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州习俗 中国民间诸神 西王母西王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灵,战国时兴起,形象从最初的半人半兽到白发苍苍、长生不死的老妪,再到 3 0 来岁的丽质仙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信仰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玉皇大帝信仰兴起后,人们又把西王母与之相匹配,称为王母娘娘。在道教典籍、神怪小说、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都是一位地位最高的女神。太岁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人们对太岁的信仰与岁星有关。由于岁星是天上的星体,人们想象在地下有一个神,与天上的岁星做相对的运动。于是,为了方便记时,至迟从西汉时,人们便创造了太岁。俗话常说:“不得在太岁头上动土!”人们认为太岁每年所行经的方位,与动土兴造、迁徙、嫁娶的禁忌有
2、关。太岁的职掌,除去土木工程的方位禁忌之外,人们当然最主要还是把他视为“主宰一岁之尊神”,常与月将、日值神并祭。雷公雷公的信仰至迟始于汉代,最初是一个带神性的大力士,也有说是星神的。后来民间所流传的雷公,大多为兽形或半兽形,较普遍的说法是像猴,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常被人称为“雷公脸”。人们陆续给雷公加上了许多社会职能,认为他能代天执行刑罚,击杀有罪过的人,还认为他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希望他能主持人间正义。所以在中国民间,雷公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形象。寿星寿星,是指南极老人星,自秦汉时代就被立祠祭祀了。他起初为掌管国运长短之神,以后又被视作主宰人间寿夭之神。于是,渐渐地,人们就把祭祀老人星与敬老活动结
3、合起来了。民间通行的寿星形象,均为白发老翁,拄一弯弯曲曲的长拐杖,高脑门,头特长。这种白发老翁的形象,显然是作为寿星的化身而被人们想象出来的。文曲星和武曲星文曲星和武曲星,是民间所信仰的掌握功名的星神。文曲星即文昌星,武曲星则是从文曲星推衍出来的。民间常把世上的名士和武将,同这两个星神联系在一起,如儒林外史中称中举的士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八仙八仙是道教中 8 位神仙的合称,其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八仙过海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许多戏曲、电影还以之为素材,一些道教宫观中,也塑有八仙的神像。通常所传八仙,指李铁拐(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4、8 人。这 8 人的形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丑有俊,有文有武,有富贵有贫贱,还各有不同的装束,不同的法宝。显然,道教在塑造本教人物的偶像时,是充分考虑了老百姓的欣赏趣味的。因而八仙在民间的影响远远超过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等。龙王龙王本是中国古代所幻想出来的动物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属于象征祥瑞的“四灵”(龙、凤、麟、龟)之一。他往往被赋予降雨的神性。龙又能化身为天子,所以又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认为历代帝王皆为龙种,故有 “真龙天子”的说法。龙王信仰遍及各地,由原来的动物神而渐渐地人格化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莫不驻有龙王,司职该地的水旱丰歉。随着龙王庙的四处兴
5、建,龙王成了中国一位普受崇祀的神了。阎罗王中国民间最知名的冥府主宰当推阎罗王,俗称“阎王”或“阎王爷”,原为古印度神话中阴间的主宰。传说他属下有 1 8 个判官,分管 1 8 重地狱。在中国民间,阎罗王为天帝的下属神,管理阴曹地府,司职人之生死祸福,役使鬼卒,追摄罪人。唐朝时,民间兴起地狱十王之说,十王分居地狱十殿,因阎罗王名气最大,故统称之为“十殿阎罗”。阎罗王所居之阴曹地府,据传在四川省丰都古城,传说人死后,灵魂都要来这里报到。财神财神为中国各阶层最普遍的信仰对象之一,这反映了人们渴望拥有和支配财富的愿望。人们信仰的财神因时代而异。在种种财神中,最著名的要数赵公明了。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说他是
6、峨眉山仙人,因助纣抗周而亡身,后来被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下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他已俨然变成一尊财神爷了。近代人们多称赵公明为回族,不食猪肉,所以祭祀财神时,都用牛羊肉作祭品。灶神灶神,顾名思义应是司灶之神,然而中国的灶神偏偏位在灶而不司灶事,却以上天特派员的身份住在每户人家,专管监视人们的言行和搜集善恶功过,以便每年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上天言事,即向玉帝打报告。灶神竟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天庭对每户人家全年的表现以及应采取的奖惩措施,全视灶神的汇报情况而定。在诸神当中,有关灶神的忌讳最多。据敬灶全书灶上避忌讲,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
