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统编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课本.pdf

上传人:九年教育 文档编号:695493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PDF 页数:105 大小:67.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统编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课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初中统编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课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初中统编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课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初中统编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课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初中统编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课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初中教育部组织编写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 99 号 邮编: 100706)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 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版 次 2021 年 7 月第 1 版印 次 2021 年 7 月第 1 次开 本 787 毫米 1092 毫米 1/16印 张 6.5字 数 65 千字书 号 978-7-01-023532-5定 价 6.45 元价格依据文件号: 京发改规201613 号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采用任何方式擅自复制或使用本产品任何部分违者必究如发现内容质量问题、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 电话(010)65250042编写委员会主 任:

2、艾四林 王炳林本册主编: 肖贵清编写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冯务中 邢国忠 杨小斌 杨延松 何志攀 张广宇责任编辑: 任 民美术编辑: 王欢欢 林芝玉1致同学们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而民安,民富而国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重重磨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中华儿女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奋勇向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

3、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学习这本读本,让我们一起了解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和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路线规划,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坚持的发展思想,理解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探寻改革发展动力,深化对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障、国防建设、国际环境、党的领导等问题的认知,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魅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真理、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将理论学习与其他3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培养过硬本领;立足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将知识变成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打牢人生的基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

5、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梦。中国的未来属于你们,民族的未来系于你们,时代的责任赋予你们,时代的光荣也必将属于你们。拥抱新时代,争做奋斗者,同学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目 录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一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2二 “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一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4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9第 3 讲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25一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6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6、布局 31第 4 讲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37一 “涉险滩”与“啃硬骨头” 38二 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 43第 5 讲 法治兴则国家兴 51一 奉法者强则国强 52二 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 56第 6 讲 筑牢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60一 强国必须强军 61二 军强才能国安 65第 7 讲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1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72二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77第 8 讲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引路人 83一 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 84二 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88 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是美好的,蕴含着对未来的希冀。近年来,奥运梦、飞天梦、航

7、母梦都一一实现,凝聚着国家、民族、个人梦想的中国梦正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期待。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什么是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中国有怎样的战略安排?阅读本讲内容,让我们来共同寻找答案。1 一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时间, “中国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有网站专门征集“我的中国梦” ,应者云集: “我希望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儿女考上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 “愿百姓安居乐

8、业,人人都能过上小康生活”人们“放飞”一个个梦想。2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 中国梦是跨越百年的伟大梦想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着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有着从未中断的 5 000 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国家不断衰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刺痛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梦想的种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植根,那就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了这一梦

9、想,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奋起。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4资料卡片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 文 中“ 三 年 以 来 ” 指194

10、6 年至 1949 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指自 1919年五四运动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指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此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2.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英雄纪念碑5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要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历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备受欺凌; 国家不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将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

11、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底气与信心来源。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资料卡片2019 年,新中国迎来成立 70 周年的伟大时刻。70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新中国成立 70 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由 1949 年的11 318 万吨提高到 65 789 万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 元国内生产总值比 1952 年增长175 倍,年均增长 8.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 853 元产量为 36.8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114 倍

12、产量为 11.1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8 503 倍产量为 22.1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3 344 倍1951 年至 2018 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人均国民总收入9 732 美元 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截至 2018 年底原 煤钢 材水 泥粮 食水 泥6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之梦。中华民族遭受了逾百年的欺凌和苦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紧密地凝聚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

13、好未来!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肩负起神圣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把国家、民族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我们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并在民族复兴的广阔舞台上共同7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享有人生出彩

14、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资料卡片2020 年 12 月 17 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顺利完成。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要搞人造卫星” ,到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连续执行 5 次探月任务、12 次载人航天工程试验,成功推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中国的

15、航天事业从零开始,积跬步以至千里。70 多年来,中国人民在航天事业等各个领域,循着一张张时间表、路线图踏实前行。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将所有 “不可能” 变成 “一定能” 。8 二 “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山东省青岛市一位老人家中,14 册账本记录了自1978 年以来 40 多年的柴米油盐生活: 由头 10 年从牙缝中省钱买自行车、缝纫机、电扇,到后来添置电冰箱、小汽车,购买商品房,学钢琴,旅游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人一家的家底越来越殷实,生活也越来越多彩。个人的生活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当年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作为美好生活的象征,到如今,1

16、4 亿多中国人意气风发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时代的进步带来了人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接力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三大件”:缝纫机、手表、自行车9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

17、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现代化的漫漫长路,好比一场接力跑,需要一棒接一棒,前赴后继,不断努力。在不同发展时期,我们党总能因时而变,确立一个个新目标,激励人们团结一致、携手奋进。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就确立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确立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现代化的光明前景。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实现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业和国防 “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0资料卡片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在前两步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安排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一步从 1991 年到

19、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步2017年10月18日至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1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 1 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 科学规划“两步走”战略事业在承前启后中推进,目标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围绕这一宏伟

20、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202035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 15

21、年,又丰富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路径,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目标。 “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吹响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进军号。探究与思考你现在的年龄:你现在的梦想:2035 年,你的年龄:2035 年,你期望的生活(职业)状态:2050 年,你的年龄:2050 年,你期望的生活(职业)状态: 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历来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心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新

22、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本讲,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些问题。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历来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心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本讲,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些问题。1314 一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2017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举行。展厅内,一件件代表着发展新成果的展品吸引人们驻足。“中国,加油! ” “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电子屏幕上滚动展示着观众们发出的

