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0760-202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pdf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864768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7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0760-202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0760-202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0760-202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0760-202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0760-202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 5 0 7 6 0一2 0 2 1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for d i g i t a l t run k i n g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2 0 2 1 一 0 6一 2 8 发布2 0 2 1一 1 2一 0 1 实施出 袋 少垦 劫口 吼 住 步不 吵 烹支羌 三 设 瞥联 合 发 布目 粼 巾 闷刀 五 迁 瞥 冒 落 生 芯 少 司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字集群通信工

2、程技术标准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f o r d i g i t a l t r u n k i n g c o mmu n l c a t l o n e n g l n e e r i n gG B / T5 0 7 6 0 一 2 0 2 1主编部门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工业和信 息化部批准部门:中 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 期 : 2 0 2 1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2 1 北京wwwwwwwwwwwwwwwww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 GB / T 5 0 7 6 0 一 2

3、0 2 1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 址: w w w . j b p r e s s . c o 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杯地北里甲 n号国宏大厦 C座 3 层 邮政编码:1 0 0 0 3 5 电话:( 0 1 0 )6 3 9 0 6 4 3 5( 发行部) 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 8 5 o m mXl l 6 8 m ml / 3 2 2 . 5 印张6 3 千字 2 0 2 1 年 7 月第 1 版2 0 2 1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 统一书号:1 5 5 1 8 2 0 8 2 2 定价: 15. 0 0 元 版权所有 侵权 必究 侵权举报电话:( 0 1 0 )6 3

4、 9 0 6 4 0 4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 0 2 1 年第 1 1 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 的公告 现批准 数 字集群通信 工程技术标 准 为 国家标准 , 编号 为G B / T5 0 7 6 0 一 2 0 2 1 , 自2 0 2 1 年1 2 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 ( G B / T 507 60一 2 0 1 2)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www. moh 盯 d . 9 o )公开, 并由住房和城乡

5、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 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2 0 2 1 年 6月 2 8日wwwwwwwwwwwwwwwwww月 IJ舀 本标准是根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2 0 1 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 的通知 ( 建标 2 0 1 6 2 4 8 号)的要求, 由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 编制组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数字集群通信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 经反复讨论 、 修改和完善 , 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6、 : 总则, 术语 和缩略语, 网络规划要求, B 一 T r u n C网络工程设计要求, 数字集群体制( A) 网络工程设计要求, 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验收要求, 网络运行维护要求, 安全、 节能 、 环保及资源共享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 内容是 : 1 .删减原规范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 G B / T 5 0760-2 0 1 2 中数字集群体制( B ) 、 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G S M) 技术 的数字集群 、 基于码分多址 ( C D MA) 技术 的数字集群 网络工程技术要求 ; 2 .新增宽带数字集群 B 一 T r u n C网络工程技术要求 。 本标准由住房

7、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负责日常管理,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 请寄送上海邮 电设计 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38号, 邮编: 2 0 0 0 9 2 ,E 一 ma i l : s p t d i . s h c h i n a c c s . c n ) 。 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wwwwwwwwwwwwwwwwww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 司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8、员: 许 锐 章丽飞 张宏远 王德东 姚 尧 冯 芒 杨 扬 马为民 李篙泉 尚海波 刘 扬 吴炯翔 谢三喜 彭雄根 沈海红 王彬 李 新 王伟平 黄 玲 安刚 曹华梁 冷 锦 葛海平 曾沂架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李侠宇 李 楠 李韩军 徐德平 陆唯群 青智鹏 巢余红 罗凡云 高红梅 陈长青 石 磊 瞿燕萍 薛 楠 陶衍wwwwwwwwwwwwwwwwww目次1 总则2 术语和缩略语2 . 12 .2术语缩略语3 网络规划要求 3 . 1 一般要求 3 . 2 业务功能要求 . . . . . . . . . . . . . 3 . 3 网络质量要求 . . . . . 4 B-T r u n

