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详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7147344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70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0页
详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0页
详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0页
详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0页
详细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0页
亲,该文档总共3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施工部署及总体安排.第二章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第四章 施工临时设施及施工布置.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六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八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九章 劳动力计划.第十章 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材料计划.第十一章 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第十二章 施工临时用地计划.第十三章 专业施工配合.第十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图表.第十五章 施工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施工部署及总体安排1.1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1 编制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2、规范 (JTG D50-2006)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F4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业主暂未提供地堪报告1.1.2 编制原则道路平面位置与道路规划的结合,满足片区路网规划的总体需求,道路线形与地形、地块相结合,并符合道路的技术指标。正确处理路线平、纵线形的组合,使道路线形组合均衡,满足行车安全、舒

3、适,为道路景观规划创造良好的环境。注重交通分析和组织,合理设置与相交道路的交叉类型等,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充分考虑沿线组织排水的需要。1.2 工程概况1.2.1 道路工程部分1.2.2 本工程为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塘河镇场镇道路工程,全长 924.59 米(K0+000K0+924.59),道路总宽度: K0.000K0+520 段道路总宽 20 米,主车道宽度 14.00 米,两侧人行道宽度 2x3.0 米(行道树间距 4.0 米,1.2x1.2 青石树圈) ;K0+520K0+924.59 段道路总宽 16 米,中间步行道宽度 8.00 米,两侧人行道宽度 2x4.0 米(行道树间距 4.

4、0 米,1.2x1.2 青石树圈) 。该工程主要为城镇一般道路使用,各种车辆通过该路段时必须按要求限速 20Km/h 行驶。(1) 本施工图中纵断面设计高程为计算高程。(2)本工程由于缺乏该城镇总体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布置图,施工时请与有关单位联系,以便及时调整与之联接。(3) 路基土辗压:A、在填方区段内从路基槽底起,车道填土辗压密度为 95%,人行道填土辗压密度为 85%;B、挖方区内从路基底起 80 厘米内车行道土壤辗压密度为95%,人行道路基辗压密度为 85%。2、设计依据及采用技术标准、规范2.1 设计依据2.1.1 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2.1.2 建设方提供工程

5、区 1:500 现状地形图。2.1.3 前期各部门相关会议纪要。 2.2 采用技术标准、规范2.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2.2.2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2.2.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F40-2004)2.2.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2.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2.2.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2.2.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2.2.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2.2.9城市道路

6、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2.2.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2.2.1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2.2.12 业主暂未提供地堪报告3、道路设计3.1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江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塘河镇场镇道路工程起于原已建道路(高速路匝道入口) ,终点于原已建道路(塘河古镇停车场) ,道路设计全长 924.59 米(K0+0.00+K0+924.59) 。道路设计包含路基、路面、排水、照明及道路附属工程设计,不包含交通工程设计。3.2 设计原则3.2.1 道路平面位置与道路规划的结合,满足片区路网规划的总体需求。3.2.2 道路线形与地形、

7、地块相结合,并符合道路的技术指标。3.2.3 正确处理路线平、纵线形的组合,使道路线形组合均衡,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为道路景观规划创造良好的环境。3.2.4 注重交通分析和组织,合理设置与相交道路的交叉类型等,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3.2.5 充分考虑沿线组织排水的需要。序 号项目名称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塘河镇场镇道路工程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级3.4 平面设计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塘河镇场镇道路工程严格按照规划布线,起于原已建道路(高速路匝道入口) ,终点于原已建道路(塘河古镇停车场) ,道路设计全长 924.59 米(K0+0.00+K0+924.59) 。全线共设置 4 个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

8、径 24 米,平面线形较好,满足规范最小平曲线半径及长度要求。3.5 纵断面设计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5 年3设计行车速度20km/h4标准路幅宽度20 米=3 米人行道+14 米车行道+3 米人行道16 米=4 米人行道+8 米步行道+4.00 米人行道5车行道宽度27 米(双向二车道)6交通等级轻交通7道路长度924.59m8最大纵坡5.14%9最小纵坡0.09%10最小圆曲线半径24m11最小竖曲线半径350m12设计荷载等级城D 级 人群荷载:3.5KN/ 13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 型标准车14路基及小桥、涵洞110(防洪)3.5.1.纵断面设计原则本工程道路

