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千年,看大千世界,
探寻三江,听三水故事
胥江祖庙又称芦苞祖庙,
坐落于三水芦苞镇刘寨村委会刘寨村。
它由三座建筑群体构成,
从北向南分别是普陀行宫、武当行宫、
清嘉庆年间加筑的文昌宫。
芦苞祖庙大致的历史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先有武当行宫,后来,在武当行宫的左边建起普陀行宫,直到清朝嘉庆年间,在北帝庙的右边加建文昌宫,分别供奉真武帝、观音、文曲星君,形成“三教合一”的大型庙宇。它经历宋、元、明、清和中华民国五个朝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并于1989年被广东省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内的“三雕二塑一画”——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的建筑工艺,可谓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进入庙内等于进入了艺术的殿堂。庙内的壁画最早为清光绪年间,已有百年历史,但壁画基本保持原有色彩,笔迹细腻、画工精美、富丽多彩。总之,“三教合一”、“三雕二塑一画”皆为祖庙的特色,里面的故事讲三日三夜都讲不完。所以,下面我想先着重介绍祖庙前的禹门牌坊。
祖庙中供奉的其中一位神仙是真武帝又称北帝。北帝是水神,祖庙背山面水,面对北江,在新中国成立前,北江经常洪水泛滥,所以在此供奉北帝以镇水患。以前交通不便,均以船渡为主,由湖南、粤北来的客商经北江而下到此转入芦苞涌经乐平、花都进入广州。
而芦苞就有了“小广州”之称。
凡来芦苞的船只经此必拜北帝庙,以求平安。当时进入祖庙是由北江上“武当码头”经“禹门牌坊”,再经过武当庙道,穿“青云直步”牌坊才到祖庙。
所谓“禹门”就是大禹治水之门,以证北帝是治水之神。禹门牌坊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原位于芦苞镇水角头旧芦苞社学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迁建至祖庙。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正面明间顶部阳刻“禹门”,两边雕文官图案,上下雕龙凤纹,次间分别阴刻“水立”,“云生”,背面阳刻“万派朝宗”,华表柱上阴刻“确扼大江广津利济,迁依圣庙古迹流芳”。大家都知道,“万派朝宗”,意思是各教各均可到此朝拜归宗。由此可以感受得到芦苞人在三教的思想熏陶下体现了包容、和谐的民情、民风。
原件地址:城市三水《镇镇有辞》芦苞——胥江祖庙建筑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