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864839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140 大小:15.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JJCJJ194-2013备案号J1590-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u r b a n r o a d s u b g r a d e s2013-05-13 发 布2013-12-01 实 施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 部 发 布wwwwwwwwwwwwwwwwww【+华人民 婴 和| 国行业 标淮 :城市遣路路基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鲰o f -嗣矾豳哐 咒 了E90唧拙准鄱闩 i 中华人民共枷国畲房釉城乡建谡部簖目砷 弘窍O-台晖】z 月】 窗申圆 建蔬工业斟脓社JL 莸w

2、wwwwwwwwwwwwwwwww中 华人民 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u r b a n r o a d s u b g r a d e sCJJ194-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开本:8501168毫米 1/32 印张:4% 字数:117千字13年11月第版 13年u 月第一次印刷定价:z s .Cl l l 元统一书号 :1511223仫o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间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田)本社网址:h t

3、t p :/| 郦、c a b p .c o c n网上书店:h t t p :/ 螂.c h i n a b u i l d i n g .晚Cn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生口第2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94-z O13,自2013年12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3。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3年5月 13日wwwwwwwwwwwwwwwwww口根据原建设部 关

4、于印发 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E07125号)的要求,本规范由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6.路基防护与支挡;7.特殊路基;8。路基改建与扩建。本规 范 以黑体 字标 志 的条 文 为强 制 性 条 文,必须 严 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同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寄送 同

5、济大学(地址:上海市嘉定 区曹安公路48OO号;邮政编码:z O18)。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同济大学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凌建明 刘伟杰 钱劲松 李 进聂大华 王晓华 黄琴龙 陈希昌徐一峰 袁胜强 段铁铮 严西华4前wwwwwwwwwwwwwwwwww枭自 力砷獭耷八员:湿学鹞撙舒!中昊立坚绷锩篝跃蘩 伟貉 瀵 曩砰康 平曹垂豢:韩萍张壶蓦wwwwwwwwwwwwwwwwww次目1234J总贝 刂 1术语 和符号 22.l 术语 22

6、.2 符号 3基本规定 7一般路基 84.1 一般规定 84.2 路基干湿类型 84.3 填方路基 94.4 挖方路基 114.5 路床 134.6 路基压实 144.7 特殊部位的路基填筑与压实 15路基排水185,1 一般规定 185,2 地表水 185,3 地下水 20路基 防护与支挡236.1 一般规定 236,2 路基稳定与变形计算 236.3 路基防护 266.4 支挡加固 276.5 路基监测 33特殊路基357.1 一般规定 356wwwwwwwwwwwwwwwwww7.2 软土地区路基 357.3 红黏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 427.4 膨胀土地区路基 447,5 黄土地区路基

7、 477.6 盐渍土地区路基 527.7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 557.8 岩溶地区路基 567,9 浸水路基 587.10 滨海路基 598 路基改建与扩建618.l 一般规定 618.2 既有路基性状调查与评价 618.3 既有路基利用与处治 628.4 路基拓宽 63附录A 路基临界高度 65附录B 路基回弹模量确定方法 75本规范用词说明 84引用标准名录 85附:条文说明 87wwwwwwwwwwwwwwwwww12Co n t e n t sGe n e r a l Pr o v i s i o n s 1Te r m s a n d s 叩 b o l s 22,1 Te m s

8、22.2 S卩b o l s 3Ba s i c Re q u i r e m e n t s 7Or d i n a r y s u b g r a d e 84.1 Ge n e r a l Re q 山r e m e n t s 84.2 s u b g r a d e Mo i s t u r e Co n d i t i o n 84.3 Fl i n g 94.4 Cu t t i n g 114.5 Ro a d b e d 134.6 Co m p a c t i n 144.7 Fn n g a n d Co m p a c t i n a t s p e c i a l s

9、 e c t i o n s 15Su b g r a d e Dr a i n a g e 185.1 Ge n e r a l Re q “r e m e n 185.2 s u r f a c e Dr a i n a g e 185.3 s u b s u r f a c e Dr a i n a g e 20s u b g r a d e Pr o t e c t i o n a n d St r e n g t h e n i n g 236.1 Ge n e r a l Re q u i r e m e n t s 236.2 St a b i t y An a l y s i

