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战争中的民众 .pdf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96694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战争中的民众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融海嘯後國家的發展與香港經濟前瞻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副會長 薛鳳旋 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出現了新的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國際市場將會在未來數年進一步萎縮 , 這除了對我國出口型經濟有負面影響外 , 也對開放型、出口型及小型的經濟 , 包括香港及新加坡等經濟體系造成打擊。然而,我國因應金融海嘯所帶來的衝擊,在 2009年已出臺了強而有力的財政政策和鬆動的貨幣政策,推動發展內需,以保持經濟的高增長。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次全球的大變動,為我國的金融業和高增值、高技術的工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促使“第二次全球經濟大轉移”的到來。因此,香港將會面臨外部經濟環境的巨大轉變,而其主要出路乃配合國家新的發展格

2、局,重新檢視它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定位與功能。 1.全球經濟已出現了新的版塊分裂 2008年的金融海嘯凸顯了近 20年來已開始逐步成形的新的國際經濟形勢。按照不少經濟組織及學者的估計,以美元官價為估計的 GDP計算,未來 15年的全球經濟局面將會有很巨大的變化,即逐步看到中國、歐盟和美國三條支柱分立的局面。中國的 2009年 GDP(包括港澳臺)已經以 5.52億萬美元超過了日本,若不包港澳臺,也在 2010年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一些學者預測, 2022年中國的 GDP將會以 26.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實體(世界銀行在 2011年初修訂為可提早在 2016年實現

3、),將日本遠拋落在後面。 2027年中國GDP將會進一步超過歐盟,重返乾隆時代,經濟總量約占全球三分之一。 不過,不少學者 (包括中國主流學者與官方 )認為:雖 然中國的世界經濟地位不斷攀升,但因為人口龐大,法制和市場化程度較低,就算它在 2022-2027年的GDP總量能與歐盟和美國看齊,但仍是個相對的弱國 。對於這些未來十多年的全球經濟預測,我們可否相信,固然是個問題。不過我們可以從另一些角度觀察已經發生的事實,即從購買力平價計算的 GDP總量,人均 GDP及 GDP的三產構成去檢視全球及中國的經濟現況及其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從這三種量度來看, 2008 年的全球經濟已出現新的板塊分異 。

4、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的 GDP,金磚四國(包括中、俄、印、巴)已成為全球經濟最大板塊,占了全球 GDP 的 23.8%,並且其四成員國均以遠高於全球 GDP 平均增長率( 3.1%)的 5.6%-9%的速度增進。西方三大板塊:美國( 20.5%)和西歐四國( 13.3%),以及日本( 6.2%),只有美國的比重稍微接近金磚四國。而且這些發達國家的經濟在最近幾年都陷入了近乎零增長的狀態。在 2008-2010 這三年間,這個板塊分異現象已明顯地加強。金磚四國的 GDP 已超越美國近三成,而中美的差別更縮窄至只有 22.4%。因此,中國超越美國,可能是 2015-16 年的事,因而金磚四國主導世界經濟

5、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人均 GDP看,發展中的中國和發達的美國仍距離很遠。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人均 GDP已非常高,達 46,900美元,而其超能(或超常)消費已被全球詬病。預計發達國家未來的生活水 平 下降的可能性很大,上升的可能性及幅度會很小。因此,發達國家的內需很難成為它的國家經濟乃至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反觀中國,按購買力計,人均 GDP已達 7,600美元,加上中國是個人口 13億多的國家,內部購買力已形成了非常可觀的市場潛力,在中長期而言,更可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 GDP與它們的人均 GDP差距仍然很大,其增 長空間仍大。中國的內部市場除了會成為

6、本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外,亦可同時吸引外資,外國資源、產品及服務的進口,帶動世界經濟發展。固此,我國內部市場很有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另一方面,在西歐四國的 GDP構成中,第三產業顯然過大,特別是英國,它在2008年的第三產業比重超過了 80%。金融海嘯正好揭示了它們的經濟過於“虛擬化”的問題。這些發達國家的政府已逐步加強對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業的監管(這是 2009年成立的 G20的首要工作方向),這個政策會使西方國家中第三產業成本增加和“虛擬”澹化, 導致這些第三產業的發展下降,和整體經濟缺乏發展動力與方向。而中國的第三產業卻面臨著龐大的前景。第二產業對服務業的實

