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864868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182 大小:2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亲,该文档总共1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JJCJJ169-2012备案号J1340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p a v e m e n t d e s i g n o f 刂b a n r o a d2011-12-19 发 布2012-07-01 实施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 发布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p a v e n l e n t d e s 廴夕l o f u r b a n r o a dCJJ169-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期:2

2、 0 1 2 年 7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北 厉 志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p a v e m e n t d e s i g n o f u r b a n r o a dCJJ16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开本:“011s g 毫米 V鸵 印张:5% 字数:152千字2012年 5月第一版 2012年5月第一次印刷定价:z 9.00元统一书号 :15112z 1z g 7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如

3、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z )本社网址:l l t t p :/灿脚弘c a b p 。c o m c n网上书店:l ,t t p :/-.c h n a b “u i n g .血Cn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土口第122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6912,自12年7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6.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 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奸12丿目 19 日ww

4、wwwwwwwwwwwwwwww口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E07彐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和代号;基本规定;路基、垫层与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其他路面;路面排水。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

5、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0092)。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同济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徐 健 温学钧 郑晓光 许志鸿李立寒 聂大华 王晓华 朱兆芳何昌轩 乔英娟 杨 群 张慧敏臧金萍 谷李忠 王维刚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杨孟余 陈炳生 郭忠印 张 沉丁建平 马国纲 黎 军 刘清泉4前wwwwwwwwwwwwwwwwww次目1 总贝 刂 12 术语、符号和代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2,3 代号 73 基本规定 83

6、.1 一般规定 83.2 设计要素 9连 路基 、垫层 与基 层164,1 路基 164.2 垫层 164.3 基层 165 沥青路面225.1 一般规定 225.2 面层类型与材料 225.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75.4 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 305,5 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345.6 加铺层结构设计 386 水泥混凝土路 面436.1 一般规定 436.2 设计指标与要求 436.3 结构组合设计 456.座 面层材料 476.5 路面结构计算 49wwwwwwwwwwwwwwwwww6,6 面层配筋设计 576.7 接缝设计 636.8 加铺层结构设计 677 砌块路 面727.1 一

7、般规定 727.2 砌块材料技术要求 727.3 结构层与结构组合 757.4 结构层计算 768 其他路 面788.1 透水人行道 788.2 桥面铺装 788,3 隧道路面铺装 799 路面排水809.1 一般规定 809.2 路面排水设计 809.3 路面内部排水 829.4 分隔带排水 849.5 交叉 口范围路面排水 849,6 桥面排水 85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86附录B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 89附录C 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93附录D 沥青混合料单轴贯人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96附录E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洄弹模量试验方法 98附录F 水

8、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101本规范用词说明102附:条文说明103wwwwwwwwwwwwwwwwww12Co n t e n t sGe n e r a l Pr o v i s i o n s 1Te r m s , s 叩b o l s a n d Co d e Na m e 22,1 Te r m s 22.2 勒m b o 、 42.3 Co d e Na m e 7Ba s i c Re q u i r e m e n t s 83.1 Ge n e r a l Re q u i r e n l e n t s 83.2 Co m r o l El e m e n t s 9S

9、u b g r a d e , Be d Co u r s e a n d Ba s e Co u r s e 164.1 Su b g r a d e 164.2 Be d Co u r s e 164.3 B灸s e Co u r s e 16As p h a l t Pa v e m e n t 225.1 Cy e n e r a l Re q u i r e m e n 峦 225.2 Pa v e m e n t %t e g o r y a n d Ma t e r l a l 225.3 Pa v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Co m b i n a

10、 t i o n De s i g n 275.4 Pa v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De s i g n Ir t d e x a n d De m a n d 305.5 Pa v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Ca l c u l a t i o n 345.6 De s i g n o f o v e r l a y s t r u c t u r e 38Ce m e n 丨Co n c r e t e Pa v e m e n t 436.1 Ge n e r a l Re q o r e m e n t s 436.2 D

