制性因素,经济增长将遇到两大约束:一是瓶颈约束,如土地、资金、电力、交通运输等;二是市场制约,农村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虽然农民的收入比过去增加快了一点,但是相对来说,广大农村市场没有打开,这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二章 煤炭产业概况描述第一节 煤炭产业的定义和细分一、煤炭产业的定义煤炭产业指的是建国后,我国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煤矿、煤矿配套工程项目和煤矿装备项目,形成了煤炭资源勘探、煤矿生产、煤矿建设、煤炭设备制造、煤炭科研、煤炭教育等比较完整的体系。煤炭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
11、础产业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国家重点支持的支柱产业。二、煤炭产品分类1.褐煤 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2.长焰煤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3.不粘煤 它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发热量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
12、酸。主要用作制造煤气和民用或动力燃料。 4.弱粘煤水分大,粘结性较弱,挥发分较高,加热时能产生较少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但结成的焦块小而易碎,粉焦率高。这种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燃料。 5. 1/2中粘煤 它具有中等粘结性和中高挥发分。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气化用煤和动力燃料。 6.气煤 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能单独结焦,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碎和耐磨性较差。故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油、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7.气肥煤 它的挥发分和粘结性都很高,结焦性介于气煤和肥煤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物质。最适合高温干馏
13、制造煤气,更是配煤炼焦的好原料。 8.肥煤 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性最强。用这种煤来炼焦,可以炼出熔融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横裂纹多,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易碎成小块。由于粘结性强,因此,它是配煤炼焦中的主要成分。 9. 1/3焦煤 它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具有很强的粘结性和中高等挥发分,单独用来炼焦时,可以形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大的焦炭。因此,它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10.焦煤 具有中低等挥发分和中高等粘结性,加热时可形成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单独用来炼焦,能形成结构致密、块度大、强度高、耐磨
14、性好、裂纹少、不易破碎的焦炭。但因其膨胀压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难,损坏炉体,故一般都作为炼焦配煤使用。 11.瘦煤 具有较低挥发分和中等粘结性。单独炼焦时,能形成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但耐磨性较差的焦炭。因此,用它加入配煤炼焦,可以增加焦炭的块度和强度。12.贫瘦煤 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弱,结焦性较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很多。但它能起到瘦化剂的作用。故可作炼焦配煤使用,同时,也是民用和动力的好燃料。 13.贫煤 具有一定的挥发分,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没有粘结性或只有微弱的粘结性,燃烧火焰短,炼焦时不结焦。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燃料。在缺乏瘦料的地区,也可充当配煤炼焦的瘦化剂。 14.无烟煤
15、 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火苗短、火力强。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制造电石、电极和炭素材料等。第二节 目前全球能源结构分析一、非再生能源推动全球经济运行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能源的广泛使用,促使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能源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不同的成员,从其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底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又称为化石能源,它们是当今世界中一次能源的三大
16、支柱,构成了全球能源结构的基本框架。一次能源中还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低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等。二次能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其中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而非再生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使不能再生的,随着使用的过程而不断减少。从国际能源消费结构看,非再生能源和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仍然是主要品种,水力资