7、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裸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上灶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由于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灶,稍不留心就可能犯了禁忌,得罪了灶王爷,所以,在灶王爷上天之前,人们必定都要郑重其事地先祭灶,供上好吃好喝的。 整个的祭灶过程活脱脱就像一次行贿, 祈求灶王爷 “好多说, 不好少说! ”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神上天前,人们还要敬上一些麦芽糖,因为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王爷嘴上,一来嘴吃甜了,就不好再说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只能说个含含糊糊。门神门神在中国民
8、间受到广泛的信仰。门神的主要职能是驱鬼辟邪,保障家庭平安。在民间,门神像多绘成武士,与言尽吉祥的鲜红的对联一起贴在庭院、厅堂的门上,祝福自己家庭的生活幸福、平安和发财。最初,作为门神像的武士并不专指谁。后来流传最广的是把秦琼、尉迟恭二将奉为门神。城隍在旧中国,几乎没有一城不设城隍庙,因为俗传城隍是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的职掌,主要是负责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作为城市守护神的城隍,香火旺盛,在民间影响很大。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仿照各级官府衙门的规模建造城隍庙,企图利用城隍神信仰在精神上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因此,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城隍神常被作为腐败贪婪的地方官吏的象征,而受到嘲笑和讽刺。土
9、地土地是我国民间所广泛奉祀的神,其影响不亚于城隍。凡有人烟的地方,都敬土地。但由于城市中以供城隍为主,因此土地神的辖区大大缩小了。关于土地的传说很多,有的布衫草履,如田夫状;有的家室齐全,老少满堂。民间还常有某人死后,受天帝任命为某地土地神的传说,而且土地神也与阳世的官吏一样,需要更代轮换。土地神在民间成了与普通百姓最接近,慈善可亲,然而又神通有限的形象。关圣帝君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即三国时的蜀国名将关羽。关帝庙几乎遍及天下。在民间,关羽的地位可与孔子等量齐观,孔子被尊为文圣,关羽为武圣。而民间各行各业对关羽的顶礼膜拜又胜过孔子。究其原因,就封建统治者而言,对关羽的崇拜在于他忠勇神武
10、,为国捐躯;就下层民众而言,对关羽的崇拜在于他的义气和坚贞。近代江湖上的结拜兄弟,必定要在关帝像前立誓,誓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都是以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为楷模,把关羽奉为江湖义气的表率。此外,人们把司人命禄,佑助选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叛罚逆,巡察冥司等职能,也都加在关羽名下。甚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也统归关帝管辖。此种世俗心理,遂使关羽神运大昌,香火独盛。节日庆典春节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本是谷物成熟的意思,过年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就在“立春”前后的旧历年正月初一
11、欢聚在一起“过年”。古时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人们把自己一年劳动得来的肉食、谷物等拿来祭祀祖先和鬼神,饮酒宴乐,祈求幸福。后来渐渐地,“过年”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糕等。过年在民间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凶残无比,人们叫它为“年”。每年的除夕之夜,“年”总要从海里爬到岸上伤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熄灭灯火,出门避灾躲难。一次,这个妖怪到了一家门口,恰巧这家人穿着红衣,正点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一个小孩不当心,把一个盆子碰落在地下,“啷”一声,把妖怪吓了一跳。紧接着燃烧的竹子又“啪啪”地几声爆响,“年”吓得掉头逃窜。一位聪明的
12、老人从中发现“年”怕红色、怕光、怕火、怕响声,就在门上贴红纸,穿上红袍,并用菜刀弄出巨大的响声来吓唬“年”。果然, “年”再也不敢登岸肆虐。人们相互恭喜,庆祝不用再受“年”兽的侵袭伤害。以后,家家户户在除夕夜都贴春联,穿红衣,吃水饺,让剁馅的声音此起彼落,响个不停;屋子里灯火通明,通宵达旦,还不忘施放烟花爆竹。“年”兽一见民间百姓如此厉害,就再也不敢上岸为非作歹,祸害人类了。人们驱跑了“年”兽,第二天还要拜年,互祝吉祥。过年的习俗就这样形成了。在民间,过年的节日内容依次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南方二十四日)过小年祭灶;腊月三十日为除夕,合家团聚,吃年饭,守岁,贴门神和春联,放爆竹;正月初一辰时起