11、c g n Co n t r o l El e m e n t a n d D-n d 436,3 Pa v e 1n e n t St r u c t u r e Co m b 订 o o n De s i g n 456.4 Pa v e m e n t Ma t e Ha l 476.5 Pa v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Ca l c u l a t i o n 49wwwwwwwwwwwwwwwwww6,6 Pa v e n Ie n t Ro n f o r c e m e n t De g n 576.7 Jo i n t De s i g n 63

12、6.8 De s i g n o f o v e r l a y St r u c t u r e 677 Bl o c k St o n e Pa v e m e n t 727.1 Ge n e r a l Re q u 订e m e n t s 727.2 Bl o c k h t e a l Pe r f o r r l l a n c e De n u n d 727.3 St r u c t u r e Co m b k n t i o n 757.4 s t r u c t u r e Ch l c u l a t o n 768 Ot h e r Pa v e m e n t

13、s 788.1 Pe u e a b l e Fo o t w a y 788,2 Bd g e Pa v e m e n t 788.3 Tu n n e l Pa v e m e n t 799 Pa v e m e n t Dr a 1n a g e 0 809,1 Ge n e r a l Re q u i r e m e n t s 809.2 Pa v e m e n t Dr a k 泛g e De s l g n 809.3 Pa v e m e n t s u b s u r f a c e Dr a k n g e 829,4 Me d h n Di v i d e r D

14、r 缸n a g e 849.5 In t e r s e c t i o n Dr a i n a g e 849.6 Br g e Pa v e m e n t Dr a i n a g e 85Ap p e n d i x A As p h a h Pa v e m e n t Pe r f o n n a n c eCh m a t e z o n e 86Ap p e n d i x B As p h a k x t u r e Gr a d e Co m p o s i t i o n ,Bi t u n 1i n o u s Su r f a c e Tr e a t 【n e

15、n t Ma t e r i a lSp e c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Do s a g e 89Ap p e n d i x C Re f e r e n c e Va l u e o f As p h a k Pa v e r n e n tDe s i g n Pa r a m e t e r s 93Ap p e n d i x 】D 压e t h o d o f 1Jn i a x i a l Pe n e t r a t i o nEx p e r h n e n t 0 96Ap p e n d i x E Me t h o d o f U血a 妯a

16、l Co m p r e s o n Dy n a r m cMo d u l u s Ex p e r i r n e n t 988wwwwwwwwwwwwwwwwww蛳皈鲲i F驰掏 迦 岬Va l u e 出醌 砜 删助础昏 鲜 宫P囝蝇 血 虻:r 渔戚砻狃Pm a m e t b u g 、。w x 汴 i 0 ”f 00刂 Ol鱼幽哂蹁o f 丽癞血四睦-E托-g ”o 。= 。 o 0 00,。, 0硼Jk k h d 。n :宜翔汹唧咖唾o f P助标批贴帅Q,m (”o 委 o “l 龛wwwwwwwwwwwwwwwwww1 总 贝 刂1.0.1 为适应我国城镇道路建设发展

17、的需要,提高路面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路面工程安全、可靠、耐久,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城镇道路的路面设计1.0.3 路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鼓励设计节能降耗型路面,积极应用路面材料再生技术。1.0.4 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wwwwwwwwwwwwwwwwww2 术语、符号和代号2.1 术 语2.1.1 沥青路面 a s p h a h p a 徙m e n t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2.1.2 水泥混凝土路面 c e m e n t n c r e t e p a v e m e n t铺筑水

18、泥混凝土面层的路面。2.1.3 砌块路面 b l o c k s t o n e p a Ve m e n t用一定形状的石料或人工预制砌块铺筑面层的路面。2.1.4 当量轴次 e q 。v d e n t n g l e a x l e l o a d s按变形 、应力或疲劳断裂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2.l 。5 累计当量轴次 c t Im u l a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a x l e l o a d s在设计基准期 内,设计 车道上或 临界荷位处 的当量轴次总和。2.1.6 设计基准期 d e g n

