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俗风情教案ok.doc

上传人:幼儿教育老师 文档编号:689460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风情教案ok.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民俗风情教案ok.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民俗风情教案ok.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民俗风情教案ok.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民俗风情教案ok.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备课时间:2014年11月14日新疆民俗风情一、课题: 美丽新疆我们的家二、知识和能力目标:1、知道新疆的世居民族有哪些。2、知道班里的同学是哪些民族和各民族的衣着特征和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难点:各民族的衣着特征和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四、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有关的插图资料。五、教学方法: 讲练法、启发性方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各民族的衣着服饰图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3个民族】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页的图片:第1页是“美丽的新疆我的家”。并

2、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美丽的天山南北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2.听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在线欣赏 舞蹈我们新疆好地方,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自己家乡的美草原、牧场、高山、湖泊、戈壁;风景如画、瓜果飘香、牛羊成群。 学生自己统计学校有哪些民族?思考题:1、你来自哪个民族?你们班的同学来自哪些民族?七、活动总结: 、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真城地交朋友。 1、汉族同学和少数民族同学要真心交朋友互相学习。 、教师总结 1、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每个学生能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八、课后反思: 一、课题: 各族人民心连心二、知识

3、和能力目标:1、知道新疆的世居民族有哪些。2、知道班里的同学是哪些民族和各民族的衣着特征和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难点:各民族的衣着特征和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四、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有关的插图资料。五、教学方法: 讲练法、启发性方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各民族的衣着服饰图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3个民族】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2、3页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美丽的天山南北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

4、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可以总结出新疆的民族构成:新疆的世居民族有13个。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思考题:1、你来自哪个民族?你们班的同学来自哪些民族?七、活动总结: 、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真城地交朋友。 1、汉族同学和少数民族同学要真心交朋友互相学习。 、教师总结 1、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每个学生能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八、课后反思: 课题:

5、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1、知道班里的同学是哪些族别,了解他们各自的传统节日。2、了解各民族在传统节日中的服饰特点和礼节及在节日中要举行哪些传统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各项有趣味的活动中,分享无穷的乐趣。难点: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三、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有关的插图、参考资料。四、教学方法:讲练法、激发性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以各民族的节日盛典及各种传统活动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图画】1、看书上图片,说一说少数民族的名称。2、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运动员在射箭、摔跤、赛马、达

6、瓦孜 等项目中,取得的享誉国内外的成绩。【教师介绍】巴音郭楞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信仰穆斯林的群众,每年都要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这两个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肉孜是阿拉伯语“斋戒”之意,这个节日的当月要封斋。封斋期间,人们要在日出之前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整天不进饮食,要克制私欲。六、课后总结: 1、让学生从各民族的衣着特点入手,认识和了解新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族风情。七、课后反思:课题: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各民族在传统节日中的服饰特点和礼节及在节日中要举行哪些传统活动 。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运动员在射箭、摔跤、赛马、达瓦孜等项目中,取得的享誉国内外的成绩,激发学生

7、的自豪感。3、感受各民族在庆祝传统节日时的气氛。4、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各项有趣味的活动中,分享无穷的乐趣。5、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各项有趣味的活动中,分享无穷的乐趣。难点: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三、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有关的插图、参考资料。四、教学方法:讲练法、激发性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以各民族的节日盛典及各种传统活动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培养

8、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表演的能力。感受民族歌舞的魅力,学会用歌声和舞姿来表现。3、民族歌舞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受民俗文化的制约,即兴表演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如为主要形式,不同地区,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环境、生活方式、民族性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在素质技巧和风格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4、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乡,无论在辽阔广茂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富饶的农区乡间,到处都飘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声。5、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歌舞以动听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他

9、们的舞蹈艺术以含蓄、优美、沉稳见长,特别是姿态优美、舒展大方的女性舞蹈,以及刚健奔放的男性舞蹈,看后使人留连忘返。 六、课后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几种常见的少数民族歌舞。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更好地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提高我们自身的表演能力。思考题:1、举出你们班不同民族的重大节日。 2、列举本地主要民族风情特点。七、课后反思:课题: 新疆的巴扎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1、知道“巴扎”是维吾尔语,了解喀什巴扎和新疆国际大巴扎的情况。2、感受逛巴扎的热闹气氛。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新疆国际大巴扎和一般的巴扎是不一样的。三、教学用具:有关的资料、图片、照