9、沿线地势复杂,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道路平顺及与相交道路平顺相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下设计因素:1)参照规划控制标高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纵坡考虑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少变坡。3)纵断面设计结合道路性质,排水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和排水要求。3.5.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根据各交叉口规划控制高程,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及排水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纵断面拉坡设计如下: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塘河镇场镇道路工程起点接已建道路(高速路匝道入口) ,地面高程为 214.64m,设计高程为 214.60 米,基本按照现状道路高程进行拉坡。纵断面设

10、计中路面设计高程为道路中心线处高程。3.6 横断面设计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塘河镇场镇道路工程路幅按照规划布置,标准路幅宽度 20(16)米,双向二车道,其具体路幅分配形式如下:3.6.1 一般路段标准路幅布置如下:20 米=3 米人行道+14 米车行道+3 米人行道。16 米=4 米人行道+8 米步行道+4 米人行道。3.7 路基设计道路两侧为场镇区、待开发区或绿地,因此本次道路设计时尽量避免设置永久性支挡结构以节约投资,对于待开发区、绿地地和拆迁开发区段采用临时边坡过渡。由于沿线地块场镇区、待开发区,路面及生活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组织排水,污水进入一级污水干管。3.7.1 一般要求原则:在

11、道路周边为场镇区、待开发区或绿地,原则上以坡率法+临时支护处理,不采取永久性的支护结构。 本次道路设计土石方只进行总量计算,土石比暂定为 2:8,详细土石比例由地勘单位向业主提供详细报告。1)填方边坡:挖方边坡小于 8 米:1:1。2)挖方边坡:挖方边坡小于 8 米:1:1。土基土质较差时应采取换填处理,如淤泥、建筑垃圾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必须全部清除,分层换填碾压。3.7.2 压实度要求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堤路槽底面以下深度080 厘米,压实度95;挖方路基路槽底面以下深度 030 厘米,压实度95。3.8 路面设计综合考虑行车舒适、工程经济、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等因素,K0+

12、000K0+520 段路面采用 SMA 沥青砼路面,其交通等级为轻级,设计年限为 15 年。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设计采用双轮单轴(轴载 10KN)为标准轴载,按交通量进行换算。路面结构组合如下:4cm 改性沥青 SMA135cm 密级配沥青砼 SMA-16C0.5cm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25cm 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弯沉值 63(1/100) ;20cm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弯沉值 145(1/100) ;路基基层,设计弯沉值 268(1/10

13、0) ;K0+520K0+924.59 段主要为古镇入口道路,路面采用铺装青石面,路面结构组合如下:15cm 自然面青石铺装路面15cm C20 混凝土中层25cm 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弯沉值,110(1/100) ;路基基层,设计弯沉值 268(1/100) ;3.9 道路交叉设计本次道路设计起点相交处进行了拓宽渠化处理。平交道口采取分线控制,使道口的通行能力与路段运行能力协调一致。3.10 附属工程设计3.10.1 人行系统设计K0+000K0+520 段人行道宽度为 3.00 米,其结构组合如下:透水砖人行道板 5cmM5 水泥砂浆结合层厚 3cmC15 细石混凝土垫层 15c

14、mK0+520K0+924.59 段人行道宽度为 4.00 米,其结构组合如下:青石铺装面人行道板 5cmM5 水泥砂浆结合层厚 3cmC15 细石混凝土垫层 15cm整形碾压路基缘石、路边石、植树圈路缘均为青石。安装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人行道板采用挤浆法安砌,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3.10.2 道路绿化设计结合道路使用性质,并每隔 4.00 米种植一颗行道树,行道树胸径为大于 5cm 桂花树或业主自定。3.10.3 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的要求,在

15、人行道一侧,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具体详见无障碍设计图。4、施工要点4.1 路基4.1.1 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 12-15T 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 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580-15094150 以下93零填及挖方路基0-8095说明:填方高度小于 80cm 及零填挖路段,原地面以下 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床平整度: 15mm中线高

16、程:+10mm、-15mm横坡: 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 E0 和检验弯沉值 L0。挖分类回弹模量 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一般干燥土质路基40Mpa288245石质路基50Mpa2254.1.2 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或涵洞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 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4.1.3 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