13、,家人团拜,然后出行,遇亲友互致祝贺、拜年;闹元宵、观花灯,吉祥幸福的新的一年便迎来了。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 1 5 天。因为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因此藏族的新年活动也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大年初一,妇女们起得最早,她们在 5 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叫“羌桔”的青稞酒,给全家每人送上一碗。 家人没有起床的, 就在被窝里喝完 “羌桔” ,然后继续蒙头大睡。妇女们就坐在窗前,等太阳一出来,便争先恐后地背上水桶,到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后,每户人家将染色的青稞、麦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制成的糕点上面,来预祝新的
14、一年是个丰收年。新年伊始,那些往年只梳着两条辫子的藏族小姑娘,到了十三四岁开始就要梳 3 条辫子;到了十五六岁就要梳 5 条辫子;年满 1 7 岁就开始“上头”了。到“上头”的时候,父母就要为姑娘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装饰品,请一位妇女替她梳编几十条辫子。因为这是女子成年的标志。初一这天,藏民们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人们都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到了大年初二,亲朋好友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年,人们相见时都热情地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更亲近的还要互献哈达,祝贺对方新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元宵节春节刚过,人们玩兴仍挺高,加上田里的农活也不多,所以就在一年的
15、第一个月圆之夜尽情欢乐。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按照传统习俗,元宵节不是赏月而是玩灯。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红灯,孩子们提着花灯戏耍,街头、公园、广场搭起灯棚,人们扶老携幼去赏灯。因此,人们又把元宵节叫做“灯节”。元宵节为什么要挂花灯?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鹅飞到人间,被猎人不小心射伤,玉皇大帝大怒,下令在正月十五那天派天兵火烧人间。这个消息,被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了,她立即把灾讯透露给人间。人们凑在一块儿商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玉皇大帝。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挂上红灯,燃放烟花、火炮。天兵正准备下凡放火,打开天门一
16、看,咦,人间处处都是火花,他便以为火已经烧起来,省得跑一趟了,于是他向玉帝交差了事。因为元宵节挂彩灯,放火炮,避免了天灾,于是人们年年元宵节都挂花灯,放烟火、鞭炮,庆祝斗争的胜利,也感谢那位善良的仙女。过灯节是中国各地人民的共同风俗,但各地的灯节因灯的制作、用料和式样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在陕北农村,老乡劈开高粱杆扎灯架,糊上红纸,做出南瓜灯、棉花灯、羊灯。在北京,到处都大张宫灯,华贵高雅。而在冰城哈尔滨,人们用冰凝结成一座座冰灯,晶莹剔透,蔚为壮观。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制作灯时用上了机器,像自贡灯会,既有灯光,又有人物、声音,还能演出孙悟空、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戏呢。灯节在许多地方还要举行猜灯谜的活
17、动。谜语有写在灯面上的,也有写成纸条挂在灯上的,吸引着众多的猜灯谜爱好者。清明节每年到 4 月 5 日左右,就到了清明节。这一天,许多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祭扫烈士墓,踏青郊游。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四季的寒暑变化),到那天万物清明洁净,气清天爽,所以叫“清明”。清明节时,我国南北地区气温都普遍回升,平均温度一般在 1 0 以上。到清明节,人们历来有扫墓、踏青、植树、换装的风俗。在广大农村仍有祭祀祖坟的风俗习惯,而在城市,多改为青少年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的新风俗了。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天中节、地腊等。端午节大约
18、始于战国时代。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行最广、最具影响的说法是源于纪念战国时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 2 7 8 年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鸡蛋投入江里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不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昏厥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剥皮抽筋,然后将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以防毒蛇、害虫伤害。从此,民间在端午节便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戴艾蒿、挂菖蒲、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缠五色丝等习俗。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七夕节”。“七
