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一个集才华、才智、人脉、名望于一身的女子

2024-08-05 18:28:57   |  442 人气

WKNZFB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吾其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何香凝送给蒋介石的这首诗,可谓是讽刺至极,据说蒋介石看到以后气的浑身发抖却不敢找她去理论半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外寇入侵,千里河山染上鲜血,国内同胞们同仇敌忾。
而此时的蒋介石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仅没有对东北派一兵一卒,反而还兄弟阋墙,大肆残害共产党员。
何香凝先生听闻以后愤慨不已,于是效仿小说中诸葛亮用女子衣裳羞辱司马懿的典故,将自己的旧裙子和一副对联寄给了蒋介石,并在裙子上题了这首打油诗,讽刺蒋介石不抗日的卖国行径
而那副对联是这么写的:
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井底之蛙,自高自大,不中不正,又丑又顽,这几乎是在指着蒋介石的鼻子骂了。
虽如此,在后来的抗战时期,何香凝带着两个孩子四处奔波,蒋介石依旧派人给他送了一笔钱,不料何香凝并没有收,还说一句“闲来写画营生活,不使人间造孽钱”。

图|何香凝剧照
被一位女子接连羞辱,让素来无耻无下限的蒋介石闷不作声,这实在是罕见。
其实也没办法,而这位何先生,蒋介石也能柔和拉拢,惹不起。

大足赐姻缘

1878年,何香凝出生在香港的一个传统商贾之家,家境殷实。
但父亲希望她成为一个传统贤淑的女子,并不想让她读书写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还相信女孩子读书写字就会夺走男孩子的聪颖。
哪怕何香凝哭吵着要去上学都没有被允许,只能整日在房里学刺绣女红。
可何香凝并没有就此屈服,她总是悄悄地跑去偷听,还央求着家里的哥哥们把书借她看,每每看到不懂的地方,她总是请教哥哥,若是连哥哥们都解不了,她就写了下来,让家里的仆人送去给授课的先生,请他解答。
几年的功夫下来,何香凝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却认得字,还学了一些明理大义。
到了稍稍大些的时候,按照旧社会风俗,要开始裹足了,但何香凝却因此和家里吵过几次。家里的大人们看着如此叛逆的女儿,头疼不已。每次裹足,父母亲都要派几个人死死按住她,然后又蛮力给她裹上。
何香凝力气小,等到没人的时候,又悄悄地用剪刀剪掉,家里人知道后,收走了她房里的所有的利刃器具。何香凝并没有泄气,她攒着钱,又买了一把剪刀,偷偷藏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剪掉了脚上裹着的布。
家里人见她如此执拗,也懒得再给她缠足,久而久之,何香凝也就养成了一双与旧社会格格不入的天足。
到了她快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父母可犯愁了,这四里八乡来说媒的倒是不少,但是一见到何香凝的这双大脚,便没有了下文了,渐渐的,何香凝的亲事也就被耽搁着。
说来也巧,此时到了弱冠之年的廖仲恺处理完父亲的丧事,陪母亲回国颐养天年,在家人的劝说下,在香港皇仁书院学习西学。


他的母亲体谅他学业辛苦,身边没有贴心的人,正派人到处为他说媒。半年的功夫下来,始终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不是他家要求太高,而是要求得太“离谱”。
别人说媒要求要求家境好或人格品行端正,而廖家却只有一个要求——要找一个大脚的女子为妻。
这个要求是廖仲恺的父亲临终前立下的,他的父亲祖籍虽然是广东客家人,但是从小在国外打拼,家里的孩子也在外长大,小脚女人在国外受尽白眼,更何况客家的女人从小都不裹足,她们崇尚勤劳,热情,善良。
廖仲恺偶然间打听到何家有一女,天生大足,便兴匆匆带礼上门,他一见到何香凝,喜不自胜,几番谈话下来,也觉得何香凝与自己很是合拍,没多久就上门提亲了。
何香凝的父亲没想到这缘分竟然这么巧,真可谓天作之合,痛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夫唱妇随,投身革命

