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建设电池电机直流电机项目预算报告.docx

上传人:SmallBird 文档编号:90560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设电池电机直流电机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建设电池电机直流电机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建设电池电机直流电机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建设电池电机直流电机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建设电池电机直流电机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澳門理工學報 2019年第3期名家專論論“文學理論”高建平提 要 文學理論既是一種古老的知識,又是一個現代的學科。在當代,中國文學理論形成有五種資源,即根據地文學理論、俄蘇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西方文學理論,以及“五四”以來的現代中國文學理論。當代中國文學理論是在吸收了這五種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關於文學的性質,曾有是意識形態、是社會文化現象、具有生產性等不同的觀點。關於文學理論的定位,又有規範性和描述性的二分,以及文學理論與文學的創作、批評和文學史寫作之間的關係。應將立足點放在當代文學和文化發展的需要上來,採取“拿來主義”、“實踐檢驗”、“自主創新”的立場,在當代實踐的基礎之上,建設

2、既是現代的、又是中國的文學理論。關鍵詞 文學理論 意識形態 生產性 自主創新中圖分類號 I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8741824 (2019) 03000520什麼是“文學理論”,長期以來,人們將之作為一個既定的存在,並沒有進行深入的辨析。從字面上講,是“研究文學的理論”,但實際上,屬於這一學科的文字多種多樣,涉及許多學科。它可以是“與文學相關的理論”、“依託文學而建立的理論”,甚至是“起源於文學的理論”,在許多情況下,被當成“文學理論”的只是一些包含有對文學的思考、甚至只是對文學研究者有用的材料。由此,圍繞“文學理論”的學科性質,它與文學間的關係、學科邊界,以及它的功能等一系列的問

3、題,學術界曾展開一系列的討論,充分展現了這一學科的複雜性。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文學理論”呈現出多種面貌,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因此,這種歷史的維度也應納入研究者的視野之中。一、文學理論的性質我們已經在習慣上認為,“文學理論”在西方是從古希臘開始的,而在中國是從先秦開始的,一些西方文論史和中國文論史都分別這麽寫。然而,我們過去很少進一步思考為什麽要這樣寫。我們認定,在雅斯貝爾斯所謂的“軸心時代”,各大文明中都出現了一種後來被稱為“文學理論”的東西。但是,我們沒有進一步追究:那時並沒有“文學理論”、“文藝理論”,或者“文藝學”的學科名5稱,為什麽可以將一個後起的名稱運用到

4、這一時期所產生的這些文字之上?在伍蠡甫主編的西方文論選中,第一位入選的文論家是德謨克利特,他提出了詩歌依賴於情感,以及“摹擬”的思想。 大致在德謨克利特的時代前後,其他一些古希臘的思想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與文藝有關的思想。例如,畢達哥拉斯關於“和諧”的思想,及其與音樂的關係的論述,成為西方美學的源頭。在他們之後,到了古希臘的古典時期,文論思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柏拉圖的一些對話中,有很豐富的美學和文論的思想,但他並不試圖對文學問題作系統的論述,而是在論辯的過程中展示一些對文學藝術的性質的洞察。在柏拉圖之後,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在美學和文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據研究者說,這部著作很有可能是亞里士多

5、德的講課筆記,對當時在雅典極其流行的悲劇進行了研究,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門羅比厄斯利評價這本書時寫道:“不管是在這本書,還在亞氏現存的討論美學與文學問題的其他著作(他還寫了一篇名論詩人的對話,但失傳了)之中,都不存在某種可稱為美學體系的東西。但是,從這一為文學門類提供理論的傑出範例,特別是從亞氏隱含著的對柏拉圖及其他人的觀點的回答,我們可以為建立基本的美學理論合理地抽取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對於整個西方文論史,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也許是一個例外,雖談不上理論的體系,但對悲劇作了內容豐富而涉及面廣泛的研究。其重要的原因,與“學園”的講課需要有密切的關係。除了這本書以外,我們很少看到系統的對文學進

6、行論述的著作。在此以後,我們在普羅提諾的九章集、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中,都讀到一些有關文學藝術的精彩論述,但在這漫長的一千多年中,沒有人試圖構建系統的關於文學藝術的理論體系。甚至在文藝復興時期和法國新古典主義時期,也是如此。這幾百年裡,出現了許多對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的闡釋性著作,但系統的論述文學理論的著作仍很少。只是到了17世紀後期,才出現了布瓦洛效仿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而寫出的詩的藝術,並在此刺激下,在18世紀,歐洲各國分別有人寫作較為系統的文學理論著作。如果我們將一部西方文論史,只是局限於系統的關於文藝理論的論著史的話,那麽,這樣的歷史,就會寫得很單薄,而且不能真實地反映歷史

7、。由此,我們處於這樣一個矛盾狀態:寫作文論史,要將許多非文論的著作包括進去。我們要從許多歷史的、哲學的、神學的材料中,從各種語錄、格言、書信、筆記,以及書籍的前言後記中,從文學作品的插叙和人物對話中,發現大量的文學藝術觀點,將它們整理出來,編成文論資料集。如果德謨克利特、柏拉圖、普羅提諾、托馬斯阿奎那重返人世,他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是“文論家”。但是,如果不這麽做,一部文論史就會單薄得可憐,甚至不能成立。在中國,情况也相似。郭紹虞任主編、王文生任副主編的中國歷代文論選是從中國先秦選起。其中第一段所選的,是尚書堯典中的一段著名的話:“帝曰:夔!命女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