10、片等。四、【教学过程】一、以巴扎的实况影像、图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一:读课文,看图片(911页),观察新疆国际大巴扎和乡镇的巴扎及喀什巴扎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用通俗的语言说一说:看哪位同学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活动二:通过查找资料或从网络媒体上查询国际大巴扎的情况,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流,了解了国际大巴扎都有哪些新鲜的东西。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巴扎上的人和事,了解巴扎的特点。 新疆国际大巴扎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国际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11、思考题:1、收集资料,谈谈你对逛巴扎的体会。 2、说一说你知道的大巴扎。五、课后反思: 课题: 新疆的风味小吃又圆又香的馕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疆风味小吃的收集,了解各种新疆风味小吃的特点。2、通过人们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富足这一事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二、教学重点:1、重点是新疆的各种特色风味小吃。2、难点是新疆的各种特色风味小吃的制作方法。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新疆风味小吃的影像、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以新疆风味小吃的影像、图片资料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又圆又香的囊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新疆不同品种的馕和制作方法,加深对家乡

12、的热爱之情。“吐努尔”是维吾尔族群众烤馕的馕坑,也叫馕炉。几乎所有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各种馕坑。维吾尔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馕坑对他们生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为馕坑形如一个无底倒扣的缸,四周用土坯围成方形的土台,即成为馕坑。馕坑用柴火或煤将内壁烧热,即可烤馕,烤时,将馕贴在膛壁上即成。馕坑大多用泥土做成,由于地区的不同,馕坑的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南疆大多用黏性碱土来做;在北疆大多用黏黄土、盐、羊毛和泥来做;在乌鲁木齐一带却用砖来代替泥土,制作馕坑。做馕坑没有模具,而是有专门制作的匠人。他们在做馕坑时,像垒墙一样,一圈又一圈地往上垒,等干了一圈,再往上垒一圈,从底一直垒到坑口。一般制作一个馕坑

13、需一周左右的时间。馕坑做好后,选好地点,四周用土坯筑成方形,上面要有厨师坐的土台,馕坑底要有炉条、通风道和出风口。出风口可控制膛内的温度,整个设计十分科学。小型馕坑来烤烤包子和其他食品。大型镶坑还用来烤全羊、烤羊肉串等。夹心馕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 1做粘面糊,用盐水加入面粉中制成粘面糊。 2做面馅,将调味料、干酵母、盐、奶油和温水加入面粉中,揉匀制成面馅,将面馅揪成剂子待用; 3做面皮,溶入盐和干酵母的温水倒入面粉中,边倒边揉面团,再把热熔的奶油倒入面团中揉匀,将面团揪成剂子待用; 4做馕坯、焙烤,将面皮剂子擀成面皮,用刷子蘸粘面糊刷满面皮,取一个面馅剂子包入面皮中,包严制成馕坯后,入炉焙

14、烤即得成品。这样制作的夹心馕不仅保持了馕外表金黄、光亮、酥脆的外观,而且改善了馕的品质和风味,增加了馕的品种,提高了产品的档次。 如何做甜烤馕: 1.将精面粉放入盆内,加嫩酵面及白糖、花生油、苏打粉及150克水揉成面团,盖上湿布饧15分钟。 2.饧好的面团用手揉成长条,摘成10个面剂,揉成圆形,上面抹上油,两个合在一起即成烤馕生坯。 3.烤馕生坯按扁,用大拇指从圆窝处往外按成直径约1厘米大小的圆窝,再用带尖的工具在馕的中间扎几个透眼。 4.用手从馕底部托起,改成圆形放入盘内,用220-230的炉温烘烤12-14分钟即可出炉。二、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着手,列举新疆风味小吃的种类,认识和了解新疆风味小

15、吃的特点。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前后对比,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享受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美好的家乡出力。思考题:1、列举你所吃过的本地风味小吃的名称。五、课后反思:课题: 香喷喷的抓饭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疆风味小吃的收集,了解各种新疆风味小吃的特点。2、通过人们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富足这一事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二、教学重点:1、重点是新疆的各种特色风味小吃。2、难点是新疆的各种特色风味小吃的制作方法。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新疆风味小吃的影像、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以新疆风味小吃的影像、图片资料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抓饭

16、:维吾尔语称“波劳”,是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饭食,多净手掇食,故汉语称为“抓饭”。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清油。用它们混合焖制出来的饭,油亮生辉,香气四溢,味道可口,甚受欢迎。维吾尔人的家里常做抓饭,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里,总要做出大锅的抓饭来招待亲朋戚友。抓饭营养丰富。从它的原料看,羊肉性热,含大量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具有壮阳益肾补血之功;胡萝卜是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俗称“小人参”,具有补气生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洋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钙、镁和铁等多种成分,还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蒜辣素,