23、一句句感言。这些喝彩与祈愿,汇聚成一种信心、一种力量,感召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模型展板图片:做好传统文化传承“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展板图片:赢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15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

24、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16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习近平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习近平2012 年 11 月 15 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委主席17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 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2017 年)18随着

27、长期的建设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探究与思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中,有一支方阵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由工人、农民、教师、快递员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组成,这就是“美好生活”方阵。美好生活是什么?是环卫工人维护的整洁环境,是快递小哥便捷的物流服务,是医生护士的悉心照料,是最美家庭的幸福相伴,是老年模特队的神采奕奕,是残障人士的方便出行彩车上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28、的生活场景一一呈现。 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与长辈交流, 问问他们在你这个年纪,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又是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方阵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图为广东省广州市市民在进行健身活动19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有长板、有短板的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

29、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谋划发展、制定政策,要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力量调遣行动迅速启动。全国各地、人民解放军数万名医

30、护人员火速驰援; 各种医疗抢救设备、物资向湖北、向武汉快速集中;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几天内拔地而起,16 座方舱医院先后设立。多 套 硬 核 战“ 疫 ”方案组合推出:诊疗 方 案 迅 速 迭 代,指导救治; “不落一户” “不漏一人”的地毯式排查,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风雨同 舟、 携 手 前 进,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答卷。1. 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不朽丰碑宣传画21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

31、义进入新时代资料卡片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党和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22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

32、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习近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 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 要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2. 坚持人民至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33、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23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 2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 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切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更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

34、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习近平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2018 年 2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乡考察,走进彝族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24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既要坚持发展,做大“蛋糕” ,又要让发展更有温度,努力分好“蛋糕”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资料卡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35、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 8 年持续奋斗,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128102460201220172019(年)70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中国减贫成就世界瞩目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1272 亿元1 461 亿元2020(年) 第 3 讲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中央从推动经

36、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科学谋划,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如何理解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两大布局?阅读本讲内容,让我们来共同探究。2526 一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什么是总体布局?我们借助“棋局”来理解。一位优秀的围棋手,必然能够审时度势,合理布局。棋局一旦开始,便抢占有利据点,布置阵势。每落一子,棋手都受大局观统率。大局观错误,布局就会紊乱,就会连下败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如同一盘围棋棋局,需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布置阵势,攻破道道关卡,克服重重困难。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大棋局”社会生活包括方方面面。改革开放

37、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回应了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作出科学而全面的指引,堪称一盘决定中国发展的“大棋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摸爬滚打找到的。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进行系统阐述,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2.“五位一体”战略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经

38、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总体布局,蕴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不仅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推动民主法治的健全、文化艺术的繁荣、社会秩序的稳定、生态环境的美丽,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福建省厦门市努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2728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的要求

39、,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习近平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基层民主制

40、度,发展基层民主,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全过程、各方面,采取措施保障群众有效行使基本权利。图为福建省某村村民通过智慧云平台查看村务公开情况29第 3 讲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资料卡片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在当代中国,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建设的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

41、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0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进入新时代,人民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探究与思考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南缘,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步沙是古浪县最

42、大的风沙口,也有人称之为“跋步沙” ,意思是流沙遍地,只能艰难地跋涉。20 世纪 80 年代初,八步沙林场的 6位老人为了保住家园向荒沙发起了挑战。几十年来,三代“治沙人”封沙育林近 40 万亩,封住了风沙侵蚀的步伐。2018 年,八步沙林场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一年下来光劳务费就发放了 300 多万元。“治沙人”在昔日黄沙弥漫的沙漠边缘,建起守卫家园的生态长廊31第 3 讲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第 3 讲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如今的八步沙,绿洲上丛生着各种耐旱的沙生植物,高低错落,掩映生姿。铁路联通万里,道路四通八达,水渠蕴含生机,

43、山岭一片碧绿这一切成果,都是源于“治沙人”宁死不退的精神。他们说,中国虽大,林场人却不能撤退,因为身后就是生态的安全和小康的希望。请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先秦著作吕氏春秋中有典故讲到,假使让最强壮的大力士拽牛尾,即使把力气用尽,把牛尾拽断,牛也不会跟着他走。而如果叫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就会顺从地跟

44、着他走。由此,后世产生了“牵牛要牵牛鼻子”的说法。2015 年初,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2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规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四个全面”进行了新表述。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牛鼻子”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谋划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发展起来之后的问

45、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四个全面”表述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习近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从 2020 年到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46、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才能有动力,社会才能有活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才能有序运行,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也才能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3334资料卡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方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

47、改革” ,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提出了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此基础上, “四个全面”的表述有了新发展,这也体现了我国发展正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的提出,直指当前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牵住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牛鼻子” ,是新形势下治国理

48、政的战略重点。35第 3 讲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2. 坚定“四个自信”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新时代,我们讲“四个自信” ,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动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6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49、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选择。谋现代化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注定是一场艰苦的奋斗,更是一次豪迈的进军。必须坚定“四个自信”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第4 讲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

50、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学习本讲内容,将会加深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3738 一 “涉险滩”与“啃硬骨头”1978 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8 位农民郑重地签下一份“契约” ,尝试“大包干”的做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广大农村迅速推开,小岗村也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2016 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时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