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后服务不光需要“好厨子” .pdf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893925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1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服务不光需要“好厨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elopment, Energy Market Integration and Energy Demand: Implications for East Asia ” (经济发展、能源市场整合和能源需求:东亚启示), Energy Strategy Review (能源策略评论) 2013(30): 1-7。 (with Xunpeng Shi) “Re-estimation of Firm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重新估 计中国钢铁行业的总合生产率), China Economic Revie

2、w (中国经济评论) 24(3): 177-188。(with Ligang Song) “Energy Market Integration and Equitable Growth across Countries”(能源市场整合和跨国均衡 增长), Applied Energy (应用能源期刊) 104: 319-326。(with Xinpeng Xu)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 in China”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生产力溢出效果

3、:来自中国企业数据的证据), World Development (世界发展期刊) 40(1):62-74。(with Xinpeng Xu) “Are FDI Spillovers Regional?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中国企 业具有地区溢出效果?),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亚洲经济期刊)23(3): 244-258。(with Xinpeng Xu) “Real Exchange Rate, Productivity and Labour Market Rigidities” (实际汇率、生产

4、力和劳动力 市场刚性),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国际货币与金融)30(3): 587-603。 (with Xinpeng Xu) “A Generalized Heckscher-Ohlin-Samuelson Model with Search” (Heckscher-Ohlin-Samuelson 模型在搜寻理论下的一般应用),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加拿大经济期刊)43(3): 795- 815。(with Xinpeng Xu) “Can Comparative Advantage

5、 Explain the Australia-China Bilateral Trade” (比较优势与中澳贸 易), Economic Papers(经济学论文期刊) 27(1): 41-56。(with Ligang Song) 4 “The Impact of Reform 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国 改革与经济增长:诸因素分析), Research Paper No. 2008/12, UNU-WIDER, United Nation, Helsinki, Finland, 2008(

6、联合国发展研究报告)。 (合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Ligang Song)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市场扭曲”, 28(6), 2005 年. “劳动市场扭曲的国际比较与国际贸易”, 20(7), 2004 年. “Impact of APEC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Sino-Australian Bilateral Trade” (亚太经济合作与中澳 双边贸易), Pacific Economic Papers (亚太经济期刊) No.330, 2002 年. 出版书籍/章节 “Energy Market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Conve

7、rgence: Implication for East Asia” (能源市场整 合和经济趋同:来自东亚的启示)Chapter 4 in EMI in East Asia Submit Countries, Y. Wu and S. Kimura (eds.) (forthcoming) 2013. (with Xunpeng Shi) Chapters 4, 5, 6, 7 and 9 in “The Chinese Steel Industrys Transformation: Structural Change, Performance and Demand on Resources”

8、 (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结构变化,市场表现和资 源需求第 4-7, 9 章), L. Song and H. Liu (eds.), the Elder Elgar Press, London, 2012. “Productivity of the Australian broadacre and dairy industries: concept, methodology and data” (澳大利亚大农场和奶制品行业的生产率分析:概念、方法和数据), in Global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alysis, K. Fuglie, S. Wang and

9、E. Ball (eds.), CABI Publishing, UK. 2012 “Chinas metal intens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中国钢铁行业的比较密集程度), Chapter 5 in China Update 2010: the next 20 year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R. Garnaut, L. Song and W. T. Woo (eds.), 2010. (With Huw McKay and Ligang Song) “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一个动态弹性分析”,第 11 章, 英国

10、 Edward Elgar 出版社,2009 年。 “中国的能源需求:一个全球视角”,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出 版社, 2007 年。 “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出版社, 2005 年。 “私有化,激励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 太出版社,2004 年。 “区域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在中国的趋同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贫困差异会议论文 集, 2003 年。 澳大利亚农业部研究报告 “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率及其稳定性分析”(2009),“价格指数与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力分 析”(2009),“替代弹性与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力:1978-2007 年”(2008),“生产力

