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117572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财政惠民政策苏州市财政局二一一年六月目 录一、财政惠农政策(1)二、教育、科学、文化惠民政策(9)三、就业、社保、医疗惠民政策(13)四、稳增长、转方式、促和谐政策(16)五、其他惠民政策(21)25财政惠民政策一、财政惠农政策(一)支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2011年苏州市级财政认真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水利投入,积极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支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支持城区防汛设施建设、维修及运行管理,确保城区防汛安全;二是积极筹措资金,做好七浦塘整治工程,为通江达湖,逐步改善苏州水资源、水环境做好准备。(二)支持农村小农水建设。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将加大对小农水建的支持力度,以进

2、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都市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要求,苏州市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是加快推进“中央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三是加快推进喷滴灌等节水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小型泵站的更新改造步伐;五是进一步提高苏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支持农村河道整治。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河道整治力度,2011年苏州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款,加快推进水系调整和沟通步伐,全面实施畅流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河道轮疏,强化河道长效管理,继续完善并创新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四)支持农村圩区建设。2011年苏州

3、市级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以支持农村圩区建设,加快圩区水利工程达标建设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使圩区水利工程全部达标。(五)支持农村环境建设。2011年,苏州市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以奖代补支持力度,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六)支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继续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增量扩面,为地方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形式的创新。1、推进

4、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1年省财政安排7000万元,用于扶持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当年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在300亩以上或单宗土地流转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土地流出方(入股农户)一次性给予100元/亩的补助。2、推进农业科技进步。2011年省财政安排农业三项工程资金3.2亿元,将围绕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支持现代农业重大技术示范推广,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安排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1亿元,以解决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要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为创新重点,以集成创新为主要手段,着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完

5、善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3、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011年,为重点扶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构建农业生产产业链的项目,苏州市级财政认真落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开展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予以贴息,并将对新认定为市级和新提升为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的,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相关品牌称号的企业予以直接奖励,以鼓励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4、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2011年,苏州市专门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安排一定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和为农服务社建设,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

6、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5、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2011年,省财政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对农产品检测、监测的补助;二是扶持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三是对获得“三证”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四是对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显著的市县,经省考核,实行以奖代补;五是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探索。苏州市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农业标准化建设等。6、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2011年省财政加快推进农技服务体系发展,支持粮食高产创建,农业信息工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五有

7、”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农机服务体系建设。7、推进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2011年省财政专门安排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以加快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苏州市级财政将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扶持资金,重点对规划万亩以上,当年新建3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予以支持,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1、农机具购置补贴。2011年苏州市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一是安排一定财政资金,重点对水稻、植保、秸秆还田等农业机具购置和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给予补贴;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对

8、农民购买农机具实施财政补贴,重点补贴农作物生产环节急需的农业机械;三是围绕现代高效农业,扩大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等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2、生猪补贴。2011年,省财政安排生猪良种补贴资金1400万元,对我省母猪养殖大县使用良种实施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2胎,每胎输精2份(瓶、袋)精液,每份(瓶、袋)精液补贴10元计算,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精液4份(瓶、袋),合计补贴40元。3、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2011年我省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水稻直补按核定面积每亩补贴20元,农资综合补贴按核定面积每亩补贴81.5元。补贴面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7天。按照省政府的规定,

9、全省补贴资金3月底全部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和“一折通”兑付到农户,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严禁虚报面积冒领补贴资金,严禁干部收回农户专用存折代领补贴资金,严禁用补贴资金抵扣农户上交费用。4、农作物良种补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2011年,我省将继续实施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花生(大田)良种补贴政策。具体政策为:根据上述农作物品种的实际种植面积,按照水稻、棉花每亩15元;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田)每亩10元的标准,通过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将补贴款直接发放给生产中使用农作物良种的农民(含农场职工)。苏州市级与县(市、区)两级另安排水稻良种补贴每亩10元,用于农民购买良种时价格

10、优惠补贴。(八)支持农民就业创业。2011年省财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同时,从2011年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获证奖补。(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支持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同时,对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予以支持。2、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员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及综合利用,

11、计划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1930万亩以上,并开展腐熟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固化、秸秆饲料等综合利用。3、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做好生态公益林补助。2011年省财政安排绿色江苏专项经费2.65亿元,市财政安排农村绿化专项资金4550万元,主要用于村庄绿化、植树造林、中幼林抚育、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补助。省财政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9920万元,苏州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好了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费,从而使我市的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标准达到每亩25元。(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水利建设资金、土地复垦资金、千亿斤粮食专项资金,省级统一布置指

