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403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宜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体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使命,做好体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宜春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的关键期。为全面推进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体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2、话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 目标,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党的体育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制约我市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全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开创了我市体育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了体育在建设健康宜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文化凝聚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全民健身呈现新风貌。体育健身组织日益健全,全市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仅市本级就新成立广场舞、路跑运动等15个市级单项协会,增长率达36%。目前,全市共有体育协会259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2240个。体育场地设施日益完善。全

3、市新增各类体育设施1405个,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 92.97%,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90.2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9平方米,市县两级投入全民健身经费超过1.3亿元。群体赛事活动日益丰富。年均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近百万人次,每年定期举行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尤其是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4%,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1.5%。体育健身指导日益科学。依托市县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共举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54期,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91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人

4、数达到1万余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1人。竞技体育展现新实力。体教融合稳步推进。以教育、体育部门合并为契机,加速体教融合步伐,打破人才招收藩篱,探索“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足球项目为代表的一部分运动项目人才升学通道逐步建立,项目发展人才瓶颈得到较好改善。办赛参赛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运动员共有11名运动员获得23次世界或洲际冠军,跆拳道运动员周俐君顺利拿到东京奥运直通卡。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我市31名运动员参加7个项目的角逐,共计斩获5金、2银、5铜。2018年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宜春代表团共获奖牌261.25枚,其中金牌146.25枚(含政策性带牌),银牌62

5、枚,铜牌53枚,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7年,我市举办了宜春市第五届运动会,共有99个单位、4448名教练员、运动员报名参赛,规模空前。项目布局走深走实。“三大球”布局成效明显。足球项目发展迅速,参与人员大幅增加;篮球项目以鼓励俱乐部发展为牵引,多点开花,百家争鸣的氛围逐渐形成;排球项目依托优势学校为支撑,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随着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匹克(江西)实业有限公司、中阳电器有限公司、铜鼓七星岭滑雪场等企业迅猛发展,全市体育产业总量稳步增长;体育彩票累计销售31.66亿元,同比增长18.24%,销售门店590个,累计筹集公益金1

6、.88亿元。产业结构逐步合理。2018年,铜鼓七星岭滑雪场评为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019年,明月山体育旅游线路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十一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明月山体育旅游风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温汤镇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评为“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上高匹克、经开区中阳电器评为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已成为国际国内有影响、省内知名的品牌赛事;各体育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建立以体育旅游和体育健身为主要驱动,体育融合健康、养老、文化、科技等相关行业为支撑,体育场馆、

7、体育培训、体育服务等业态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二)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将为体育供需两侧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机会。体育强国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体育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为体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陕西全运会、九江省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对体育系统优化组织管理、创新备战机制、提升保障水平提出严峻考验。我市体育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的同时,还存在

8、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公共体育设施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全民健身城乡发展不平衡,体育社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有待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赛艇、皮划艇等优势项目遭遇“天花板”阻力,射击、游泳等基础大项没有重拾升势,结构合理、梯次搭配、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队伍没有成型,各运动项目缺少完整的“一条龙”培养模式。“三校合一”建设进展缓慢,训练条件艰苦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依旧较为薄弱,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结构不够合理,体系不够健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创造力不强,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发展潜力亟待挖掘。此外

9、,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体育投入机制不够健全,教体融合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体育文化软实力较弱。“十四五”时期是我市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教体系统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我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10、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目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敞开大门、融合发展、依法治体,增强地方党委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能力,继续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走出一条区域性中心城市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为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作贡献。(二)发展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大力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11、,做到“两个维护,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政治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把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健康宜春行动,构建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开放办体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 同参与的体育发展体系,深入推进“体育+”发展模式,促进体育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开创全社会共建体育事业、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局面。坚持统筹协调发

12、展。坚持全市体育一盘棋,统筹体育强国建设与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建设,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体育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相统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为改革方向,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球”改革、体教融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防范重大风险挑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体育发展社会化、市场化。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体育发展的第一动 力,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提高科学