9、 C网络工程设计要求 4 . 1调度台设计 4 . 2 核心网设计 4 . 3 无线网设计 4 . 4 接口 和信令 4 . 5 编号与 IP 地址 4 . 6 计费与网管 4 . 7 网络安全 4 . 8 同步 要求 4 . 9 网元选址和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5 数字集群体制( A ) 网络工程设计要求 5 . 1 核心网与调度台设计 5 . 2 无线网设计 5 . 3 局( 站) 设计6 工程施工要求7 工程验收要求( 1 )( 3 )( 3 )(4 )( 8 )(8 )(8 )( 9 )(1 1)(1 1)(1 1)(1 3)(1 9)(2 0)(2 1)(2 2)(2 3)(2 3)(2

10、 5)(2 5)(2 6)(2 9)(3 1)(3 2)lwwwwwwwwwwwwwwwwww8 网络运行维护要求 ( 34)9 安全、 节能、 环保及资源共享 ( 35)附录 A B-T run C工程验收项 目表 . ( 36 )附录B 数字集群体制( A) 工程验收项目表 ( 40)本标准用词说明 ( 46)引用标准名录 ( 47)附: 条文说明 ( 49)wwwwwwwwwwwwwwwwwwC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o n s (1)2 Termsa n da b b reviation s (3) 2 . 1 T erms

11、。 。 。 (3 ) 2 . 2 A b brevia ti o ns (4)3 N e t w o r kP l a n n in gr e q u ir e me n t s ( 5) 3 . 1 G ener al re quir e m ents (8) 3 . 2 S e r v i c e f u n c t i o n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8) 3 . 3 N et w ork q uality req ui re ments (9)4 B-T r u n Ce n g i n e e r i n gd e s ig nr e q u i r e m

12、e n t s ( 1 1 ) 4 . 1 DisPat cher desi g n ( 1 1 ) 4 . 2 C o r e n e t w o r k d e si g n ( 1 1 ) 4 . 3 Wir el e s s n e t w o r k d e si g n , ( 1 3 ) 4 . 4 I n t e r f a c e s a n d s i g n a l i n g ( 1 9 ) 4 . 5 N u m b e r a n d I P a d d r e s s ( 2 0 ) 4 . 6 C h a r g i n g a n d n e t w o r

13、k m a n a g e m e n t ( 2 1 ) 4 . 7 N e t w o r k s e c u ri t y ( 2 2 ) 4 . 8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 2 3 ) 4 . 9 S i t e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e q u i p m e n t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2 3 )5 D ig i t a l t r u n k i n gc o m mu n i c a

14、t i o ns y s t e m( A)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2 5 ) 5 . 1 C o r e n e t w o r k a n d d i s P a t c h e r d e s i g n ( 2 5 ) 5 . 2 Wir el e s s n e t w o r k d e si g n ( 2 6 ) 5 , 3 B u r e a u( s t a t i o n )d e s i g n ( 2 9 )6 E n g i n e e r i n gc o n s t

15、 r u c t i o n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3 1 ) 3wwwwwwwwwwwwwwwwww7 E n g i n e e r i n ga c c e P t a n c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3 2 )8 N e t w o r ko P e r a t i o na n dm a i n t e n a n c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3 4 )9 S a f e t y , e n e r g ys a v i n g , e n v i r o n me n t s p r o t e

16、 c t i o na n d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s h a ri n g ( 3 5 )A P p e n d i xA珍T r u n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it e ms h s t ( 3 6 )A p p e n d i x B D ig i t a l t r u n k i n g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it e m s l i s t

17、 ( 4 0 )E x P l a n a t io n o f w o r d i n g in t h i s s t a n d a r d ( 4 6 )L is t o f q 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 4 7 )Ad d i t i o n :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 r o v i s io n s ( 4 9 )4wwwwwwwwwwwwwwwwww1 总则1 . 0 . 1 为规范数字集群通信网建设, 做到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 、 安全适用、 便于施工和维护, 制定本标准。1 . 0 . 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