19、夕节”源于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美丽的神话爱情故事。传说织女在天池洗澡,衣服被牛郎拿走,无法回天庭,于是就嫁给了牛郎,二人生活得十分幸福,并有了一双儿女。他们后来被王母娘娘拆散,牛郎带上儿女追赶织女到了天庭,狠心的王母娘娘便拔下玉簪子划银河为界,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相见。天上人间同情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所有喜鹊便衔柴搭桥,人称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相传这天晚上要降小雨,这是二人的眼泪。在寂静的瓜架下面,若仔细倾听,你还能听见二人的窃窃私语呢。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中又分成孟、仲、季三个月。八月份是秋季中的仲季,而十五又是这个月
20、中间的一天,所以农历八月十五就叫中秋了。秋天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瓜果满市,粮棉丰收。“月到中秋分外明”,据说中秋之夜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姣洁明亮的。我国民间把中秋圆圆大大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在庭院摆上桌子,买来月饼、瓜果,合家团聚,边赏月边吃瓜果、月饼,祈祝花好月圆,人寿年丰,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中秋之夜是赏月的好时机。每到中秋,夜幕降临,玉兔东升,全家人便在清澈的月光下赏月叙谈,讲述有关月宫的美丽传说,分享祭月礼品。人们还通过观看中秋夜的阴晴,推测第二年正月的天气。有这样的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节俗活动
21、。月饼的风味由皮、馅和制作技艺构成,最初在家庭制作,后来有了专门作月饼的作坊。其常用皮类有酥皮、浆皮、混糖皮、硬皮几种。馅类则多种多样,技艺也各有千秋。如今,月饼的制作风味各地不同。月饼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美满和快乐。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九月九等。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使人们对重阳节历来怀有特殊的感情。在民间,重阳节的重要活动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登高等习俗。重阳这天,现在已被定为老人节,全家扶老携幼,登高赏菊,孝敬老人,共享天伦之乐。龙船节龙船节是盛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诸省水乡地区的群众性节日,又叫龙舟节。龙舟竞渡的时间因地而异。南
22、方各省,有的在元宵节时举行,有的则在端午节。云南傣族则按傣历在清明节后 1 0 日左右泼水节时赛龙舟;贵州清水江一带苗彝的龙舟节在阴历五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举行。世俗相传的这一节日的意义,或在于祈求丰年,或在于避瘟逐疫等。赛龙船是龙船节的最重要的活动。参加“龙船赛”的人由鼓头、锣手和水手三部分人组成。鼓头是位长辈,他坐在龙颈处,面向水手,比赛时击鼓指挥。锣手都由一名男扮女装的少年担任,他坐在鼓头前面的龙头和母船的接合处,应声击鼓,协助指挥。水手们全由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担任,其中 1人手里拿着三响火铳,站立在母船前面,负责放炮和篙水;预备划手 2 人,坐在母船上打杂应急;母船后面是 4 个中年划手,
23、各持一柄短桨,再后面是1 名舵手;主划手共有 3 2 人,每人手里握 6 尺长的划撑两用的桨棒,分别站在两侧的子船上。比赛时,鼓锣一声紧似一声,只见船头的鼓头、锣手、篙手,随着船势,前俯后仰,船尾的舵手趁势猛蹬,众人齐力挥桨,一时浪花伴随着疾驶如飞的船体,犹如腾云驾雾,十分壮观。赛完龙船,在密布白色帐篷的河坝上,人们又展开了彩鼓舞、踩笙芦舞、赛马、斗牛以及球类等比赛活动,一直玩到深夜,还久久不愿离去。“三月三”节“三月三”是海南岛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为期 1 天。这一天,黎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一清早,黎族姑娘穿上艳丽的眼装,提着五香饭竹筒,向五指山汇集。小伙子则在节日
24、前进深山密林中打猎去了,节日这天,他们返回村寨,向姑娘们讲述打猎经过,描绘自己如何机智勇敢,以博得姑娘们的赞赏。节日里,青年男女们欢聚在一起,唱起山歌,跳起“打鹿舞”、“打柴舞”等。歌声一停,姑娘们纷纷走到自己喜爱的人面前,小伙子则赶快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花伞,一对对并肩走去。若双方情投意合,小伙子则要给姑娘戴上鹿角发簪,姑娘也要回赠小伙子自己织的美丽彩带作定情信物,然后双双坐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五香饭,倾吐爱慕之情。“三月三”被黎族青年视为定情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中国西南部彝、白、哈尼、傈僳、纳西、普米、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因以点燃火把为节日活动的中心内容而得名。节日时间多在农历六月