17、源的利用则相对有限。二、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相对均衡由于非再生资源在能源消费中重要地位,使其必然成为最首要的二次能源电力的基础能源。表2 各主要发达国家发电能源结构比例美国英国中欧日本市场煤炭53%32%25%62%天然气15%38%6%核能21%23%50%28%风能7%3%水电15%10%其他4%4%4%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主要发达国家的电力能源结构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其中煤炭仍是首选的基础能源之一;但结合各国资源的天然禀赋,核能和天然气发电也占较高比重。三、煤炭是全球性的经济能源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始终占到30%以上。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煤炭消费的增速一直都高于其他任何能源,包
18、括原油、天然气、水电及核能。据BPPLC统计,2003年全球煤炭消费上升6.9%,而石油消费增幅则为2.1%。同时,尽管在过去的12个月间,煤炭价格飙升80%以上,达到50美元/吨左右;但煤炭每生产BTU热量仅需消耗3美元左右的成本,远低于天然气的4.53美元和石油的3.94美元。全球性的采矿及煤炭消费的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石油需求加大而对经济造成的压力,并意味着能源消费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趋势在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和印度都是煤炭矿藏丰富,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足。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来,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吨。这也意味着煤炭相对于石油、天
19、然气更具有作为基础能源的长期优势。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分别平均增长1.9%、2.6%和2.2%。在世界煤炭需求量增长中,亚洲呈增长势头,大部分国家年平均增长3.8%左右。四、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当前世界每年人均能源消费是1.6吨标准煤,其中发达国家则高达4吨标准煤。国际相同热值的能源价格比例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57:67:100;而我国的价格比例为电煤:是石油:天然气:电力=51:67:100;而我国的价格比例为电煤:石油:天然气:电力=7“49”37:100。煤炭是全球最经济的能源产品,在我国尤其显著。能源是我国经济活动的动力基础,石油
20、构成化工、运输产业的能源基础,而煤炭则协同核能、水利和天然气成为电力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基础。第三章 2004年度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平均水平分析2004年度煤炭产业重要经济指标表3 2004年1-8月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品产量产值销售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本月止累计去年同期增长率%一、主要产品产量原煤合计万吨95094.5183009.0614.56洗煤合计万吨20050.1316825.3119.17二、生产销售总值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亿元2239.921549.7244.54其中:出口交货值亿元1.560.38310.21产品销售率%2204.38150
21、4.4446.53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亿元111.9488.6126.33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万人98.4197.081.34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922637.2144.69由上表可以看出,2004年1月到8月,我国的煤炭产业在产量、产值、出口以及工业增加值方面都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出口交货值的增长率高达310.21%。除了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略有增长外,其余都有明显大副的增长。煤炭产业总体财务分析表4 2004年1-8月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财务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本月止累计去年同期增长率%主要财务指标亏损企业个数个432563-23.27亏损面(补贴后)%12.6416.47-3.8
22、3应收财款净额亿元405.52408.59-0.75资产合计亿元6283.975098.3523.25应交增值税亿元175.81116.5450.86负债合计亿元3705.542870.929.07产品销售收入亿元2262.081493.651.45产品销售成本亿元1524.41029.6848.05产品销售费用亿元134.89106.0127.24管理费用亿元338.85227.4648.97财务费用亿元43.6636.0621.09其中:利息支出亿元39.9834.1716.98利润总额(补贴后)亿元185.5880.43130.72其中:盈利总额亿元191.0287.91117.29其中
23、:亏损总额亿元5.447.47-27.23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4年1月到8月,我国煤炭产业的财务状况比较乐观。其中,亏损企业个数、亏损面以及亏损总额比2003年同期都有所降低。盈利总额比2003年同期增长高达117.29%。可以看出,煤炭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第二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年度需求状况分析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亿吨,同比增长了。目前我国工业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90%以上,其中电力、冶金、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工五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部煤炭消费量的比重超过75%。年全国投产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大量电厂的投产,增大了对煤炭的需求,而冶金、焦化等行业的用煤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由于近年来