13、健身水平,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优质体育科技资源,建设竞技体育科研保障复合型团队,加快推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发展目标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深化“十三五”时期宜春体育的经验做法,以新气象、新作为、新贡献,推动实现宜春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民健身开创新格局。到2025年,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市中心城区“1

14、0分钟健身圈”、县(市、区)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力争全市建设30-50个标准游泳池、17-26片运动游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名,力争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达到1块。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做大做强传统优势项目,持续发展水上运动,完善水上运动基地航道建设,达到符合承办国内高水平赛事要求标准并具备相应承办能力;大力布局“三大球”运动项目,突出足球项目重点,建成市体校符合省级要求的校园足球综合训练(培训、比赛)基地;增设布局1-3个竞技体育项目,逐步扩大训练员额,实现在训专业运动员人数接近1000人,并加速教练员培

15、养、锻炼,持续壮大运动员执教队伍;科学招收、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积极备战各级竞技体育赛事,实现2022年第十六届省运会上金牌、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在全省地市排位提升1-2个以上名次目标。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体育+”多元化融合发展格局。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较2020年增长35%,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3.3万人。体育彩票累计销售2930亿元,全市销售门店达650个以上,筹集公益金1.6亿以上。争创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或示范单位和项目,培育3家以上具有全省竞争力、带动性强的体育企业和一批富有创造力的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形成

16、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创建5个省级以上体育产业示范基地,8个以上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或精品路线、项目、赛事,10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完善明月山农耕健身基地建设,持续打造国内国际农耕健身大赛,吸引更多行业资源落地宜春。体育文化建设显现新成效。体育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讲好宜春故事、提升宜春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体育文化与宜春红色、绿色、古色文化相融合,切实推进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宜春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有成效。(四)远景目标到2035年,我市体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体

17、育发展新格局。与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更加优化,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大幅提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红色体育文化、宜春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不断增强,成为宜春一张亮丽的名片。三、重大任务和举措(一)上下联动,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规模、存量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设施

18、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市中心城区“10分钟健身圈”、县(市、区)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科学合理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村庄)、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以及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健身设施。保障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小区健身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和规定。主动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计划有效对接,补足既有居住社区健身设施短板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金角银边”区域建设便民利民的健身

19、休闲设施。加大农村地区健身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中心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持续改进全民健身设施运营水平。深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 “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委托运营模式,确保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质。持续推动各类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使用绩效评估办法,加强评估督导,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取得实效。大力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地方各级体育总会建设, 建立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动各单项体育协会向乡镇、社区延伸。加快推进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完善

20、体育社会组织综合性评估机制。实现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支持社会组织釆取项目化、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体系和激励政策,建立多元主体办赛机制,普及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培育面向各行业、各人群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积极组队参加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项目比赛、江西省第九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江西省第四届智力运动会。举办宜春市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国农耕健身大赛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利用元旦、元宵、重阳、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各

21、行业大力开展行业系统健身联赛。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模式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运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探索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形式,举办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网络赛事活动形成新业态。促进重点项目和人群体育活动开展。落实冰雪运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三大球”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普及冬奥知识和冰雪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三大球”赛事活动,推动赛事活动向县域下沉,扩大群众参与面。推动农民、青少年、职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人群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程度和无障碍水平。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体育

22、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更好发挥其在社区体育活动、科学健身等指导方面的作用。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普及,开设科学健身大讲堂,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直播活动,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常态化。开发利用大数据,研究制定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库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加快全民健身场馆、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改造。按照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因地制宜配置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

23、积极探索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场地设施开放、体育赛事活动健身指导服务等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打造健身设施电子地图、赛事报名与活动注册平台、科学健身指导数据库,满足人民群众查询、预定、获取身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要。专栏1: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内容支持县域内公共体育场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确保县级“两个一”公共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不少于10个体育公园,持续推动“公园体育化”改造提档升级。加快足球场地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每万人1片足球场的标准确定本地区足球场建设数量。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建设,实现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