18、、 改建和扩建数字集群通信工程的规划、 设计 、 施工 、 验收及运行维护 。1 . 0 . 3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包括数字集群通信工程中调度台、 核心网、 无线网系统组网、 网元 、 网管设置 , 相关接 口、 信令与编号 、 网络地址的设置, 以及相关设备安装和安全防护、 节能、 环保、 资源共享等, 不包含数字集群业务管理与支撑系统 、 应用平台等功能单元和终端的要求。1 . 0 . 4 根据技术与应用的成熟度和在用情况, 本标准宽带集群技术制式基于 B-T r u n C , 窄带集群技术制式基于数字集群体制( A ) 。1 . 0 . 5 数字集群通信网建设应充分调查分析和预测业务需求

19、及运营维护需求 , 结合技术演进合理应用新技术 , 贯彻政务 网类集群专网的共用原则, 有效使用无线电频率等网络资源, 保障工程建设方案的安全可靠和最优化地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使用需求。1 . 0 . 6 数字集群通信网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和频率使用规定 , 并应根据项 目所属行业满足相关技术要求。1 . 0 . 7 工程中应选用出具合格检验报告、 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所选设备应符合标准要求的开放接口能力, 应优选经多厂商 I O T测试 、 获得认证的设备。1 . 0 . 8 数字集群通信网建设应节约土地、 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1 . 0 . 9 在

20、抗震设防烈度6 度及以上地区建设通信网络时, 应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wwwwwwwwwwwwwwwwww1 . 0 . 1 0 数字集群通信网建设应充分采用共建共享, 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 降低工程造价。1 . 0 . n数字集群通信网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wwwwwwwwwwwwwwwwww2 术语和缩略语2 . 1 术语2 . 1 . 1 宽带集群b r o a d b a n d t r u n k i n g 基于宽带移动通信技术, 支持宽带数据传输业务、 语音和多媒体形式的指挥调度业务的宽带通信系统。2 . 1 . 2 调度台d is p

21、a t c h e r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宽带集 群核心 网、 发起集群调度业务的特殊终端 , 业务权 限高于普通终端 。2 . 1 . 3 L T E数据终端L T E d a t a t e r mi n a l 支持基于IP的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的终端, 不支持集群业务和功能 , 通过集群 U u 一 T空中接 口接人集群基站 T-e N B , 或通过L T E Uu空 中接 口接 人 L T E基 站 e N B , 实 现 L T E分 组 数 据业务 。2 . 1 . 4 L T E宽带集群终端L T E b r o a d b a n d t r u nkin g t e r

22、 而nal 支持宽带集 群业 务 和基 于 IP 的分 组数 据传 输业 务 , 通 过U u 一 T 接口连接到 L T E宽带集群基站, 实现 L T E分组数据业务和集群业务 。2 . 1 . 5 L T E基站e N B 支持基于L T E宽带数据接人的基站, 不支持集群业务和功能, 通过L T E 一 Uu 接口支持 L T E数据终端接人, 实现 L T E分组数据业务。2 . 1 . 6 L T E宽带集群基站T 一 e N B 支持基于L T E宽带数据接人和宽带集群业务和功能的基站,通过Uu 一 T接口支持L T E数据终端和L T E宽带集群终端接人。2 . 1 . 7 业

23、务管理台s e r v i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p l a t f o r m 3wwwwwwwwwwwwwwwwww 支持对用户/ 组签约数据、 T C F等业务配置, 通过内部接口连接到集群核心网的e H S S 、 T C F网元。2 . 1 . 8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A)d i g i t a l t r u n k i n g mo -b i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 我国根据国外标准制定的一种窄带集群技术体制, 其在容量上有较大灵活性, 适用于大、 中、 小容量系统, 既面向专用