11、与农场 经营规模:规模经济的新思考”(2008),“澳洲农业生产力现状”(2008),“使用澳洲统 5 计数据探索农业生产的可适应性条件”(2008),“澳大利亚小麦生产力及其决定因素:农户 水平上的数据分析”(2008),“澳大利亚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2008) 会议及学术访问 世界银行总部(WB, 美国华盛顿,2010 年 5 月);国际食品研究所(IFPRI, 美国华盛顿, 2010 年 5 月);美国农业部(美国华盛顿,2010 年 5 月);发达国家合作组织(OECD, 法国巴 黎, 2010 年 11 月) ;联合国环境气候变化秘书处(UNFCCC, 德国波恩, 2010 年

12、 11 月);香港中 文大学(中国香港,2009 年 12 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2009 年 12 月) 美国西部经济协会国际双年会(日本,2013 年 3 月);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协会年会 (澳大利亚,2013 年 2 月,2011 年 2 月);经济测度国际会议(澳大利亚,2012 年 11 月、2011 年 11 月);第二世界 KLEMS 会议(美国, 2102 年);OECD 第九次、第八次农业生产率网络 会议(法国,2012 年 5 月, 2011 年 11 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年会(2010 年 12 月);澳大利 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大会(2010 年、2011 年

13、 3 月);国际生产力大会(土耳其,2010 年 11 月); 香港金融管理局第一次年会(中国香港, 2010 年 1 月) 科研项目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及其结构转型”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然科学基金 2015-2017 (项目负 责人: Xinpeng Xu 和盛誉) “区域能源市场一体化与东盟发展” 东盟与东亚研究中心基金 2012-2014 (项目负责人: 盛誉) “中国工业化和其国际资源需求,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2007-2013 年。 (项目负责人: Ligang Song) “中国工业化与国际资源需求”,澳大利亚研国家研究局(ARC)国家重点项目, 2007- 2009 年。(项

14、目负责人: Ross Garnaut) “亚洲区域化的崛起:金融危机后的十年”,亚洲发展银行(ADB)资助,关于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内容提要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和指导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学科 。博物馆学学科的进步有赖于博物馆实践的发展和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 。 为了提高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水平和促进我国博物馆学科的进步 ,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 。这不仅是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使命和任务 ,也是我国博物馆学得以保持生命力以及促进我国博物馆学学科进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博物馆学研究 学科建设中图分类

15、号 :G260 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 20091217作者简介 陆建松 (1962),男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博物馆学 、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关于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上海 200433)关于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体系 ,我国博物馆学界曾经有过多次讨论 : 有学者认为博物馆学是综合学科 , 也有的学者视之为社会科学或交叉学科 ; 有的学者说博物馆学科体系包括普通博物馆学 、理论博物馆学 、历史博物馆学 、专门博物馆学和应用博物馆学 , 另有学者则指出该体系包括职能博物馆学 、分类博物馆学 、经营博

16、物馆学等 。 事实上 ,这些说法都比较笼统模糊 ,没有真正揭示博物馆学学科的本质及其知识体系架构 。笔者认为 , 要认识博物馆学学科性质及其学科体系 , 应该考察和借鉴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相关认识 ,并在结合我国博物馆实践的基础上 ,讨论我国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体系 , 进而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博物馆学的研究水平以及促进博物馆学学科建设 。一 国际博物馆学界对博物馆学及其学科体系的认识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 、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 ,博物馆的研究 、保护 、教育和组织 ,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 ”1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专业培训

17、课程讲义经营博物馆实务手册 (Running A Museum:APractical Handbook)内容包括 :博物馆的角色与专业伦理法规 ,收藏管理 ,库存与建档 ,收藏的维护与保存 ,展示与展览 ,观众的照料 ,在博物馆功能上的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管理 ,人事管理 ,博物馆行销 ,博物馆安全和因应灾害的准备 ,非法交易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学学科性质及其学科体系的认识 。美国是全世界博物馆事业最发达也是博物馆学研究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 费城艺术大学博物馆专业和乔治 华盛顿大学博物馆专业是美国博物馆协会指定的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机构 。费城艺术大学博物馆学研究生教育