婚后两人琴瑟和鸣,常常在一起鉴赏诗词,谈论现下的时局。
廖仲恺本以为何香凝能与他鉴赏诗词已是不易,没想到谈论起时局来,见解独到,还将他们所住的地方命名为“双清楼“,也有人称他们为”双清夫妇“,在当时也算是一段佳话。

图|双清楼主(左何香凝,右廖仲恺)
只可惜他们生不逢时,正赶上国家动荡,外寇入侵的时局,廖仲恺本可以凭着不凡的学识步入官场,为清廷效力,但他厌恶官场的官官相护,也看清了清廷无力挽回,于是典卖了家里的首饰,凑足了银子,远赴日本求学,希望寻求救国求存之路。
到了日本后的廖仲恺,一心求学,也认识了不少的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兴奋地写信给何香凝,邀请她也一起来日本。
何香凝也放不下廖仲恺独自在外,早就想和丈夫一起去了,收到他的书信后更是欣喜若狂,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之后,也去了日本。
何香凝到了日本之后,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语言。她完全听不懂日语,也看不懂歪歪扭扭的日文,廖仲恺细心指导,手把手教她,还给她买了很多的简单明了的日文给她看,何香凝也铆足了劲,一字一句地啃着书,没几个月的功夫,她的日语虽然不是很流利,磕磕巴巴也能说上几句,听得懂了。
攻破了语言的障碍后,何香凝顺利地进入学校学习。
在此期间,夫妻两人还经常参加了留学生的举办的各种活动,在这里认识了不少的革命青年,也意外的听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自由革命纲领,两人如醍醐灌顶一般,思索了几日后,毅然决然地立下了追随孙中山革命的终生之志。
1905年,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浪潮,远在日本的孙中山联络不少的有志青年也在这个时候成立了第一个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廖仲恺夫妇也是其中的成员。


不过,无论是烂到根的清廷还是日本,都不会容许这股势力存在,于是孙中山想着要在日本找一个可以随时联络成员和商量大事的地方,最好是在日本这里有固定的房子,于是他找到了廖仲恺夫妻,他们的家这里白天是如寻常人家的住处,到了晚上,关起门来,就成了不少留学生大放异彩之地。
何香凝也没闲着,这里聚集了不少的有学之士,不仅要看管好门,小心谨慎,提防巡警,还要洗衣做饭,典型的后勤部部长。
何香凝从小就生活在富贵人家,嫁给廖仲恺之后,也没有做过什么重活,但是自从他们的家成为聚集地后,何香凝一人负责起了一众成员的吃食和安全,通传消息等琐碎的杂事,她不仅没有抱怨苦和累,还甘之如饴,孙中山先生曾亲昵地称她为“欧巴桑”也就是大管家的意思。

图|何香凝:中国同盟会的“女管家”
然而何香凝的才华可不止于此。
中国同盟会成立不久,丈夫廖仲恺受孙中山先生重托,回国联络革命事宜,夫妻两人暂时分别,临别之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这也意味着接下来何香凝不仅要完成最后的学业,还要养育孩子,同时肩上还扛着同盟会的担子,身兼多职。
何香凝后来却回忆道:“虽然那段时间常常累到倒头就睡,但是也正是因为忙起来,才稍稍冲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
然而孙中山的革命浪潮在国内很快就被打压下去了,廖仲恺再次东渡回到何香凝身边,他的失落,愤慨,一腔热血无处洒,全在何香凝的悉心照料中慢慢重拾起来。
1911年,孙中山吸取了第一次革命失败的教育,痛定思痛之后,很快又重新组织了起来,这一次何香凝与廖仲恺携带子女一同回到祖国,很快辛亥革命彻底地推翻了腐朽地清政府,但没想到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第二次革命又失败了,何香凝一家又不得不远离祖国,流亡到日本,前后三次革命失败后,不少的革命青年都垂头丧气,士气十分低迷。
然而何香凝和廖仲恺回到日本后,一边为自家的生计奔波,一边到处奔走,联络有志之士,鼓舞士气。
在辛亥革命后,国内的革命者多次起义,迫使袁世凯削除帝制,消息传来,漂泊在外的革命者大受鼓舞。

