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15年高考01(2015年山东卷文综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C 俄国 D 日本【答案】D02.(2015年安徽卷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已学
2、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拿破仑三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可以得出本题的时间范围,由“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即得出外国人深入到中国内地,且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到北京,综合判断得出,此条约应该是北京条约,B符合题意;而ACD条约内容与时间上均与题意无关。故选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北京条约03.(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5)图1 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
3、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D04(2015年上海卷历史20)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05.(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信息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
4、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把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2)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
5、其原因。(6分)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斗争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分)06.(2015年浙江卷文综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
6、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
7、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答案】(26分)(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
8、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
9、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很容易概括出来的,即“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才能达到实现废除领事裁判权的目标,也就是从材料一中“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的信息来概括作答即可。“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是更容易回答出来的,以为它是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时间回答出“鸦片战争后”即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之后来判断作答即可。至于影响主要是强调“是对司法主权的破坏、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0、”即可,即结合所学从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来回答。07.(2015年江苏卷历史22)(13分)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
11、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
12、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命的开展背景及其影响的角度思考作答。【考点定位】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08.(2015年上海卷历史37)一份奏折(12分)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国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群臣上下?且系年轻经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
13、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2) 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解。【考点定位】天朝的危机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传统的夷夏观念2014年高考01(2014年山东文综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02(2014年天津文综0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4、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03.(2014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04(2014年重庆文综06)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
15、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05(2014年重庆文综07)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
16、能力。光绪帝亲政之时,正当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是以“春秋方富”;“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指的是光绪帝和帝师翁同龢学科网在甲午战争中主战而最终战败;“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指的是重用维新派人士,变法图强。光绪帝符合材料所述,C项正确。ABD不符合材料。【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科网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改革戊戌变法06(2014年江苏单科0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 颁发于第二次鸦
17、片战争期间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片中“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说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 “香港仍坚持赏借体现了清朝学科网皇帝仍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学科网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当时南京条约还没有签订,故C、D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07(2014年上海单科19)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答案
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甲口岸应该是上海,上海地处南北海运的中点,有广大的长江流域为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频繁,所以关税收入呈上升趋势。所以选C,其他各口岸关税收入上升缓慢,甚至下降,故排除。【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五口通商08(2014年海南单科14)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
19、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013年高考01(2013年北京卷文综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02(2013年四川卷文综历史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是
20、将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和必修三文化史结合考查的主干基础题。本题三个时间分别是指鸦片战争以后(19世纪4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以后(19世纪60年代)、从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A项不适合洋务运动;B项是新文化运动;C项是辛亥革命;ABC三项均排除;D项正好是这三个时间段的主要历史大事的共同点。【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向西方学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变法的准备、内容和影响。03(2013年新课标卷文综29)1877年,清
21、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变化类已选)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再到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符合当时的实际。【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近代中国维权斗争)1840至19
22、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外交。04(2013年浙江卷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05(2013年上海卷历史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06(2013年上海卷历史23)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
23、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 B C D07(2013年上海卷历史34)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已选用)A租界内公园禁止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 B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C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的街道【答案】B项3分,A、C项1分,D项0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清末英美等国侵略者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置租界并成
24、立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工部局,独立于中国司法行政之外,说明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B项最准确。在租界内外国拥有以系列特权,许多地方禁止华人入内,并且华人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A、C。D项只是说明租界内的建设情况,不能说明题意。【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附件与租界的建立。08(2013年山东卷基本能力74)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
25、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答案】ACD【解析】A项符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况,正确。B项开始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而不是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错误。根据诗中“御园火、五口通商、惟所欲为无不可”等信息可知,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所以C、D正确。【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09(2013年北京卷文综37题第(3)小题)材料二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
26、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
27、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10(2013年新课标卷文综40第(2)小题)(变化类已选)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
28、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请回答:(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答案】(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11(2013年重庆卷文综历史
29、13)(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
30、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 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 分)(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
31、6 分)【答案】(1)战略价值: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变化: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伊犁和乌鲁木齐。原因: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2012年高考01. (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
32、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 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国维权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02.(2012高考文综重庆卷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3、03.(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6)法国学者马扎里海说,“汉人于1661年从那里驱逐了荷兰人,1885年驱逐了法国人,1874年和1944年驱逐了日本人“。”那里“是指我国的( ) A山东 B辽宁 C台湾 D广西04.(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05.(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34、( ) A国库白银储备 B领水外轮吨位C铁路里程数 D茶叶出口额【答案】B【解析】从1864年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商品倾销在中国加剧,鸦片贸易合法化,再加上赔款,A项不正确;列强在中国大规模争取路矿权是在甲午战争后(1895年后),C项排除;中国茶叶受印度茶叶出口冲击,这一时间段有较大减少,D项排除,只能选B项。【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天朝的危机、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国维权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06.(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
35、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答案略。【解析】思路提示(笔者自主创新):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冲击”)后,中国人学西方(“反应”)的层次性(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着手回答。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
36、化的内部动力。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近代反侵略(中国维权斗争)求民主的斗争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07.(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
37、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分)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
38、意义。(5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14分)【答案】(1)形成时间和原因: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府措施。 举例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或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军队在天津大沽口登陆,进军北京)。(2)举例说明: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 意义: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08.(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2011年高考0
39、1. (2011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答案】B【解析】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漫画作者通过漫画讽刺的方式抨击西方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所以本题选B。A、C、D不是作者的意图所在。【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对西方殖民侵略
40、的抨击。02.(2011年福建省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03.(2011年四川省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
41、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04.(2011年重庆市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焚我皇宫”是指火烧园明圆,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年),故排除A项。“强迫开埠胶州”是指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故排除B项。“竟欲瓜分中国”说明是在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之前,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
4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清廷挽救民族危亡的措施。0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7)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43、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答案】(1)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 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其他答案:填写了3个以上的国家。(0分) 以裁办。【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06.(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
44、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答案】(1)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