24、球场地设施。鼓励各地结合健身步道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健身步道建设,注重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在学校、公园、体育中心、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等地建设陆地冰球和旱雪运动等设施。在河流的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建设一批配有一定数量商业服务设施的运动船艇码头。鼓励有条件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二)固本强基,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积极探索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立足宜春市情,结合体育、教育部门合并的实际,加速推进体教融合进程。坚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一条龙”服务导向,积极探索人才选拔培养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壮大参与竞技体育的机构和队伍。做大做强以水上运动项目为代表

25、的优势项目,使“强者恒强”,做出特色。做好重大赛事备战参赛和组织工作。做好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根据全市布局的参赛项目实际,选好苗子,抓好训练,做好保障,做到参加一届,成绩和精神文明提升一步。办好2021年、2025年宜春市第六届、第七届运动会,展示全市人民良好精神风貌,助力提升宜春综合实力。持续构建科学合理的赛事体系。立足现有赛事体系,进一步扩大全市青少年竞技体育赛事范围,以赛事开展营造竞争氛围,推动项目发展。鼓励县市区发展各自优势项目并积极主动担负赛事承办任务,逐步实现所有布局项目竞赛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覆盖。强化业余训练指导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对各县(市

26、、区)少儿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年度考核和评估体系,发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落实领导联系县市、训练单位制度,积极开展下基层调研活动,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突出以市体校训练管理为重点,强化教练员管理,严把入口关,非优秀不进;严把教育关,合格才上岗;严把管理关,优胜劣汰。抓好运动员管理,加大训练科技含量,定期对学校重点队员进行跟踪监测,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以科学的数据指导训练。持续推动“三大球”项目布局。推广我市青少年足球以足协牵头,学校定点布局,人才开辟直升通道与全市范围选才相结合模式。加大篮球、排球项目的推动力度,办好市级联赛、杯赛和各类赛事、培训,使得“三大球”均衡发展,齐头并进。强化青少年体育工

27、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发挥体教融合优势,围绕体育“进校园、出校园”做文章,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体系、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建设、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强化青少年体育政策保障,完善青少年体育投入,发挥各级体校、学校和社会体育组织三大竞技体育及青少年体育阵地作用。加强运动员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业余训练机构党建和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探索建立体教融合、学训一体、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专业队伍文化教育新模式,建立促进运动员文化学习激励机制,加强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分析研究,建立完善运动员

28、升学通道,进一步规范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对运动员文化学习进行考核检查,提高学习质量。专栏2: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重点项目内容一、备战参赛大项体育赛事做好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统筹参加江西省各年度青少年锦标赛体系的各项赛事。办好2021年、2025年宜春市第六届、第七届运动会。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赛事体系增设布局1-3个竞技体育项目,逐步扩大训练员额,实现在训专业运动员人数接近1000人。进一步扩大全市青少年竞技体育赛事范围,以赛事开展营造竞争氛围,推动项目发展。鼓励县市区发展各自优势项目并积极主动担负赛事承办任务,逐步实现所有布局项目竞赛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覆

29、盖。三、推动“三大球”项目发展大力支持我市青少年足球发展,坚持以足协牵头,学校定点布局,人才开辟直升通道与全市范围选才相结合的足球项目模式。加速建成符合标准要求的地市级校园足球综合训练(培训、比赛)基地。同步推动篮球、排球项目发展,办好市级联赛、杯赛和各类赛事、培训。四、落实青少年体育发展计划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体育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配合相关科室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改革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加强青少年体育发展。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做强市级体校,深化县市区体校改革,建强体育后备

30、人才储备库,大力打造层次合理、输送畅通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推动体育项目进校园,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训练营。加强指导校园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体育生活,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推广,建立健全大众教练员培养体系,壮大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为青少年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三)做强培优,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抓体育服务业发展。加强赛事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关联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体育活动交流等梳理与统筹,开展赛事空间布局、赛事场馆建设、赛事服务系统、赛事人才培养等相关协作,提升区域合作办

31、赛能力。持续打造国内外以及省市各层次农耕健身品牌赛事,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举办业余体育赛事,开展马拉松、自行车、户外运动等项目赛事,扩大赛事影响力,推进赛事市场化运作。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着力发展徒步穿越、马术、户外营地、冰雪运动等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户外运动,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景区。积极推行健身行业服务标准,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健身服务业规范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体育培训业,培育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效益的体育培训机构。重点开发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游泳、武术、轮滑等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体育培训产品。加强