24、新投产的大中型煤矿不能满足需求的更快增长,目前,我国各类煤矿基本处于满负荷、超能力生产状态,安全生产的压力很大,继续增产的余地有限,2005年年煤炭的供求矛盾将会更为尖锐。部分电厂供煤不足,存煤下降较快。年月末,直供电厂存煤仅有万吨,比上月末减少万吨。预计在2005年到2006年这种需求将保持增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火电机组投产量大电没去求稳定。2005-2006年电力仍然将保持30-50%的高速增长,年投产机组容量在5100万KW左右,其中火电机组占比达70-80%。因此,2004-2006年电煤的年均需求增长在10-12%。另一方面,冶金煤需求稳定供应偏紧。冶金行业的煤炭消费变化,主要表
25、现在钢铁企业生产的变化上,钢铁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同时,钢铁行业的煤炭消费与发电煤炭消费的主要品种大不相同,其对煤炭品种、品质的要求更高。预计2005年钢铁产量的增长15%左右,对冶金煤的需求增长率达到12.80%,而冶金煤的供应因其稀缺性和洗选性,总体供应跟不上目前的需求,特别是主焦煤和肥煤。预计年均供应的增量在3000万吨左右,增长率在10%以下;再一方面,建材化工行业增速回落需求不减。建材行业对煤炭的消费比较稳定,主要是水泥、普通砖瓦等普通建材行业,高档建材产品生产企业虽然经济效益相对较好,但是能源消耗正逐渐向天然气、油品等能源转移。预计2005年建材行业产量增速在9%以下,对
26、煤炭需求的增长仅在2000-3000万吨。第三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年度生产情况分析表5 2004年洗煤全国合计月份单位本月止累计本月本月止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本月比去年同期增长(%)2月吨46796184.9524967870.0523.6930.223月吨75535437.428651520.3522.520.324月吨102993240.127403381.6522.6122.175月吨13111191728141432.2121.9520.246月吨159966062.128731013.0921.3818.517月吨187082557.12706108819.8712.778月
27、吨215557660.327839589.2119.3614.589月吨244640128.728353683.3719.819.8310月吨273491325.428781947.7519.7619.4611月吨304821623.330986563.8220.7826.8112月吨338365175.530772027.321.124.31图1 2004年度我国煤炭产业洗煤产量月累计值统计 图2 2004年度我国煤炭产业洗煤产量月值统计 从上图表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的洗煤产量比去年同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每月比去年同期的增长率也都非常可观。2月份达到最高增长率:30.22%。到12月份
28、,总的生产量比同期增长21.1%。同时2004年度的产量增长速度相对比较稳定,从月值看下半年比上半年有所上升,可见2004年度我国煤炭产业洗煤生产情况相对良好。表6 2004年原煤全国合计月份单位本月止累计本月本月止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本月比去年同期增长(%)2月吨206727692.9110015697.713.8624.43月吨335261056.6128128225.714.4316.264月吨469275380.7131290476.816.2218.595月吨600202247.3128722879.616.0615.286月吨743089034.8135408641.514.9
29、12.267月吨875229802.9131504003.914.81148月吨1007305105132549423.715.0617.169月吨1143381847134059808.615.7620.4110月吨1285320162140180280.315.9816.2911月吨142738137714369775115.6212.9112月吨1606108167152697871.315.048.19图3 2004年度我国煤炭产业原煤产量月累计值统计图4 2004年度我国煤炭产业洗煤产量月值统计从上图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原煤产量的增长率略低于洗煤,但增长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月比
30、去年同期增长率在2月份达到最高:24.4%。到12月,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5.04%。另外2004年度我国原煤产量增长速度也是相对稳定,整体上波动很小,下半年的产量要比上半年来的大,而且增长幅度要比同期的洗煤产量来的高。2004年全国洗精煤生产情况2004年,我国的洗精煤产量进一步提高,库存有所增加,9月底达到140万吨,比上年底增加12万吨。但是,由于冶金行业的快速增长,炼焦用洗精煤的供需形势不容乐观。冶金行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增加了焦炭的消费量,进而对炼焦所需洗精煤的需求扩大。今年以来由于洗精煤产量进一步提高,但库存仍属于较低水平。由于洗精煤所需煤种资源有限,以及我国煤炭洗选水平较低(仅
31、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相对于今后冶金行业的高增长,洗精煤供需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煤炭工业局统计,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19.56亿吨,出口8500万吨。煤炭产量已经突破19亿吨的大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年份。预计2005年,电力工业煤炭需求为10.8亿吨,比2004年增加1亿吨,增长10.2%;钢铁工业煤炭需求为2.3亿吨,比2004年增加2000万吨,增长9.5%;化工、建材用煤需求将保持平稳,为2.8亿吨,比2004年略有增加;其它行业用煤需求呈下降趋势,全年约需2.8亿吨,比2004年减少3000万吨。预计2005年全国煤炭出口配额为8000万吨,煤炭进口量会继续增加,焦煤、动力煤
32、、无烟煤进口总量将突破2000万吨,比2004年增加500万吨,全年煤炭净出口约6000万吨。第四节2004年度煤炭产业各类企业效益分析表7:2004年煤炭各类企业开采和洗选业统计指标单位国有企业企业私营企业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千元219431938268805134713513624660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46783797累计利润额千元累计利润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累计企业单位数个8539737516累计亏损企业单位数个1886845累计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千元68761858879215438443累计亏损企业亏损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