7、際需求,將大大推動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 國 民生活水平 的不斷提高,以及龐大的中產階級的出現,也都將推動中國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另外,我國行政及經濟體制上的相對集中也有利於資源的整合和流動,預期強而有力的政府行為將會使中國金融和高檔服務業在國際上逐漸形成強大的競爭力,而對本國市場,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和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只會做有序和有限度的開放。 2.中國的再崛起促進了全球經濟第二次大轉 移 在 1980年代和 1990年代,全球出現了第一次經濟大轉移( Global Shift)。這次轉移主要是以西方資本和市場為主導,以勞動密集及低增值工業為主的,由西方向落後國家流向的有限度的

8、工業產業轉移。第三世界國家的廉價勞動力成為這一輪大轉移中國際資本的追逐對象。我國以高素質、勤勞、守紀律而又低廉,並可以大量集中于大海港周圍的勞動力,很快便成為全球資本投放在出口加工產業的投資及下單定購的集中地。加上香港的先導和仲介作用,我國的珠三角和長三角演化為全球經濟發展最迅速的經濟區,推動了我國延續 30年的出口導向 I型經濟 (即勞動集約,低增值出口加工業的發展)。這一輪的全球化通過低檔出口工業的勃起使我國經濟崛起,成為低檔消費品的世界工廠,並且為下一步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本 (全國單外匯儲備已達 3.5萬億美元 )、國際貿易與工業管理和生產方面的經驗。 目前,持續了 30年的出口

9、導向 I型工業化已達到需要模式轉變的階段。因此,我國從第十一個“五年計劃”起已提出: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鼓勵製造業向高增值、高科技含量和擁有自主技術與設計產權的行業轉向。 2008年的金融海嘯使西方市場萎縮,令我國出口下降,然而更加速了我國推進這些新發 展方向的政策的深度和力度。 因此,自 2008年起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已明顯轉變。此外,中國還具備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缺乏的有中國特色的“軟實力”。我國除了在第一次經濟大轉移中積累了大量資本和經驗外,還有兩個重要的“軟實力”因素:(一)中國人的勤勞和節儉,創造了個人及政府的高儲蓄率,(二)體制上的資本、資源和權力的集中亦有利於資源和產品的流動和集中

10、。中國的這些因素,加上西方在未來因為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難以大幅度改善,資產又大幅度地萎縮,西方各國在一些傳統及未來的高檔服務行業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比較上,相對於中國而 言將會處於劣勢。 在上述新的世界經濟背景下,“第二次全球經濟大轉移”已隨著中國的崛起而展開。這次從西方傳統工業大國和發達國家“轉移”(這是相對比重,意即在國內,這些新行業的發展和全球的比重,將會大大增加)至中國的將是金融業及高增值、高技術的資本性產品和耐用性消費品。在這一新轉移中,我們預期中國會崛起成為世界金融大國之一,而且也將成為資本和技術密集、資本性及耐用消費品的全球性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 我國強大的內需不但能在將來促使我國

11、在高檔產品上滿足自己,而且在規模經濟原則的作用下,亦能在已起步數年後,當產品“成 熟”時,形成具競爭力的國際出口,壓縮發達國的相關製造業,以較低的成本侵入它們的市場,深化我國工業發展,亦成為第二次大轉移的重要注釋。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世界級的高增值、資本密集的重工業和化工業,以及現代機械工業。 汽車製造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我國自 1984年以來,通過合資形式,引進全球汽車生產商到大陸開設零部件生產及整車廠,並且以不斷提高合資汽車企業的本地生產 /增值比率,促使我國汽車工業在快速成長和擴大的同時高度地當地語系化。自 2000年起,國民經濟的成長也導致中產階層的湧現。因此,我國雖然面對加入 WTO後汽

12、車 及其零部件進口全面開放的新形勢,內地的汽車生產依然高速前進。這也體現出“國策”(以汽車製造為主要經濟支柱)及“內需”的巨大動力,使關鍵的產業能在短短數年實現全球性的跨越。以汽車製造業為例,我國在2000-2010年間便由全球第七上升至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銷售國。在內部市場規模經濟的支援下,我國車廠若稍為增加一些生產以供出口,其很低的邊際成本必使他們能逐步地擠佔西方市場。除此之外,中國筆記型電腦的生產,民用客機的生產,還有高速鐵路的發展都體現了中國在引進、消化和再創新的基礎上,加上廉價、高效的生產,有很大潛力成 為一些全球性耐用消費品的世界工廠。同樣,在新能源和環保產業方面,龐大的內需及低廉而