19、 r e f e r e n c e p e o d在进行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2.1.7 可靠度 r e l i a b i l i t y结构在规定 的时间 内,规定 的条件下,完成 预定功能 的概率。2.1.8 目标可靠度 o 叻e c 山e r e l h h h y综合考虑工程安全度和工程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最佳可靠度。2.1.9 半刚性基层 m 卜r Vd b a s e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2.1.10 刚性基层 o g d b a s e2wwwwwwwwwwwwwwwwww用普通混凝土、碾

20、压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筑的基层。2.1. 柔性基层 e 蛀b k b a s e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人式碎石与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2.1.19 透层 p r h e a t在非沥青材料基层上喷洒乳化沥青、液体沥青而形成透人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2.1.1s 粘层 t a c k c o a t在沥青层与沥青层、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2.1.1+ 封层 d a t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2.1.1s 设计弯沉值 d e g n d e f l e “o n根据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预计通过的累计当

21、量轴次、道路等级 、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表弯沉值。2.1.16 容许拉应变 a l l o w a b l c t e n l e s t r a i n根据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利用修正后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计算确定的沥青层层底临界位置的拉应变。2.1.17 容许拉应力 a l b w a b l e t e n l e s t r e s s半刚性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之比。2.1.18 容许剪应力 a l l m 厂a b l e 曲e a r s t r e s s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强度结构系数之比。2.1.19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t c n s i l e s t

22、 r e n g t h 哎r u Ct u r a l e f -c Ie n t考虑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2.1.20 抗剪强度结构系数 s h e a r s t r e n g t h 哎r u c t u r a l e f 伍-c 1e n t考虑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2,1.21 最不利季节 w o r 哎a s o n ,3wwwwwwwwwwwwwwwwww路基路面结构处于最不利工作状态的季节。2.1。z z 可靠度系数 r e l i 汕i l k y c o e f 伍o e n t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

23、用的单一综合系数。2.2 符 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J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Na 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指标时的当量轴次;Nc 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Nc 设计基准期内沥青路面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1设计基准期内水泥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所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N氵各类轴型f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Np 设计基准期内公交车停车站或交叉口进口道同一位置停车的累计当量轴次;残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N1沥青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 平均当量轴次;N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道使用初期的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24、P标准轴载;夕标准轴载的轮胎接地压强;Pl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P1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j 级轴载的总重;t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r 行车荷载疲劳应力;亻wwwwwwwwwwwwwwwwww%s 标准轴 载在 四边 自由板 的临界荷 位处 产生 的荷 载应力;砜钢筋应力;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鲕l 分离式双层混凝土板上层的最大温度翘曲应力;Jr d 结合式双层混凝土板下层的最大温度翘曲应力;Jt r 温度梯度疲劳应力;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2.2.2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Bx 综合温度翘曲应力

25、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F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凡水平力系数;尼c 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尼f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Kr 抗剪强度结构系数;虍r 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庞s 粘结刚度系数;Ks r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尼t 考虑温度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M 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磨阻系数;冖轴型和轴载级位数;r 设计基准期;飞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c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s 钢筋线膨胀系数;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讫沥青路面可靠度系

26、数;wwwwwwwwwwwwwwwwwwh 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系数;轴-轮型系数;叩设计车道分布系数;么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c 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配筋率;n 钢纤维的体积率;甲钢筋刚度贡献率。2.2.3 几何参数:d s 钢筋直径;Ld 横向裂缝平均间距;一单层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r g 双层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a 当量圆半径。2.2.4 材料性能和路面抗力:EO路基抗压回弹模量值;Ec 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Et 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EI各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值;Et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l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标准值; 饣旧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27、民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标准值;民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测定值的均值;Ja 路表面弯沉检测标准值;Jd 路表设计弯沉值; 0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代表值;7。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平均值;J1旧路面的计算弯沉代表值;Sm 沥青表面层材料的60抗压回弹模量;6wwwwwwwwwwwwwwwwwwEe R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Et FR彐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砜=一半刚性材料劈裂强度;呦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面平均弯沉值。2.3 代 号2。3.1 材料类型:AC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NI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TB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OGFC开级配沥青磨耗层;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