12、导,县级负责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各类专项资金分别下达,分别管理,按下达各市县建设任务,县级统筹规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央财政下达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8.4亿元,省级配套7亿元,计划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210万亩。加快我省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积极推进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苏州市级财政部门配合农业主管部门积极申报项目、落实市级配套资金,全力支持苏州的土地治理工作。(十二)支持区域性农业综合开发省级财政安排全省区域性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5.1亿元。其中: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4亿元,计划

13、开发我省丘陵山区30万亩。苏州市级财政安排好市级配套资金,支持吴中区的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工发工作。(十三)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扶持具有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方式分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省以上财政投入2.38亿元,计划扶持项目340个左右。苏州市级财政配合农业主管部门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落实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市辖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十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村级公益

14、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对象为按规定通过民主决策,由农民筹资筹劳投入建设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主要包括:村内道路、水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户外村内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村容村貌整治等。突出奖补资金使用重点。能够纳入水利建设规划的项目,就不要再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要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建设项目使用寿命最少要保证10年以上,防止出现资金浪费。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对项目建设实施监管,注重发挥群众现场监督的作用。县级设立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项目竣工设立标识牌,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鼓励有条件的村级组织增加投入、倡导社会捐赠赞助、

15、部门(单位)支持、村企挂钩帮扶等,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十五)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桥梁建设政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要求,为加快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2011年制定江苏省省级农桥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继续推进农桥建设并实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农桥项目库管理。根据村镇建设规划等规划要求,按照省支持农桥建设的定点、定位、定建设内容(改建、新建)、定建设规模(结构、长度、宽度)、定投资规模的“五定”等标准,实地勘察,确定需要新建、重建的农桥,以县为单位由省统一建立农桥建设项目库,并实行省、市、县三级动态管理。明确责任和分工,财政部门主要

16、负责农桥建设资金管理,水利部门主要做好农桥工程技术管理,乡(镇)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为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人。(十六)农业保险惠农政策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通过补贴险种设置、保费补贴比例调整等手段,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详见下表。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情况表单位:元险 种保险金额费率保费各 级财政补贴农户自付水 稻500元/亩5%25元/亩21(84%)4(16%)小 麦400元/亩5%20元/亩14(70%)6(30%)油 菜400元/亩5%20元/亩

17、14(70%)6(30%)能繁母猪1000元/头6%60元/头48(80%)12(12%)奶 牛4000元/头6%240元/头144(60%)96(40%)育肥猪400元/头5%20元/头12(60%)8(40%)肉 鸡10元/羽3%0.3元/羽0.18(60%)0.12(40%)蚕桑(春蚕)500元/张5%25元/张15(60%)10(40%)蚕桑(秋蚕)300元/张5%15元/张9(60%)6(40%)蔬菜大棚单 栋议价3%议价60%40%连 栋议价3%议价60%40%薄 膜议价12%18%议价60%40%农机保险拖拉机交强险(14.7KW)12.2万元/辆105元/辆84(80%)21(

18、20%)拖拉机交强险(14.7KW)12.2万元/辆155元/辆124(80%)31(20%)联合收割机第三者责任险10万元/辆155元/辆124(80%)31(20%)司乘人员团体意外伤害险6万元/辆60元/辆36(60%)24(40%)二、教育、科学、文化惠民政策1、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省财政安排省级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按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2011年以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健全产业链为目标,主要对技术突破、高端行业、新业态、重大标志性战略产品和培育世界级创新企业等5个方面,遴选创新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好、企业

19、创新性高并有望较快形成战略产品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选择智能电网、高速轨道、风电等行业实施招标方式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专项,面向全国吸引810个创新团队来苏创新创业。2、支持实施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省财政安排省级重大科技支撑专项引导资金,按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用于支持在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与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资源与环境、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的重大共性、关键和公益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科技社区、科技示范工程以及各类创新载体建设。3、支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省财政安排省级科技服务平台专项引导资

20、金。按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平台)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本年度工作计划,2011年在优化布局和提升能力上重点资助。布局建设34个产业技术研究院、36个企业研究院、35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左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0个左右企业院士工作站、200个左右工程技术中心。瞄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目标,选择基础较好的科技平台,重点支持46个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全省产业创新战略部署和技术需求,依托已建的省级重大创新平台,通过35年努力,打造一批(10个左右)能面向产业化应用的国内一流、世界有名的重大创新平台。4、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省财政安排省级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专项