33、4.23-21.2299.88-70.11第五节2004年度煤炭产业所有制结构分析针对我国煤炭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如小煤矿的恶性膨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国有大中型煤矿的生产能力停滞不前、中国煤炭产业与国际对比差距明显、中国社会商品全面过剩要求中国煤炭产业压缩生产总量等。从1998年12月开始,我国开始大力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相关已经出台的主要政策有: 1、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办(1998)43号文即关于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要求煤炭行业关井压产。到1999年底,关井2.58万处,压产2.5亿吨,即1999年全国的原煤产量控制目标为11亿吨。通知明确界定了
34、关井 对象有三大类:第一类是要取缔的非法煤矿。对凡是没有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简称“两证)的以及1997年1月1日以后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开办的各类小煤矿一律依法取缔。第二类是要关闭的煤矿。一是1997年1月1日前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开办的“两证不全的各类小煤矿;二是国有煤矿矿区范围以外的、凡是“两证不全的各类小煤矿要全部停产整顿,到1999年底仍达不到发证条件的煤矿一律停产;三是开采高硫高灰煤又没采取有效降硫降灰措施的各类小煤矿。第三类是1997年1月1日以前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开办的、 虽“两证俱全且合法生产但因布局不合理、影响国有煤矿长远发展的各类小煤矿也要关闭。对这类煤矿的关闭政
35、府给予适当补偿。 2、1999年12月,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下达2000年原煤生产总量控制目标通知。确定2000年全国原煤产量控制目标为8.7亿吨,并要求层层分解指标。同时,国家煤炭工业局和煤炭行业关井压产领导小组下发关井通知,确定2000年全国关闭乡镇煤矿1.89万处。 3、2001年1月,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2001年煤炭行业总量调控和关井压产工作的的通知。确定2001年全国原煤产量控制目标为为9.5亿吨,并提出要关闭国有煤矿的矿办小井和要继续关井压产。 4、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做好矿山企业关闭破产的政策规定和操作办法。使国有煤炭企业关闭破产项目的上报审批、准备工作、法律程序、职工安置
36、的原则和政策及善后处理等都有章可循。国家煤炭工业局提出了破产14个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关 闭40个国有重点煤矿的“1440工程。 5、200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的25号明电。提出:凡国有煤矿矿区内的小煤矿,一律予以关闭;凡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简称四证)不全的,一律关闭;生产高硫高灰的,一律关闭;凡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关闭;合法乡镇煤矿要经整顿验收合格后才能恢复生产。 6、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在要求加快小煤矿“四个一律关闭的关闭
37、进度同时,从加强行政监管方面出台了新措施。包括上收“四证审核发放权,将“四证的审核发放权力都上收到省级政府有关部门;严格劳动用工管理,小煤矿用工必须报当地劳动保障、公安部门备案,煤矿企业要为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办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7、2001年,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煤炭工业“十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十五时期要通过实施大集团、科教兴煤、洁净煤技术开发与应用和综合经营四大战略和四类最小井型规模限制(15万吨/a、9万吨/a、6万吨/a和3万吨/a)等政策进行结构调整,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另外,1998年以来,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中有关煤炭产业的政策也在起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国家对煤炭产
38、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对象是清晰的,调整手段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大量压减产业总规模,促进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大量地关闭小煤矿,提高平均单井规模;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落后设备;关闭高硫高灰煤矿,推广洁净煤技术应用,保护环境;对大中型煤矿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促使企业大型化 、集团化。其中,通过关闭小煤矿、企业破产和实施大集团战略等政策进行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历史意义。经过调整,煤炭产业所有制产业显现出了成效: 1、全国原煤生产总量下降,煤炭社会库存大幅度下降,煤炭供需关系出现基本平衡。 据资料,2000年全国生产原煤9.98亿吨,比1997年减少3.27亿吨,下降24.7。2000年底
