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49-202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86483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142 大小:63.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49-202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49-202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49-202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49-202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T49-202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亲,该文档总共1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 履 J C J J/T 4 9 一2 0 2 0 备案号J 2 8 3 0 一 2 0 2 0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 Te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fo r s t r a y c u rr e n t c o r r o s 1 0 n P rot e c t l o n I n me t r o2 0 2 0 一 0 4 一 0 9 发布2 0 2 0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 布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T

2、ec h n i c al s t a n d a r d fo r s t r a y c u rren t c orro s i o n P ro t e c t io n i n m e troC J J/ T 4 9一2 0 2 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 期:2 0 2 0 年1 0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2 0 北京wwwwwwwwwwwwwwwwww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铁杂散 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f o r s t r a y c u r r e n t c o r r

3、o s 1 0 n P r o t e c t l o n I n me t r o CJJ / T4 9一 2 0 2 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北京海淀三里河 路 9 号)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 50 xl l 6 8 毫米1 / 3 2 印张:4 万 字数:1 18千字 2 0 2 0 年6 月 第一版2 0 2 0 年6 月第一次印 刷 定价:3 0 . 0 0 元 统一书号:1 5 1 1 2 3 4 3 8 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 邮政编码 1 0 0 0 3 7 ) 本社

4、网 址: h t t p : / / www c a b p c o m c n 网 上书 店: h t t p : / / w ww . c h in a- b u ild in g c o m c n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2 0 2 0 年第 9 0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 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4 9 一 2 0 2 0 ,自2 0 20年10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 49一 92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

5、建设部门户网站( w w w . m o h u rd gov.c n ) 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2 0 年 4 月 9日wwwwwwwwwwwwwwwwww目 IJ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2 0 0 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一批)的通知 ( 建标 2 。 。 7 1 2 5 号) 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

6、定;4 . 防护指标及防护工程方案;5 .防护设计;6 .防护监控;7 . 检验和测试;8 . 验收检验与移交;9 . 运营维护。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 增加了防护指标及防护工程方案;2 . 增加了防护设计;3 . 增加了检验和测试;4 . 增加了验收检验与移交;5 . 增加了运营维护。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2 号 ( 地铁大厦) , 邮政编码:100 0 4 4 。 本 标 准 主 编单 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中建城开环境建设

7、股份有限公司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和纬信电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腐蚀与防护协会 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wwwwwwwwwwwwwwwwww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北京腐蚀与防护学会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供电公司 大连

8、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 北京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城铁公司 扬中市中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 公司 北京电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有限 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宋 杰 张 元 马宏儒 张栋梁 汪园园 姜 勇 陈 敏 游泽银 李力鹏 温志伟 王 云 张建根 陈光章 陈 丽 徐秋平 董鑫汇 陈 析 王陆平 于松伟 李国欣 赵 勤 张华英 杜贵府 李鳗鹏 王军平 吴 军 高 巍 黄德亮 傅 铭 金江涛 谢 伟 顾群益wwwwwwwwwwwwwwwwww杜 占林常素良

9、于品赵海量刘卫东李岩王禹桥韩严何治新蒋建炜魏云生曹明刘拥政赵大伟何启明侯佩成潘国荣张询儒霄淡苏王李耀宗杨铁荣徐光强宁刚孙张 马祖丽 郑永平 房金萍 陆志东 柏广伟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卡丁 丁复华 于小 四 马长城赵叶辉郭海峰陈德洪达世鹏白秀梅潘建杰王远志周成涌刘博王晓保姜坚 白戴克平何积栓wwwwwwwwwwwwwwwwww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防护指标及防护工程方案 6 4 . 1 防护指标 。 6 4.2 防护 工程 方案 65 防护设计 n 5 . 1 一般规定 。 。 n 5 . 2 线路 1 2 5 . 3 轨道 1 3 5.4主体建筑结构 1 6 5 .