28、混合料。2。3.2 路表特性:SFCs O横向力系数;T构造深度。wwwwwwwwwwwwwwwwww3基本 规 定3.1一般 规 定3.1.1 道路路面的面层、基层与垫层等各结构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平整、抗滑、耐磨与低噪声等表面特性。2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3 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3.1.2 道路路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道路的地理地质条件、路基土特性、路基水文及气候环境状况,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因素,进行路基路面整体结构综合设计。2 因地制宜、合理选材、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再生材料。3 应便于施工,利于养

29、护并减少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4 交叉口进口道和公交车停靠站路段应进行特殊设计。5 应具有行车安全、舒适和与环境、生态及社会协调的综合效益。3.1.3 道路路面可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砌块路面三大类,各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宜符合下列规定:1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贯人式和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沥青贯人式与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2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3 砌块路面适用于支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与步行街。8wwwwwwwwwwwwwwwwww3.2设计

30、要 素3.2.1 路面设计基准期应符合表3.2.1规定。表3.2.1 路面设计基准期注: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基准期为10年;采用石材时,设计基准期为年。3.2.2 标准轴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路 面设 计 应 以双轮组单轴 载100k N为标 准轴 载,以B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2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应将不同轴载的各种车辆换算成BZ100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大型公交车比例较高的道路或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论证选用适当的轴载和计算参数。3.2.3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沥青路面以设

31、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轴次Na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快速路15年30年主干路15年30年次干路15年20年10年(年)支路10年20年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P(d )轮胎接地压强p (MPa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 (c m )21.30两轮中心距(c 诬)1.5wwwwwwwwwwwwwwwwww应按下式计算:凡=軎GG喑 G式中:Na 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标准轴载(k N);Pi 被换算车型的

32、各级轴载(k N);Cl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0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38;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大于或等于3m 时 ,应按一个单独的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l =1+1.2(猢-1) (3.2.3-2)式中:朗轴数。2 当沥青路面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轴次Ns 应按下式计算:岷=塞 喑/ G式中:Ns 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1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

33、09。以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1=1+2( D (3.2.3-4)3 应根据预测交通量,考虑各种车型的交通组成(或比例),将不同车型的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求得营运owwwwwwwwwwwwwwwwww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4 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应在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基础上,经研究分析确定。5 沥青路面设计车道分布系数宜依据道路交通组成、交通管理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也可按表3.2.3选定。当上下行交通量或重车比例有明显差异时,可区别对待,可按上下行交通特点分别进行厚度设计。6 沥青路面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应

34、按下式计算:凡= 凡叩G3s ,式中:凡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次/车道);r 设计基准期(年);N1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 平均当量轴次(次/d );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年增长率(%);叩 设计车道分布系数。3.2.4 水泥混凝土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为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c =啻N(书亮)l G=2.22103玎0焖(3.2.4-l )(3.2.4-2)i表3.2.3 设计车道分布系数车道特征车道分布系数单向单车道1.00单向两车道0.650.95单向三车道0.500,80单向四车道0.400.70w

35、wwwwwwwwwwwwwwwww或 =1。凹 105P产z z (3.2。座3)或 =2。 10:P产 (3.2.44)式中: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P1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J级轴载的总重(k N);刀轴型和轴载级位数;Ni 各类轴型j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l ;单轴-单轮时,按式(3.2.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3.2.仁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3.2.4)计算。2 设计基准期内水泥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所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应按下式计算:斌= %G式中:Nt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内临界荷位所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次);N1水泥混

36、凝土路面设计车道使用初期的当量轴载 日作用次数(次/d );么水泥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可按表3.2.4选用。表3.2.4 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么)注:行车道较宽或者交通量较大时,取高值;反之,取低值。3.2.5 交通等级可根据累计轴次按表3.2.5的规定划分为4个等级。2道路等级纵缝边缘处快速路、主千路0.17-0.22次干路及以下道路行车道宽7m0.34-0.39行车道宽7mo .540.62wwwwwwwwwwwwwwwwww表3.2.5 交通等级交通等级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累计当量轴次Ne (万次/车道)累计当量轴次N1(万次)轻(4002500)2000注:

37、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步行街路面结构应按轻型交通确定。3.2.6 路面设计环境要素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沥青路面面层 的使用性能气候分 区应按本规范 附录A确定。2 水泥混凝土面层 的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民),根据道路所在地的道路 自然区划,可按表3.2.1选用。表3.2.1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g 注:海拔高时,取高值湿度大时,取低值。3 在冰冻地区,沥青路面总厚度不应小于表3.2.6记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不应小于表3.2.63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表3.2.2 沥青路面最小防冻厚度(c m 道路自然区划、 、最大温度梯度(/m )83冖8890-9586冖9293 98基型

38、路类路深道冻黏性土、细亚砂土路床粉性土路床砂石类稳定土类工业废料类砂石类稳定土类 工业废料茶中湿50冖10040 砝53540303545-50座0冖53040100冖15045 504045354050冖604550碴045150-200506045冖5540-5060-70506045冖50)200607055-6550557075607050653wwwwwwwwwwwwwwwwww续表3.2,6饣路基类型道路冻深黏性土、细亚砂土路床粉性土路床砂石类稳定土类工业废料类砂石类稳定土类 工业废料类潮湿6010045554050354550冖604555座0冖50100冖15055冖60505

39、545冖50607055冖6550冖60150200607055冖6550-5570冖80657060冖65)2007080657555708010070冖9065冖80注:1 对潮湿系数小于0.5的地区, 、等干旱地区防冻厚度应比表中值减少15% 20%;2 对区砂性土路基防冻厚度应相应减少5% 10%。表3.2.6-s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冻厚度注:1 冻深小或填方路段,或者基层、垫层为隔湿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低值;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或者基层、垫层为隔湿性能较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2 冻深小于0.50m 的地区,可不考虑结构层防冻厚度。3.2.7 路面可靠度设计标准应符合表

40、3.2.7的规定。表3.2.7 路面可靠度设计标准基型路类路基土质当地最大冰冻深度(m )0.50o 1.001.01冖1.501.512.00)2.00中湿低、 中、高 液 限黏土0.30冖0.500 碴 00.600.500.700.600.95粉土,粉质低、中液限黏土o ,40-0.600.500,70o .600.85o .701,10潮湿低、中、高 液 限黏土o 。40冖0.600.500.70o .600.90o ,751.20粉土,粉质低、中液限黏土0.45冖0.70o 。550.800,70冖1.00o .801.30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目标可靠度959亻90%85

41、%变异水平等级低低 中中 高4wwwwwwwwwwwwwwwwww3.2.8 路面抗滑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在质量验收时抗滑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规定,次干路、支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步行街可按表3.2.8执行。表3.2.1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注:l 应采用测定速度为60k m /h 1k m /h 时的横向力系数(变钺 。)作为控制指标;2 路面宏观构造深度可用铺砂法或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2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在质量验收时,应符合表32.8叼的规定。表3.2,2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要求(m 注:1 对快速路和主干路特殊路段系指立交、平交或变速车

42、道等处,对于次干路、支路特殊路段系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2 年降雨量600n m 以下的地区,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3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步行街可按本表执行。年平均降雨量(硎质量验收值横向力系数SFC6o构造深度TD(t r l m )冫1000彡54彡0555001000彡50彡050250500)450.犸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一般路段0.70冖1,100,500.90特殊路段0.801.200.60J1r 00I5wwwwwwwwwwwwwwwwww4 路基、垫层与基层4.1 路 基4.1.1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4.