17、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边坡临近处无建筑物需保留的可采取石方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边坡临近处有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开挖应采取人工开凿,以免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砾)石的整体性材料作整平层,严禁用土充填。

18、4.1.4 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 10cm 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 20Mpa 时,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2/3,当石料强度小于 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基下路堤150 以下3150-308

19、10零填及挖方路基30-805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 93%。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在 1:5 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为不小于 2.0m 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 24%,并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路基填土高度小于 80cm 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基底松

20、散土层厚度大于 30cm 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 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在稻田、鱼塘等地段,应先排水,淤泥层较薄的路段(小于等于 2 米) ,采取全部挖除,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处理。清淤土方可用于路基边坡及中央分隔带种植用土,当软弱土层较深(H 大于 2.0m)时,清除表面 2 米范围内淤泥,再采取抛石挤淤处理,用重型压路机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如遇鱼塘,可全部清除淤泥,再采取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处理,路基压实后要求路基表面无明显轮痕,表面密实,无弹簧现象。3)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 30cm,土石路堤

21、不大于 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路基的全部宽度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 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 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填料及压实度按下表的要求处理。 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填料距路床顶80cm素土90管顶上

22、 30cm 以内砂、砂砾90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离路床顶80cm管顶 30cm 以上砂、砂砾95路床顶以下 0-80cm砂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80cm 以下砂93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 3 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4.1.5 填挖路基交接段处理道路路基填方和挖方交接段处理方式为:当挖方段挖方深度超过 1.5 米时,超挖深度为 1.5m,若挖方段挖方高度小于 1.

23、5 米时,超挖深度仍为 1.5m,超挖长度均为 15m(短边)。4.2 底基层、基层4.2.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 4%。1)质量标准压实度:95%平整度:不大于 12mm中线高程:+5mm,-15mm 横坡度:0.3%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 10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 天无侧限浸水限抗压强度:2.0Mpa弯沉值:主干道90(0.01mm)支路100(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 4%,32.5 号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初凝时间在 3 小时终凝时间在 6 小时以上者,快硬

24、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 37.5mm,级配组成如下表要求: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 限塑性指数37.510031.5931001975909.550704.752950小于 28小于 92.3615350.66200.07505小于 28小于 9水泥稳定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30%。3) 施工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碾压用 12-15T 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 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 20c

25、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 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 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 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温养生。4.2.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质量标准压实度:98%平整度:不大于 8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 8mm中线高程:+5,-10mm横坡度: 0.3%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 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3.54.5Mpa弯沉值:主干道45(0.01mm)支路50(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 6%。水泥材料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灰质

26、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 6 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宜采用的水泥标号为 32.5 号或 42.5 号。水泥稳定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30%。 ,级配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 31.5mm,级配组成如下表要求: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1.51001968869.538584.7522322.3616280.6815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4.3 稀浆封层4.3.1 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 标要求试

27、验方法1.18mm 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 0.1T 0652贮存稳定性 (5d)不大于 5T 0655粘度 C25,3 (秒)1260T 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 60T 0651针入度 25 0.1mm40100T 0604延 度5 cm不小于 20T 0605蒸发残留物性质软化点 不小于 53T 06062) 石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 。4.3.2 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技 术 指 标要 求试验0.07503方法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 浸水1h800g/m2T 0752粘附砂量(负

28、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T 0755稠 度23cmT 07514.3.3 施工技术要求1) 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2) 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 23%的 32.5 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 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4) 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摊铺,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5) 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 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6) 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 8-10t 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 4-8 遍,在碾压过程中,

29、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7) 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分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4.4 沥青面层面层设计为 SMA 改性沥青砼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4.4.1 质量标准压实度:98% (马歇尔试验)平整度: 不大于 1.2mm,IRI 不大于 2.0m/Km厚度容许偏差:主干道:总厚度-5%, 上层厚-4mm 中线高程:15mm横坡度:0.3% 横向力系数:54宽度:20mm 透水系数:10ml/min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不小于 0.8mm弯沉值:主干道28( 0.01mm)支路32( 0.01mm)4.4.2 材料1)基

