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294-20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864742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8.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294-20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294-20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294-20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294-20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294-2019居住绿地设计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IJ1 CJJ/T 294 - 2019 备案号J2681-2019 居住绿地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 2019-03-29 发布2019 -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 CJJ/ T 294 - 201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9 年1 1

2、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北京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Standard or the design o( re!idential green space 已JJ/T294 -2019 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版、发行(北京海淀兰旦河路9号)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tlJ版河北1的润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司kfF * : 850 X 1168毫米1/32 印张:lX 字数45千字2019勾10月第一版2019年10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6.00元统一书号15ll 2.34339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l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

3、政编码100037)本村:网址hltp:/网上书店:http:/www. china- 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九川.lt. L二、t=I2019年第8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294 -20凹,自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汁l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3月29日3 wwwwwwwwwwwwwwwwww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t程建

4、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1)(建标2012J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同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石:1:_仁,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贝IJ;2术语: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竖向设计;671GB 50015的有关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绿化用水量;2 道路广场用水量;3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4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10. 1. 4 从居住区生活饮用水管道上直接接出的浇灌系统管网的起端应设置水表和真空破坏器。10. 1. 5 绿化浇灌宜优先采用喷灌、微灌、滴灌、涌泉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并应设置洒水

5、栓进行人工补充浇灌。10. 1. 6 自动灌溉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植物类型、绿地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浇灌方式;草坪宜采用地埋式喷头喷灌,乔木宜采用涌泉灌,灌木宜采用滴灌,花卉宜采用微喷灌。10.1.7 灌溉系统的运行宜采用轮灌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轮灌组数量应满足绿化需水要求,并应使灌溉面积与水源的可供水量相协调,各轮灌组的流量宜一致,当流量相差超过20%时,宜采用变频设备供水;2 同一轮灌组中宜采用同一种型号的喷头或喷灌强度相近17 wwwwwwwwwwwwwwwwww的喷头,并且植物品种一致或对灌水的要求相近;3 地形高差较大的绿地自动灌溉系统宜使用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电礁阀

6、或具有止隘功能的灌水器。10.1.8 人造水景的初次充水和补水水源不应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应优先采用雨水、中水及天然水源。10.1.9 水景的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CJJ/ T 222的有关规定。10. 1. 10 水景应设置补水管,宜设置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10.1.11 水景工程宜采用不锈钢管等防锈耐腐蚀管材,室外水景喷泉管道系统应有放空防冻措施。10. 1. 12 喷泉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10min (:10循环流量,水深应满足喷头的安装要求,井应满足水泵最小的I吸水深度要求。10.1.13 水泵宜设于泵坑内,并应加装格栅盖板,循环管道宜

7、暗敷。10.1.14与游人直接接触的戏水池和旱喷泉中,水泵应选用12V安全电压潜水泵,或将水泵设置在池外,并满足电气安全距离要求。喷头的喷水高度应避免伤人。10.1.15 景观水池应采用水池循环供水方式。10.2排水10.2.1 居住绿地雨水排水设计应充分利用绿地周边已有的居住区总体雨水排水管网和相应设施。绿地内的雨水收集后应分散就近排人居住区总体雨水管网。居住区绿地雨水设计宜设置雨水回收利用措施;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控制目标应满足当地的上位专项(专业)规划的控制指标要求。10.2.2 设计雨水流量、暴雨强度、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和各种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的计算和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

8、设计规范)GB 50015的有关规定。10. 2. 3 绿地的设计重现期应与所在小区的设计重现期一致。18 wwwwwwwwwwwwwwwwww10.2.4 雨水排放应充分发挥绿地的渗透、调蓄和净化功能。屋面雨水宜设置断接措施,绿地内雨水排水宜设置植草沟、下凹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等渗透、储存、调节的源头径流控制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设施。10.2.5 绿地内雨水的地表径流部分应有收集措施,种植区低洼处宜采用盲沟、土沟、卵石沟、透水管(板)、水洼系统等收集;硬质场地低洼处宜采用雨水口、明沟、卵石沟等收集。JO.2.6 地下建(构)筑物上的绿地应设置蓄排水板和透水管等蓄

