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pdf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96702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太原新东方优能中学 新东方太原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 0351-3782999 新东方太原学校: http:/ 官方微信 号 : tyxdfcn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上 午 7: 30-9: 30) 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75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7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 方答题栏 内。 1.右图是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

2、宝“鸟尊”,出土于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 114 号墓。其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的完美组合造型 , 成为西周青铜艺术中的罕见珍品。据此判断该艺术品 A.是晋侯权力至髙无上的象征 B.体现了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 C.破坏了西周时期礼制的规定 D.由技艺精湛的私营工匠制作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中“完美组合造型”、“罕见珍品”等信息表明“鸟尊”的技艺高超, B 项符合题意。 A、 C 两项与题干无关,随葬的精美青铜器应由 官营工匠制作, D 项错误。故选 B。 2.史记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朝堂上儒道间的一场争论。黄生认为上下有别,汤武革命,以臣诛君,大逆不道 ;辕固生的反驳极为有力:照

3、你所说,“高帝 ( 汉高祖 ) 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 ”结果显然是儒生辕固生赢了。据此可知 A.儒学成为汉初的统治思想 B.道家思想不适应现实需要 C.汉初“百家争鸣”仍然持续 D.争论触及了政权的合法性 【 答案 】 D 【解析】题干中“汤武革命”、“高帝代秦”等信 息都与朝代更迭、政权更替有关,因儒生的主张涉及汉代统治的合法性,最终获胜。 A 项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并非在汉景帝时期; B 项道家思想是汉初的统治思想,太原新东方优能中学 新东方太原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 0351-3782999 新东方太原学校: http:/ 官方微信 号 : tyxdfcn 依旧适应现实需要

4、; C 项儒道间的争论称不上“百家争鸣”。 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3.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 ; 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 , 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 B.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 D.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 答案 】 D 【解析】题 干 中爵位由先秦“政治权力的标志”变为秦以后“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这一变化是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需要而做的调整。 A、 B 与题意无关; C 项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并未分

5、离; 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4.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于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治” , 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这一现象 A.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导致贵族政治得以恢复 C.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 D.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 【 答案 】 C 【解析】题 干 中秦以后“功臣政治”、“功臣子政治”等情况的出现,表明原先的贵族政治收到了冲击,国家治理逐渐由依靠贵族转变为依靠功臣及功臣子。 A 项与题意无关,属于过度引申; B 项与题意相反; C 项符合题意; 题中仅提到了功臣子占据高位,并未涉及实习特权, D 项错误。故选 C。 5. 下表

6、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A.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 答案 】 B 【解析】题干中“尚书”、“中书”的在不同朝代的频繁出现,表明制度的延续。 A 项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为了加强皇权,并未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C 项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意无关; 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6.明末沈氏农书记载有当地一句谚语:“ 当的穷 , 六月里骂长工。”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夏种大忙 季节,务必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问 题了。这反映了当地 A.人身依附关系

7、日益松弛 B.资本主义 萌芽 已经出现 C.租佃关系下地主的无奈 D.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 答案 】 A 【解析】题中体现了长工 的特殊地位,表明这些人并不局限于某一土地,即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A 项符合题意。B 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的是纺织业中雇佣关系的出现,与题意无关; B 项地主题中并未提及; D 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选 A。 7.史载,清朝一位大臣给雍正上表 :“ 君恩虽厚,臣虽死不能报万一。”但雍正看了后大怒 :“ 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太原新东方优能中学 新东方太原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 0351-3782999 新东方太原学校: http:/ 官方微信 号 :

8、 tyxdfcn 君恩之厚薄。”此事反映了 A.雍正借助纲常伦理制约臣民 B.清朝君臣关系日趋紧张 C.此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雍正不愿大臣记其恩惠 【 答案 】 A 【解析】题中强调“尽臣节”,而不论“君恩厚薄”,表明雍正认为臣子尽节是理所应当,而不是因厚恩而为。这恰好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 A 项符合题意; B 项与题意无关; C 项 此时的统治思想并非法家思想,而是儒家思想; D 项未抓住题干主要信息。故选 A。 8.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 , 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

9、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答案 】 B 【解析】题中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变化,特别是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使馆界”等内容表明列强转而将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护其在华利益,即其侵华政策发生了变化。 A 项不符合史实; B 项符合题意;C 项不符合史实; D 项与题意无关。故选 B。 9.下表为 1871 1910 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A.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 侵略 以商品倾