10、 5 供电系统 1 8 5 . 6 车辆基地 2 36 防护监控 25 6 . 1 一般规定 2 5 6 . 2 监控系统 2 5 6 . 3 监测参数 2 7 6 . 4 监控设施 2 87 检验和测试 29 7 . 1 检验 。 2 9 7 . 2 钡 1 试 3 38 验收检验与移交 34 8 . 1 验收条件 3 4 8 . 2 验收组织 3 5 8 . 3 验收内容 3 5wwwwwwwwwwwwwwwwww 8 . 4验收移交文件 3 69 运营维护 37附录A 测试方法 39附录B 测试设备要求 54附录C 测试记录表 。 57本 标准用 词说明 64引用标准名录 65附:条文说

11、明 67wwwwwwwwwwwwwwwwwwCo n t e n t s1 Ge n eral P r o visi o n s 12 Terms 23 B a si c R e q u ir e me n t s 44 P r o t e c t i o nI n d e x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P r o g r a m 6 4 . 1 P r o t e c ti o n I n d e x 6 4 . 2 P ro te ct io n E n gl n e e ri n g P ro g r a m 65 P r

12、otecti o nD esi g n 1 1 5 . 1 G e n eral R e q ui re me n ts 1 1 5 . 2 L ine 。 1 2 5 . 3 T rac k 1 3 5 . 4 M ai n B ui ld in g St ru ct ur e 。 1 6 5 . 5 Pow e r S u p Pl y S y st e m 1 8 5 . 6 V e h ic le Bas e 2 36 P r o t e c ti o nTe s t C 0 n t r 0 1 。 2 5 6.1 G e n e ra 1 R e q u ir e m e n ts

13、2 5 6 . 2 T e s t Con t rol S y st em 。 2 5 6 . 3 T e s t C o n t r 0 1 P a r a me t e r s 2 7 6 . 4 T e s t C 乙 n t r 0 1 F a ci l it ie s 2 87 I n s p e c ti o na n dT e s t 2 9 7 . 1 I n s p e ct io n 2 9 7 . 2 T e s t 。 。 。 。 。 。 。 。 . 。 。 。 。 . 。 。 二 3 38 A c c e p t a n c e T e s t a n d T r a

14、 n s f e r 3 4 8 . 1 A c c e p t a n c e C o n di ti o n s 3 4 8 . 2 A c c e p ta n c e O r g a n iz at io n 3 5 8 . 3 A c c e p t a n c e Con t e n t 3 5wwwwwwwwwwwwwwwwww 8 . 4 A cc 即 ta nce T ra ns fe r 氏cum ents 369 O Perati o nMai ntenance 37A p p e n di x A T est Met hods 39A P P e n d i x B T

15、 e s t E q u iP m e n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5 4A p Pen di x C T est R ecord 57E x P la n a t io n o f Wo r d in g i n T h i s S t a n d a r d 6 4L is t o f Q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6 5A d d it i o n : E x p l a n a ti o n o f P r o v is i o n s 6 7l Owwwwwwwwwwwwwwwwww1 总则1 . 0 . 1 为防止和减少地

16、铁直流牵引系统的泄漏电流,降低和控制杂散电流的危害及影响,提高地铁杂散电流防护设计与防护措施的技术水平,确保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制定本标准。1 . 0 . 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 扩建及改建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检验、移交、监测控制和维护。1 . 0 . 3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wwwwwwwwwwwwwwwwww2 术语2 . 0 . 1 杂散电流s t r a y C u r r e n t 在非指定回路上流动的电流。或因有意和无意的接地,而流人大地或埋地金属物体中的泄漏电流。2 . 0 . 2 杂散电 流

17、腐蚀 s t r a y c u r r e n t c o r r o s io n 由非指定回路上流动的电流引起的外加电流腐蚀。2 . 0 . 3 保护电位 p r o t e c t i v e p o t e n t i a l 金属达到有效保护所需要的电位。2 . 0 . 4 极化电位 p o l a r iz e d p o t e n t i a l 由于电流的流动引起电极/ 电解质界面电位的偏移成为极化状态时的电位。2 . 0 . 5 阴极保护 c a t h o d ic p r o t e c t i o n 通过阴极极化控制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包括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2

18、 . 0 . 6 过渡电阻 t r a n s i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走行轨与结构之间、走行轨与大地之间或其他两个导体之间单位长度的电阻。2 . 0 . 7 排流装置s t r a y c u r r e n t d r a in a g e d e v i C e s 通过电气排流来实现电腐蚀防护的装置。2 . 0 . 8 回流线r e t u r n C a b l e ; t r a c k n e g a t i v e c a b l e 连接回流轨和变电所的导线,或与钢轨并联敷设起回流作用的导线。2 . 0 . 9 回流点r e v e n u