图|廖仲恺
在孙中山先生的指导下,何香凝和廖仲恺多次在日本和中国来回奔波,不管时局如何动荡,不管前途有多少艰险,两人矢志不渝地跟随孙中山先生,夫唱妇随。
在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他握着何香凝的手,郑重其事地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
何香凝泪流满面,心中百感交集,回望这十几年的革命活动,她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太太变成洗衣做饭的后勤部长,为了革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资金紧缺之时,利用自己的人脉筹资,甚至还熬夜画画典卖,她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也奉献了才华,确实对得起孙中山的这一句谢谢。

虎口救夫

1922年,时局突然转变,同为孙中山部下的得力大将陈炯明叛变了。
他反对北伐,对孙中山怀有敌意已久,趁着翻脸之际,趁机袭击了多处昔日好友的住处,不少的政友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血泊中,廖仲恺更是在慌乱中被他的手下虏走。
孙中山夫妇在众人的保护下得已脱身,作为妻子的何香凝在丈夫被掳走之时本该前去打听丈夫的下落,但是她却忍着痛,四处打探孙中山夫妇的下落,然后又是送各种临时生活用品,传递消息,掩护好幸存下来的友人们,最后才着手营救自己的丈夫。
经过几天的奔走,何香凝知道了自己丈夫的所在之地,她用钱买通了陈炯明的手下熊略,借了车,去见廖仲恺。

图|廖仲恺
关押廖仲恺的地方,是一栋很旧,破烂不堪的楼房,房里阴森逼仄。
看到丈夫的第一眼,何香凝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眼前的丈夫身上脏兮兮的,躺在一张被三条铁链固定住的床上,两个人来不及说上几句话,就被人赶走了。
何香凝回去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许久,她想着丈夫被囚禁的煎熬,想着孙中山先生逃亡,革命事业遥遥无望,心灰意冷,想一了百了,但她转念想起自己的一双儿女,何香凝又不得不把自己刚刚从脑海里闪过的念头掐灭。
由于奔波劳累,她原本的红白痢疾又复发了,加上操心着丈夫的事情,心力交瘁,身体一下子就撑不住了,她被送到了医院。
而陈炯明阴狠无比,放出口风要杀廖仲恺,何香凝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去见丈夫,这一次丈夫从狱里送了信出来,信上写道:
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生无足羡死奚悲,宇宙循环活杀机,四十五年劫尘苦,好从解脱悟前非。
一封信,道出了他视死如归,为革命奉献捐躯的准备,何香凝看完泪如雨下,然而这还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她孤立无援,战友们爱莫能助,只能拼一拼了。
几经周折,何香凝得知陈炯明回在白云山召开会议,于是她踩着时间,去白云山找了他。
陈炯明面对何香凝的突然出现,有些意外,他抓廖仲恺,本是为了让廖仲恺倒向自己,奈何廖仲恺竟然软硬不吃。
他也没有办法,所以才想出了放出风声引孙中山出现,没想到,却给自己引来了何香凝。
何香凝的大名他是听过的,一听得她来,立马就换了一副嘴脸,笑呵呵地递了酒水给她去湿取暖,没想到何香凝却喝道:“雨水湿了有什么要紧的,我这次来,还打算血湿呢。”
陈炯明本来底气就不足,又把事情推到了下属身上去,何香凝可没那么好糊弄,坚决要他放人。
陈炯明看着盛气凌凌的何香凝,有些发怵,虽说是一介女子,可毕竟“江湖地位”摆在那里,只得答应放人。
接走了廖仲恺后,回家换了身衣服就立马离开了,逃到香港去,没几天后,何香凝的住处又被包围了,只是这一次毫无收获,人去楼空,廖仲恺称赞何香凝技高一筹。