10、销为主 D.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 特征 【 答案 】 D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题,需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 表中 1890 1900 年棉纱进口量在增加,而棉布进口量在减少, A 项不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中国的贸易地位并未有所改善, B 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前后列强的经济侵略由“商品倾销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并未一成不变, C 项不符合题意;棉纱进口量 增加 、 1890 1900棉布进口量减少 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10.“尽管清政府对改革的态度由消极逐渐积极,从应付逐渐认真,但最终没有挽救改革,伴随改革

11、失败的是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这一改革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 答案 】 C 【解析】题干中“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指的是因“皇族内阁”的出现,导致清政府大失人心,之后的辛亥革命葬送了清朝统治,与此相关的改革即是清末新政。故选 C。 11.近代以来 , 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 ; 清 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 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 太原新东方优能中学 新东方太原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 0351-3782999 新东方太原学校: http:

12、/ 官方微信 号 : tyxdfcn A.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 B.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 C.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D.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 答案 】 B 【解析】题干中维新派进行的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中华民国相关的辛亥革命一系列政治变革中包含着社会习俗的变革。 A 项 并非题意的侧重信息; B 项符合题意; C 项的“突发性”题干并未提及,另外本项的说法本身也欠妥,社会习俗的变革是渐进的,并非突发性;题干中并未就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是否存在引动关系做出说明。 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12.马克思认为剩 余 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 ; 孙中山 以

13、纺纱织布威力, 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 , 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 , 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A.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 D.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 【 答案 】 A 【解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意识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孙中山也认为应关注一般性的劳动者,这都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弊端的反思。 A 项符合题意; B 项说法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C 项说法错误,三民主义与剩余价值没有内在的联系。故选 A。 13.毛泽东指出

14、,“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 , 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材料中“现在”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答案 】 C 【解析】题干中毛泽东主张恢复并实行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由此可知应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恢复”二字进一步表明应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即全面抗战时期。故选 C。 14.据 1937 年国民政府对农村调查所得资料估计 , 地主占有大约 40%-50%的耕 地 。 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 , 地主约占全部耕地的 60

15、%-70%,而在贫瘠的西北旱地区域,土地所有权反而比较分散。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间租佃关系发展程度有别 B.不同区域土地政策实施的差异 C.地区间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差异 D.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 答案 】 C 【解析】 题干中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的集中,便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进行,适应了商品化的需要,而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的西北地区,土地所有权较为分散。 A、 B、 D 与题意无关; C 项符合题意。故选 C。 15.“组织起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农业生产领域早在延安时期就出现了互助组等,建国后更是推广到全国各地,出现了初级、髙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6、据此可知 , 这一思想 A.基于对小农经济弊端的考虑 B.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 答案 】 A 【解析】小农经济具有抗灾能力较弱、不利于技术推广的局限性,“组织起来”,成立互助组等组织有利于改善这些问题。 A 项符合题意。 “组织起来”并未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B 项不符合题意; C 项国民经济恢复 是建国后的事情,并非延安时期;互帮互助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6.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 , 同时,也注意将

17、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 A.适应了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 需 要 B.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太原新东方优能中学 新东方太原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 0351-3782999 新东方太原学校: http:/ 官方微信 号 : tyxdfcn C.揭开了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D.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 答案 】 A 【解析】“谁养活了谁”、“从猿到人”等教育的进行及大力宣传有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而巩固国家政权。 A 项符合题意; B 项错在“开始”二字,共产党诞生之初就以马克思注意思想为指导; C 项中的教育改革与题意无关; D项中的革命与题意不符,建国后已由

18、革命转入建设。故选 A。 17.同 1978 年相比 , 1982 年我国的工农业产值增长 32.6%,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而且,失调的经济比重也有所调整,国民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展开 C.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全面展开 D.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 答案 】 B 【解析】 1982 年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A 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 21 世纪初的事情; B 项符合题意; C 项冤假错案的平反并非经济 建设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D

19、项对外开放也并非国内工农业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故选 B。 18.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 , 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 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 B.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 C.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D.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 【 答案 】 B 【解析】战死者父母对于公众的“笑容满面”及为他人的“哭泣”,反映了集体主义的观念,即城邦至上的观念。 A、C、 D 项与题意无关; 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19.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

20、部分 , 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中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 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 答案 】 D 【解析】罗马法的私法部分涉及妇女问题,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罗马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奴隶制, A 项说法有误;B 项与题意无关; C 项说法错误,罗马法并未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 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20.14、 15 世纪以来 , 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圈地运动 , 新贵族力量逐步壮大;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获得极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却阻碍了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日本历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