24、调度也面向共用集群通信网的设计, 使调度功能较多、 补充业务较丰富, 支持直通工作方式、 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功能。本标准中简称“ 数字集群体制( A) ” 。2 . 1 . 9 电 信业务经营者c o m m u n i c a t io n b u s i n e s s o p e r a t o r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 电信业务经营者指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单位。2 . 1 . 1 0 块差错率b l o c k。 r r o r r a t e 接收到的不正确块数与发送的总块数之 比。2 . 1 . 1 1 E-R A B掉线率e vol ved r a di o

25、a c c e s s b e ar e r d r o p p i吧 ra t e E 一 R A B异常释放次数与 E-R A B总数之 比。2 . 2 缩 略语I PP S3 GPP秒脉冲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APNBB UBGB 一 Tr u n C接人点名称基带处理单元边界 网关宽带集群通信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CIP u l s ep e r s e c o n d3 r d G e n e r a t i o n P a r t n e r s h i P P r oj e c tAc c e s s P o i n t Na meBa s e Ba n d Un i tB o r d

26、 e r G a t e w a yB r o a d b a n d T r u n k i n g Co mmu n i c a t i o nCo mmu n i c a t i o n Ba s e d Tr a i n Co n t r o lC o u n t r y C o d e国家码wwwwwwwwwwwwwwwwwwCDRCPDCe HS SC h a r g i n g D a t a R e c o r dC y c l ic P r e f i xD i s p a t c h e rE n h a n c e d Ho me S u b s c r i b e r

27、S e r v e rE n h a nce d Mb b il it y M a nageme nt E n t it yEv o l v e d No d e BE v o l v e d R a d i o Ac c e s s B e a r e rF i l e T r a n s f e r A c c e s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F i l e Tr a n s f e r P r o t o c o lG l o b a l N a v i g a t io n S a t e l l i t e S y s t e mG l o b a l l

28、y Un i q u e T e mp o r a r y U E I d e n t i t yHy b r i d Au t o ma t i c R e p e a t r e Qu e s tHo me S u b s c r i b e r S e r v e rI n s t i t u t e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s E n g i n e e r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Mo b i l e S t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 I d e n

29、t it yI P Mu l t i me d ia S u b s y s t e mI n t ernat i o nal Mo b i l e S u b s c ri b e r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Nu mb e rI n t e r o p e r a b i li t y T e s t i n gL o n g T e r m E v o l u t i o nL o n g T e r m E v o l u t i o n计费话单循环前缀调度 台增强型归属用户服务器e M ME增强型移动管理实体e NBE 一 RABF TAM演进型 N

30、o d e B演进的无线接人承载文件传送、 存取和管理F TPGNS S文件传输协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UTI全球唯一临时 U E标识HARQ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HS SI EEE归属用户服务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 M EI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 MSI MS II P多媒体子系统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 OTLTELTE F DD互操作测试长期演进频分双工长期演进技术 5 wwwwwwwwwwwwwwwwwwM C PTTMDNM I MOM OM S I S DNMTNASNDCNTPOMC关键任务按键通话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多输人多输出移动发起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 网号码移动接收非接人层国内接人码

31、网络时间协议操作维护 中心P CIP DTP GWP L入 4 NP RBRBRRCRSRS RP物理小区标识专用数字集群分组数据网关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物理资源块资源块无线资源控制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 GWS I NR服务网关信号与干扰加噪声 比S NS NMP F r e q u e ncy nvi s io n Dup l e 劝 飞Mi s s fon C ri t i cal P u s h t o Ta l kMo b i l e D i r e c t o r y Nu m b e rMu lt iP l e 一 inPu t Mu l t iP le 一 o u t P u

32、tMo b i l e o r ig i n a lMo b i l e S u b s c r i b e r I S DN Nu mb e rMo b i l e Te r mi n a lNo n Ac c e s s S t r a t u mNa t i o n a l De s t i n a t i o n Co d eNe t wo r k Ti me P r o t o c o l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Ce n t e rP h y s i c a l C e l l I d e n t i f i e rP