19、 e p o i n t o f t r a c t io n c u r r e n t 牵引电流回流线与回流走行轨的连接点。2 . 0 . 1 0 轨道回流系统 t r a c k r e t u r n s y s t e m 地铁钢轨构成牵引电流回流电路一部分的系统 。wwwwwwwwwwwwwwwwww2 . 0 . 1 1 轨道电位t r a c k p o t e n t i a l 牵引回流流过轨道线路时轨道对大地间产生的电位。2 . 0 . 1 2 电气轨隙连接 e l e c t r i c a l r a i l j o i n t ; b o n d e d r a i

20、 l j o i n t 机械的轨隙连接,它还保证回流回路的电气连续性。2 . 0 . 1 3 绝缘式轨隙连接in s u l a t e d r a i l j o i n t 机械的轨隙连接,它电气上与钢轨隔离。2 . 0 . 1 4 测量电极 m e a s u r i n g e le c t r o d e 置于或插人材料中并与材料接触,以便测量材料介电性能的一种导体。2 . 0 。 1 5 参比电极r e f e r e n c e e l e c t r o d e 在测量电位时用以作为参照,具有稳定开路电位的电极。2 . 0 . 1 6 隐蔽1程c o n c e a l e

21、d w o r k 被后一工序覆盖的部位或被后续作业覆盖的工序。wwwwwwwwwwwwwwwwww3 基 本 规 定3 . 0 . 1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应进行整体性防护系统的规划设计,应确定地铁沿线防护对象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措施,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3 . 0 . 2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的基本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预防与治理地铁直流牵引系统回流电流的泄漏作为防护工程的根本,并应使其产生的杂散电流减小至最低限度。 2 应限制杂散电流向地铁外部扩散。 3 沿线所有的埋地金属结构及管线,应单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 应统筹兼顾、综合协调、配套设计,并应与受

22、杂散电流影响的相关方共同进行防护措施的评估。 5 应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适用。3 . 0 . 3 新建地铁杂散电流防护设计应列人地铁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技术、经济、环保、安全性论证与评估,并应与相关专业进行统筹、协调与综合设计 。3 . 0 . 4 既有线路大修或沿既有线路新敷设的金属结构、管线及设备设施,应采取防护杂散电流腐蚀的技术措施。3 . 0 . 5 新建地铁线路工程的总体设计中,杂散电流防护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对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方案进行论证、评估并确定。 2 应对地铁沿线所经地域内的土壤电阻率、地下水电解质及工程材料耐腐蚀特性等

23、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3 应确定结构金属对地电位的允许高 峰小时平均值和含有10%峰值的平均值,并应通过技术评估。当设计未提出针对本地wwwwwwwwwwwwwwwwww的杂散电流防护指标或提出后未通过评估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防护指标执行。 4 根据所选定的方案,应对线路、轨道、主体建筑结构、接触网、回流网、排流装置、金属管线与设备、车辆基地等防护工程进行系统设计。 5 采用轨道回流系统的地铁工程设计,应满足走行轨对结构、走行轨对地绝缘电阻值的技术要求,应制定减小走行轨纵向电阻值、加强轨道绝缘等技术措施。 6 应制定针对主体建筑结构、金属管线与设备、车辆基地等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护措施。 7 针对地

24、铁沿线敷设的金属管线结构,应提出或选择符合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要求的材质、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8 应提出杂散电流防护监测、监控及排流设施的要求。 9 应提出重点地段推荐采用的特殊防护方法。3 . 0 . 6 地铁建设工程的其他设计及施工,不得影响、减少和降低杂散电流防护所必需的防护措施及要求。3 . 0 . 7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应在地铁工程建设阶段完成施工,并应进行工程验收检验与移交 。wwwwwwwwwwwwwwwwww4 防护指标及防护工程方案4 . 1 防 护 指 标4 . 1 . 1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指标应由地铁沿线敷设的金属表面向周围电解质泄漏的电流密度和由此产生的偏移电位组成

25、。4 . 1 . 2 地铁金属结构受杂散电流腐蚀影响程度,宜通过监测回流走行轨对地 、回流走行轨对结构钢筋 、结构钢筋对地 的过渡电阻及结构钢筋对地电位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计算。4 . 1 . 3 判定金属结构受到杂散电流腐蚀影响的监测数值,可取列车运行高峰时间内的小时平均值或 lh 内10%峰值的平均值。4 . 1 . 4 钢筋混凝土结构极化电位正向偏移平均值应小于0 . S V。4 . 1 . 5 金属结构表面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允许电位,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计算,防护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钢筋对地电位高峰小时正向偏移平均值应取 0 . I V,或