10、s a n d De f o r l l a t i o n Ca l c u l a t i o n 236.3 s u b g r a d e Pr o t e c t i o n 266.4 Re t a i n i n g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276,5 s u b g r a d e Mo n i t o r i n g 33Sp e c i a l s u b g r a d e 357.1 Ge n c r a l Re q o r e m e n t s 3583 准wwwwwwwwwwwwwwwwww7.2 s u b g r a

11、d e i n s o f t Cl a y Ar e a 7.3 Su b g r a d e i n La t e r i t e a n d Ii g h -h q u i d -h n 刂t s o Ar e a 7.4 s u b g r a d e i n Ex p a n s i v e s o Ar e a 7.5 Su b g r a d e i n Le s s Ar e a 7.6 Su b g r a d e i n s 扭i n e s o Ar e a 7.7 s u b g r a d e i n s e a s o n a l Fr o z e n s o i

12、1Ar e a 7.8 Su b g r a d e i n Ka r s t AFe a 7.9 s u b g r a d e Im r n e r s e d i n 、Va t e r 7.1o a s t a l Su b g r a d e 8 Su b g r a d e Re c o n s t r u Ct i o n a n d Wi d e n i n g 8.1 Ge n e r a 1JRe q u i r e m e n t s 8,2 E蛀s t i n g Su b g r a d e I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Ev a l

13、u a t i o n 8,3 E心s t i n g s u b g r a d e Re u s e a n d Tr e a t m e n t 8.4 s u b g r a d e Wi d e n i n g Ap p e n d i x A C五t i c a l He i g h t o f Su b g r a d e Ap p e n d i x 13 De t e r n i n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s u b g r a d eMo d u l u s 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o r d i n g i n Th

14、 i s Co d e Ii s t o f Q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 Ad d i t i o n : 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r o v i s i o n s 冖b 臼 4 7 冖b R b Q 一 1亠 , J s s 4 s 冖73 奎 准 厶 5 5 5 5 5 6 6 6 6 6 6 7 8 8 8wwwwwwwwwwwwwwwwww1 总 贝 刂1.0.1 为适应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使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级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

15、1.0.3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应根据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1.0.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wwwwwwwwwwwwwwwwww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路基 洳b g r a d e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横断面要求修筑的带状结构物,是路面结构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2.1.2 路床 r 。猁b e d路面结构底面以下0.80m 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分为上路床(0 0.30m )和下路床(0.30m 0。s Om )。2.1.3 一般路基 o r d i n a r y

16、s u b g r a d e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均良好的路段修筑的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2.1.4 特殊路基 ”山d m b g r a d e位于特殊岩土地段、不 良地质地段的路基,或者高填、深挖的路基,或者其性能受自然囚素影响强烈的路基。2.1.5 路基回弹模量 s u b g r a d e m o d u l “路基重复加-卸载试验 中,某一应力级位条件下,卸载阶段的竖向应力与对应回弹应变的比值。2.1.6 CBR(力日 帅 丨 承载比) Ca l i f o r 血a b e a r i n g r a t l o表征路基填料抵抗局部荷载压人变形能力的一种强度指标,即标准击

17、实试件在水中浸泡4昼夜后,在规定贯人量时所施加的单位压力与标准碎石在相同贯人量时所施加的单位压力之 比值,以百分数表示。2.1.7 压实度 d e g r e e Of m p a c t i o n路基压实后的实测干密度与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2.1.8 路基湿度 s u b g r a d e m s t u r e2wwwwwwwwwwwwwwwwww路基中水的含量状态,可用含水率、稠度、饱和度等表示 。2.1.9 丑 各 虐 姜 稠度 s u b g r a d e c o n s i s t e n c y表征路基湿度状态的一种指标,即路基土的含水率与液限之

18、差和塑限与液限之差的比值。2.1.10 路基临界高度 c t 忆a l h e 螅h t o f 洳 b g r 耐e在最不利季节,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的最小高度。2.1。 路基相对高度 r e l 招v e h o g h t o f s u b g r a d e路基边缘高出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的高度。2.1.12 填石路基 r o c k 11e d s u b g r a d e用粒径大于40m m 、含量超过70%的石料填筑的路基。2.2 符 号2.2.1 路基湿度H路基相对高度;Hl 路基干燥与中湿分界状态对应的临界高度;H2路