33、 ro fe s s i o nal ngi t a l Tru n ki 吧P a c ket 压t a N e t w o rk G a t ewa yP u b l i c La n d Mo b i l e Ne t wo r kP h y s ic a l R e s o u r c e B l o c kR e s o u r c e B l o c kR a d i o R e s o u r c e C o n t r o lR e f e r e n c e S i g n a lR e f e r e n c e S i g n a l R e c e iv i n g P

34、o we rS e r v i n g G a t e w a yS i g n a l t o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P l u s No i s e Ra t i oS u b s c r i b e r Nu mb e rS im p l e N e t wor k Ma n a g e m e n t P r o t o c o l集群用户号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wwwwwwwwwwwwwwwwwwTATCFTCNTI se LTET r a c k i n g Ar e aT r u n k i n g C o n t r o l F u n c t i o n

35、T r u n k i n g C o r e N e t w o r kT i m e D i v i s i o n L o n g T e r m E v o l u t i o nT r u n k i n g E v o l v e d N o d e BTe r r e s t r i a l Tr u n k e d Ra d i oT r u n k i n g H o m e S u b s c r i b e r S e r v e rT r u n k i n g Me d i a F u n c t i o nT ime o f D a yUs e r E q u i

36、P m e n tVi r t u a l P r i v a t e Ne t wo r kX G a t e wa y跟踪区集群控制功能集群核心网时分双工长期演进技术Tee e NBTETRATHS SL T E宽带集群基站陆地集群无线电技术集群归属用户服务器TM FTo DUEVPNx GW集群媒体功能体日时间用户设备虚拟专用网络用户面网关wwwwwwwwwwwwwwwwww3 网络规划要求3 . 1 一 般 要 求3 . 1 . 1 核心网、 无线网建设规模以及对承载网的需求应根据近、远期用户和业务发展预测、 业务密度分布 、 覆盖区域范围、 设 备参数及网络环境等进行规划 。3 .

37、1 . 2 业务预测应根据相关政务网用户、 行业用户的业务特征,结合网络共用情况进行。3 . 1 . 3 网络规划应根据业务应用和发展对网络结构、 网络服务质量、 网络覆盖范围、 网络容量配置的需求进行。3 . 1 . 4 技术制式应根据用户业务需求、 产业链成熟程度并结合既有网络资源选择, 可选择专网专建、 基于公网设置虚拟专网及混合组网等模式。应对网络部署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 经济比较, 所选制式应具备后 向兼容能力。3 . 1 . 5 B-T r u n C系统网络架构应符合 B-T run 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 有调度指挥业务需求的应选择宽带集群接人方式 。3 . 1 .

38、6 数字集群体制( A ) 系统网络架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SJ/ T 1 1 2 2 8的有关规定。3 . 1 . 7 数字集群通信网工程可根据规范定义的开放接口要求采用不同设备商的调度台、 核心网、 无线网和终端设备进行混合组网。3 . 1 . 8 数字集群通信网接人公用电信网时, 应满足公用电信网的进网要求 , 并应具备根据公用 电信网要求提供来去业务统计 和计费的功能。3 . 2 业务功能要求3 . 2 . I B 一 T r u n C网络应满足语音集群、 多媒体集群、 集群数据业wwwwwwwwwwwwwwwwww务和集群补充业务等需求, 业务功能应符合B

39、 一 T run 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宽带集群语音业务应支持通过扩展 N A S协议 消息实现会话管理 ; 2 宽带集群系统应支持基于IP 的分组数据传输业务。3 . 2 . 2 数字集群体制( A) 网络应以网内的调度业务为主, 以互联电话业务为辅, 也可传送文本、 图像和传真等数据业务。业务功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SJ/ T 1 1 2 2 8的有关规定。3 . 2 . 3 集群通信系统应支持呼叫类业务基于用户、 组、 集团和业务等的优先级机制, 应支持排队和抢占策略的可配置, 并应支持基于虚拟专 网的优先级机制。3 . 2 .