18、下设三个专业 :博物馆教育学 、博物馆传播学 、博物馆展览规划与设计 。博物馆教育学主要课程有 : 博物馆创意与开发 , 教育学研究 方法与趋势 , 博物馆学讲座 结构与方法论 ,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教育实践 ,博物馆教育实习 ,博物馆学讲座 艺术与社会 ,博物馆传播与媒体 ,博物馆的教育程序 ,博物馆学 ,博物馆讲座 博物馆社会 ,毕业论文 。博物馆传播学主要课程有 :媒体与制作 ,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讲座 博物馆社会 ,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讲座 艺术与社会 ,博物馆平面设计 ,博物馆新论90东南文 化 2009 年第 6 期总第 212 期博 物馆 讲 座 博物馆学的主要问题研究 , 博

19、物馆学 讲 座 结构与 方 法论 , 博物馆法规 法律 、道德和 博 物馆 ,博物馆传播学论文 。博物馆展览规划与设计主要课程有 : 博物馆专题 博物馆 社 会 ,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创作 (18个学分 ,分 3个学期 完 成 ,由简单到复杂 ),博物馆平面设计 ,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材料和方法 ,博物馆学专题 艺术与 社 会 , 博物馆专题 陈列与教 育 ,博 物馆照明 ,博物馆设计实习 ,博物馆学专题 :结构与 方 法论 ,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与媒体 ,博物馆专题 设计评 论 ,毕 业论文 。乔治 华盛顿大学博物馆教育专业主要课程大致可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关于博物馆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 ,主 要有

20、:博物 馆学导论 博 物馆 管 理 ,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 ,管理人员和管理项目 ,博物馆行政管理 引领博物馆的变革 ,博物馆 筹 资 ,博物馆营销 。第二类是关于博物馆展示和建筑方面的课程 , 主要有 : 展览中的观众视角 , 博物馆 与 公众 展示文 化 ,展 览策划 脚本策 划 ,博 物馆展览 调研及 规 划 ,博物馆展览 设计流 程 ,博 物馆展览 优化设 计 的 进 程 , 展 示 的 力量 博物馆理论中的关键方法 , 对历史 遗 迹的解读和阐释 ,博物馆中的数码影像 ,博物馆建造 。第三类是关于藏品保管和研究的课程 , 主要有 :博物馆 藏 品 理论与 实 践 ,藏品管理 实际应用

21、 ,藏 品 管理 档案室实 践 ,预防性文物保护 ,博物馆与科技 ,文化遗产论坛 ,物质文化探究对象 。第四类是博物馆实践和调研 ,如博物馆实习 ,定向调研 。通过对国际博物馆协会和美国高等院校对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训和教学内容体系的综合分析 , 我们可以得出它们对博物馆学学科性质及其学科体系的基本认识 :1、一般而 言 ,学科的性质应该取决于其研究的对象及其采取的方法 。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这一社会现象 ,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虽然也涉 及自然科学 ,但以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为主 ,例如教育学 、传播学 、社会学 、管理学等 。 因此 ,可以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 。2、博物

22、馆学研究固然要借鉴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 但是从总体上讲 , 其借鉴的主要是社会学 、教 育 学 、管理学 、传播学和艺术设计学等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 ,可以认为博物馆学学科体系主要由博物馆社会学 、博物馆教育学 、博物馆展览设计与传播学 、博物馆经营管理学 、博物馆藏品保管学等组成 。二 博物馆学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国际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学教学体系的考察分析 , 我们可以了解到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及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1.博物馆 社 会学博物馆是一种社会现象 , 从 最 早 的 博 物馆 缪斯神庙的出现 ,到近代博物馆的兴起 ,再到今天博物馆事业的繁荣 ,其 产生 、发 展 与社会

23、的需要密切相关 。 博物馆社会学主要研究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即阐明博物馆这一社会现象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条件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博物馆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 博物馆的性质与特征 , 博物馆的分类及各类博物馆的特点 , 现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 、 社会使命和社会功能 , 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 博物馆与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 、教育等的关系 ,博物馆的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 ,博物馆的伦理和法规等 。 博物馆社会学研究旨在阐明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 明确博物馆承担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 提出博物馆发展和经营的正确方向 。2.博物馆 教 育学博物馆