25、初或二十四、二十五日前后,一般连续 3 天。火把节的产生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人们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于寨中,各家门前竖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边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的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各地区还举行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歌舞等活动,并开设集市贸易。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年节。它的时间在清明节后,相当于农历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之间。泼水是傣族年节的主要喜庆活动。在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一年的污尘,祝福新的一年幸福
26、平安。泼水有文泼和武泼之分。文泼是对长者,舀起一勺清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劈头盖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也就越是高兴。泼水节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大地由一个火魔统治着,他是一切生命的敌人。火魔有 7 个美丽善良的女儿,决心要杀死这个万恶的父亲,为民除害,可是苦于找不出办法。后来她们得到释迦牟尼(佛教中的佛祖)的帮助,知道只有用火魔头上的一根头发,才能杀死火魔。七姑娘最聪明勇敢,她趁着火魔熟睡的时候,拔下这根头发,勒住火魔的脖子,火魔的
27、头就滚下来了。可是,脑袋落地,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祸害仍旧不能消除。七姐妹被弄得形容憔悴,满身污秽。她们利用紧张的空隙用水冲洗身体。就这样,一直到火魔的脑袋变成尘土为止。从此,泼水就成了纪念 7个大义灭亲的姑娘和互相净身洗尘的祝福仪式。除了泼水,傣族的年节活动还有赛龙船,男的划,女的也划;敲起象脚鼓,跳起孔雀舞(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表示美好的愿望);还有“丢包”,在村边广场上,未婚男女青年,分别站成一排,用一种装满棉子的菱形布包,向自己爱慕的对象掷去。开斋节开斋节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等民族的共同节日之一。开斋节在
28、新疆地区亦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的规定: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凡是成年男女穆斯林(有患病等情况者除外)都要入斋。每日从黎明到日落不饮不食,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教历十月一日为节日。届时,各地穆斯林都要举行礼拜和庆祝活动,走亲访友,互相祝贺。家家炸油香馓子等食品,招待客人和互相赠送。虔诚的穆斯林还沐浴净身,在清真寺做礼拜和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分头上坟,悼念亡人。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 “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大会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活动。“敖包”以石块堆积而成,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场所。祭“敖包”最初带有宗教色
29、彩,意在通过祭祀,祈求吉祥多福,人畜兴旺,同时也举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以后逐渐演变为那达慕大会,成为欢庆丰收和畜牧业兴旺的节日盛会。那达慕大会每年多在夏秋季节由一旗或数旗联合举行。在那达慕大会上,最精彩也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是摔跤、赛马和射箭,被称为蒙古男儿的“三竞技”。当赛马比赛就要开始的时候,只见青年骑手们一字儿排开,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威风凛凛,神采奕奕。在赛马场的起点和终点,插满了各种鲜艳的彩旗。只听号角一吹,就见骑手们纷纷飞身上马,一时红巾飞舞,如万箭齐发。那万马奔腾的场面真是壮观极了!改革开放以后的那达慕大会,白天除了进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外,晚上还举行歌舞、电影、杂技、说唱
30、等庆祝活动。会上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营商业部门、供销社还在现场组织物资交流,在会上摆摊设架,经营绸缎、布匹、日用百货、节日食品等,并收购牧民们的牲畜、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真是购销两旺,一派繁荣的景象。服饰文化旗袍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一种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被称为旗人,因此称其长袍为旗袍。满族先民原居住在东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寒冷地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袍,分为单、夹、皮三种。他们穿用这种长袍时,习惯用布带束腰,以便于骑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的式样逐渐有所变化,如在领口、衣襟、袖口等处镶花纹或彩牙儿等,使服装更美。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样式由肥