40、 4 政务网类应用中应按共用网络方式组织多用户业务实现;多本地网共用用户数据 时宜支持共享用户数据组 网; 多方共用无线网并需独立设置核心网运营时, 应支持同一接人网共享接人多个运营方的核心网。3 . 2 . 5 多本地网组网场景应支持跨本地网的业务漫游, 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管理等业务场景下应支持终端跨不同宽带集群运营方 网络的漫游和切换 。3 . 2 . 6 不同技术的集群系统间宜支持业务互通。3 . 2 . 7 集群用户配置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时, 集群系统应支持与公用电话网或公众移动通信网间的话音和数据业务互通。3 . 2 . 8 根据行业用户需求, 可支持语音单呼、 语音组呼等

41、的终端直通业务 。3 . 2 . 9 网络应采用接人等级控制等策略支持用户在不同基站下具备不 同的接人优先级 。3 . 3 网络质量要求3 . 3 . I B 一 T r u n C网络业务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3 . 3 . 1 的要求。 9wwwwwwwwwwwwwwwwww表 3 . 3 . I B 一 T run C网络业务质量指标性能指标要求语音组呼呼叫建立时间(3 0 0 ms全双工集群单呼建立时间簇5 0 0 ms半双工集群单呼建立时间(5 0 0 ms话权申请时间(2 0 0 ms切换时延 单核心网场景下(l oom s , 跨核心网场景下(Z o o m s数据业务B L E R

42、(1 0 %3 . 3 . 2 数字集群体制 ( A ) 网络服务质量 指标应符合表 3 . 3 . 2的要求 。表 3 . 3 . 2 数字集群体制( A) 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网络服务指标要求备注呼损率调度电话5 %I Q %用于呼损制系统互联电话2 %5 %用于呼损制系统呼叫延迟概率等待时间大于。 5 的概率镇30%用于等待制系统掉话率(2 %组呼呼叫建立时延镇1 5wwwwwwwwwwwwwwwwww4 B 一 T run C网络工程设计要求4 . 1 调度台设计4 。 1 。 14 。 1 。 2应根据业务与管理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调度台。共用宽带集群网时不同使用方的调度网可在共用网中组成

43、虚拟专用 网, 每个使用方应设立 自己的调度台。4 。 1 。 3度台。4 。 1 。 44 。 1 。 54 。 1 。 6调度台作为特殊的集群终端 , 可选择移动调度台或 固定调调度台功能设置应符合 B-T run C系统的有关规定 。调度台与核心网之间应通过D接口以IP方式互通。调度台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接人核心网。4 . 2 核心网设计4 . 2 . 1 根据业务场景可采用本地单核心网、 本地多核心网、 多本地网等网络结构 ,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单核心网组网宜采用双节点备份方式; 2 本地多核心 网结构 中各核心 网网元 间应通过共用 e HS S对等互通, 可共享或不共享用户

44、数据; 3 多本地网结构中各本地网核心网元间应对等互通 、 通过漫游地e MME与归属地 e H S S之间的数据连通实现漫游; 4 有公网互通需求的宽带集群核心 网应通过网关与公用 电话网、 公众移动通信网等实现互通。4 . 2 . 2 核心网网元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核心网应设置以下网元: e MME 、 x G W、 T CF、 T MF 、 e H S S ; 2 本地核心网网元宜集中设置在核心网机房, 核心网机房应选在传输资源良好、 IP承载网节点所在的局址; l lwwwwwwwwwwwwwwwwww 3 当设置有多个同一类型的核心网网元时, 同类网元宜分散部署在不 同的局址

45、; 4 本地多核心网和多本地网漫游结构 中应根据已建 网络状态、 管理维护需求、 设备形态和传输条件, 选择 e H S S分布或统一设置 。4 . 2 . 3 新建核心网网元容量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e M ME 、 x G W容量配置应满足所辖区域内及漫游集群用户的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 的需求 ; 2 T C F 、 T M F 容量配置应满足所辖区域内集群用户的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的需求 ; 3 设备处理能力宜设置冗余。4 . 2 . 4 核心网网元应设置合理的容灾备份机制: 1 e H s S 宜采用分布式设备, 关键部件应做容灾备份; 2 核心网网元应采用主备方式实现容灾备份。4 .