13、高效的生產,也使我國逐步成為全球太陽能、風能及核能設備的最大生產國,以及垃圾發電設備的未來國際競爭大國。金融業和高檔服務業也已體現出迅猛擴大的趨勢。最突出的例子是中石化在 2009年已以市值 3,977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並以 2008年純利 164億美元進入全球十大賺錢企業排名榜;工商銀行以市值 258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銀行,並以純利 159億美元,成為最賺錢銀行;中移動也以市值 2093億美元,純利 162億美元,成為全球電訊 業的雙“老大”。這些案例都體現了目前以內需為主要業務的大型國有企業已足夠條件走出國門,它們在世界市場上將會有巨大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推翻了“國企”必定沒有

14、效益的錯誤論斷,使中國將有可能快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產品和耐用消費品的供應者。 3.香港經濟面對新的發展環境 3.1 香港二戰後經濟發展受益於全球第一次經濟大轉移 1950年之後,香港的工業化主要建基於由長江三角洲地區,如上海、無錫及南通等地在 1950年左右南遷而來的工業家,他們帶來工程師、管理人員、技工以及設備、資金和國際市場關係,使香港成為亞洲地區在 二次大戰後最早建立了出口導向(以東南亞及歐美為市場)的輕工業出口型經濟(即出口導向 I型經濟,也是全球第一次經濟大轉移的主要形式)。按有關發展規律,香港的出口導向型輕工業,和其他三小龍一樣,若沒有新的動力,已在 1980年初發展至盡頭。中

15、國在 1980年展開的改革開放政策釋放了大陸的勞動力,並且鼓勵外資(包括並主要為港資)的進入,不但解決了香港工業界的困局,也使內地經濟開放並加入了全球經濟體系。香港作為先發者,將全球第一次經濟大轉移的經驗,推廣至採取了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國南方。香港工業往大陸北移後,使我國沿海,特別 是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成功地展開了“港式”的出口導向 I型工業發展。其後,其他三小龍及日本因為要在“同一起跑線”和降低成本,相繼跟隨港資投資大陸,使我國在 1980年代至今逐漸成為全球第一次經濟大轉移的最大得益者,快速地成為輕工業產品 (如成衣、鐘錶、玩具、電子產品及鞋類產品 )中多種產品的世界工廠 。 工業北移所依

16、賴的香港資本及生產性服務,使香港和內地進入了一個新的“前店後廠”合作模式:香港專注於第三產業活動,內陸成為主要生產基地。因此,從 1980年起,香港“前店”經濟持續和高速發展,導致了經濟結構表面上由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以及珠三角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的轉型。大珠三角(包括珠三角和香港、澳門)的 GDP由 1985年的 5,400億元增長到 2007年的 4.1萬億人民幣,增長了接近 7倍;工業總產值亦由 1985年的 450億美元增長到 2007年的 6,208億美元,增長了接近 13倍;出口額更是由 320億美元增長到 2007年的 7,011億美元,增長了接近 19倍。粵港兩

17、地的經濟合作和分工,在土地用和城市發展上造就了一個都會經濟區( 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的形成。它以香港為核心,世界市場和外資(全球經濟一體化) 為動力,涵蓋澳門(面積 29.5km2,人口 54萬)、深圳(面積 1,953km2,人口 891萬)兩個城市化及經濟發展水 平 已相當高的次核心以及一個廣闊珠三角週邊帶(面積 54,733km2,人口4,786 萬 )。對這個都會經濟區的瞭解,是瞭解香港目前經濟特點及其發展前景的重要基礎,也是它和內地 (特別是廣東省 ) 經濟關係的具體體現。 3.2香港經濟前景在於配合第二次全球經濟大轉移 3.2.1 調整與珠三角合作和共同發展方向 經過了 30年的發展,內地出口導向產業及內部市場已經培養了自己的服務設施(如現代空港和集裝箱碼頭)、市場推廣及發展動力,以致香港服務於珠三角及內地“前店”功能日漸減弱。加以內地外向型經濟已進入多元化及轉型階段:在產品結構上將以高增值、科技投入較大的耐用消費品為龍頭,在市場方面將以內需和出口並舉為方向。這些趨勢亦更因 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而被強化,也導致第二次全球經濟大轉移的展開。 進入 21世紀 信息 科技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日本历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