24、是知识的殿堂 、历史的聚宝盆 、文化传承的载体 ,具有承先启后 ,激发人们省思 、净化 、学习的教育功能 ,是构成教育潜能的基础 ,是终生教育和全民教育的重要基地 。 教育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责任 ,而且是首要的任务 。2007年的国 际 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改 ,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予以阐述 , 正是现代博物馆十分强调 “教育 ”功能的体现 。因此 ,对博物馆教育的研究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教育学主要研究博物馆这一特殊教育机构教育的一般规律 。基本的研究内容包括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 ,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和责任 ,博物馆教育的基本任务 ,博

25、物馆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与功能 , 各类博物馆和各个博物馆的具体教育使命 , 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准备和组织 ,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类型与方式 ,博物馆具体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方法 ,博物91关 于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馆观众需求分析研究 , 博物馆教育活动效益评估等 。 博物馆教育学研究旨在揭示博物馆教育的一般 规律 , 阐明博物馆教育的使命 、 责 任 和基本任务 ,为博物馆教育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 、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博物馆展览设计与传播学博 物馆 展 览是文化 、知识 、信息 、审美和思想的传播媒体 , 而展览又是博物馆实行其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 博物馆作用

26、于社会或服务于民众主要通过展览活动来实现 。因此 ,博物馆展览规划与设计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展览设计与传播学主要从传播学 、心理学和美学等角度研究博物馆展览策划 、 设计和制作的一般规律 。研究内容包括 :博物馆展览传播对象与传播目的研究 ,各类博物馆展览特点研究 ,博物馆展览设计原则和程序研究 , 博物馆展览学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 博物馆展览材料整理和编排研究 ,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研究 ,博物馆展览阐释研究 ,展示空间布局和规划研究 ,展示方法和手段研究 ,展品展项制作工艺研究 ,多媒体及观众体验规划研究 ,展示照明设计研究 ,展示设备 、家具和道具设计研究 ,展览说明书的编

27、写研究 ,展览导引和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 展览形式设计标准和规范研究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研究 ,展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展览社会效益评估研究等 。博物馆展览设计与传播学研究旨在揭示博物馆展览设计和制作的内在规律 ,为博物馆展览的规划 、设计和制作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 ,指导博物馆做好展览 。4.博物馆经营管理学博物馆是非赢利性的公益性文化教育 机构 ,其生 存 、 发展及其经营活动有赖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离开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博 物馆将难以维持和发展 。 因此 ,如何获得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是博物馆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8、。博物馆经营管理学就是要利用现代经营管理学的理论 、 方法和知识研究如何提高博物馆经营管理效益的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获得政府和社会的人 、财 、物的支持 ,以保障收藏 、研究 、 展示及教育等业务活动的开展和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如 :博物馆的筹资 ,非赢利机构的管理 ,博物馆的公共关系 ,博物馆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博物馆义务或志愿工作者的招募和管理 , 博物馆的市场营销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销售 ,博物馆馆际合作等 。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如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 、物资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 博物馆经营管理学研究旨在揭示作为非赢利性的公益性机构 博物馆经营管理的内在

29、规律 , 为 博物馆经营管理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 , 帮 助 博物馆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 增强博物馆经营管理的活力 。5.博物馆藏品保管学博物馆是有关人类社会进步 、文明发 展 、自 然演进见证物的收藏机构 , 保护好这些文化标本和自然发展见证物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 ;同时 ,博物馆收藏品也是博物馆开展研究和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 。因此 ,如何科学地保管好博物馆藏品无疑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藏品保管学主要运用档案学 、材料学 、物理学 、化学等学科的理论 、方法和知识研究藏品的征集和保管的问题 ,包括 :藏品征集的原则和方法 ,藏品保管的要求和工作流程 ,藏品管理 (登记 、分类 、