31、变瘦,紧腰身,长及膝下,直领,衣袖由宽变窄,并有长短袖之分,两侧开衩,显得更加美观大方。藏袍藏袍是中国藏族的传统服饰。样式是宽领敞口,肥腰广袖,右侧掩襟,缝缀扣襻或襟带,长可及地。藏袍用毛皮、氆氇以及各种呢、绒、绸、缎、麻布、棉布等为衣料,制成单、夹、棉、皮长袍。藏袍在衣领、袖口、襟衩、下摆等处,镶有细毛皮或花氆氇及诸色绒、布宽边。牧区牧民睡眠时,将皮袍腰带解下系于底襟,再将袍领提至头顶,作为被袋使用。藏袍的款式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牧区皮袍多不挂袍面;西藏中部农区的妇女所穿藏袍和东部一些地区居民所穿藏袍有的是无袖袍。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毡、皮、革、帛等制作,衣肥大,长及拖地。蒙
32、古袍的男女式样相似,牧区男女均穿用。蒙古袍分夹、棉、皮三种,冬以羊裘为里,多用绸、缎、布作面,夏用布、绸、缎、丝等为原料的夹袍。蒙古袍一般用红、黄、紫、深蓝色。蒙古袍袖长窄,下摆不开衩,衣襟及下摆多用绒布镶边,边宽约 6 9 厘米。蒙古袍穿着时稍向上提,以红、紫色绸缎紧束腰部,两端飘挂腰间。穿蒙古袍骑马放牧,能护膝防寒,夜宿可当被盖,瘦长袖筒可防蚊,束上宽大腰带,还能保持腰肋骨稳定垂直。擦尔瓦擦尔瓦是中国四川和云南大小凉山一带彝族男女使用的披衫。这种披衫与原始游牧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擦尔瓦的样式分有流苏(穗状饰物)和无流苏两种,各自流行于不同地区。擦尔瓦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线织成,并织有方格
33、纹、斜纹、水波纹及南瓜籽纹等花纹。缝制一件擦尔瓦,需 7 幅或 9 幅毛料,上端采用羊毛编成的粗绳缩口,下端有数目众多的长达 3 0 厘米的流苏。男女老幼,不论寒暑,终年披用擦尔瓦。它白天可用来抵御风雨,夜间则可用来作被子盖。恐怖的蒙面在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上,居住着一些奇特的居民。澎湖妇女的装扮很怪,她们爱好蒙面,不是普通的“蒙”,而是好像受了重伤裹扎般的“蒙”,令人多少有些恐怖感。她们习惯用两条大巾去蒙面,一条从背后过肩包下方,另一条向上缠卷,仅在眼部留空一条窄缝。她们劳动时头罩竹编的斗笠,手戴胶套,脚登水靴,更是密不透风。澎湖妇女的怪异装扮是有其原因的。原来澎湖地平、雨少、风大,早年就叫“
34、风岛”。这里每年除 6 8 月是吹南风外,其余月份都吹东北季风;尤其以 1 0 月至翌年 3 月,平均每隔 3 日便刮一次台风,风速每秒可达 2 0 米。台风挟带着海水,吹刮一夜,就会将大地变成枯黄,故称“火烧风”。妇女爱美,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保护娇肤,便不得不密密包裹了。惠安女的奇特服饰福建惠安女的衣服很特别,她们头上低低地戴一顶金黄色的斗笠,用一块由红、黄、绿三个底色构成的鲜艳印花头巾,将头脸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眼晴、鼻子、嘴巴和一部分脸庞。他们身上穿的传统蓝布上衣,又窄又短,把肚脐都露了出来,黑绸的裤子却又肥又大,还要系上三四条腰带。她们把头脸包得这样严实,而对肚皮却又很开放,难怪外
35、地人戏称她们是“封建头,民主肚。”惠安女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这大概跟惠安妇女的审美思想有关。她们的腰带有的是丝线、绒线和塑料线编的,有的是银子打的,是结婚时丈夫送的。她们认为这些腰带很美,因此把上衣做得短短的,把腰带结得低低的,不怕寒冷也要把腰带露出来让人看到。饮食习俗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是将青稞或豌豆炒熟,舂磨而成。食用时,先将酥油茶或鲜奶、奶茶、青稞酒(用青稞制成的低度酒)等倒入碗内,然后加入糌粑,用手揉拌成团,再配以佐料即可;还可以在糌粑中加入茶水或煮成面糊后食用。一些与藏族毗邻的民族也有食用糌粑的习惯。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是用酥油和浓茶加
36、工而成。制作时,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也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抓饭抓饭是中国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喜爱的一种饭食,因过去净手后用手抓食,故俗称抓饭。抓饭的主要原料为羊肉、羊油或清油、胡萝卜、洋葱、大米、葡萄干、木瓜等。制作抓饭时要经过炸、炒、煮、蒸等工序。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人在过年或结婚等喜庆节日,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建国后,抓饭也随之传入内地,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风味饮食。马奶子马奶子是蒙古族及其他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用马奶制作的一种传统饮料。其做法是,将马奶贮于革器中,搅拌数日,味微酸后
37、便可饮用。它通常色白而浊,味酸而膻,若延长搅拌时间,则色清而味甜。马奶子可以久存,适于牧民远处放牧时饮用。它有滋补强身、驱寒、舒筋活血、补肾消食、健胃、治疗腹泻及水肿等功能,逐渐形成了马奶疗法。来访宾客入帐时,常先在盛马奶子的革器内搅动数下,以表示对主人的敬意。至今,马奶子仍被蒙古族视为圣洁的饮料,少数地区还举办马奶子节,欢庆牧业丰收。冷面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榆树皮面的。冷面的做法是:将荞麦面及淀粉加水拌匀,压成面条,煮熟捞出,冲以冷水,然后去水拌以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冰块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现在北京、