30、质沥青应用于本项目路面面层的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 F40-2004)要求。本次沥青全部采用 A 级 70 号沥青,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70 号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70 号试验方法试验项目A 级针入度(25,100g,5s) o.1mm6080T 0604延度(5cm/min,15) cm不小于 100T 0605软 化 点 (R&B) 不小于 46T 0606闪 点 不小于 260T 0611蜡 含 量(蒸馏法) %不大于 2.2T 0615密 度 g/cm3实测记录T 0603溶 解 度 %不小于 99.5T 0607质量变化 %不大于0.8T0610 或 T06

31、09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 61T 0604残留延度 10 cm不小于 6T 06052)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改性剂的掺量按内掺法计算,采用 SBS 类改性沥青,剂量宜为 3%5%, 其技术要求如下表。聚合物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技术指标SBS(I 类)I-D试验方法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0.2T 0604针入度 25 ,5S(0.1mm)不小于40T 0604延度(5cm/min,5) cm 不小于20T 0605软 化 点 (R&B) 不小于65T 0606闪 点 不小于230T 0611运动粘度 135(Pa.S)不大于3T 0625T 0619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2.5

32、T 0661溶 解 度 %不小于99T 0607弹性恢复 25 (%)不大于80T06623)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层之间应设粘层,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 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 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 0.1T 0652贮存稳定性 (CH5)5T 0655粘度 C25,3(秒)825T 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 %50T 06514)粗集料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 沥青砼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33、指 标表面层其他层试验方法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628T 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30T 0317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602.50T 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18T 0312坚固性不大于 %1212T 0314水洗法90m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或侧墙顶变形量测精密水准仪、钢挂尺、数量式收敛计级围岩分别每10m 一个断面,级围岩每 20m 一个断面,洞内收敛点埋设同拱顶测点,且两者应埋设在同一断面内12次/天1 次/天1 次/2天1 次/周仰拱开挖后 12 小时内进行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 个月必测项目仰拱隆起量测水平仪、水准尺断面布置见图,级围岩每10m 一

34、个,级围岩每 20m 一个1 次/天1 次/2天12次/周13 次/月锚杆施作后开始锚杆内力及抗拔力量测各类电测锚杆,锚杆测力计及拉拔器每一衬砌类型段选一组,每组 35每一衬砌类型段选一组,每018m1836m3690m90m根组 35根12次/天1 次/天1 次/2天1 次/周爆破后 24 小时内进行018m1836m3690m90m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洞内设点)洞内钻孔安设多点杆式位移计每一衬砌类型选一断面每断面 312个测点每一衬砌类型选一断面每断面 35个测点12次/天1 次/天1 次/2天1 次/周喷射混凝土应力测量表面应力解除法每一衬砌类型段选一组,每组 35个测点每一衬砌类型段选一

35、组,每组 35个测点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二次衬砌施作后进行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 个月二次衬砌压应力量测各类型压力盒每一衬砌类型段选一组,每组 25个断面,每断面712 个测点每一衬砌类型段选一组,每组 25个断面,每断面8 个测点1 次/天1 次/2天12次/周13 次/月、级围岩各选、级围岩钢支撑施作后开始接触应力、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为必测项目;支护、衬砌相关量测、围岩弹性波检测做为选测项目,路基监控量测的项目布置内容见表。在施工初期阶段、地质较差段、位移下沉量及速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量测断面及量测频率。测点设置应可靠,并妥善保护,测量仪器使用前应严格标定。各测量项目应尽可能布置在同

36、一断面,测量点应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以便测量数据的分析和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当路基水平位移收敛速度为 0.10.2mm/,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为 0.1mm/天可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对于、级围岩,二次衬砌按承受部分围岩压力设计,应根据量测结果确定二次衬砌施作的适当时间,施作过早可能使衬砌承受过大的荷载,施作过迟则可能使初期支护破坏。量测要做到及时可靠,对量测信息由专人进行记录、收集、整理、分析及回归计算预测理论变形总量及速率,根据量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变形管理等级,据以用于指导施工,以优化设计和施工安排,确保施工安全。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频率间距表分别下表。018m1836m3690m90

37、mVW1 型频率接收仪一组,每组 12个断面每断面712 个测点各选一组,每组 12个断面每断面8 个测点12次/天1 次/天1 次/2天1 次/周量测频率表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量测频率10(01)B12 次/d105(12)B1 次/d51(25)B1 次/2d5B1 次/1 周量测间距表埋置深度 H地表下沉量测量面的间距(m)H2B2050BH2B1020HB510附注:1、无地表建筑物时取表内上限值2、B 表示路基开挖宽度监控量测中的问题与处理在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净空位移量过大或收敛速度无稳定趋势时,对结构应采取补强措施:增加混凝土厚度,或加密锚杆,或加挂钢筋网