9、排水措施。10.2.7 景观水地应有泄水和溢水的措施;泄水宜采用重力自流泄空方式,放空时间宜为12h48h;溢水管管径应大于补水管管径,并应满足暴雨量计算要求;溢流管路宜设置在水位平衡井中。JO.2.8 与天然河渠相通的景观水体应在连接处设置水位控制措施。19 wwwwwwwwwwwwwwwwww11电气设计11. 0.1 居住绿地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供电电源点的布局应根据负荷分布和容量来确定,220/380V供电半径不宜大于O.5km。11. O. 2 居住绿地最大相负荷电流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电流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11. O. 3 居住绿地中公共活动的

10、场所宜预留备用电源和接口。11. O. 4 居住绿地中公共活动区照明应符合表11.O. 4的规定。表11.O. 4 公共活动区照明区域最小平均水平照皮Ehm;n C lxl 年行道l5 人行道、自行车道2 庭园、平台5 儿童游戏场地10 11.0.5 居住绿地景观照明及灯光造景应考虑生态和环保的要求,应避免产生对行人不舒适的眩光,并应避免对住户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11.0.6 居住绿地照明应按区域和功能分回路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I司动控制可采用定时控制、光控或两者结合的方式。11. O. 7 绿地中配电干线和分支线宜采用铜芯绝缘电缆,配电线路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按线路敷设方式及环境条

11、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 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20 wwwwwwwwwwwwwwwwww的要求;3 导体应满足功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4 线路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11. O. 8 居住绿地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宜采用TT制;电源进线处应设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0,室外安装的配电装置(配电箱)内应安装相适应的电涌保护器cspm。11. O. 9 夜景照明装置及景观构筑物的防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有关规定。11. 0.10 居住绿地中配电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的金属构

12、架、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穿线金属管、灯具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灯杆均应可靠接地。21 wwwwwwwwwwwwwwwwww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同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酋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22 wwwwwwwwwwwwwwwwww引用标准名录1

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5 (喷泉水景t程技术规程)CJJ/T 222 6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 23 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巳JJ/T294 - 2019 条文说明wwwwwwwwwwwwwwwwww编制说明居住绿地设计标准)CJJ/ T 294 -2019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3月29日以第82号公告批准、发布。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相关居住绿地的调查研究,

14、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现行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并与相关同家和行业标准进行了充分衔接。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居住绿地设计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写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26 wwwwwwwwwwwwwwwwww目次1 总则.28 2 术语.29 3 基本规定.30 4 总体设计325 竖向设计. .33 5. 1 一般规定33 5. 2 地表排水34 6 水

15、体设计356. 1 般规定35 6. 2 驳岸设计36 6. 3 7K景设计36 7 种植设计377.1 一般规定37 8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39 8. 1 园路398. 2 铺装场地40 9 构筑物、小品及其他设施设计.41 9.1 构筑物u . 41 9. 3 其他设施. 42 10 给水排水设计.43 10. 1 t合7.)(4310. 2 排水. .4311 电气设计.4427 wwwwwwwwwwwwwwwwww1总则1. O. 1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精神,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居住水平的日益提升的要求,促进我国城镇居住绿地建设尽早达到国

16、际先进水平。居住绿地是城镇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镇绿地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类型之一,其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直接相关,在人居环境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标准的编制旨在指导居住绿地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明确居住区绿地设计的理念、原则,为广大城镇居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优美的人居环境,进而产生巨大的杜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O. 4 本标准引用的国家现行标准包括:(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元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17、、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 T 5132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CJJ / T 236、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喷泉水景t程技术规程CJJ/ T 222、风景园林基本术t目标准CJJ/ T 91等。28 wwwwwwwwwwwwwwwwww2术语2. 0.1 这里将居住用地范围内的满足当地植物覆土及其深度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车库顶板上的绿地也计入居住绿地,是为鼓励在居住绿地设计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型绿化,其绿地面积计算方法以所在城