26、lh 内10%峰值的正向偏移平均值应取0 . S V; 2 对地铁及地铁线路周围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管线未采取阴极防护的区域,结构钢筋对地电位高峰小时正向偏移平均值宜取0 . Z V 。4 . 1 . 6 当采取保护电位防护时,地铁主体建筑结构和金属管线结构对地的 保护电位值范围应取一1 . s v 一+。 . S V 。4 . 2 防护工程方案4 . 2 . 1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工程方案宜按整体防护类型与回流网的设计进行划分,其中回流网可分为由专用导体 ( 轨)及其连接件组成的绝缘回流系统和由走行轨及其连接件组成的轨道回流系统。新建地铁线路工程应对 回流网系统采用的回流导体 、防wwwwww

27、wwwwwwwwwwww护类别和技术要求等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与评估,为杂散电流防护选择并确定适宜的防护方案。4 . 2 . 2 当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回流网采用专用轨为回流导体设计时,回流网应为绝缘回流系统,其杂散电流防护工程方案可列为方案一。当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回流网采用走行轨为回流导体设计时,回流网应为轨道回流系统,其杂散电流防护工程方案可按下列防护措施进行划分: 1 采用加强绝缘与监测技术措施的防护工程方案可列为方案二 。 2 采用绝缘、监测与排流技术措施的防护工程方案可列为方案三。4 . 2 . 3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方案应符合表4 . 2 . 3 的规定。表 4 . 2 . 3 地铁杂散

28、电流防护工程方案方案回流导体回流网防护类型技术要求特征专用轨绝缘回流系统系统性绝缘 绝缘要求应与接触网相同走行轨轨道回流系统加强绝缘+监测 由地铁杂散电流引起的地铁结构电位偏离应小于自 然电位走行轨轨道回流系统绝缘+监测+排流 由地铁杂散电流引起的地铁结构电位偏离应小于危险电位,使地铁结构处于保护电位4 . 2 . 4 采用方案一的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专用轨回流网应按绝缘回流系统进行设计,回流轨应对地、对结构、对走行轨绝缘,绝缘水平应满足牵引供电系统标称电压最高值的要求。 2 专用轨回流网不应直接接地。当因检修等原因需接地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证接地电流值小于10O

29、mA / k m。wwwwwwwwwwwwwwwwww 3 在远期运行高峰期间由地铁杂散电流引起的结构钢筋对地电位平均值应小于0 . I V 。4 . 2 . 5 采用方案二的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走行轨对地、走行轨对结构钢筋应绝缘,其过渡电阻值不应小于1 5 o n k m 。 2 在远期列车运行高峰期间,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结构钢筋对地电位平均值应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一个互联区间的结构钢筋纵向电压平均值应小于 0 . I V。或经测试,结构钢筋对地电位正向偏移平均值应小于0 . I V , 或含有10%峰值的对地电位正向偏移平均值应小于0 . S V 。 3

30、走行轨不得直接接地,不应与无回流要求的其他系统有电气连通。 4 当走行轨回流系统设置轨电位限制装置时,地铁金属结构和沿线敷设的金属管线应对地绝缘,重点区段应采取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防护措施。 5 地铁沿线金属管线敷设与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穿越地铁隧道及高架桥的金属管线, 应在穿越区段的 隧道内外及桥梁外侧设置绝缘接头或绝缘法兰。当管 线穿越道床时,应采用绝缘套管。 2) 主体建筑结构中预埋的金属管孔与结构钢筋之间,不 应有电气连接。穿越金属管孔的线缆,应采用绝缘套 管或外敷绝缘层。 3 )管线在轨道下方穿越时,宜采用非金属绝缘材质的管 材。金属管材的水管应采取加强绝缘的防护措施。

31、4) 敷设在地铁隧道中的电缆、水管等金属管线结构,不 应直接接触地下水流、积水、潮湿墙壁、土壤及含盐 沉积物等。 5 )穿越区段应保持清洁、干燥,在其两侧应加装绝缘接 头或绝缘法兰。 6 )安装部位应便于检修维护。wwwwwwwwwwwwwwwwww 7) 绝缘距离应与接触网相同。4 . 2 . 6 采用方案三的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走行轨对结构、对地应保持绝缘,其过渡电阻值不应小于1 5 n k mo 2 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结构钢筋对地电位平均值应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一个互联区间的结构钢筋纵向电压高峰小时平均值应小于0 . I V。 3 走行轨不得直接接地,不