后来孙中山听闻此事后,没有怪何香凝打草惊蛇,反而盛赞她胆量不凡,有娘子军的风范。

生同衾死同穴

廖仲恺躲过了一劫,但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一个更大的阴谋。
1925年,孙中山先生离世,垂危之际没有选定大业的继承人,国民党内部很快就分成了几股势力,以胡汉民为首的右派,蒋介石为首的中派和廖仲恺为首的左派,几个派系之间相互猜忌,互相厮杀。
廖仲恺一心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坚持实行三大政策,没想到却被有心人认为是共产党派,遭到了右派的暗杀。
何香凝见情势如此紧张,也劝过廖仲恺先暂时不要露面,没想到廖仲恺义愤填膺地道:“无论任何人反对,我都不怕,即使打我杀我,我都在所不惜。“
何香凝知道丈夫胸有大志,不好阻拦他,于是请求和丈夫合影一张,万一哪一天出事,也好留作纪念。
廖仲恺看出妻子的担忧,拍了合照,又宽慰道:“为国为民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宿命,何所顾及。”
然而,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孙中山逝世后的五个月,廖仲恺还是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了。
何香凝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丈夫,痛苦不已,操持好后事后,她也瘦了一圈,整个人都憔悴了,此时的她万念俱灰,她的天塌了下来。

图|廖仲恺遇刺地惠州会馆,后改为中华全国总工会
没了挚爱的丈夫,多少昔日战友要么反目成仇,要么成了刀下魂,儿女们还要靠她,好在她还有宋庆龄这个挚友,两人在日本时就认识了。
虽然出身不一样,但才识远见差不多,相处多了,情谊自然不一般,多年来一直互相帮扶,两人又先后失去了丈夫,也算是同病相怜,互相宽慰,走出了那段最难熬的时光。
而后,她继承丈夫遗志,继续推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效果甚微,还经常收到敌人送来的各种恐吓,她难以支撑下去,于是辗转全国各地,参加革命运动。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何香凝一直视他为孙中山和廖仲恺事业的继承者,信赖他、迁就他,甚至曾经出面为蒋介石和宋美龄证婚。
1927年3月,何香凝还曾经公开支持蒋介石,当时的她还没有察觉到蒋介石的阴谋。

