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标通用:(十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

上传人:初中学霸 文档编号:651726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标通用:(十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标通用:(十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标通用:(十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标通用:(十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标通用):(十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王阳明以成圣为终极的追求。从形而上的层面看,走向理想之境(成圣)与重建心体有其逻辑的联系:心体作为内在的本原而构成了成圣的根据。在王阳明的心学系统中,心体与良知往往处于同一序列,致良知与知行的互动同时亦意味着对心体的体认。从总体上看,致良知与知行的互动固然更多地侧重于历时性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同样亦涉及言说与体认、名言与对象等逻辑的关系。按王阳明的理解,心体作为本原,表现为一个统一体:“心,一而矣。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即在于达到心

2、之全体。然而,名言则往往限于某一个侧面,因而执著于名言,常常难以把握心体。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认为:“心之精微,口莫能述。”这里已涉及心体与言说的关系:心体主要不是言说的对象。以名言去把握心体,主要表现为理性的辨析、理解过程。在王阳明看来,对心体固然要达到理性的明觉,但这种理性的明觉并非仅仅依赖于名言的辨析,它更多地与体认和心悟相联系。王阳明常常以哑子吃苦瓜为喻,来说明这种非名言所限的体悟:“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说”是以名言来表达,说不得,意味着难以用名言来表达。作为一个“说不得”的过程,自悟具有超名言的性质,而所悟的对象(心体)则亦似乎被置于超名言之域。名言

3、之域(可以“说”之域)与非名言之域(说不得之域)的区分,当然并非始于王阳明,老子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已蕴含了对可说(可道之域)与不可说(不可道之域)的划界。在老子那里,可说之域与不可说之域的划界,逻辑地对应于为学与为道的过程:为学过程指向可说之域,为道过程则指向不可说之域。可说之域主要与日常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不可说之域则往往被理解为形而上之道。与老子不断地追问形而上之道有所不同,王阳明更多地将不可说的心体与个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心体的意义首先体现于成圣过程。王阳明上承了儒家区分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思路,从成圣的理想出发,心体的意义以为己、成己为目标。从人格培养的角度看,

4、心体作为成圣的根据,总是具有普遍性的一面,成己即意味着使具有普遍性品格的心体与个体的存在合一,并通过对心体的自悟而成就人的内在德性。这种为己的过程,也就是使心体实有诸己的过程。与之相对,名言的辨析则往往以成就知识为特点,就其与心体的关系而言,它首先将心体视为理解的对象,从而使二者的关系呈现为能知与所知相互对峙的格局。在心体的对象化形式下,对心体的言说往往引向了语义的解析,从而不免偏离成就德性的指归。王阳明曾对此提出如下批评:“吾契但著实就身心上体履,当下便自知得。今却只从言语文义上窥测,所以牵制支离,转说转糊涂。”就身心上体履表现为一个为己的过程,言语文义上窥测,则执著于知识层面的理解,后者往

5、往流于炫人以文辞,从而导向为人之学:“今之学者须有笃实为己之心,然后可以论学。不然,则纷纭口耳讲说,徒足以为人之资而已。”(杨国荣言说与存在心学的一个向度)1对文中王阳明的“心体”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形而上的层面看,要走向理想之境(成圣),需要重建心体,心体是内在的本原,是成圣的根据。B在王阳明的心学系统中,心体与良知往往处于同一序列,致良知与知行的互动同时意味着体认心体。C心体是一个统一体,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在于达到心之全体。而名言都限于某一个侧面,所以是难以把握心体的。D从人格培养的角度看,心体的意义以为己、成己为目标。成己即意味着使具有普遍性品格的心体与个体的存在合一,并通过对心体