18、市绿地管理规定为准。2.0.6 本条绿地率的定义,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和现行行业标准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标准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综合确定。29 wwwwwwwwwwwwwwwwww3基本规定3.0.2 改善环境功能:居住绿地为居民提供健康、生态的绿色活动空间,通过适当的低碳、节能设计引导居民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防护隔离功能:居住绿地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块划分和绿化种植,使居民居住的安全、安静的环境不受破坏;休闲活动功能:居住绿地提供户外活动交往场所,要求卫生整洁、安全适用、景色优美、设施齐全;景观文化功能:居住绿地通过

19、园林空间、植物配置、雕塑小品等提供视觉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此外,考虑不同规模、性质的绿地所承担的功能差异性,居住用地内的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主要由规模相对较大的杜区公园承担,因此本标准中的居住绿地对其不做强制性要求。3.0.5 城市绿地内水面大小差别很大,可以因地制宜,合理设计。这里对居住绿地的水体而积所占比例作出规定,旨在避免居住绿地内的绿化种植面积过小,影响其各项功能的发挥。本条文中的特殊要求是指开发商指定要求以水景为特色的居住区或居住区用地内水系发达的区域,但也要注意适当控制水体的面积,保证居住区内有一定的绿量。3.0.6这里关于居住绿地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控制指标

20、,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相一致。3.0.7 居住绿地设计提倡实施节约型绿化工程,加快推进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常规化,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等各项园林绿化节约型技术措施。3.0.9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均衡,各地的居住绿地设计水平不一,发展立体绿化原则上不做强制性要求。对于经济发展30 wwwwwwwwwwwwwwwwww水平较高的地区,提倡、鼓励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绿化,以期最大限度提高住宅环境中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同时倡导低碳环保理念。31 wwwwwwwwwwwwwwwwww4总体设计4. 0.1 居住绿地的总体平面构图设计要

21、兼顾现代高层住宅楼居民俯视欣赏小区优美景观环境的需求。32 wwwwwwwwwwwwwwwwww5竖向设计5.1一般规定5.1.1 居住区内的绿地系统布局是整个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与居住区内的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密不可分。因此,居住区内绿地的竖向设计也以居住区坚向规划所确定的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作为设计的基础依据。同时也要满足景观和空间塑造的要求并且避免影响住户的日照、通风、采光以及居民生活私密性的要求,还要与现状保留的地形相适应,以利于地表水的汇集、调蓄利用与安全排放。居住绿地的主体是各种植物,其竖向设计要确保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比如土壤的厚度、排水坡度、日H

22、!t条件、土壤营养成分、pH值等,以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地形的处理要有利于绿地的排水。另外,居住绿地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小区游园及组团绿地,其竖向设计根据绿地景观设计主题的要求,对其起到引导、烘托和陪衬的作用。5.1.2 竖向设计要尽量减少外来土方的利用,土方宜就地平衡。另外,在居住绿地中的竖向设计,般以营造傲地形为主,不要过于追求地形的高低变化。对居住绿地内的现状地形地貌,要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因高就低,巧加利用,既可减少土方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也是形成不同景观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对现有水体的保护利用,更具有维护基地内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特殊效用。5.1.3 为了使居住绿

23、地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其地形的高低变化是必不可少的。其堆土的高度及坡度首先要满足安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美观的要求。在进行居住绿地竖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啡土区域的地基承载力,防止堆土过高而对周边环境造33 wwwwwwwwwwwwwwwwww成不利影响。对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也要进行核算,有特殊情况或要求时,均要利用相应的工程技术加以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确保安全。5.1.4 居住绿地的基地条件千变万化,绿地景观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在一些基地承载力条件有限制的区域,如地下车库顶板,为了达到竖向设计中地形变化的要求,但又不能产生过大的基地荷载,其基层势必要利用各种轻质填充物来塑造地形.这些填充

24、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均能满足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安全稳固,更不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5.1.5 种植屋面的竖向设计与其基层结构的承载能力直接相关,要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竖向地形设计。对-些会产生较大荷载的区域,结合建筑的柱网体系及墙体位置进行合理布局。5.2地表排水5. 2. 1 居住绿地的地形塑造,在考虑园林景观效果的同日才,也要注意地表水的排放。也可结合地形,对地表水加以收集利用,营造各种水景。在无法利用自然排水的低洼地段,贝IJ耍,设计地下排水管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连接。本条文中居住绿地竖向设计的特殊设计考虑,主要是指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设计运用。要求绿地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绿