8、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這段話本來意在追記古代事蹟,但對中國文學理論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中說了以音樂實現教育的目的,詩樂間的關係,音樂對人、神、獸間和諧的重要性等,留給了後世無限的闡釋空間。其中,朱自清摘出其中的“詩言志”三個字,說這是中國歷代詩論的“開山的綱領”。郭紹虞和王文生所編的這套書,接下去所選的是詩經、論語、墨子、孟子、商君書、莊子、荀子,大都是從詩句和哲理議論中,摘出一些與文學藝術相關的論述,將之當作文學理論的內容。除了這些書以外,左傳、國語等書中,也有著一些有關文論的觀點,例如王運熙和6顧易生主編的

9、中國文學批評史提到詩經的“言志”與“美刺”,左傳中的“觀志”和“觀風”,以及“三不朽”,被後世重視。在中國此後的文論中,與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相似,出現了一部重要而頗具系統性的專著,即劉勰的文心雕龍。劉勰總結前人的論述,統合儒道佛的思想因素,從各個方面對文學進行了論述。這部著作在中國的文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到了唐朝,出現了皎然的詩式和司空圖的詩品,對詩歌也進行了全面的論述。但是,與歐洲的情况一樣,這種對詩歌以及文學系統而全面論述的著作,還是很少的。立志要通過“立言”以達到“不朽”,且所“立”之“言”又限於詩之“言”,這種人在歷史上是很少的。如果我們翻看任何一本“歷代文論選”的目錄,無論在古代歐洲

10、,還是在古代中國,都是如此。能夠入選的,絕大多數都是書的序跋、往來通信、議論性的隨筆、筆記、日記,等等,當然也有像杜甫的戲為六絕句那樣,以詩論詩。在宋代以降,出現了大量詩話詞話等對詩歌的點評,以及文章、小說、戲曲的點評類著作。我們過去的討論,都糾纏於這些理論是否有系統,這些理論論著,儘管沒有使用“文學理論”這個名稱,是否仍然“在實際上”是“文學理論”。這種討論是有意義的,但需要進一步深化,才能說清楚其根源。中國學術界,在討論馬克思主義文論時,也曾有過類似的爭論。馬克思恩格斯有一些關於文學藝術的論述和文章、通信,以及一些他們在世時未刊的手稿。但是,他們都沒有寫出關於文學和藝術的專著。中國學術界曾

11、經圍繞著他們的文學理論是否有“系統”發生過爭論。認為沒有系統的人,指出他們沒有寫出系統論述文學問題的專著,他們關於文學藝術的文字,常常是在一些討論政治或經濟問題的著作,或者是在一些有關文學的通信中,而不是專門論述文學問題的文章和書籍之中出現的。因此,這些論述,要麽是服從書的結構和論題,只是順便提及文學藝術,要麽是就事論事,針對一些作品來作評述,在評述時作一些發揮。與此相反,認為有系統的人,則提出,儘管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寫出文學理論專著,但他們有關於文學的成系統的思考。他們在一些手稿、哲學和政治經濟學論述,以及關於文學的通信之中,儘管沒有對文學問題的詳盡闡釋,但卻簡短而意味深長,因此,他們“在實際

12、上”是在寫作“文學理論”。類似的情况,在當代文學中出現。如果我們打開伍蠡甫主編的現代西方文論選的目錄,我們看到的是德國學者里普斯的移情作用、內摹仿和器官感覺、意大利畫家馬里內蒂和博喬尼所寫的未來主義繪畫的宣言,還有法國哲學家柏格森關於生命哲學的論述,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論白日夢同藝術的關係,等等。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文學理論”至少有兩種形態:第一種形態是各種關於文學的思想、觀點、見解,以各種各樣的文體為載體,與各種不同的領域和學科聯繫在一起。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不知道他們在談論“文學理論”,甚至不承認自己是“文論家”。人人都在談論文學,講出了深意,對後世有影響,被同時代人重視,或者用今天的話說,出了“金句”,就是“文學理論”。第二種形態,是關於文學理論的系統的論述,以及圍繞這個系統的評說,或者是朝向這個系統建構的努力。關於這方面的論述而形成的著作,有很多的名稱,並不一定都叫“文學理論”。記得30年前我去瑞典留學。有一次去斯德哥爾摩大學圖書館,問圖書管理員關於文學理論的書。那位管理員在電腦上查了一會兒,又走到書庫裡找了一陣,半個小時以後,給我拿來了一本韋勒克、沃倫寫的文學理論。這本書我當時就知道,國內有譯本,也細讀過。我想知道的是關於7“文學理論”類的書放在什麽地方,我想去翻翻,看國外這一類的書有哪些,而圖書管理員所理解的,是一本名字叫“文學理論”的書。這一誤會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