32、应与无回流要求的其他系统有电气连通,凡与走行轨相连的设备或装置应与接地的基础或元件绝缘。 4 地铁结构钢筋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结构段之间应具备电气连通条件,结构钢筋不得接地或兼作他用。 5 应建立自动监测与排流防护系统,并可人工或自动控制,应对地铁沿线杂散电流参数进行连续监测。 6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排流防护措施,并应使地铁结构钢筋处于一1 . S V 一十0 . S V防护电位范围之内: 1) 当测算杂散电流引起的结构钢筋对地电位平均值大于 设计允许值时; 2) 按本标准附录A测算的结构钢筋对地电位高峰小时平 均值大于 0 . I V 或含有 10%峰值的平均值大于 0 . S V时。

33、 7 地铁沿线金属管线敷设与设备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4 . 2 . 5 条第5 款及下列规定: 1) 地铁沿线轨旁设备的安装应对地、对结构、对排流网 绝缘,沿线敷设的金属管线、设备外壳及支架应采取 绝缘措施。管线外护套为金属材质的宜增加绝缘防护 套管或绝缘层,厚度宜大于等于s mm。 2) 新建或改扩建地铁所敷设的管线及设备外壳的材质, 宜采用非金属的绝缘材料。 3) 安装在隧道内壁和高架桥梁上的金属接地支架应与接wwwwwwwwwwwwwwwwww 地网进行可靠连接,但不得与结构钢筋和金属管线有 电气连通 。 4) 对地铁沿线敷设的埋地金属结构和金属管线采取的防 护措施,应经技术论证与评估后确

34、定。4 . 2 . 7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工程设计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对所选方案的防护工程设计。4 . 2 . 8 同一条地铁线路应采用同一种防护工程方案。4 . 2 . 9 在地铁不同线路实施的两种防护工程方案之间, 应采取隔离措施。wwwwwwwwwwwwwwwwww5 防 护 设 计5 . 1 一 般 规 定5 . 1 . 1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设计应按选定的防护方案及线路、轨道、主体建筑结构、供电系统、车辆基地等专业分别进行设计,受杂散电流影响方应共同进行防护评估,并应由工程总体设计进行统筹、综合与协调。5 . 1 . 2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设计应与电气安全、接地

35、安全等相关的防护设计相互协调,并应同时进行系统设计。5 . 1 . 3 防护设计应结合地铁线路的环境条件, 对地铁杂散电流相关参数、产生因素、影响范围,以及相邻系统的防护方法、措施和技术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评估,并应提出预防性的技术措施 。5 . 1 . 4 防护设计中所采取的防护技术措施,应根据引起地铁杂散电流并影响其大小的重要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评估和确定。地铁杂散电流重要参数宜包括下列内容: 1 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电流; 2 回流导体与地 ( 或与结构钢筋) 、排流网 ( 或结构钢筋)与地的过渡电阻值; 3 回流导体、结构钢筋或排流网的纵向电阻; 4 牵引变电所间距、列车位置与线路

36、长度; 5 回流导体电压降; 6 回流电 路横向连接间距。5 . 1 . 5 地铁回 流电 路可由专用轨、走行轨、电缆及连接件等导体组成。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应将走行轨回流网列为重点防护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wwwwwwwwwwwwwwwwww5 . 2 线路5 . 2 . 1 地铁线路专业杂散电流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地铁线路途经区域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地铁线路的走向,并提交沿线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研究报告。 2 应调查分析地铁线路途经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地下水电解质及土建工程材料等可能对杂散电流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应对本标

37、准第4 . 2 节所规定的三种防护方案进行论证,确定其中的一种防护方案并提交方案论证报告。 3 新建地铁线路走向设计,不应干扰市政给水排水、热力、石油、天然气、电力和电信等埋地金属管线管廊,并应对沿线埋地金属管线和金属结构单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 . 2 . 2 接近地铁线路的市政给水排水、热力、 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等埋地金属管线、管廊或管网工程,在新建或改扩建时,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埋地金属管线、管廊或管网应采取自 身防护措施,并应与已建成的地铁线路保持有效的防护间距。当某些区段接近地铁线路无法避免时,埋地金属管线、管廊或管网工程应采取主动预防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的专项防护措施