25、地要尽量低于周围硬化地面,并建导流设施,以确保流人绿地的雨水能够迅速入渗,通过植草沟等生态排水措施将周边区域的径流雨水引人绿地,形成雨水湿地、湿塘等集中调蓄设施。5. 2.2 这里关于居住绿地中草地、运动草地、栽植地表、铺装场地的排水坡度,与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第5.1.4条中的数据相一致。34 wwwwwwwwwwwwwwwwww6水体设计6.1一般规定6. l. 2 水景是居住绿地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池塘、戏水池、喷泉、瀑布、跌水、模流等园林水景的展现,者IS需要有一定量的水资源保障。水源以就近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为主,也可

26、以收集雨水作为水源。对于人不直接接触的水体,也可以利用再生水作为水源。6. l. 3 居住绿地中的水系的水位控制,是水景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常水位、最低水位、最高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水景的效果。特别是对最高水位的控制,设相应的泄水口以确保水系周边设施的安全。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差控制在O.80m以内,主要是考虑到与本标准第6.1.4条及第6.2.1条的对应关系,以常水位为基准,以上O.40m为最高水位,距驳岸顶还差O.lOm;以下O.40m为最低水位,距池底还有O.lOm,也能保证水生植物的基本生存要求。本条文中所谓的重要建(构)筑物,主要是指有明确使用功能或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如餐饮茶室

27、、办公接待等建筑以及文物古迹、纪念碑亭等构筑物。当然,一般情况下,绿地内的所有建(构)筑物都要避免被水淹。6. l. 4 居住绿地的水体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部分的挺水植物,女I芦、蒲草、莘荠 、水芹、菱向、荷花、香蒲等等,常分布于Om1. 5m :I:J浅水处,考虑到湿地景观的要求及游人的安全,居住绿地中栽植水生植物区域的水深建议控制在O.lml. 2m之间。6. l. 5 居住绿地中水体的池底处理方式有钢筋混凝土池底、土35 wwwwwwwwwwwwwwwwww士布池底、向然池底等等,为充分发挥水系的生态功能,在池底不渗水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池底的形式。否则,可采用土工布防

28、漏池底的形式,上铺种植土.栽植水生植物。尽量少用或不用钢筋混凝土池底。寒冷地区还要注意冬季排水设施及枯水期的眼生植物种植的特殊要求。6.2驳岸设计6.2.1 居住绿地水体的驳岸形式主要有垂直式驳岸及缓坡式驳岸。缓坡式驳岸为体现其生态性,建议采用生态护坡的形式入水,如自然草坡、木桩、石笼网等等,水边种植温生、水生植物;垂直式驳岸为体现其亲7(性,建议岸顶离水面不要太高,结合本标准第6.1. 4条的规定,高差若为O.3m,贝IJ岸顶至水底的高差为1.Om;高差若为O.5m,则岸顶至水底的高差为1.2m。6.2.2 寒冷地区,其土层在冬季会冻结,因此居住绿地中的水体驳岸很容易受冻胀而遭到破坏。基础B

29、受冻后使整个基础及上部发生断裂,因此,寒冷地区水体驳岸基础要求设置在冰冻线以下;另外,也要防止水体结冰后对驳岸的挤压,造成驳岸的破坏。6.3水景设计6.3.1 在水景设计中创造1:1:各种临水空间,是居住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其安全防范要求见本标准第6.1. 1条。6.3.2 对有渗漏现象的自然水体以及人LlK池,要求采用土t布池底或钢筋?昆凝土池底进行处理,以确保水位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化。36 wwwwwwwwwwwwwwwwww7种植设计7.1一般规定7.1. 3 居住区植物种类的选择对于植物生长情况以及植物造景的成败至关重要,应从多个方面加以考虑。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一一环境景观之