38、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以及朝鲜族聚居的城镇都设有冷面馆。中国的茶俗中国是茶的故乡,有传统的茶俗。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饮茶在我国传统礼仪中占重要地位,一切交际和应酬场合,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由此还演变出了托杯至胸前向主人致敬,添水时叩桌以示谢意及端茶送客等种种礼节。客来敬茶的风俗在许多少数民族中还发展成为最隆重的迎宾仪式,如蒙古族献奶茶,藏族人献酥油茶,景颇人献烤茶,苗族人献打油茶等。很多地方敬茶还成为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春节中的元宝茶,立夏时的土爱茶等就是传承至今的风俗。寄送新茶以示问候和敬意,也是悠久的民族习惯。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中国的茶俗又增添
39、出文人饮茶赋诗作画,男女订亲饮茶为礼,民间纠纷饮茶讲和等种种形式,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茶话会就是传统茶宴茶会的演变。遍布城乡的茶馆、茶楼、茶室、茶摊、茶坊、茶肆是人们品茗清谈、信息聚散、曲艺漫唱、生意洽谈、歇脚解渴的好场所,而这正是我国饮茶历史悠久的缩写。中国酒文化中国是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各种饮酒习俗、器具、娱艺、及有关诗文、书画的积累日益丰富,终于使中国酒文化处于世界最领先、最充实也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地位。中国还是酒型最丰富,风格最多彩的国家。压榨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类,以色泽澄黄、滋味醇厚的绍兴老酒为代表,品种有加饭酒、香雪酒、花雕酒、状元红等多样。烧酒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酒类,分为以泸州老
40、窖、五粮液、古井贡酒为代表的曲香型;以山西汾酒、陕西西凤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的泥香型等多样。此外我国还拥有玫瑰红、味美思、金奖白兰地、中国红葡萄酒等各种采用传统无曲酿造法或吸收国外工艺技术酿造的果酒精品。竹筒饭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过去世世代代都是用竹筒烧茶煮饭,看起来挺简陋, 做出的饭菜味道却别有风味。 用竹筒烧茶煮饭不会烧着竹筒吗?不会的。将一根新鲜竹子砍成约 5 0 厘米长的竹筒,先要刮掉青竹皮,这样放到火上烧不着, 可以连续使用 4 5 天。 竹筒上还要切一个斜口, 用起来方便。煮茶的竹筒只要放进水和茶叶就行了。煮饭是用芭蕉叶包好大米塞入
41、竹筒,然后再灌进适量的水。煮菜用的也是竹筒,方法是先烧开水以后,再放菜和盐。烧饭时,在火塘里立两根杂木棍,中间横架一根木棍,然后将几截竹筒架在上面烧烤就行了。有趣的是,这些竹筒既不会燃烧也不会裂开。目前,基诺人家里都用上了铁锅和铝制品,不过外出劳动用餐时,仍采用竹筒煮饭。奇异的风俗产翁产翁是父系氏族制代替母系氏族制时产生的一种习俗。在中国,产翁意即男子通过模仿妇女生育,以加强与初生婴儿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所有,并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权。产翁的习俗是妇女分娩后数天或立即起床,照常参加生产劳动,丈夫代替妻子卧床,模拟产妇生孩子的情景,并抚育婴儿。亲友前来探望,向他致贺。产翁坐月期间一如
42、产妇,受到特殊的照顾和医疗护理,往往还有某些禁忌,如禁吃某些食物,禁止从事生产劳动和不许触摸某些物件等。直到清末及 2 0 世纪初,贵州威宁一带的仡佬族仍保留着产翁习俗。成年式成年式是原始社会时形成的男女青少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举行的一种仪式。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成年式的内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国古代汉族男子 2 0 岁,女子 1 5 岁为进入成人年龄,经成年礼后男女青年改装易服,受新名并准许结婚。过去裕固族少女 1 5 岁时举行一种仪式,戴上头面,即可进入结婚生活。台湾高山族阿美人男子 1 4 岁时编入少年组,在集会场所锻炼数年后,进入青年组,取得成人及结婚资格。瑶族的成年式称为度戒,1 6 2
43、 0岁举行。云南宁蒗永宁纳西族的少年年满 1 9 岁时,行“穿裙子”或“穿裤子”的成年式,脱下长衫,少女换穿百褶裙,少年男子改穿短衣长裤,此后可以从事一些主要的生产劳动,参加成年人的社交活动。基诺族男子举行成年式时,要聚众将牛刺杀祭祖,并分食牛肉,父母赠以全套农具和成年人衣饰,并彻夜歌舞。在各民族中,行成年礼后,青年男女才能获得谈恋爱的权利。纹身纹身是许多民族中存在的一种装饰肤体的风俗。纹身即在身体的某一部分皮肤上经手术留下永不褪落的颜色图案。纹身是由原始人在肤体上绘画作为装饰的习俗发展而来,反映了原始人某种审美观念或宗教意义。进入阶级社会后,纹身被有的民族用以表示等级身份或作为秘密会社的标志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云南傣族、独龙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和四川凉山彝族等民族仍盛行纹身。姑娘追姑娘追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的传统游戏之一,主要是由一对对青年男女以男逃女追的方式进行。姑娘追多在结婚或喜庆节日举行,通常先由姑娘选定对手,然后双方并辔向指定目标徐徐前进。行进中,小伙子向姑娘倾吐爱情,一到指定地点,就急忙策马而回,而姑娘紧追不放。如果姑娘追上,便用鞭子抽打对方。这时围观的观众呐喊助威,为双方加油。这种戏谑性游戏为青年们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嚼槟榔初次到海南旅游的人,见到黎族妇女嘴里不断地咀嚼,嘴里淌下一道道“鲜血”