38、 。提前施作阿此衬砌,要求通过反分析校核二次衬砌强度。按更低一级围岩类别施作衬砌。提前施作仰拱若经过对地表及路基内的量测数据联合反分析后,发现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结构安全系数较大,在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后,可对下一段与此类型相近的支护参数作适当的调整。在整理资料时,若发现地表下沉速度具有稳定趋势时,应据此求出路基结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上的最终荷载,以便对结构的安全度作出正确的判断。量测中注意事项根据地质条件、量测目的、施工进程,由技术主管编制量测计划,组织专门监测队伍,由具体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实施;应准确及时做好各项量测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更改;采取措施保护好施工中各项量测元件工具及仪器;采用先进技术、

39、先进的仪器、先进的分析软件,投入必要的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确保量测工作作好。2.2.18 施工测量控制测量概述依公路勘测规范平面贯通限误差为20cm,高程贯通误差为5cm。路基洞外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其中进口端共布置 GPS 点(一级)2 个,高程控制点由二等精密几何水准网组成,进口端有水准点 2 个,施工高程控制网以之为已知高程进行引测。平面控制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 1956 年黄海高程基准。接桩后,要对平面、高程控制点进行同精度复测,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洞内引测导线与高程。平面控制洞内临时导线点可结合横通道里程进行布置,一般为 110 米左右设一个,

40、用于开挖、支护、二次衬砌工序细部建筑物的放样。正式导线,利用临时时导线点,每间隔 2 个临时导线点选择一个作为正式导线点,这样导线边长长度约为 330 米。此外,重新布设一条导线与上述正式导线组成闭合环的形式,当导线边较多时,须组成多个闭合环的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控制网精度,每环导线边不宜超过 6 条。通视条件好时导线点按间隔一个横通道,这样导线边长将达到 660 米,这样的长边将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每与另一侧贯通一个横通道,均通过横通道与主洞右线导线点进行联测检测,增加导线网的可靠性。根据路基长度及贯通限差要求,按三等导线即可满足要求。但结合我单位测量技术装备能力,拟

41、按二等精度施测,以提高贯通精度。高程控制一般而言,对于对精度要求稍高的水准测量,在高程起伏不大的地方,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式。按高程贯通限差对几何水准测量精度进行设计得知,按四等水准测量即度即可满足贯通的要求。同样,结合我单位测量技术装备能力,拟按二等精密几何水准精度施测,提高贯通精度。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主副导线环测量误差结贯通精度影响值的估算方法按下式计算: m=(ml/l)2dyi2+(m/)2/P式中:ml/l主导线测边相对中误差;m导线侧角中误差() ;dyi主导线各边在贯通面上投影长(m) ;1/P导线环平差角对贯通影响的权倒数。高程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受洞外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影

42、响,在贯通面上产生的高程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h=m2外 L 外+m2正内 L 正内式中:L 外、L 内相邻两开挖洞口间的洞外和洞内水准线路长度(km) ;m外、m内洞外洞内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 ;使用仪器仪器采用 TC2003 型全站仪, NA2 型精密水准仪配测微器、铟钢尺、尺垫等。作业要求测量人员须先培训后上岗。联测应选在阴天,气温稳定,无大风情况下进行。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 34 测回,测距采用对向观测。竖直角两个测回,测距四次,考虑气象改正,投影改正,投影面高度统一采用路基投影高程。高程测量严格按照测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往返不同路线进行施

43、测。测量应在施工不影响时进行,并加强通风,保证照明充分,提高清晰度。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采用 J2 级仪器观测不少于 3 个测回,测距部分相同。水准测量要求与洞外部分相同,特别注意视线高度不能太低。坚持二级复核制洞内控制点由项目精测队负责布设和施测,平差计算后出精测成果。项目精测队对施工队测量班的放线成果进行随机抽检,且路基每进尺 30 米必须进行中线和标高的抽检。 首级控制测量采用仪器为:TC1102 全站仪及相配套的三脚架,反光镜等设备。测角精度 2 秒,测距 22PPM。NA2 水准仪和配套的铟钢水准尺,精度1mm/km。测量仪器和设备按国家规定每年送国家授权检定部门进行检定,