30、绿化种植设计03J012-2中,将中国主要城市同林植物分成11个大区。分别为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叶?昆交林区、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昆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温带草原区、温带荒模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近年来,由于气温恃续升高,出现了植物跨区生长的情况,但在植物的选择上要保持慎重,以当地若干年生长情况为依据,切忌大规模采用跨区的植物。2 要根据植物对光照及水分等的需求,把植物种在适宜的生境中。既可保证成活率又减少养护成本。4 入侵性强的植物,如因特殊要求需要引入的,必须采用确实有效的隔离措施

31、,让植物在限定的范围内生辰,以免对当地的植物生态造成影响。7.1. 4 居住区植物配置要综合考虑植物的造景要求、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以及人的居住活动对植物本身的要求。2 近年来,较老的居住区楼间绿地与住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阳面植物过于接近建筑,遮挡阳光,影响了低层住户的合理采光需求。建议居住建筑阳面的植物要与建筑有足够的距离。对于楼间绿地较为局促的居住区,乔木以落叶乔木为主。5 居住绿地要保持一定的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比例,既保证小区冬季的植物绿量,又丰富了小区的植物色彩。在不易种植常37 wwwwwwwwwwwwwwwwww绿乔木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常绿灌木进行弥补。北方居住区常绿与落叶乔木的

32、比例以3: 7为宜,南方居住区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比例以4: 6为宜,各区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由于各种植物高度、体量和生长速度均不同,绿量也难以准确折算,因此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比例仅仅为指导。同时该数值是针对整个居住区范围,而不要求局部区域均达到此数值。7.1.5 本条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版)表4.5. 3 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筑南窗与乔木的最小间距,由3m扩大至5.5m。由于南窗的光照对于居住环境意义重大,原有的3m距离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增加至5.5mo7.1.6屋顶绿化包括对铺以种植土或设置种植容器的建筑屋面或地下建筑顶板的绿化。1 坡屋面绿化通常不土人,较为简单,以草

33、坪地被为主。一般选择耐旱、耐移裁、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贴伏状藤本或攀缘植物。2屋顶种植要综合考虑屋顶的复杂程度及结构的承载力等因素,种植布局应与平台结构相适应;乔木植物和亭台、水池、假山等荷载较大的设施,设在柱和墙的位置上,可有效减少平台的负荷。38 wwwwwwwwwwwwwwwwww8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8.1园路8.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住房内部的结构及其装饰,对居住区的外部景观也越来越关注,居住绿地内的设施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园路作为居住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不仅影响到居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同时也影响居民的

34、居住绿地的环境质量,因此提出了园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 在缺水地区,除活动强度特别大的区域外,园路及铺装场地建议采用可渗透型铺装形式或材料,尽量保持绿地的自然条件,并利于补充地下水。3 设计居住绿地的园路时避免园路的外缘与井盖相撞,当园路有道牙时则要避开道牙。4 这里要求对居住绿地内的园路做必要的防滑处理,特别是冬季有降雪的地区,铺装面层不建议选用光滑的材料,确保行人安全。8.1. 2 居住绿地内各级园路的宽度,主要是根据使用功能及交通流量而定,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宅前道路平时主要供居民出人,以自行车及行人使用为多,同时满足清运垃圾、救护车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民区内部有关车辆低速

35、缓行的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宽度在2m2.5m之间,所以,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一般为2.5m3m,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的通行,路面两边至少还要各留H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居住绿地内人行路的宽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其使用功能和居住区内的人流量而定,通常宽度不小于1.5m,在人流比较少的39 wwwwwwwwwwwwwwwwww地方可设计为1.2m。另外,还有一些不常使用的地方,路面宽度可设计为O.6mlm或设汀步。8.1. 3 居住绿地园路的坡度设计是从两方面考虑的,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排水。最小纵向坡度是满足路而纵向雨水疏导的极限值,如果满足不了,需要根据情况在路的两侧或一侧设排水沟。最大纵向坡度是为

36、了保证行人安全的极限值,在一般情况下尽量少出现,尤其是在多雪严寒地区和地形起伏大及高山地区要严格控制。8.2铺装场地8.2.1 铺装场地是居住区建筑空间的室外延伸,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供居民们在室外活动、交流、休闲。针对不用年龄段居民的不同需求,设置儿童活动场地、老年健身场地及休闲娱乐场地等。8.2.2、8.2.3这两条对铺装场地的位置的设置做了特别的规定,首先要考虑到居民的私密性,场地一般不设置在距住宅建筑窗户近的地方,至少要在8m以外。另外由于老年健身和儿童活动会产生l噪声,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要求设在远离住宅建筑的地方,同时通过植物或建筑小品进行遮挡,减少对住户 的干扰。再者,结