30、定级和建档 ),藏品保存的设施和要求 ,各类文物的保护要求 , 藏品保护科技 , 藏品管理数字化 ,藏品保管标准和规范 ,藏品危机处理 ,博物馆安全管理 ,藏品保管伦理与法规等 。博物馆藏品保管学研究旨在揭示博物馆藏品保管的一般规律 ,为博物馆藏品保管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 , 指导博物馆科学 、完好地保护博物馆的藏品 。三 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博物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有赖于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 ,但是 ,比照国际博物馆学研究 ,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尚存在较大差距 。从总体上讲 ,我国博物馆学研究落后于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 ,未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博

31、物馆学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 ,研究成果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毫 无疑问 ,博物馆学应该将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 只有这样 , 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才有价值 。 但是 ,目前尚有一些研究者问题意识不强 ,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问题的了解不够全面 、深入 ,对其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宏观把握不足 , 由此造成其研究选题往往针对性不强 ,抓不住主要矛盾 ,提不出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其研究成果往往流于主观空泛 ,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博物馆学研究忽视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92东南文 化 2009 年第 6 期总第 212 期或博物馆实践普遍性

32、和规律性问题的探讨 , 研 究成果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博物馆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 , 博物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揭示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工作内在的规律以指导博物馆的实践 。为此 ,我 国 博物馆学研究应该重视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问题的探讨 。但是 ,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缺乏对从点到线到面 、从个案到群体 、从具体到一般的问题的宏观概括和高度提炼 ,缺乏对普遍性问题和一般规律的探讨和研究 ,因此 ,其研究结果往往缺乏理论高度和普遍指导意义 。3、博物馆学研究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 ,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缺乏敏感 ,关 注

33、 不够 ,博物馆学研究落后于博物馆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博物馆事业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例如 :博物馆事业与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系问题 ,博物馆事业发展与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适应时代发展盘活博物馆存量资产以提高博物馆经营效益的问题 , 以及博物馆建设和展览工程中出现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 ,等等 。目前我国博物馆学界对这些关系到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效益的重大问题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深入的研究 。4、博物馆学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低 ,这不仅 表现在博物馆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有待拓宽和加 强 ,还体现在研

34、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有待改进 。例如 ,尽管我国博物馆界也已涉猎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经营管理和博物馆展览设计与传播等领域的研究 ,但与国际学术界相比 ,我们的研究范围窄 ,研究深度肤浅 ,研究手段也较落后 。 再如 ,在博物馆观众研究方面 , 我们大多利用一些问卷和访谈进行研究 , 却较少从欧美博物馆学界流行的观众行为模式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 博物馆学研究专业化程度低的结果导致我国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质量不高 , 多为泛泛之论或是经验之谈 ,对博物馆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四 加强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博物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有赖于博物馆的实践和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 , 没有博

35、物馆实践的发展和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 , 博物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空谈博物馆学学科建设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 ,要加强我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 ,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水平 。对此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首先要端正博物馆学研究的学风 。2003年 7月 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 “七 一 ”讲话中 指 出 :“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 认真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 在认识世界 、传承文明 、创新理论 、咨政育人 、服务社会方面不断作出新的建树 。”这一讲话为我国博物馆学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 , 即我们不能仅仅满足

36、做书斋式学问 , 而是要投入到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去 ,关注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际 ,特别要研究和解决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 。 如果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不能解决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 ,那么博物馆学研究就会缺乏生命力 。2、博物馆学研究必须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相结合 。 博物馆学研究的问题必须来自博物馆事业发展或博物馆实践 , 反对空谈务虚和无 病呻 吟 。 要从博物馆事业发展或博物馆实践中去 发现问题 , 从出现的问题出发 , 抓住问题的矛盾 ,分析 、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要从具体的个案出发 ,提炼其共性的问题 ,解剖和分析问题的矛盾和

37、实质 , 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只有这样 ,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才有实际意义 , 才能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博物馆的实践有真正的指导作用 。3、要重点研究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那些具有普遍性 、 突出性和紧迫性的问题 。所谓普遍性问题 ,是指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不 是一 个 “点 ”的 问题 ,而是具有 “线 ”和 “面 ”的意义上的问题 。 所谓突出性问题 , 是指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比较严重 、必须研究和寻求解决的问题 。所谓紧迫性问题 , 是指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已经非常突出 、非常严重 ,必须立即