19、基中湿与潮湿分界状态对应的临界高度;H3路基潮湿与过湿分界状态对应的临界高度;饥土的液限;卿土的塑限;z t ,c 路床顶面以下80c m 深度内的平均稠度;v d 干燥和中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稠度;叨口中湿和潮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稠度;吼3潮湿和过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稠度。2.2,2 路基回弹模量及其测定方法E室内试验法回弹模量实测值;EOD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风s 室内试验法考虑试筒尺寸约束修正后的回弹模量测试结果;R室内试验法试筒尺寸约束修正系数;wwwwwwwwwwwwwwwwww考虑不利季节和路基干湿类型的回弹模量综合影响系数;z 考虑保证率的回弹模量折减系数;E。b 现场承载板法测试计算值;D

20、 承载板直径;P现场承载板法的荷载;J现场承载板法检测的回弹变形;泊 松 比;JOD路基设计弯沉值;p 测定车轮胎接地压强;冖测定车轮胎当量圆半径;脚均匀体弯沉系数;Kl 不利季节影响系数;厶保证率系数。2.2.3 支挡结构S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R()支挡结构结构抗力函数;Rk 抗力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圻结构材料、岩土性能的分项系数;y Q1J叵载或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的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y QP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y Q3水浮力分项系数;/Ql 静水压力分项系数; 动水压力分项系数;钔结构或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九换算土层厚度;q 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r 一墙

21、背填土的重度;幻偏心距;涩wwwwwwwwwwwwwwwwwwB支挡结构基础宽度;E几基底容允承载力;Kc 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2.2.4 软土地区路基S总沉降;Sd 瞬时沉降;Sc 主固结沉降;Ss 次固结沉降;Sz 桩长深度内地基的沉降;s 沉降系数;Ut 地基平均固结度;冖滑动面处桩体的竖向应力;卿粒料桩内摩擦角;桩对土的置换率;%桩的抗剪强度;r s 地基土的抗剪强度;r p s 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E卩桩体压缩模量;Es 土体压缩模量;EI、复合地基的压缩摸量;滑动面倾角;Dp 桩的直径;Bp 桩间距;泌桩间土应力折减系数;饣桩土应力比;E盯,厂桩端平面下第J层

22、土第j 个分层在 自重应力至自重应力加附加应力作用段的压缩模量;盯,l 桩端平面下第J层第扌分层的厚度;%,f 桩端平面下第J层第J分层的竖向附加应力;wwwwwwwwwwwwwwwwww伽樾鑫沉降汁算经嗡系鍪。孰五!弓季节樨冰淼地匿略塞曷 亍J辚基 葫 斓 剐 鳘i妍一硌基繇搡内剩同扈髋毋 一籀廛郾猁攥土粼 姗 氨 豳 皙 辍;娩汀一深胀韭路墓临界碾廿骟 铆蠹大冻深,泓 亍一蝽缭冰置珊崮瀵:胜P5!勤麟唧区路鏊L-翻蚋时幡响豳,铷 荆黼鳓醣帔 弓勐豳角氵蕊搀系麴f罾 走 静百肉鳏蹯。wwwwwwwwwwwwwwwwww3基本 规 定3.0.1 路基设计应与城市规划和沿线 自然景观相协调,有效

23、利用原有地形,避免高填深挖,防止诱发地质灾害,并应充分评估对沿线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历史古迹的影响。3.0.2 路基设计应保证路基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 、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3.0.3 路基设计前应进行调查和勘察,获取路基设计所需的各项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3.0.4 路基土的分类应采用统一分类法,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的规定。3.0.5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3.0.6 路基排水设计应按所在排水系统的规划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规定。3.0.7 快速

24、路的机动车道内严禁设置管道检查井。3.0.8 路基防护应根据当地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合理采取植物防护或(和)工程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wwwwwwwwwwwwwwwwww4一般 路 基4.1一般 规 定4,1.1 路基土石方的取、弃应结合当地城市规划,兼顾土石方用量、土石质类型、用地情况及运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取、弃地点。4.1.2 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 、工业废渣与建筑渣土。生活垃圾不得用于路基填筑。4.2 路基干湿类型4.2.1 路基干湿类型可采用分界稠度划分,并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当