38、。 2 埋地金属管线、管廊或管网工程的自身防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 B / T 2 1 4 4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 B / T 2 1 4 4 8 、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G B / T 1 9285、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G B / T 2 1 2 4 6 、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 B / T2 3 2 5 7 、 埋地钢质管道直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G B / T 5 0 9 91、 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标准G B / T 5 0 3 9 3 、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G B / T 5 0 5 3 8 、 城

39、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95、 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 护技术标准S Y / T。 。 1 7 、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wwwwwwwwwwwwwwwwww准 S Y / To 4 4 7 和 埋地钢制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 Y / T 0 4 2 。 的 规定。5 . 2 . 3 新建地铁线路与沿线埋地金属管线、 管廊和管网之间应保持有效的防护间距,设计防护间距宜根据地下环境条件、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工程方案、主体建筑结构的绝缘防护措施、土建工程材料特性、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沿线埋地金属管线、管廊和管网工程自身的防护措施、防护水平及防护能力等确定

40、 。5 . 3 轨道5 . 3 . 1 地铁轨道专业杂散电流防护设计应根据地铁主体建筑结构的结构设计、构造要求和施工方法等条件,并按本标准第 4 . 2节规定的防护方案及技术要求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5 . 3 . 2 对采用方案一专用轨回流网的地铁建设工程,轨道专业防护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4 . 2 . 4 条的规定,专用回流轨应与走行轨绝缘,走行轨及其连接导体可直接接地。5 . 3 . 3 对采用方案二以走行轨回流和加强型绝缘防护组合设计的地铁建设工程,轨道专业防护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4 . 2 . 5 条的规定。5 . 3 . 4 对采用方案三以走行轨回流、绝缘和强制排流防护组合设计的地铁建设

41、工程,轨道专业防护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4 . 2 . 6条的规定。5 . 3 . 5 对采用方案二和方案三轨道回流系统的地铁建设工程,轨道专业应配合供电专业进行轨道回流网的绝缘性能和通畅性能的防护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走行轨与地、走行轨与主体结构钢筋之间应采取绝缘措施 。 2 走行轨与沿线敷设的金属管线、通风空调及电线电缆的金属外壳等不应连通。 3 走行轨及设备与道床的固定方式,宜在短轨枕上预埋绝wwwwwwwwwwwwwwwwww缘套管。 4 轨道绝缘件体积电阻率不应小于1 X10“ n m。单个轨枕的金属连接件与走行轨、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I Mn /件,湿电阻值不应小于 1

42、 O okn / 件。 5 轨枕块和钢轨下绝缘垫块的外延尺寸应大于与其连接的金属件,其外延尺寸不宜小于20mm。 6 道床螺纹道钉的套孔不应贯通,其绝缘电阻值应大于l o Mn / 支。 7 回流走行轨应保持钢轨的连续性和回流的通畅性,钢轨的连接应采取能减小其纵向电阻值的技术措施,包括焊接或低电阻的电气轨隙连接装置等。走行轨上行和下行并联后的纵向电阻值应小于0 . O l n /km。 8 回流走行轨在牵引变电所回流点同一断面轨缝连接处宜设置电缆连接的绝缘节,在并联的电缆线路中宜串接两只电流分流器 。 9 走行轨不得直接接地,不应与无回流要求的其他系统有电气连通 。 10当走行轨设置轨电位限制

43、装置时,地铁金属结构和沿线敷设的金属管线应对地绝缘,重点地段应采取加强绝缘的防护措施。 11使用木枕的道床区段所需木枕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防腐木枕T B / T 3 1 7 2的规定,木枕的端面和螺纹道钉孔应经过绝缘处理,并应设置专用绝缘层。 1 2 高架路段道床结构应采用加强绝缘的防护措施,走行轨对地过渡电阻值宜为隧道区段数值的2 倍。 13当采用防护工程方案二时,轨道防护设计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之一: 1) 轨枕应经过绝缘处理; 2) 与轨枕的连接应设置绝缘套靴; 3) 道床下面应铺设耐久性绝缘层。wwwwwwwwwwwwwwwwww 14具备铺设条件的道床区段应铺垫道床素混凝土,其铺垫厚度