45、,会大吃一惊,以为对方在吐血呢。其实,这是人家在嚼槟榔。原来,黎族人有一种嚼槟榔的习惯,尤其是妇女最喜爱。她们用槟榔叶裹着切开的槟榔果和贝壳粉一起咀嚼。在黎村,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中壮年妇女,无论是劳动,还是休息,或是在走亲戚的路上,嘴里总是不停地蠕动,并且不时吐出一口口红色的唾沫。由于长期的习惯,使她们一个个变得唇红齿黑。黎族人把槟榔树看成是正直、高尚的化身,他们除了喜欢嚼槟榔以外,还有不少习俗与槟榔树有关。黎族人家生了女孩,要在门前种一棵槟榔树,等女孩长大出嫁时,要把这棵槟榔树挖出来移植到男家去,直到她死后,还要将这棵树砍倒。黎族青年还把槟榔作为定亲的礼物。男方求婚时,把槟榔装在礼盒里送给女方
46、。如果女方的父母打开盒子取出槟榔,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来到黎乡的人,也每每喜欢采下几颗槟榔,作为到过海南岛的纪念。半夜搬家贵州的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着一种风俗:半夜搬家。人们要搬到新房子时,往往要举行传统的搬家仪式,他们把家具等物品先放到院子里,小伙子们用锅灰把脸抹黑,老人们吹起唢呐、芦笙等民族乐器,大家唱着歌,围着家具翩翩起舞。歌舞停了,主人忙给客人一一敬酒,客人们要向主人道乔迁之喜,小伙子们洗净脸上的锅灰,表示开始了新生活。接着,搬家开始了。两个小伙子抬起祖传的麻布纺车(过去苗族以种麻为主,所以纺车被视为宝贝),走在吹唢呐的人后面。搬家的队伍出发时,人们立即把灯火熄灭,出村摸黑走一段路程后,再
47、点起一盏小马灯,走一程后,又将灯熄灭摸黑走一程,再点起松明、火把,走一程又灭掉,再走一程,由几个小伙子在途中点好几盏灯照明,这时天渐渐地亮了,新家也快到了。到了新家,大家还要热闹一番。老人们换上新衣,姑娘们穿上五彩缤纷的新衣服,大家再次又弹又唱又舞起来。舞会结束,来宾们互相说着吉利话。小伙子们先把挂红布的麻布纺车抬进房子中央放好,然后把其他家具搬进去。搬好后,小伙子们同时朝天鸣放猎枪。太阳出来后,搬家仪式才结束。过生日滚烂泥田在湖南新晃侗族地区有一个挺有趣的风俗:小孩子过生日要滚烂泥田。这样做,侗族人认为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勇敢的意志。一个人一辈子只有 3 个生日要滚烂泥田:一次是 5 岁,一次
48、是 1 0 岁,最后一次是 1 5 岁。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一生滚 3 次烂泥田,意思是让小孩学到善良、勤劳和耐性的好品德。一个人到了 5 岁,从此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要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炼了,所以第一次滚烂泥田是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而父亲在对面接。到了 1 0 岁, 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 祖父在对面接小孩。 如果没有祖父,便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接。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等老一辈人更好地学习和锻炼,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到了 1 5 岁,第三次滚烂泥田时,孩子则由祖父带
49、到田边,对面田坎上没有人来接。意思是: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即将长大成人,需要自己去体会人间的艰辛,前面的路需要自己独立去闯出来。看来,过生日滚烂泥田,不是一般的游戏玩耍,还真有一番人生道理在里头哩。妇女剃光头居住在云南双江县境内乡村里的拉祜族妇女,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剃光头。妇女被剃光头,许多人会觉得不习惯,可她们觉得好看。为什么要剃光头?很早以前,拉祜族经常进山打猎,每当男人们出去打猎时,作为妻子的也要跟去帮忙。为了防止被动物抓住头发,所以她们就把头剃得光光的。直到今天,拉祜族妇女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再跟男人进山打猎了,但她们仍然觉得剃了光头舒适、卫生,同时也美。因此,凡是结了婚的年轻姑娘,随时都
50、把头剃得光光的,而年纪大的妇女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一般没有结婚的女孩,都不剃光头,表示自己还是少女,需要父母抚养。五彩婚俗哭嫁我国湖南省南部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还保留着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婚俗哭嫁。姑娘出嫁前两天,在娘家人的陪同下走出闺房,来到定亲礼物前大哭一场,表示不忍心离开父母。送定亲礼物的当天晚上,姑娘来到祖宗厅里“哭嫁”。这时寨子里的青年男女欢聚一堂,陪着姑娘“会歌堂”。“会歌堂”就是大家聚在一块儿,在乐器的伴奏下随编随唱,直到次日清晨。“会歌堂”后,姑娘回到家中吃在娘家的最后一顿饭。饭后,姑娘哭哭啼啼地来到父母面前哭嫁告别,然后来到祖宗厅里拜别祖宗,祈祷婚后幸福。然后,姑娘用自己织的手帕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