图|青年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后,何香凝极其愤怒,参与发起讨蒋运动。廖仲恺在世之时就说过“反农工就是反革命”,何香凝大骂蒋介石“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
拒绝担任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证婚人”,也不参加他们的婚礼。
何香凝的怒骂直击人心,蒋介石根本不敢在公众面前表达对她的不满。
1928年,蒋介石派人请何香凝到南京去。
何香凝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劝诫蒋介石的机会了,她不顾在港母亲已经病危,毅然来到南京。宋美龄带着礼物来看她时,谈了不到20分钟就被她高声骂了出去,宋美龄红着脸赶紧走出来,何香凝还跟着出门继续训斥。
过了几天蒋介石亲自来了,为了表示郑重,他还穿了全服的军装,结果没有谈多久,又被何香凝狠狠骂了一通,她讲到激动的时候,几乎是“拍桌顿足”。
蒋介石面红耳赤,脸面无存,却只能一声不吭,走的时候还向何香凝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次见面,何香凝对蒋介石彻底失望,没几天就离开南京,回到了上海。
1935年9月,廖仲恺的葬礼在南京举行。
当天,不少军校出身的军人都来南京迎接灵车,何香凝在火车站对他们表达了感谢,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身穿戎装, 而现在日祸猖獗,试问你们是卫人呢?还是卫国?”
这些军人们听了何香凝的话,个个声泪俱下。
国葬结束之后,不少黄埔军校的校友希望何香凝能够留在南京,他们甚至集资买了20亩地,说要给何香凝建造一座大房子请她居住。
何香凝婉拒了,她不需要这些物质上的给予,她希望他们能真正传承廖先生的精神。
然而她原本寄予厚望的汪精卫和蒋介石,一个卖国做汉奸,一个独裁同室操戈,她实在无法留在南京,面对蒋介石的虚伪。
何香凝的“江湖地位”很高,社会影响力巨大,抗战期间蒋介石可没少拉拢她,对此何香凝不屑一顾,立志此生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图|何香凝画作
全面抗战爆发后,近花甲之年的何香凝依旧奔走在抗日前线。在上海成立了最早也是最大的妇女抗日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将妇女解放和抗日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号召全国妇女组织起来,“为了中华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
上海沦陷后,何香凝前往香港,利用一切机会呼吁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支援抗战,1939年,她从香港将大量医疗等救命物资寄送上海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抗战殚精竭虑尽心尽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何香凝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独裁、内战政策。
从1945年12月初开始,何香凝奔走各地,积极组织国民党的民主力量,从事反蒋活动。
1948年,何香凝和各党派人士共同发表声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4月,何香凝带着一双儿女,从香港出发抵达北京。
周恩来、朱德、邓颖超等通知和各界人士在车站迎接,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同志、终于得以重新相聚。
何香凝热泪盈眶。
从1903年,廖何夫妇追随孙中山开始,何香凝经历了志同道合的丈夫身死,经历了蒋介石的背叛,四十多年来,何香凝一直在为这个国家,为当时他们夫妇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年事已高,仍旧活跃在政坛上,她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常常处理事情到深夜,家里人劝了也不管用。

1972年,何香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没有忘记和丈夫的约定,在周恩来过来探望她的时候,她请求不要火化,等她死后,和在丈夫合葬在一起,面对这位奔波一生为革命的巾帼英雄,周恩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她逝世后,由亲属将她的灵柩送到南京,与她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完成了她和丈夫的约定“生同衾死同穴”。
纵观何香凝的一生,她出身不高,却能得一心一意的夫婿,在革命的浪潮里紧紧追随着孙中山先生为事业而奋斗,退出革命后,悉心照料儿女,抚养成才,一辈子呕心沥血,都尽在岁月里。

结语

这就是何香凝,一个集才华、才智、人脉、名望于一身的女子。
在这个热捧民国大师的年代里,张爱玲陆小曼徐志摩,成为了大家的偶像,因为情情爱爱写得好,各种花前月下,情怀鸡汤,各种红袖添香各种香艳故事。
可在这些大师的身后,是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横行,是日本帝国的觊觎已久虎视眈眈,是整个国家都没有什么工业能力,连最简单的枪炮都造不好。
在这些所谓的大师身上,我却看不到任何时代的厚重感。
而何香凝、邓颖超、张若名、向警予、杨开慧的身上,我们才看到了什么是男女平等、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什么是女子扛起半边天、什么是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原件地址:何香凝:一个集才华、才智、人脉、名望于一身的女子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上一篇:孔子生平事迹,苦难的一生成就一代圣人

下一篇:公务人员中的腐败现象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其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
收藏
相关资源
曝气生物滤池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曝气生物滤池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技巧指导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技巧指导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培训课件.pptx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培训课件.pptx
暑假计划作文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计划作文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曝光曲线的制作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曝光曲线的制作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暑假生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生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旅游猫儿山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旅游猫儿山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热门资讯
Lily日常英语
广东籍55名现任省部级高官,梅州9位,河源3位!
1921:交通大学董事会
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拜登执政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走向
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
书到用时方恨少,积少成多随手来! 知识积累—每天都要!
他是大名鼎鼎的“广州好迪之父”,24岁开厂,32岁建起大型日化集团,在家乡投资兴建大美妆产业园!
世界各国国旗大全(包括233个国家与地区)
香港虚拟银行与传统银行有何不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其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