25、缺少资料时,也可根据路基相对高度,按表4.2。l 讫确定。路基临界高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划分。表4.2.1 路基干湿状态的分界稠度值注:t Gt I、t =l 口、TFc 3分别为干燥和中湿、中湿和潮湿、潮湿和过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稠度,c 为路床顶面以下BOc m 深度内的平均稠度。表4.2。I9 路基干湿状态的路基相对高度判定标准土质类别干湿状态干燥中 湿潮 湿过 湿戥t c l r lz t t I矶t t L9逄仍汪 o c :7丿c Qo .85勿c v c 0,900.90吼0.75c (0.75路基干湿类型路基相对高度H一般 特 征干燥Ff H1路基干燥、稳定,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不受

26、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wwwwwwwwwwwwwwwwww续表4,2.2路基干湿类型路基相对高度H一 般 特 征中湿砀 HH1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影响的过渡带区内潮 湿H3HH2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毛细影响区内过 湿HH3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毛细影响区内注:Hl 、H2、H8为路基干燥与中湿、中湿与潮湿、潮湿与过湿分界状态对应的临界高度。4.2.2 对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对次干路和支路,路基宜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否则,应采取翻晒、换填 、改良或设置隔水层、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4.3填方 路 基4.3.1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

27、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 m 。4,3.2 强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冻土(及含 冰的土)、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4.3.3 浸水路基应选用渗水性 良好的材料填筑,不宜采用粉质土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避免振动液化。4.3.4 当采用细粒 土填筑路基 时,填料最小 强度应 符 合表4.3.4的规定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石灰 、水泥或其他稳定材料进行处治。表4.3.4 填方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o 。8 1

28、.53)1.529wwwwwwwwwwwwwwwwww4.3.5 当采用石料填筑路基时,最大粒径应小于摊铺层厚的 3,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r r m 。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 、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用于路堤填筑。4.3.6 当采用粉煤灰填筑路基时,应预先调查料源并进行必要的室内试验。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粉煤灰烧失量宜小于%、含硫量宜小于3%,超过标准的粉煤灰应做对 比试验,经分析论证后方可采用。4.3.7 当填方路基的地质条件 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 时,边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填土路基的边坡坡率不宜大于表4.3。1的规定值。2 填石路基的边坡坡率不宜大于表4.3.7饣

29、的规定值。中硬和硬质石料的填石路基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石块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 、尺寸不小于300m m 的规则石块。填高小于5m 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1m ;填高为5m 12m 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1.5m ;填高大于12m 时 ,码砌厚度不应小于2m 。表4.3。1 填土路基边坡坡率填料类别边坡坡率上部高度(H8血)下部高度(H12m )细粒土l :151 : 1 75粗粒土l :1.5l : 1.75巨粒土l :1,3l :1.5表4.3。2 填石路基边坡坡率填石料类型边坡坡率上部高度(H8m )下部高度(H12m )硬质岩石1:1。ll :1.3中硬岩石1:1.31:1.5软质岩石

30、1:1.51 : 1 75】owwwwwwwwwwwwwwwwww3 吹(填)砂和粉煤灰路基的边坡应采取土质坡(包边土)保护措施,土质坡厚度不宜小于1m 。4.3.8 填方路基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地基顶面存在滞水时,应根据积水深度及水下淤泥层的范围和厚度,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石挤淤或砂砾石等处理措施。2 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3 当地面横坡为1:5 1: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 ,并应设置2%的反向坡;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4 当地下

31、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设置渗水性好的隔断层等措施。5 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快速路和主干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次干路和支路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不得小于本规范表4.6.2中“零填及挖方路基”的规定值。4.3.9 对边坡高度超过z Om 或地面坡率陡于1:2.5的斜坡上的填方路基,以及不 良地质、特殊地段的填方路基,应按本规范第6.2节的规定,进行稳定、变形计算和个别设计。4.4挖方 路 基4.4.1 土质挖方路基的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实际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2、边坡高度、爿:水措施和施工方法,并根据当地同类稳定 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结果综合确定。对边坡高度不大于z Om 的土质挖方边坡,坡率不宜大于表4.4.1的规定值。wwwwwwwwwwwwwwwwww表4.4.1 土质挖方路基边坡坡率土的类别边坡坡率细粒土l :1.0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胶结和密实l : 0 75中 密l :1.0注:黄土、红黏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路基挖方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按本规范第7章的有关规定确定。4.4.2 岩质挖方路基边坡的形式及坡率应根据现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边坡高度、岩性、岩体结构、结构面

