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x

上传人:宜品文库 文档编号:676514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 研析考情解密高考三年高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考情报告江苏卷2020江苏卷,15、164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题易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图文判读命题分析近三年江苏卷和全国卷中,考查了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两个考点。命题特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区域典型农业生产模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重要命题切入点,多以区域图、文字材料为素材进行命题,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以中等难度为主。核心素养注重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的考查。2020江苏卷,17、184分区域农业发展选择题易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图文判读2019江苏卷,21、226分区域农业

2、发展选择题中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图文判读、成因探究2019江苏卷,2813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题中呼包鄂榆城市群及其演化图文判读、推理探究2019江苏卷,2914分区域农业发展综合题中我国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发展图文判读、推理探究2018江苏卷,2914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题中成渝城市群发展图文判读、推理探究全国卷2020全国卷,3622分区域农业发展综合题难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并列设问、推理探究2019全国卷,1312分区域农业发展选择题中乡镇企业统筹规划层层递进2019全国卷,1312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题中长三角城市群等级演变并列设问、图文判读2019全国卷,

3、36(3)(4)10分区域农业发展综合题难川西山区农业发展递进设问、推理判断2018全国卷,3512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题中县城工业发展与居住模式递进设问、推理判断第34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内容要点】本内容为“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内容不可缺失。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引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农业布局、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考点一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布局1.地理条件(1)

4、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气候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4)社会经济条件2.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B三江平原春小麦、大豆。C辽河平原水稻、冬小麦、棉花、苹果。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

5、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技法点拨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

6、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水源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农业产量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人口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影响商品率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政策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

7、农业生产积极性市场信息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欧洲奶酪市场广阔,奶酪产业规模大【拓展延伸】东北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优势: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低温,病虫害少。(2)劣势: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出现旱涝灾害;春季低温播种困难;春秋季寒潮。解题探究【例】(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8、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解题能力培养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

9、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人地协调观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减少化肥施用,产出优质稻米,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以及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的条件,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三江平原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根据三江平原气候特征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体现了地理实践力。角度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与措施1.(20211月辽宁适应性测试)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适于制作饼干、糕点。研究结果显示,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强度与其生长发育期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

10、相关。受市场等因素影响,目前农户种植弱筋小麦存在一定风险。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区属于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地的是()A.黑龙江省嫩江地区B.江苏省沿江沿海地区C.河北省大部分地区D.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2)为了降低种植风险,可以()A.发展订单生产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小麦进口 D.改良耕作方式答案(1)B(2)A解析第(1)题,由题意知,小麦面筋强度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四个选项中,江苏省沿江沿海地区降水多,日照时数短,因此是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地。第(2)题,由材料可知,种植风险主要是受市场因素影响的,发展订单生产,既可以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又可以规避产量过剩

11、的风险,A选项正确。角度2区域农业布局2.(2021辽宁协作体统考)读北京市农业分布图,完成(1)(3)题。(1)远郊平原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A.蔬菜园艺 B.经济林木C.水产畜牧 D.粮食种植(2)若布局合理,远郊山区农业能够为城区提供()防灾减灾观光休闲花草粮棉木材果品A. B.C. D.(3)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图示农业类型的规模变化最可能是()A.近郊平原农业扩大B.远郊平原农业扩大C.远郊山区农业缩小D.三种类型都缩小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远郊平原区地形平坦、地价低,适合大面积种植产值较低的粮食。第(2)题,远郊山区适合发展林果业,不适合粮棉种植;远

12、郊山区位于北京市西部河流上游地区,发展林业可以成为北京市的生态保护带,既可以防灾减灾又可以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区。第(3)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对蔬菜乳肉等农产品需求增大,会促进近郊农业规模扩大,远郊的粮食种植影响不大。考点二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2.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成因对策耕地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

13、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等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加剧沼泽地沼泽地减少,湿地环境遭到破坏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

14、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3.我国主要农业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典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向农耕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保护草地、建设人工草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只采

15、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技法点拨1.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发展方向具体内容方向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方向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方向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方向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

16、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方向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常见措施如下:气候热量不足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或发展农业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耐寒作物)水降时间分布不均蓄水工程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旱涝灾害频繁水利工程设施光照不均匀植物的下端光照不足,通过地膜覆盖反射太阳光昼夜温差增大措施地面铺鹅卵石减小措施烟雾防霜