43、1.2 路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不利季节,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值,对快速路和主干路不应小于30MPa ;对次干路和支路不应小于MPa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2 路床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4.1.3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应根据路基顶面的不平整情况确定,宜为100m m 0m m 。4.2 垫 层4.2.1 在下述情况下,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1 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2 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3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4.2.2

44、 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小于0.075m m 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4.2.3 排水垫层应与边缘排水 系统相连接,厚度宜大于150m m ,宽度不宜小于基层底面的宽度。4.3 基 层4.3.1 基层可采用刚性、半刚性或柔性材料。4.3.2 基层类型宜根据交通等级按表4.3.1选用,各类基层 6wwwwwwwwwwwwwwwwww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3.2乇的规定 。表4.3.1 适宜各交通等级的基层类犁交通等级基层类型特重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重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中或轻沥青稳定碎石

45、基层、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水泥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或级配粒料基层表4.3。2 各类基层最小厚度基层类型最小厚度(n l m )刚性基层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类基层石灰稳定类基层150水泥粉煤灰稳定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AT25AT30AT40120半开级配沥青碎石基层(NAM25AMd 0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ATPBATP25ATP30ATPB丬0级配碎石级配砾石7wwwwwwwwwwwwwwwwww4.3.3 半刚性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半刚性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小的温缩和干缩变形及较强

46、的抗冲刷能力,在冰冻地区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2 在冰冻、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特重、重交通的下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类交通等级的下基层以及中、轻交通的基层。3 用作上基层的半刚性材料宜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抗疲劳开裂性能与抗冲刷能力。4 各类半刚性材料的压实度和7d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4.3.1 表4.3.3丬的规定。表4.3.1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与7d 龄期抗压强度层位定型稳类特重交通重、中交通轻交通压实度(%)抗压强度(p a )压实度(%)抗压强度(MPa 压实度(%)抗压强度(NIPa )上基层集料 , 983.5 4.5彡9

47、83 4彡972.5 3.5细粒土彡96下基层集料972.5,/972。o彡961.5细料土9696彡95表4.3.32 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与7d 龄期抗压强度层位类别特重、重、中交通轻交通压实度(%)抗压强度(MPa )压实度(%)抗压强度(NIPa 上基层集料981.5 3,5彡971.2 1,5下基层集料971.0彡960.6表4.3。s -3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与7d 龄期抗压强度层位定型稳类特重、重 、中交通轻交通压实度(%)抗压强度(Nl Pa )压实度(%)抗压强度(NIPa )上基层集料彡980.8彡970.6IR粒主96下基层集 料彡970.6960.5田

48、 料i彡96彡 95卫8wwwwwwwwwwwwwwwwww表4.3.30 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与7d 龄期抗压强度层位类别重、中交通轻交通压实度(%抗压强度(NIPa )压实度(%抗压强度(MPa )上基层集料970.8细粒土95下基层集料970.8彡960,7细料土9595注:1 对于轻交通道路,在低塑性土(塑性指数小于10)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土和碎石土的7d 龄期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 ;2 轻交通支路,压实机具有困难时,石灰稳定细料土压实度可降低1%。4.3.4 刚性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刚性基层适用于重交通、特重交通及港区等的道路工程。2 贫混凝土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应符合表准

49、 。3。1的规定。表4.3。l 贫混凝土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MPa )3 多孔混凝土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表4.3。2 多孔混凝土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Nr P。)4 刚性基层应设置横缝和纵缝,并应灌入填缝料,其上应设置粘结层。4.3。5 柔性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热拌沥青碎石宜用于重交通及以下道路的基层;级配碎9试验顼目。特重、重交通中交通7d 龄期抗压强度9.0 15,o7,0 12.o2g d 龄期抗压强度12.020.09.0 16。o2Bd 龄期抗弯拉强度2.5 3,52,0-3.0试验项目特重重7d 龄期抗压强度5,0 8.03.0 5。o2s d 龄期抗弯拉

50、强度L,5-2.51,02。owwwwwwwwwwwwwwwwww石可用于中、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及轻交通道路的基层;级配砾石可用于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2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半 开级配沥青碎石(AM)和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5的规定。表4,3.5 沥青稳定碎石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注:在干旱地区,可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适当放宽到8%。20试验项目单位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公称最大粒径31.526.526.5马歇尔试件尺寸 l O1.663.5152.4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施工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