21、引导资金。按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管理办法,采取拨款、补贴和贴息三种资助方式,支持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以及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建设等。重点支持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家级科技创新资源在江苏共建布局重大研发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三大计划”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办好第三届产学研洽谈会,吸引国内外战略资源向江苏集聚、优质资源向苏北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5、支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财政安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级配套资金,专项用于由我省直接组织申报、获准立项且承诺配套的具有产业化能力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配套,引导各市县和企业加

22、大科技投入,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在我省的顺利实施。6、支持知识产权示范省建设。为支持企业提升资助创新能力,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维护和利用,省财政安排专利专项资助资金,对省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获得受理的重大发明专利申请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所需申请费、实审费给予补贴,对授权发明专利给予以奖代补。安排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和实施运用专利技术;安排知识产权示范区域建设推进专项引导资金,引导和支持全省各市县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投入,为建成示范省作贡献;安排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知识产权专利行政执法、正版正货承诺推进计划、各类知识产

23、权项目审核论证组织管理和知识产权预警援助等工作。苏州每年安排知识产权专项资金。7、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省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支持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一是用于扶持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电视购物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支持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支持国家级、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影视基地、数字电影产业园、动画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版权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支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四是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走出去”;五是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演出院线、电影院线等现代流通方式和各

24、类文化中介机构等。苏州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省财政安排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带、产业基地及产业群的建设,支持体育产业品牌的培育、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体育人才建设等项目。支持组建省级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体育产业。9、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对全省实行计划生育、已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孩子且孩子已经死亡,未再生育和收养子女,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给予每人每年720元的奖励。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补助。10、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我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后未再生育或

25、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由财政安排资金,对子女死亡家庭按每人每月150元;子女伤残家庭按每人每月120元,给予特别扶助,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补助。11、苏州财政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1)不断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秋季起贯彻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由财政承担.2007年始向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均可享受每学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同年实施了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制度,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可享受不低于1000元的高中政府助学金;09年实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

26、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2010年秋季起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将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到免学费范围中,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11年春季学期起,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本实行免费,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义务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收费”;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学年1000元提高到1500元。(2)不断提高经费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从170元/生、260元/生、260元/生提高到了350元/生、400元/生、400元/生。2011年,又在10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3)支持教育新校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硬件水

27、平。“十一五”期间,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每年安排专项维修资金,支持学校校舍维修。12、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在全省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已经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基础上,2011年将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2011年底前,全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免费开放重点馆的补助和对免费开放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市县进行补助。三、就业、社保、医疗惠民政策(一)支持就业、再就业1、目前执行的促进就业政策内容2008

28、年12月31日,发布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省政府53号令),自2009年2月1日起施行。与以前的就业扶持政策相比,目前我省促进就业政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新政策放宽突破的地方包括:就业困难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限于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对吸纳就业困难对象的各类企业的社保补贴由50%扩大到100%;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的上限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等。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安排好资金,确保放宽的就业扶持政策能落实到位。2、2011年财政部门促进就业工作内容(1)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我省实施意见。继

29、续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局势稳定。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保障积极的就业政策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2)投入与管理并重。增加就业资金投入,加强对就业资金的使用管理。2011年市财政预计筹资3.2亿元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就业和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就业扶持。并按相关办法抓好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提高就业资金使用绩效。(3)扶持特殊人群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三大群体的就业工作,重点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

30、以大龄、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等困难群体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就业援助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为零。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力度,拓宽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和规模,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优先安置就业困难对象。(4)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措施,重点鼓励和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创业,帮助更多的城乡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2007年第36号令)规定:在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

31、,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结合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按照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每年7月1日正常调整基本养老金。(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居民医保,完善医保体系。我市出台了市政府关于整合完善苏州市区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意见及关于苏州市区高等学校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11年起执行。一是整合归并。根据国家和省的医改实施意见,将原来分别核算的居民、学生(含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医疗保险整合统称为居民医疗保险,这样苏州市区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结构由原来的3+1模式(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学生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归并为2+1模式(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32、),将除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以外的其它全部人群都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二是提高待遇。将市区区域内各类高等院校大学生纳入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后,统一增加大学生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同时扩大了大学生医疗救助范围,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经测算,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每年将达到7128万元。(四)医疗卫生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1年新农合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从人均不低于120元提高到30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力争达到70%左右。在所有新农合统筹地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儿童患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就诊费用提高报销比例。2、农村妇女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助对象须符合:1、本地户籍农业/乡村人口(在取消农业/乡村户籍的地区,补助对象指户籍所在地为非城镇者);2、在取得助产士技术执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分娩;3、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