46、 2 . 5 e H S S宜独立设置, 其他网元可合设也可分设。网元合设应遵循 以下原则 : 1 核心网网元根据设备商产品形态可有不同的合设方式; 2 合设网元应满足所有逻辑网元的设置要求 。4 . 2 . 6 核心网网络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核心网网元间、 核心网与无线网间应采用IP承载方式, 应通过分组传送网连接; 核心网与集群业务平台间宜通过 IP方式互联 ; 2 基站与核心网主备网元间应采用全连接方式; 3 核心网网络组织应满足容灾机制要求; 4 核心网网元应与承载网中的相应节点互连, 当需连通的网元处于同一局址时也可直接通过局域 网互通 ; 5 在核心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中, 任一

47、节点与其他节点的广域网连接应至少有两条物理通路, 关键网络设备应有冗余保护; 6 核心 网网元 、 调度 台应通过成对设置 的接人路 由器与 IP 1 2wwwwwwwwwwwwwwwwww承载网相连 。4 . 2 . 7 信令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本地组网单核心网架构下不宜独立设置信令网, 各网元之间的信令交互宜采用IP互连方式; 2 多核心网架构或漫游架构时可建设 IP信令网疏通核心网之间、 核心网与共用e HS S 之间的信令。4 . 2 . 8 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同宽带集群核心网之间互通应采用 IP 方式 ; 2 核心网应通过公众 IP网与外部数据

48、网设备相连; 3 集群核心网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核心网间的互连可通过电路中继方式, 也可通过IP网采用V P N方式。4 . 2 . 9 核心网设备选型和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核心网应实现终端设备鉴权、 用户鉴权 、 业务控制、 业务承载与业务交互等功能, 核心网设备应符合 B-T run C系统的有关规定 ; 2 核心网设备应至少支持“ 1 +1 ” 或“ N+1 ” 安全容灾方式中的一种 ; 3 核心 网设备应具备 O MC管理系统, 与 O MC的接 口应支持S N MP 、 F T P等协议; 4 核心 网设备应具备通信业务测试与检测接 口。4 . 3 无线网设计4 。 3 。 1

49、 1无线 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无线 网设计应满足集 群通信 网服务区的覆盖 、 容量 、 质量和投资等建设 目 标 的要求 ; 2稳定性 ; 3无线 网设计应具备前瞻性 , 并应兼顾网络的质量和架构的无线 网设计应遵循 网络和基础设施 的共建共享原则 , 应支持接人多核心网和局站址资源共用 ;wwwwwwwwwwwwwwwwww 4 无线网部署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对频段占用度、 年时间占用度、 区域覆盖率以及用户承载率的指标要求。4 . 3 . 2 无线网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基础数据收集; 2 明确质量目 标、 覆盖目标、 容量目标和投资费用目标; 3 无线网覆盖设计, 包括分业务的承载和覆盖目标确定、 传播模型选择与校正、 无线链路预算及基站初始布局拟定、 频率和P CI规划、 覆盖预测及基站布局修正、 基站选址及站点勘查; 4 无线网容量设计, 包括业务预测、 基站容量配置和系统仿真; 5 频率配置和干扰分析; 6 子帧规划和参数设计; 7 设备选型; 8 基站勘查及设备安装设计; 9 提出传输接人、 电源、 塔桅等配套需求, 提出施工工艺要求 ; 10 编制工程概预算。4 . 3 . 3 无线网服务质量取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目标覆盖区内无线可接通率应满足终端设备在 90%的位置、 ”%的时间可接人网络;目标覆盖区内E 一 R A B掉线率不应高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施工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