38、着手研究 ,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 。只有在重点研究普遍性 、突出性 、紧迫性的问题的前提下 ,才能切实解决那些共性的 、重大的 、迫切的问题 ,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也才能具有更大的意义 。4、要与时 俱 进 ,研究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这不仅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和基本任务 , 也是博物馆学学科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 博物馆学研究的生93关 于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Thinking About Chinas Museology Study and i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LU Jian-song(Department o

39、f Cultural Heritag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命力就在于它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不 断地 提 出 、分析 、 研究和解决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针对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现实看 , 以下问题值得我国博物馆学界重视 : 博物馆事业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系 , 博物馆事业发展与软实力建设的关系 ,博物馆事业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如何提高经营效益和发挥社会作用 , 如

40、何盘活博物馆的藏品资源 , 如何提高博物馆及其展览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等等 。5、要借鉴国际博物馆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的先进成果和理论方法 。诚 然 ,我国博物馆学及其学科体系的建设首先应立足中国国情 , 依靠 自 身力量 , 但也需要借鉴国际博物馆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的先进成果 , 特别是美国等博物馆事业发展走在前列的先进国家 ,在博物馆实践 、博物馆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博物馆学学科建设方面 , 有许多值得我们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北 京 大 学 法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北京大学法学院2012 年 10 月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一 、 理 论 法 学(一 )法 学 理 论1 法

41、的 效 益 与 平 等2 法 制 的 现 代 化 标 准3 法 律 的 权 威4 论 法 律 对 人 权 的 保 护5 论 “一 国 两 制 ”对 我 国 法 制 的 影 响6 论 腐 败 行 为 的 法 律 控 制7 论 人 治 向 法 治 的 转 变 条 件8 论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下 的 法 律 平 等9 论 法 治 的 基 础10 论 我 国 法 治 建 设 中 的 障 碍 因 素11 论 责 任 与 义 务 的 关 系12 论 法 律 移 植 的 条 件 和 模 式13 论 法 律 关 系 中 的 若 干 问 题14 论 法 制 现 代 化 的 途 径15 论 法 治 的 模

42、式16 论 法 治 国 家 的 特 征17 我 国 法 律 监 督 中 的 若 干 问 题18 试 论 法 律 信 仰 的 危 机 及 其 拯 救19 论 我 国 司 法 改 革 的 目 标 及 评 价 标 准20 法 的 本 质 新 探21 论 司 法 独 立 制 度 的 精 神 实 质 及 其 在 中 国 的 适 用22 从 立 法 质 量 浅 析 我 国 法 治 的 实 现23 论 我 国 法 律 解 释 制 度 的 完 善24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弱 势 群 体 权 利 的 法 律 保 护25 判 例 制 度 在 我 国 确 立 的 可 行 性 研 究 26 论 错 案 追 究 制

43、27 拿 不 来 的 法 治 浅 谈 法 治 与 法 的 移 植28 浅 析 刘 涌 二 审 判 决 的 司 法 公 正 问 题29 论 “恶 法 亦 法 ”30 论 中 国 人 的 性 格 对 中 国 法 治 进 程 的 影 响31 市 民 社 会 理 论 研 究32 中 国 市 民 社 会 形 成 的 基 石 与 障 碍33 自 然 法 思 想 评 析34 民 主 与 法 治 的 关 系35 法 治 与 宪 政 的 关 系36 从 现 阶 段 我 国 的 国 情 出 发 论 法 和 道 德 的 关 系37 论 中 国 当 代 法 学 教 育38 儒 家 文 化 对 当 代 中 国 法 治