32、体育彩票基础建设,优化网点布局,提升网点管理、服务和营销水平。强化销售渠道创新,不断完善现有发行销售模式,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全面提升体彩数量、质量、管理效率。发挥体育彩票公益功能,提升体育彩票市场安全和信誉。巧抓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龙头引领、多点突破,高标准打造明月山滑雪场、铜鼓七星岭滑雪场、高安百峰岭马术等具有一定基础的体育旅游项目,创建宜春体育旅游品牌。争创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宜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体育产业基础,进一步引入优质健康医疗资源,推动体育和医疗、康养多维度、深层次融合,积极拓展康复医学、运动科学和中医研究等多种方法应用,将体育健康与运动康复作为宜春支撑体育产业转型发展

33、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以房车营地、航空飞行营地为代表的新兴户外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围绕明月山、温汤(县市山水)等,着力打造具有宜春特色的户外休闲活动品牌。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和民俗文化,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塑造各地专属的全民健身品牌。大力推进体育技能培训、体育学历教育和体育职业教育,系统性发挥体育教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创新体育教育培训业态和模式。加强体育学校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体育科研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农村生态体育,利用山水田林湖草沙等农村自然要素服务于人的养生、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体育或“体育+”的多类别、多层次需要。拓展生态体育的体验维度、教育维度以及生活维度。

34、狠抓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金边银角”增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利用宜春天然的生态资源建设一批冰雪、山地、汽车等户外运动健身设施,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挖掘有潜力的乡村建设健身步道等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以健身休闲、文化旅游、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各类体育主题综合体,大力推进创建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体育发展夯实设施基础,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专栏3:体育产业重点项目内容挖掘、整理我市丰富的民族传统和民俗体育资源,适时举办全市民俗体育大会,打造万载武术、高安字门拳等为代表的本土特色民族、民俗体育节庆活动。利用我市森林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广泛开展森林探秘

35、体验、射箭、定向越野、漂流、农耕等绿色体育运动。努力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争创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或项目,创建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达到5个。持续升级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品牌,吸引更多行业资源落地,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在全市规划建设1个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2条山地户外运动精品路线、2个山地户外运动精品项目和1项山地户外运动精品赛事;全市建成10家符合基本标准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全力培育1-2个体育“一县一品”示范县。(四)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 中国女排精神,大力崇尚苏区体育精神,深入挖掘红色和苏区体育史,倡导和践

36、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宜春体育故事。用好我市“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民俗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和体育文化品牌活动,鼓励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动漫等各类体育文化作品创作。推动体育文化“走出去,增强宜春体育文化软实力。加强体育宣传力度。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推广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开辟体育宣传新阵地,健全体育宣传工作机制。做好体育对外宣传工作,增强宜春体育在国内外体坛的影响力。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协作,强化体育新闻管理和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和报道水平,积极宣传体育工作中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为体育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7、和社会环境。扩大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发挥区域功能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体育交流合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市域范围内的体育交流合作,强化体育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促进城乡、区域体育协同发展,提升我市体育发展整体效能。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体 育的积极性,统筹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教育、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积极推动建立跨部门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级体育总会、协会、俱乐部

38、等社会组织的评价和监督,促进其规范、合法、高效运作。(二)加大政策保障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育强国 建设。推动体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支持各地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体育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体育投融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力度。落实体育税费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督查。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建立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建标准和评价制度。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

39、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三)夯实人才支撑开展全市体育人才情况调研,着手研制全市体育人才发展中 长期规划。聚焦引进“高精尖缺”体育事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 鼓励高层次体育人才来赣创业工作。加强对高素质、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盘活现有体育人才资源,加快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竞技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人才及体育场馆运营人才,拓宽人才供给渠道,形成全产业链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强与人事管理部门的沟通,探索建立健全适应体育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建立体育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四)推动规划实施各级体育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对重点项目要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要建立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制度,实施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要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的跟踪分析和评估,为调整目标任务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平面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