17、冻;东南丘陵区冬季夜晚喷水,防低温冻害地形地势起伏大缓坡修梯田,陡坡不易发展农业或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灌溉水源不足、不稳定水利工程措施土壤酸种植适宜农作物,如茶叶;或加石灰中和土壤瘠施有机肥,保持水土碱改善灌溉设施,或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干地膜覆盖生物农业病虫害生物措施:利用生物链;工程措施:可在植物的生长期加塑料袋【特别提醒】(1)措施的分析,注意根据区域的自然特征因地制宜,不可随意选取。(2)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解题探究【例】2019全国卷,36(3)、(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1)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分)解题能力培养(1)(2)答案(1)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

19、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2)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区域认知根据区域图认识和归纳地形特征。综合思维在认知地形特征的基础上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分析地形对河谷地区气候的影响;从区域气候入手分析其对水果种植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水果种植业的特点及区域特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气候对水果种植业的有利影响,辩证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正确理解人地关系,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借题发挥】区域

20、农业布局图的判读步骤(常考的25类图像之二十三)第一步: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对象、生长特点、经纬度及相关地理事物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第二步:分析区域特征和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入手,探究其农业生产方面的优缺点。第三步: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确定具体措施。角度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1.(2019江苏卷)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下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

21、选)(1)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2)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A.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B.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C.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D.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答案(1)AB(2)BD解析第(1)题, 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该地石灰岩分布广,为喀斯特地貌区,易产生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故A、B选项正确。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C错误;该地区人口较少,耕地较少,D错误。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杂

22、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在其林下可以种植经济作物,但其本身经济价值不高,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沼气池主要为肥料加工厂提供原料或者为杂交构树提供肥力,但沼气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故C选项错误。由图可知,杂交构树种植可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故D选项正确。角度2我国粮食问题2.(2017江苏卷,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1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下图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2(1)与全国高余粮区

23、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6分)(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4分)(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3分)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解析第(1)题,读图可看出我国高缺粮省市的分布区域,这些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24、,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保障措施主要从跨区域调配和依靠科技增加产出。第(2)题,根据图2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第(3)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人们对有机大米需求增大,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从农业区位因素市场、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结合图文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训练(2021深圳中学月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 B

25、.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改变耕作制度A. B. C. D.答案1.B2.B解析第1题,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故选B。第2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26、。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故选B。(2021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35题。3.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4.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5.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答案3.C4.D

27、5.D解析第3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4题,读图可知,乙为吠亩法的“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5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2021湖南衡阳模拟)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号称“中国蔬菜之乡”。当地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农场农业工人”模式对多种蔬菜进行

28、加工,加工完成的蔬菜绝大多数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据此完成67题。6.寿光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得以形成且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 B.劳动力廉价C.气候适宜 D.市场广阔7.影响众多蔬菜加工企业布局在寿光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C.地价低廉 D.工业基础好答案6.D7.A解析第6题,市场需求量是影响商品型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故该模式形成并壮大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气候适宜是基本条件,但不是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第7题,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说明有原料优势,则主导因素是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地价低廉、工业基础好不是蔬菜加工

29、业布局的主导因素。(2020全国卷)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13题。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上图)。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 B.排水C.防虫害 D.通风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3.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

30、多答案1.B2.C3.D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生活常识可知,在收割完水稻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要将水田中的水分及时排出,故在田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第2题,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巢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原来种植双季稻和油菜,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大大减少。小麦便于机械化种植与收割,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少,故该地不经翻耕就播种小麦主要是考虑了当地的劳动力现状与机械化程度,主要目的是减少农业生产工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第3题,该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机械化普及,使该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大大减少,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31、,种田大户增多。(海南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45题。4.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 B.土壤C.光照 D.水分5.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答案4.A5.D解析第4题,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第5题,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业都会消耗大量水源,对生态环

32、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6.(2020全国卷,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33、(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气候湿润,说明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葡萄种植采用顺坡垄会使降水顺坡流走,不利于水土保持。由此可以推测该地降水频率较高,降水强度较小,对土壤冲刷较弱。第(2)题,葡萄喜光,种植时应该选择在光照较强的阳坡。与梯田相比,顺坡垄上种植的葡萄接受光照的角度、面积较大。第(3)题,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坡耕地作物需要灌溉

34、,顺坡垄不利于灌溉且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如遇暴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作物生长。7.(2019江苏卷,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 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材料二图1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2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_。(2分)(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

35、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4分)(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_。(3分)答案(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解析第(1)题,从土地利用结构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园地和林地占比共59.6%,耕地占比29.9%。第(2)题,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第(3)题,读文字材料可知,该村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而且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出现衰退迹象。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该村发展立体农业,主要产业为农业。该村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周边城市经济发达,人口较多,故该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随着网络的普及,还可以发展农村电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