39、,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4亿吨,比1997年底减少0.6亿吨,其中煤矿库存由1997年底的0.95亿吨减少到2000年底的0.53亿吨。 2、部分落后生产力被淘汰,先进生产力能力市场份额增加且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小煤矿数量由1997年的8万处减少到2000年的3.3万处。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从1997年的43.1下降到2000年的27.0,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由39.9提高到53.6。国有煤矿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的经营状况逐步好转。 3、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以破产形式退出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取得突破,煤炭企业的治理结构、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也取得进展。到2000年底,
40、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中,国家已批准65个破产项目,其中已实施11个(其中6家煤矿独立法人企业),进入破产法律程序的33个;有35户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有5家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约60亿元;有39户企业实施债转股,金额392亿元,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下降。 4、企业集团化取得进展。到2000年底,在中央直接管理的44家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煤炭行业有神华集团;在国家的120家企业集团试点中,有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在全国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煤炭行业有34家 。 1995年成立的神华集团,是集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等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2000年,该集团生产原煤3600万吨,目前,该集团已立项进行煤
41、炭液化生产。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是煤炭行业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大公司,其利润、外资利用等已连续几年位居行业第一,其股票已在境内、纽约、香港等地上市。其产权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该集团公司生产原煤2800万吨,出口煤炭超1000万吨。 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由单一的煤炭工业产品进出口领域向煤炭工业产品和综合利用等领域拓展壮大。1999年,该集团兼并重组了平朔煤炭公司、大屯煤电公司、太原市煤气化公司,2000年生产原煤2500万吨。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是由西山煤电公司、汾西矿业公司和霍州煤电公司三大焦煤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其持有华晋焦 煤公司50的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焦
42、煤企业。该公司规划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7000万吨,焦炭1000万吨,发电50亿kWh。 2004年,我国注意从以下几点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确定结构调整目标和进度;在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同时要鼓励先进生产力发展;多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而少用行政手段;提高煤炭产业进入门槛,降低退出门槛,降低结构调整成本;消除结构调整中管理体制障碍等,成效明显。第六节 2004年度煤炭产业运输状况分析2004年的电力增长为14.8%,这低于2003年15.4%的增长率;预计2005年电力需求增长大约在13%左右,按此计算,2005年相应的新增电煤需求8600万吨标准煤,大约相当于12040万吨的原煤;全国将
43、有3000万吨的新增钢铁产能,全年钢材产量有可能达到3.5亿吨,增加煤炭需求3000万吨;建材化工行业也将增加煤炭需求1000万吨左右,照此估计,2005年煤炭需求增加2亿吨左右,煤炭供给增长将在1.5-2亿吨之间,煤炭供求紧张的局面很难改变,保守估计2005年煤炭供需缺口在3000万吨左右。 短期看,我国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难以改变。从供应方面说,我国煤炭安全供应能力缺乏保障,长期稳定供应受到威胁。近年来,现有各类煤矿大多数处于满负荷和超负荷生产状态,全国29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出现超产。而“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煤矿,大多要到“十一五”才能投产,今明两年大中型煤矿投产规模分别为1.2和0.7
44、亿吨,新增产量分别为1和0.5亿吨。目前乡镇小煤矿产量增幅较高,其产量和增量已分别占全国的35%和38%,但由于其技术与管理水平低,安全生产缺乏基本保障,大幅增产受到制约。 运输瓶颈制约煤炭产量进一步增长,据铁路部门统计,我国跨省区煤炭调运量约占煤炭消耗总量的1/3,多年来铁路部门一直把煤炭运输作为重点,在运力增长有限的情况下煤炭运输实现了较快增长,目前煤炭运输占铁路货运能力的45%以上。大秦、侯月两线通过改造,使运往华东地区的下水煤的能力有较大增长,但石太、京原、丰沙大等其它运煤通道基本无新增能力,均处于超负荷状态。晋东南煤炭外运能力十分紧张,特别是增加铁路直达华东、中南地区的煤炭运力比较困难。第四章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变化预测国有企业将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从总产量来看,国有重点煤矿的总产量是地方国有煤矿综产量的2.68倍,是乡镇煤矿的1.73倍,地方国有煤矿的产量仅是乡镇煤矿的65%。从单位煤矿生产规模看,由于地方狗有煤矿与乡镇煤矿数量众多,所有单产量不高。国有重点煤矿品均产量602万吨左右,是地方国有煤矿的36倍左右、乡镇煤矿的443倍左右。因此,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成为必需,并必须有资源保障,使煤炭资源向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集中,为大型煤炭集团的发展留有充足的后备资源。第二节 集中度变化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