44、的 影 响39 我 国 法 律 实 施 状 况 研 究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340 功 利 主 义 法 学 研 究41 主 权 理 念 及 其 变 迁42 论 法 的 渊 源43 中 国 当 代 社 会 变 迁 与 法 治 进 程44 当 代 权 利 理 论 研 究45 论 权 力 与 权 利 的 关 系46 论 权 利 冲 突47 和 谐 社 会 的 法 律 建 构48 论 法 律 的 公 平 价 值49 对 法 律 与 权 力 关 系 的 再 认 识50 公 共 利 益 的 法 律 界 定51 社 会 转 型 与 法 律 制 度 创 新52 弱 势 群 体 保 护 的 法 理 基 础 53

45、 自 然 法 思 想 与 中 国 法 治 建 设54 西 方 法 律 思 想 与 中 国 法 制 建 设55 政 治 权 威 与 法 律 制 度 的 互 动56. 论 法 律 移 植 与 本 土 资 源57. 安 乐 死 立 法 的 法 理 思 考58. 利 益 冲 突 与 立 法 过 程 的 民 主 化59. 权 利 冲 突 引 发 的 法 理 思 考 浅 析 个 人 利 益 和 社 会 利 益 的 冲 突60. 我 国 “上 访 ”存 在 原 因 透 析 及 出 路 之 探 索61 法 律 解 释 在 法 治 建 设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62 论 法 与 习 惯 之 间 的 关 系6

46、3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立 法 观64 论 立 法 产 生 的 标 志65 论 立 法 权66 论 中 国 立 法 权 限 划 分 体 制67 论 全 国 人 大 及 常 委 会 的 立 法 权 限 范 围68 论 行 政 法 规 的 制 定69 论 中 国 地 方 立 法 的 权 限 范 围70 论 立 法 主 体71 论 立 法 者 的 素 质 和 其 他 条 件72 论 专 家 立 法73 论 立 法 听 证 制 度 的 法 理 分 析74 论 立 法 规 划75 论 公 法 与 私 法 之 划 分76 正 当 程 序 的 法 理 研 究77 立 法 成 本 探 析78 论 法 律

47、责 任 的 归 责 原 则79 政 治 权 威 与 法 律 制 度 的 互 动80 从 立 法 质 量 浅 析 我 国 法 治 实 现 的 困 境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4(二 )中 国 法 律 史1 晚 清 法 律 改 革 与 领 事 裁 判 权2 晚 清 立 法 中 的 外 国 人3 清 末 修 律 中 的 礼 法 之 争4 孙 中 山 与 中 国 法 律 近 代 化5 张 之 洞 的 法 律 思 想 研 究6 杨 度 的 法 律 思 想 研 究7 劳 乃 宣 的 家 族 主 义 法 律 思 想8 晚 清 “就 地 正 法 ”研 究9 严 复 法 律 思 想 研 究10 论 秦 汉 之 间

48、法 律 指 导 思 想 的 变 化11 中 国 法 律 起 源 的 基 本 特 征12 论 司 法 党 化13 试 论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时 期 法 制 中 的 中 国 传 统14 试 论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时 期 法 制 中 的 “社 会 本 位 ”原 则15 论 古 代 法 学 与 近 代 法 学16 试 论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在 中 国 法 制 史 中 的 地 位17 试 论 大 清 民 律 草 案 中 对 中 国 传 统 的 民 事 规 范 体 系 模 式 的 创 新18 试 论 大 清 民 律 草 案 中 对 中 国 传 统 民 法 的 继 承19 论 大

49、清 新 刑 律 对 中 国 传 统 刑 律 的 创 新20 论 外 国 列 强 的 在 华 治 外 法 权21 论 夷 夏 之 防 对 中 国 传 统 法 制 的 影 响22 从 唐 律 的 内 容 看 中 国 法 律 儒 家 化 的 完 成23 从 秦 汉 之 际 法 律 思 想 和 制 度 的 变 化 来 分 析 法 律 儒 家 化 之 过 程24 试 论 明 代 法 制 与 清 代 法 制 之 间 的 继 承 和 差 异25 论 明 代 法 制 中 的 重 典 治 国 精 神26 试 论 宋 代 司 法 审 判 制 度 的 创 新27 试 论 元 朝 法 律 对 唐 宋 法 律 的 反 动28 试 论 开 皇 律 在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