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重点难点1.西周贵族等级分封政体。2.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两汉至明清的行政体制。知识导学基础落实重点探究素养提升达标检测随堂巩固内容索引010203知识导学基础落实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 代替禅让制。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是继“禅让制”
2、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主要方式是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概念阐释 王位世袭制2.商朝:内外服制商朝建立后,实行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1)内容天子是国家,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序列。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内外服国家机构最高统治者贵族等级分封嫡长子继承制(2)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血缘概念阐释 宗法制与
3、礼乐制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3)评价分封制是较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内外服制(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4)后世朝代的变异:西汉、两晋、明帝君、清帝君都曾实行过“分封”。但上述中央集权时代的“分封”已是过时的制度,在大多数时候
4、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分封的“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他们只能享受依食税租之利,没有任何实权。知识拓展分封制的历史遗存4.商周政体的特点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5.演变(1)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2)封建政治制度产生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宗法血缘君主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案相同:都有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商王与周王都没有形成高度集中
5、的政治权力。商王与外服之间、周王与诸侯国之间都是间接统治。不同: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分封,对诸侯的控制比商朝对外服的管辖更有效。问题思考1.秦朝政治制度建立的背景秦朝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二秦朝的政治制度思维点拨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2.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
6、中。皇帝制度思维点拨皇帝制度的突出特征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3.三公九卿制(1)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3)三公九卿:共同组成。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丞相中央政府图示历史三公九卿制4.郡县制(1)原因:秦始皇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在全国推行。(2)内容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7、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直接任命。郡县制郡县监御史中央易混易错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地区设立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始皇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5.文书行政机制(1)文书行政:在秦朝统一的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2)文书传送:秦朝还建立了以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中央集权邮传秦朝统一后,先秦以来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革?答案(1)贵族等级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官员的产生由皇帝任命取代原来的贵族世袭,即官僚政治代替贵
8、族政治。(2)皇帝制度的创立产生了高度集中的君主政治权力;郡县制在全国实行,形成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先秦时期分封诸侯制的松散同盟体制。问题思考(一)中央行政体制1.汉朝中枢权力的变化(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至东汉,刘秀将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知识点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制尚书中朝尚书台图示历史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主要原因:皇权旁落,宰相专权;直接原因:光武帝改革行政制度,矫枉过正;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结果。问题思
9、考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评价: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决策执行政事堂中央行政制度相互制约政事堂是唐宋时期宰相的总办公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概念阐释 政事堂3.宋元的中枢制度(1)宋朝最
10、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掌管军政,三司掌握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2)元朝实行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制度。财政枢密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易混易错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中书省4.明内阁制与清军机处(1)内阁制背景: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绵延1 000多年的终结。建立:废宰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军机处清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
11、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宰相制度雍正帝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图示历史(二)地方行政制度1.汉朝的郡国制度(1)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 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2)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太守王国和侯国西汉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体制。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7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不久,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
12、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知识点拨西汉的王国问题2.东汉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1)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3.隋唐的二级制到三级制(1)隋唐的二级制:隋朝废 ,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州领兵权郡(2)唐朝的三级制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唐中期后,在一
13、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势力。监察机构行政实体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这些藩镇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知识点拨藩镇割据4.宋朝的路、州(府)、县三级制(1)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2)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知识点拨 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最初都是
14、地方监察机关,后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5.元朝的行省制(1)设立: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行政机构。(2)意义: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最高一级6.明清的省、府、县三级体制(1)明朝:明初废,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3)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
15、县三级行政制度。行中书省总督(1)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诞生于春秋战国,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2)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以省统领多级地方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概念辨析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有什么历史作用?答案(1)原因:吸收历史上分封制造成长期分裂割据战乱的教训;应对内外各种势力挑战的需要;为法家思想和儒家大一统学
16、说提供理论基础;是地方治理体系与中央官僚体系相配套的内在要求。(2)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既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问题思考返 回重点探究素养提升材料一明代大事记(部分)探究一政治制度变化明清时期中枢机构调整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内阁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政治影响。导致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阁臣专权和宦官专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答案主要特点: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受到皇帝的控制。政治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统
17、治;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易出现专擅弄权。直接原因:皇帝重用宦官牵制内阁。本质问题:阁臣专权、宦官专权都是皇帝意志的反映,是皇帝权力的延伸,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材料二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文官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
18、人或进士,是为“年谊”。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姻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原文有改动问题(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文官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晚期文官政治失败的原因。答案特点: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力量强大的集团(或力量强大);对皇权形成制约;形成各种派系。原因:文官制度仅凭道德约束而缺乏制度支撑;文官政治单纯以道德和绝对的集权治理国家;缺少硬性的法律条款,造成了道德的政治化和泛化;用崇高的理想来解决问题,导致体制的僵化。历史解释中国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比较丞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丞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一级决策
19、者侍从咨询为主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概括受封王侯的特权,并分析其弊端。答案制度:郡国并行制。特权: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弊端:王侯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容易造成封建割据或地方叛乱。探究二中央集权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材料二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
20、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问题(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答案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材料三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问题(3)材料三反映元代行省在权力设置上有
21、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行省设置的积极意义。答案特点: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积极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完善,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1)变迁(2)特点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历史解释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与制衡的启示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3)认识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
22、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的一种政治关系。历史证明,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力过于分散都无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达到权力的有效平衡,最主要的是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返 回达标检测随堂巩固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1234561234解析此题时间是周初,空间是“周”和
23、括号中所强调的三个分封地点,因此空间布局成了这道题的重要视角,结合周崛起于陕西,从而呈现出从西向东的一个扩展过程。这个扩展,一方面将周文化带到了各地,促成更大范围内的周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周的分封者又接触到了分封地本地的文化,从而形成彼此文化的交流,故选A。562.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123456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123456
24、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呈现。图表纵向信息显示出从汉高帝到汉武帝,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由15郡发展到108郡、国,这反映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从而使“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故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的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
25、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1234561234解析C对: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A错:实际上中书、门下二省的权力被分化。B错: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D错: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564.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 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
26、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1234解析明朝中后期皇帝让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56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它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27、,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首辅虽有时会操纵朝政,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及其职位,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故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进一步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加强。1234566.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原来的三司分属三个机构,各自为政,权力分散;后来的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权力相对集中,可以防止三司鼎立而造成的互不统属、运转不灵的弊端,提高了办事效率,故选B。123456返 回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