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 .pdf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96770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1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量子叙事:一种全新叙事模式西南 民族大学 汤黎 内容提要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一大分支,可能世界叙事学为叙事性问题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理论模式。量子力学是可能世界理论中重要的学科源泉;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对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量子叙事是叙事学和量子力学两者跨学科所结合而产生的全新叙事模式。本文首先将追溯量子力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并阐明其对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而后运用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的猫”和“量子自杀”这两个实验来分析 法国中尉的女人 以及 非常道 这两部后现代作品,以此阐明后现代文学中的量子叙事模式;最后再阐释

2、近年来量子叙事模式的新发展。后经典叙事学发展到当下,其跨学科的研究模式已经成为主要趋势。可能世界理论( PW theory)指的是世界可能的存在方式;其基础是,现实是基于想象的、而非存在的集合。在文学实践上,可能世界不仅是叙事的主题关注,而且是叙事的结构模式。叙事学家雅恩( Manfred Jahn)把可能世界叙事学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一大分支。作为一个叙事参考框架,可能世界理论对虚构性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并且成为用来描述故事世界的动态生成过程的一种全新故事语法,为叙事性问题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理论模式,同时还容许对叙事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进行分析和阐释。与物理学上的基于量子理论的多重世界阐

3、释体系相对应的叙事学框架便是可能世界理论。量子力学是可能世界理论中重要的学科源泉;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波函数坍塌、多重宇宙等理论都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撑。可能世界叙事学的量子叙事是叙事学和量子力学两者跨学科所结合而产生的全新叙事模式。自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开创以来,其给世界提供的全新认知方式使得文学的叙事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在其影响下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一、量子力学黄金时期及其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1900年,普朗克( Max Planck)开创了量子理论,他认为物质并不以连续变化的方式,而是以有限的微粒或“量子”,来吸收或放射能量。尼尔斯 玻尔( Niels Bohr)发展了普朗克的理论, 他把普

4、朗克量子假说用于原子结构,提出了量子化轨道理论,用量子跃迁假说解释原子光变更的发射和吸收。1925年,沃纳 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提出了新的量子理论,强调量子的非延续性。而埃尔温 薛定谔 (Erwin Schrodinger) 尝试以波动的方式来描述原子,并用著名的“薛定 谔的猫”来说明适用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宏观世界时所产生的悖论。在此基础上,海森堡在 1928年提出了“测不准原理” ; 此原理又由玻尔所概括和推进,认为波 /粒二象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余的;并由此提出“互余原理”。在玻尔和海森堡所做的哥本哈根阐释中,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标准阐释,其关键要点是通过玻

5、尔的“互余原理”对物质和事件进行概率描述,调和物质波 /粒二象性的矛盾。上世纪二十年代是量子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迅猛的发展给现代主义文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9世纪的人文与科学是完全隔离的,然而 20世纪 20年代许多评论家都表达了科学和人文能够汇合的希望,或者至少调和它们在 19世纪的差异。量子理论 “显示了诸多可能与唯一现实之间的奇特关系,同时还标志着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在长期分离之后的再度聚首 ”。 量子理论中的“测不准原理”和“互余原理”经常被提议为现代主义形式和阅读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类比。以量子力学为首的新物理学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近几十年被广泛地研究,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注意

6、。二、“薛定谔的猫”与“量子自杀”量子力学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延续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并发扬光大,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量子世界。 与此同时,量子力学也从上世纪 20年代的哥本哈根阐释时期发展到了多重世界阐释时期,给量子叙事带来了新的分析框架。“薛定谔的猫”这一想象实验是基于哥本哈根阐释的量子效应用在宏观世界的悖论,用以说明微观世界量子理论中的叠加状态和波函数的坍塌在宏观世界中的不匹配。 宏观世界的猫不能在同一时刻处于“既是死的又是活的”的这种初始叠加而后坍塌的状态,只能是坍塌后“或死或活”的状态。然而,“薛定谔的猫”的“既死又活”的状态在平行宇宙理论中却能实现。平行宇宙理论经常被用以说明,一个事件不同的过程或一个不同的决定的后续发展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汉斯 莫拉维克( Hans Moravec)和布鲁诺 马切尔( Bruno Marchal)等人在 80年代末提出了“量子自杀”想象实验,堪称真人版的“薛定谔猫”。因而,“量子自杀”也就成就了“量子永生” 。英国作家约翰 福尔斯( John Fowles)所著的后现代元小说 法国中尉的女人 中的叙事便是如此;其多个相互排斥的故事结局所体现的是把叙事从传统的单一线性时空中解放出来的尝试。福尔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时间分裂的叙事线条,将故事引向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系列事件所导致的三种后果,而不是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法国历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