44、合格后使用。如前所述,在路基开挖过程中,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最大限度地保护围岩。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围岩,主要施工措施除开挖前须做好预支护措施及支护后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外,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开挖时减少超欠挖。路基超欠挖严重影响着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因此,我集团公司在长期的路基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实践经验与技术措施。就技术措施而言,测量放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我公司利用隧星随机断面测量系统,解决传统的路基放样难题。本标配置隧星随机断面测量系统,以一种全新的路基施工放样理念, “准确、高效、灵活、全面”地完成路基施工放样工作。首先按爆破设计将固定炮孔放样于掌子面,将路基中线放样于掌子面与

45、拱面,钻眼时依所放样的炮孔与上茬炮所放样炮孔进行定向,使炮眼在理论开挖轮廓线上长距离顺直,减少超欠挖。然后对上茬爆破后的坑道进行实时欠挖检查,发现欠挖及时通知掘进工班处理,为后继工序扫清障碍,并对坑道断面进行扫描,统计超欠挖,评定爆破质量,以供调整爆破设计使用。仰拱、铺底、衬砌时,利用该系统快速进行中线、腰线放样,对衬砌台车轮廓进行检查。衬砌完成后对净空进行最后检查。信息化动态施工数据整理、分析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及时整理绘制量测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和量测数据与开挖面距离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与管理基准曲线比较。变形管理等级见表。在施工中,将管理基准划分为三级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46、,将允许值和警告值之间称为警告范围,实测值如此范围,则需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值超限;警告值和基准值之间成为注意范围,当实测值在基准值以下时,说明围岩是稳定和安全的。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变形管理等级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U02Un/3应采取特殊措施量测数据处理、分析及反馈数据统计和分析将量测记录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的位移 u时间 t 的关系曲线。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常,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当位移时间关系

47、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而推算最终位移之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监控量测管理各预埋测点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并应建立量测点埋设的记录资料。量测工作应按计划实施,不得中断。根据量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围岩总位移值及变化规律后,将其置于规范规定值进行比较:当计算值小于或等于规范规定值时,可将回归分析之作为围岩变形控制依据,建立变形管理等级标准。量测数据要及时、准确,量测结果及时报告,以便掌握动态信息。记录要正规,资料要齐全,计算要正确,以便为竣工文件积累资料2.3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2.3.1 路基开挖因本工程路基基本在原地面以上,本着尽量不动基底原状

48、土的原则,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只清除原地面杂土,如遇软土地基,应进行处理。施工采用挖掘机挖装,人工辅助,自卸车运弃。清理与掘除基底处理采用推土机、挖掘机清除施工范围的草皮、表土和树木、树根。特别是回填土、腐植土要用挖掘机全部清除,以保证基底土的密实。路基清表采用履带式挖掘机、推土机。路基开挖采用分段纵挖法为主,分层纵挖法为辅的方法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本合同段可利用土方采用推土机作业,远运利用土方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作业。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自上而下逐层纵向施工,不超挖、乱挖,不爆破施工或掏洞取土,开挖时作业面做成横坡,以利于排水。挖土时预留 10cm-20cm 厚整

49、修层,由人工整修至设计位置。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请工程师批准。对图纸未标出的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进行保护,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工程师,且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并听候处理。为保证居民区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首先修建临时便道,并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该值由实验确定。路基顶面以下 300mm 的压实度,不小于 95%,路基顶面以下换填土超过 300mm 的压实度,不小于 95%,按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停止开挖直至气

50、候条件好转。路基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雨水工程的施工。土方开挖:开挖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不得污染环境。对于适用的土方,开挖前应清除地表不良土质。不能用作路基填料的应按指定地点遗弃,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环境。不论开挖量和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不得乱挖超挖。根据开挖深度和长度确定开挖方法:开挖方法主要有横挖法、纵挖法和混合式开挖法。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使用机械开挖,不能使用机械直接开挖的,采用爆破法开挖。爆破法包括:对于石方数量相对零星分散的地段主要采用炮眼法;对于数量相对集中的地段主要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表格模板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