6、的自悟而成就人的内在德性。2下列各项是对王阳明言论的理解,与作者的理解不符合的一项是()A王阳明说“心,一而矣”,指心体作为本原,表现为一个统一体。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在于达到心之全体。B王阳明认为:“心之精微,口莫能述。”这里是讲心体与言说的关系,心体是很难言说的,更多地与体认和心悟相联系。C王阳明“哑子吃苦瓜”的比喻,是说对心体的自悟具有超名言的性质,所悟的对象(心体)似乎被置于超名言之域。D王阳明说“今之学者须有笃实为己之心,然后可以论学”,是指做学问先要为自己出发,这样才能最终成就为人之学。3联系相关文段,解释王阳明“非名言之域”与老子“不可道之域”的区别。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

7、题。人们都知道,地球是个大磁场。然而,地球的磁场并非亘古未有,它的南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这就是所谓的“磁极倒转”。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地球磁场是地球内部液态铁质流围绕着地核中心倒转产生的。当地球内部的液态铁质流发生某种变化时,就可能导致其流动方向发生180度倒转,从而使地球磁场发生倒转。关于地球磁场磁极倒转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们可能是对流的偶然特性,即磁极倒转是随机发生的。假如某处的磁性小回路突然出现且稍多于他处,则其压挤到地表层的小磁场将组成反向回路。在某种情况下,可导致磁极的倒转。有人还进一步认为,这种过程的间隔时间从3万至100万年不等。发生这种情况时,地球磁场首先是

8、完全“混乱”,接着是经过一万年的逐渐消失,然后又在相反方向上慢慢加强。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过程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他们认为,地磁极的完全倒转仅需几千年就可实现。另一观点认为,地球磁极的倒转并非“随机”事件,而是有一定规律,是可以预报的。只是由于电磁现象耦合于地心流体运动的规律,目前尚未被人们掌握,以致有人认为磁场倒转是随机出现的。两极倒转过程中磁场消失的时间共有多长,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议的焦点。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磁场消失的时间将持续几千年,在这几千年内,地球将完全暴露在太阳辐射的致命“烧烤”中。然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地球两极磁场倒转导致的磁场消失最多只会持续几个星期。尽管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

9、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但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地球磁极倒转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将影响整个自然界。专家们指出,最大的灾难莫过于强烈的太阳辐射。平时,这些宇宙射线在太空中就被地球磁场吞没了。然而地球两极倒转过程中一旦地球磁场消失,这些太阳粒子风暴将会猛击地球大气层,对地球气候和人类命运产生致命的影响。这一天如果真的到来,一些低轨道人造卫星也将完全暴露在太阳电磁风暴的吹打中,不久就会被完全摧毁。另外,许多靠地球磁场导航的生物,诸如燕子、羚羊、鲸鱼、鸽子和趋磁性细菌等,都会迷失方向。有的科学家甚至因此怀疑,地球磁极倒转曾是古人类文明覆灭的原因。在地球磁场发生

10、倒转直至新磁场产生之前,地球磁场的强度将逐渐减弱。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近百年来一直关注着地球磁场强度的变化。通过数据对比,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地球磁场强度正在急剧地变弱。4下列有关“地球磁场磁极倒转”的原因的叙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当地球内部的液态铁质流发生某种变化时,就可能导致其流动方向的180度倒转,从而使地球磁场磁极发生倒转。B假如某处的磁性小回路突然出现且稍多于他处,则其压挤到地表层的小磁场将组成反向回路。在某种情况下,可导致磁场磁极的倒转。C地球磁场磁极倒转有一定的规律,即电磁现象耦合于地心流体运动的规律,只是目前尚未被人们掌握。D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磁场消失的时间将持续几千年,在这几千年内,地球将完全暴露在太阳辐射的致命“烧烤”中。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地球磁场倒转是地球内部液态铁质流围绕着磁极中心倒转产生的。B地球磁场首先是完全“混乱”,接着又在相反方向上慢慢加强。C通过数据对比,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地球磁场强度正在急剧地变弱。D目前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地球磁极的完全倒转一般需几千年就可以实现。6根据文意,概括“地球磁场磁极倒转”的后果。 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