33、产状、风化程度和施工方法,并参考当地稳定岩质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结果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予以检算。对高度不大于30m 且无夕 卜 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挖方边坡,其坡率可按表4.4.2确定。注:l 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2 类强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4.4.3 高度超过m 的土质挖方边坡,有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或边坡高度超过本规范表4.4.2适用范围】2表4.4.2 岩质挖方路基边坡坡率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15m H1.5零填及挖方路基00.3o .30,8石料类型路基顶面以下深度(m )摊铺厚度(n m ,孔隙率 %

34、)硬质石料0.8 l 。5辽400231.5以下600254wwwwwwwwwwwwwwwwww续表4.64石料类型路基顶面以下深度(m )摊铺厚度(m 孔隙率(%)中硬石料0,8 1.5姓00221.5以下 50024软质石料o 。8 1.5300201.5以 下如o224.7 特殊部位的路基填筑与压实4.7.1 与相邻路基存在显著刚度差异或不均匀连续的特殊部位,路基应充分压实,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与周边路基的强度和刚度基本一致。4.7.2 沟槽回填与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6.2条的规定。当沟槽回填压实确有困难时,上路床以下的回填土可按相关管道设计或施工

35、规范的规定执行。2 沟槽底至管顶以上0.5m 范围内宜采用渗水性好、容易密实的砂、砾等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50m m 。3 当回填细粒土含水率较高且不具备降低含水率条件、难以达到压实要求时,应采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4.7.3 管道检查井部位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市政公用管线检查井位置宜避开机动车轮迹带。2 管道检查井周边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6.2条的规定。3 管道检查井周边路基回填应采用渗水性好、容易密实的砂、砾等填料。4 软土地区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机动车道范围内的管道检查井,宜设置具有卸荷作用的防沉降井盖。4.7.4 掘路工程中的路基回填修复应符合下列

36、规定:5wwwwwwwwwwwwwwwwww1 路基回填修复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在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并宜缩短修复周期,减少掘路修复对交通的影响。对于城市爆管、过街掘路,以及特别重要或交通特别繁忙的路段,应实施快速修复。2 回填路基的回弹模量应达到与新建道路相同的标准。3 路基回填宜选用强度高、级配 良好、水稳定性好、便于获取和压实的材料,亦可采用经过处治的钢渣、矿渣等工业废渣。对于应急掘路的快速修复,应采用沉陷量小,易于压实或结硬,或者 自密实的材料回填。4 回填路基的压实度应符合表4.7。4的规定。5 路基回填时,应采取设置台阶、铺设加筋材料等措施,保证开挖与非开挖区域路基接

37、触面的良好结合。表4.7.4 回填路基压实度标准注:表中数字,/线左侧为重型击实标准,/线右侧为轻型击实标准。4 75 城市高架桥梁承台周边的路基填筑与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承台在平面布置时不宜伸人地面道路的机动车道范围。当受条件限制时,承台应深埋,埋深不宜小于1.5m 。2 在机动车道范围内的承台基坑回填应采用渗水性好、易密实的填料,并应符合路基压实度要求。47.6 桥涵台背的路基填筑与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路堤与桥台、横向构筑物(箱涵、地道)的连接处应设6路床顶以下深度(c m )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 方上路床03095/9893/9590/93下路床308o上路堤80

38、15o93/9590/9387/90下路堤冫)15090/9390/93零填及挖方03095/9893/9590/93wwwwwwwwwwwwwwwwww置过渡段,并应依据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进行综合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倍 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2 桥涵台背、挡土墙墙背应选用渗水性好、易密实的填料。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采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4.7.7 路基填挖交界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填方区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的规定,挖方区应符合本规范第4.4节的规定。2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填方区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