37、合老年人和儿童身体状况,最好将老年及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在背风向阳、不太偏僻的地方。8.2.4 本条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安全作出的规定。8.2.6 铺装场地的坡度,既要排水顺畅(达到雨天不积水),又要舒适和安全。因此铺装场地的坡度设在o.3%3%,根据当地的地势地质条件可适当抬高最小坡度。40 wwwwwwwwwwwwwwwwww9 构筑物、小品及其他设施设计9.1构筑物9.1.1 居住区构筑物要求因地制宜,与小区建筑相协调。同时,考虑到地方风俗习惯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环境塑造还要符合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9.1.2 亭、廊或棚架等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日常休息交流的主要场所,因而出入口

38、要充分考虑其安全仲、便利性及通达性。3 这里关于亭、廊或棚架的净高的要求,如果棚架上攀缘植物,贝IJ还要考虑到植物下垂后的高度。4 Jl莫结构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能塑造出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造型,居住区内的膜结构设计要适应周围环境空间的要求。9.1.5 构筑物与道路边缘要保持一定距离,主要是考虑在行人出入时不影响的通行,对有州人口的一面要保持较宽的间距,为的是在行人进出构筑物时可以有个缓冲的区域,并能在门口临时停放车辆,保障道路的正常交通。9.2小t:I 日口9.2.1 为了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优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t艺,达到优良的性价比。9.

39、2.2 目前居住区光污染日趋严重,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眩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会增加眼病风险及其他健康隐患,因此居住区小品尽可能不采用高反射性材料。41 wwwwwwwwwwwwwwwwww9.3其他设施9.3.1 关于健身器械的配置,不同人群的健身目的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健身器械要选用符合国家及地方安全卫生标准、有专业资质单位设计生产的合格产品。器械旁的指示141可以提示其安全使用方法及健身作用。9.3. 2 垃圾容器一般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等材料制作,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人口附近的位置。9.3.4 车挡是限制车辆通行的路障设施,其造型与设置地点要与道路的景

40、观相适宜。42 wwwwwwwwwwwwwwwwww10 给水排水设计10. J给水10.1.9 水景的水质处理一般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来确保其景观性(如水的透明度、色度和浊度和功能性(如养鱼、戏水等)。其巾.物理法包括定期换水法和曝气法;化学法包括格栅过滤-加 药.将栅-气浮过滤和将栅-生物处理气浮-过滤;生物法包括种植7.K1二植物,养殖水生鱼类和l技放菌种等。10.2排水10.2.6 地下建(构)筑物上的绿地设蓄排水板,是为了有效地排水平t:1蓄水,考虑土展对水分的吸收,注重似水保湿.不IJ干植物的生长。10.2.7 槌流管路一般设置在水位平衡井巾,这样既不影响水景的美观,又能保证

41、景观水位的升降和射流的变化。10.2.8 景观7.K体如与天然河渠相通,要考虑天然河渠的最高洪水位,在连接处设置有效的水位控制措施以防止:H现倒灌现象。43 wwwwwwwwwwwwwwwwww11电气设计11. 0.1 居住绿地景观用电负荷不大,负荷较分散,但低斥供电距离长.电能损耗大.运行不经济,因此对供电半径作11相应规定。11. O. 2 为减少供配电系统中的纹路电月二损失与电能损耗,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11. O. 5 居住绿地照明倡导使用LED灯具、节能灯具,利用太阳能等天然资源。11.0.6 分回路、分区控制,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开关灯,有利于节能。工时或光控自动控制也是为了减少长明灯,节约电能。11. O. 7 木条规定主要是为了电气设备运行安全,防止电气火灾,防间接触1=包。44 wwwwwwwwwwwwwwwwww151 1 234 3 3 9 统一书号15112.34339定价:16.00元wwwwwwwwwwwwwwwww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施工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