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706648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对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梳理与强化。能力目标:能够针对相应的问题筛选信息,能够把握文章及文段关键句,鉴赏语言的特点。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甚至思维特点,了解科学家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对科学的人文精神有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自身的学习有所启迪。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进入高二,在学习能力要求方面,已经基本摈弃了初中的直观感知,向高中的理性分析和感情体验过渡。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以前的一问一

2、答的点对点思维,向一问多答的线性思维发展。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学生的过去获得;高中学生应该有发散性思维,有自己个人的见解;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是高中生的必备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在初中感性认识和思维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和思维发展。学生的欣赏水平、个人爱好以及很多其他元素,都决定了高中生的心理在真善美的基础上,对社会现实有着更多的分析,对美的追求,使得学生对人性的本质有一定的思考。教师的文学导向,理性分析,对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生的知识结构,是在初中的文字分析、语句分析的基础上,向文本分析、情感思维方向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训练培养。教学过程(

3、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课前预习(学生检索有关资料、阅读文章,进行思考 网络、工具书等)二、课堂研习(师生以文本为依托,进行三个维度的交流、训练 多媒体投影、班级分组讨论)学生活动1 问题设计学生分小组查找资料,解答一下问题:1、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了解其对世界的贡献。2、“进化论”是什么,有什么深远的影响?3、物种起源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学生活动2 问题设计1、思考:“绪论”和“序言”有什么区别?2、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 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段的段意。3、作者在课文里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学生活动3 问题设计分

4、小组活动:1、找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内加以讨论分析,然后全班讨论。2、结合课后练习,分析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表现在何处?3、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有哪些?从何处表现?学生活动4 问题设计分小组讨论:1、物种起源绪论作为说明文的特色有哪些?2、“筛选信息”的过程有什么要求或方法?3、了解物种起源绪论的深远影响。学生活动5 作 业1、结合P12练习2,选择文中三个句子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2、从文本中总结出达尔文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并谈谈这些精神对于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不少于200字)3、结合达尔文的一生写一个文段“达尔文印象”(200字)。三、课后练习(对文本继续

5、进行解读、训练学生的情感思维、表达能力。)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课前、课后通过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资料(含网络),对作者、作品时代和背景进行相关性研究,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课后,对文本的评析,学生可以查找自己的资料。最好能够自己进行思考后,查找资料与自己的分析印证。可以出现不同的见解,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理解。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评价对象评价等级评价目的评价结果及其原因分析和应对方法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A.90%以上B.60%到80%C.60%以下对问题设计合理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90%以上的学

6、生能够参与分组讨论。问题的设计有针对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分组讨论结果对课程引入和展开起到的支撑作用A.有效B.基本有效C.不理想对问题设计针对性的评价分组讨论的问题,有针对性。符合高中生的特点。课堂目标达成较好。有无发现思维活跃和观望的学生?A.有B.无对两个极端学生的关注和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因为课文涉及学生的情感经历,学生能够思维活跃。个别学生有观望态度,但对其他学生的发言、意见、分析关注。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无解决?A.有意义的解决B.基本解决C.不理想对问题设计有效性的评价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文章内蕴的分析,有一定难度。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能体味并理解作者在文章的情感。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状态的满意度A.比较满意B.一般C.不满意体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反衬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较好,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状况比较满意。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