39、料填筑,并应对挖方区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填方区宜采用填石路基。3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可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或无机结合料处治土填筑,岩质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基。4 有地下水出露时,宜在填挖之间设置横向或纵向渗沟。4.7.8 地铁等浅埋结构物上方路基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铁等浅埋结构上方的路基设计,应符合结构物的承载力和变形控制要求。2 路基附加荷载大于浅埋结构物要求时,应采用轻质材料置换。3 地铁浅埋结构上方路基 回填部分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6.2条的规定,否则应采取处理措施。4 路床顶面以下60c m 范围内不宜有基坑维护等坚硬的

40、结构物,否则应采取处理措施。I7wwwwwwwwwwwwwwwwww5路基 排 水5.1 -般规 定51.1 路基排水设计应采取排、疏、防相结合的原则,并应与路面排水系统、边坡防护、地基处理等其他措施相互协调,保证路基稳定,避免道路水损害。5.l .2 路基排水设施应与道路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5.1.3 路基施工临时性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且应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5.2 地 表 水5.2.1 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宜采用管道、偏沟、雨水 口和连接管等排水设施;郊区道路可采用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和涵洞等排水设施。5.2

41、.2 地表排水设施的布设应充分利用城市排水系统、天然水系和地形,选择和处理进出口位置,并应使水流顺畅,不宜出现堵塞、淤积、冲刷 、溢流、渗漏、冻结等。5.2.3 排水沟管排放的水流不得直接排人饮用水水源。5.2.4 当道路雨水以自流的形式排放时,排水管出水 口应设护坡等防冲刷措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标志。当出水口跌水较大时,应设计消能措施 。5.2.5 地表水的雨水径流量应按设计暴雨强度进行计算。暴雨强度的重现期应根据排水方式、道路类别和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当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时,重现期取值应满足表5.2.51的要求;当采用边沟排水方式时,重现期取值应满足表5.2。2的要求。当地表排水设施服务于周边

42、地块时,重现期取值还应符合地i 8wwwwwwwwwwwwwwwwww道路等级城市级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大城市3冖624120.5 1中小城市1 3o .5 1块规划要求 。表5.2.I管道排水暴雨强度设计重现期(年)5.2.6 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满足地表排水 的要求;各种沟管和泄水口的泄水能力,其断面形状和尺寸应满足排泄设计流量的要求;沟管 内水流 的最大和最小流速应在允许流速范围内。5.2.7 当采用边沟排水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基较低,且边坡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填方路基边坡可采取横向漫流方式排水;其他情况应在外侧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

43、通过泄水 口和急流槽排除。2 边沟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困难情况下不宜小于o .1%。出水口间距多雨地区不宜大于300m ,一般地区不宜大于500m 。5.2.8 分隔带 、人行道的绿化带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隔带表面水的防排水设计应根据所在地 区降雨量 、道路等级及分隔带宽度等 因素综合考虑,防止雨水进人路基内部。2 分隔带部分被连续高架桥遮挡的路段可不设置分隔带排水设施。3 绿化带宜设置横坡,坡率不宜小于2%。表5.2.2 边沟排水暴雨强庋设计重现期(年)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重现期9wwwwwwwwwwwwwwwwww5.3地下水5.3.1 当路基范围内地下水位较

44、高、路基干湿状态不满足要求,且路基标高受限时,应采用地下排水设施,以降低地下水位或将地下水引至路基范围外。5.3.2 路基地下排水可采用暗沟(管)、渗沟、排水隔离层等设施。地下排水设施的类型、位置及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并应与地表排水设施相协调。5.3.3 当地下水排人雨水管道时,其流量应单独计算。接人部分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规定。5.3.4 地下排水设施的沟(管)底纵坡,应保证水流通畅,不得淤积,也不得引起冲刷。5.3.5 当路基范围内有泉水或承压水时,应将水流引至路基范围外。当不能设置明沟时,应设置暗沟或暗管。暗沟或暗管的设计应