44、不应小于4 00m m。当道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受条件限制道床素混凝土铺垫厚度达不到4 00m m时,应在道床下面铺设耐久性绝缘层或采取其他绝缘措施。 1 5 钢轨底面与道床面之间的间隙值应大于30m m。 1 6 隧道道床应设置排水系统,不得有积水。道床排水沟不应作为用水点生活用水和设备冷却用水的排水通道。 1 7 轨道专业采取杂散电流防护措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地铁采用防护工程方案二时,走行轨对结构、对地 的过渡电阻值不应低于1 50n k m; 2) 当地铁采用防护工程方案三时,走行轨对结构、对地 的过渡电阻值不应低于15n k m; 3 )地铁单线钢轨2 4 h或2

45、4h 整倍数时间段内流出的平均 杂散电流值不应大于2 . S A / k m。5 . 3 . 6 当采用防护工程方案三时,轨道专业应配合供电专业进行地铁杂散电流排流网的防护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流网应敷设在道床底部并保持纵向电气连通。 2 排流网导体可为钢筋、扁钢或扁铜等金属。 3 排流网宜分段建设,每段的两端应设置杂散电流专用的测量与防护连接端子,端子至变形缝的距离宜为0 . Z m一1 . o m。端子应与排流网导体进行焊接连接,其数量和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 隧道及地下结构排流网设计宜在道床下预埋排流钢筋、扁钢条或扁铜条等导体,在确认道床纵向结构钢筋与隧道结构钢筋处于绝缘的前

46、提下,当排流网纵向电阻过大时,宜采取下列防护措施 : 1) 排流钢筋、扁钢条或扁铜条等导体宜与隧道结构钢筋 进行焊接连接; 2) 宜在排流网上并联电缆。wwwwwwwwwwwwwwwwww 5 高架结构排流网设计宜在轨道梁承轨台预埋排流扁钢条或扁铜条等导体,在确认梁体纵向结构钢筋与桥墩支撑结构钢筋处于绝缘的前提下,当排流网纵向电阻偏大时,宜采取下列防护措施之一 : 1) 排流钢筋、扁钢条或扁铜条等导体宜与梁体纵向结构 钢筋进行焊接连接; 2) 宜在排流网上并联电缆。 6 用于隧道和高架区段排流网的钢筋、扁钢或扁铜等导体的总截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电气安全、接地和回流第2 部

47、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G B / T 2 8 0 2 6 . 2 和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参考数值应满足下列指标之一: 1) 远期高峰时段排流网对地电位正向偏移平均值应小 于 0 . I V; 2) 远期高峰时段lh 内10%峰值的排流网极化电位正向 偏移平均值不应大于0 . S V 。5 . 4 主体建筑结构5 . 4 . 1 地铁主体建筑结构的杂散电流防护设计宜包括车站建筑、高架结构和地下结构。5 . 4 . 2 主体建筑结构的地下工程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 B 5 0 1 0 8和

4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8 的规定。 2 地下车站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 B 5 0 1 0 8执行,并应列为一级。 3 区间隧道及连接通道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 B 5 0 1 0 8 执行,并不应低于二级。wwwwwwwwwwwwwwwwww5 . 4 . 3 在 干 燥环 境 下测试 地下建筑防 水 材料的 体积电 阻率 ( 户值不得小于1 又10“ n m 。5 . 4 . 4 穿越江、河、湖、海及沼泽地带的隧道和线路交叉跨越点 50m区域内的地铁主体建筑结构,应采取加强

49、绝缘的防护措施 。5 . 4 . 5 主体建筑结构的结构强度与载荷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等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 5 0 0 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5 0 01。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 B / T5 0 4 7 6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 B 1 0 0 9 2 和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 B 1 0 0 0 5 的规定。5 . 4 . 6 对采用轨道回流系统的地铁建设工程, 主体建筑结构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网的焊接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 部分:钢筋焊接网G

50、B / T 1 4 9 9 . 3和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J 1 14的规定。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 B 50 1 57和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 B 1 0 0 9 2 的规定。 3 主体建筑结构中的钢结构防护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 B 5 0 0 1 7 执行。结构变形缝应采取防渗水措施或绝缘措施。变形缝两端应设置杂散电流专用 的测量与防护连接端子,45端子至变形缝的距离宜为0 . Z m 1 . O m。5 . 4 . 7 对采用防护方案二的地铁建设工程,主体建筑结构的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施工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