17、也叫葱蒜杀菌素,只要把洋葱放到嘴里嚼三分钟,就可把嘴里的细菌消灭干净。另外,大米和植物油也都为人体所必需的食品。把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制作,当然是一种富有营养、别具风味的饭食了。难怪有人给抓饭起了个外号,叫“十全大补饭”。新疆的抓饭,种类、花样较多。所用原料基本相同,间或有些变化。如用油方面,除了用清油(胡麻油、瓜籽油、棉籽油、菜籽油)外,还有采用骨髓油、酥油、羊油或红花油做抓饭的。在用肉方面,除了羊肉外,还有选用雪鸡、野鸡、鸡、鸭、鹅和牛肉来做抓饭的。此外,也可选用葡萄干、杏干等干果代替畜肉禽肉来做抓饭,称为甜抓饭或素抓饭。二、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着手,列举新疆风味小吃的种类,认识和了解新疆风味小

18、吃的特点。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前后对比,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享受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美好的家乡出力。思考题:1、列举你所吃过的本地风味小吃的名称。五、课后反思:课题: 能移动的房屋-毡房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1、知道班里的同学是哪些族别,了解他们各自的住房特征。2、 了解哈萨克族的毡房的特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享受美好的生活,并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学习。二、 教学重点:1、重点是新疆的各民族住房特征。2、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享受美好的生活,并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学习。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新疆住房特征的影像、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以各民族的住房

19、特点影、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从新疆民居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入手,认识和了解新疆各个民族的住房特征。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地域辽阔,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人口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地理和人文因素对民族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新疆民居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民居真实地反映了新疆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并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民族思想。 还有一种“阿以旺”式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新疆民居的结构虽以土胚墙为主,但随着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在构造上还是有若干差别。

20、新疆民居的屋盖多用土胚拱券,以满足夏季隔热冬季防寒的要求。阿以旺式住宅则用密梁平顶,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多的回族民居,多喜用内地木构架起脊的屋顶,平面布置也采取四合院、三合院形式,和汉族的住宅没有多大差别。为了在节日举行宗教仪式活动和接待亲友,每户居民通常都有一间上房,一般在西面,最少是两开间,使用面积约3040平方米。考虑到人群聚散和空气流通,常设内外两重门,房中有一个通长的大火坑,火坑对面的墙壁悬挂着古兰经字画或麦加圣地图画,便于老年人做礼拜。在建筑装饰方面,多用虚实对比,重点点缀的手法,廊檐彩画、砖雕、木刻以及窗棂花饰,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门窗口多为拱形;色彩则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调,表现出伊斯

21、兰教的特有风格。蒙古包 (1)适合自然环境: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蒙古包冬暖夏凉。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严寒,会冻裂三岁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没听说冻坏一个人的,因为其一,包里有火,牧区有的是牛羊粪,只要火

22、一生起来,立刻热浪扑面。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一层毡子,隔风性能较好。其三,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烧暖,把套瑙盖上,门堵严,盖上羊皮被、皮袍,怎么会冷呢?其四,还可以在包里盘座暖炕,从外面烧火。如果包内热的厉害,还可以通过顶毡调解;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视野辽阔的高地搭上毡包,人坐其中饮酒唱歌,真是花香袭人,凉风扑面,奶油飘香,不啻仙宫帝阙。因为蒙古包形似球体,以白色为主色调,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可以开天窗,还可以把围毡边撩起来,使其八面来风,如坐凉亭。尤其适合制做奶食品,因为不会酸得过劲。现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专门用来做奶食品。 (2)适应游牧生涯搭盖迅速:搭盖蒙古包不必严格择

23、址,只要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种组合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搭盖时不用很多人参加,二人足可。到一个新地方以后,把它们从车上卸下来,只需生着火熬好奶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熬茶时还是野炊,到了喝茶的时候,已经坐在蒙古包里了。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许多。两个人拆卸只需十几分钟。围绳、带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装载搬迁轻便:蒙古包以木、毡为基本材料,不用金属、砖、瓦、水泥等,同时又是由各部件组装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个女人就可以举起来放到车上。维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无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不过在心理和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有“与其缩小毡房,不如缩小肚子”之说。三、学生自己统计班上同学有哪些民族有哪些住房特征? 思考题:通过本对新疆民俗风情的学习,谈谈你对自己家乡的感受。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