45、符合下列规定:1 暗沟的沟底纵坡不应小于1%,当采用暗管排水时,管底纵坡不宜小于0.5%。2 暗沟或暗管顶应敷设反滤层,出口处水位应高于排人水体最高水位c m 以上,防止倒灌。3 泉水流量可根据丰水季节流量观测或历史流量记录确定。4 暗沟或暗管的结构强度应保证路基的稳定,暗沟或暗管顶面的埋深不应小于50c m 。冰冻地区暗沟应埋置于当地冰冻线以下的土层中或采取保温措施。5.3.6 当道路所经地段有潜水 、层间水,挖方路基底部出现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或路堑稳定时,可修建渗沟将水排除。渗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渗沟的构造可根据水量选用填石渗沟、管式渗沟或洞式渗沟。2 用于截断地下水

46、的渗沟的轴线宜与渗流方向垂直布置。20wwwwwwwwwwwwwwwwww3 渗沟的流量可根据含水层厚度、渗沟内的水流深度、含水层材料的渗透系数 、地下水位降落曲线等因素计算确定。4 填石渗沟可用于流量不大、流程不长的路段,其纵坡不应小于1%,一般可采用5%。沟内可采用石质坚硬的较大粒料填充,填充高度不应小于0.3m ,并应高出原地下水位。5 管式渗沟可用于地下引水较长的地段,但渗沟过长时应加设横向渗沟。管径由水力计算确定,内径不宜小于20c m 。纵坡宜为1% 3%,且不应小于0.5%。管道可采用陶土、混凝土、石棉或聚氯乙烯带孔塑料管等材料。冬季管内水流结冰的地段,可采用较大苴径的水管,并应

47、加设保温层。6 洞式渗沟可在地下水流量较大的路段或缺乏管材时使用。洞身大小应依据水流量确定。洞身应设在不透水层内,纵坡宜为1% 3%,且不应小于0.5%,有条件时可采用较大纵坡。7 渗沟的基底应埋人不透水层,沟壁迎水一侧应设反滤层汇集水流。当含水层较厚,沟底不能埋人不透水层时,沟壁两侧均应设反滤层。8 渗沟排水层(或管、洞)与沟壁之间应设置反滤层。9 渗沟的埋置深度应根据路基冻结深度、毛细水上升高度、路基范围内地下水的降落曲线等因素确定。10 每隔30m 50m 或在平面转折和坡度由陡变缓处宜设置检查井。5.3.7 当挖方路基部分地下水进人路基时,可采用将两侧混凝土支挡结构与防水地板相结合的混

48、凝土U形槽。U形槽沿道路的纵向设置范围宜满足地下水位的最高历史纪录和远景年的估计最高水位的要求。混凝土U形槽的结构设计及防水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相关规范的要求。5.3.8 在承压地下水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修筑路基时,可在原地面与路基交界处设排水隔离层,也可在路基内部设排水隔离层,将地下水引出路基外或将由路面渗透而来的水隔离。用于排水的隔离层应符合下列规定:2wwwwwwwwwwwwwwwwww二| 嗝离孱哟韭主缫物最小抗簿碑麇不应小予髑喻” 韭皿挚物蝽骧趣燮童为岷彐幡离材鹣可迤郡矿渣、碎荫或蘸有衤萁最大粒径宣沟s 咖断:通过遇0跏镛拙曲蛐矢矛l O批P通过0| 锦i 娅皿饰孔豳材脚其塑性指数忝鼷

49、大于侄 甄七目鞴蘸隔蓠息顶面应茼出| 设计龇下冰砬狲蛔 或 铆豇上茹绾wwwwwwwwwwwwwwwwww6 路基防护与支挡6.1一般 规 定6.1.1 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对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 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进行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6.1.2 在地下水较为发育的路段,应进行边坡防护与地下防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等填筑的路基,应采取坡面防护和防排水的综合措施。6.1.3 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支挡结构的类型选择及位置确定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等要求。6.1.4 路基

50、支挡结构和防护工程宜与相邻建筑物相协调。6.1.5 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边坡临时防护工程宜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6.1.6 高填方路基 、深挖方路基及不良地质和特殊地段的路基,应进行重点路段的路基稳定和变形的监测设计。6.2 路基稳定与变形计算6.2.1 高度超过m 或地面斜坡坡率大于1:2.5的填方路基及不 良地质 、特殊地段 的填方路基,稳定性 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填方路基稳定性 、填方路基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毕 肖普法进行分析计算。软土地基上的路基稳定性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2.3条的规定。2 填方路基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可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分析计算。wwwwwww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施工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