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doc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17556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设项目对林地需求量大,保护与利用矛盾日趋突出李沧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林地既要承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的任务,又要承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任务,林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趋突出。(二)全社会依法保护和使用林地的意识亟待提高林地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林地保护利用意识不强,开展林地保护,建设生态家园尚未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意识有待加强。在林地保护利用方面所做工作尚不全面,加之林业生产、管理均比较粗放,使得林地管理无法做到统筹规划、限量使用、科学管理,更加无法做到突出重点、分类使用、强化管理

2、,林地管理科学依据不足。种种原因造成林地生产力不高、林业经营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林地保护利用需要统一的规划管理随着李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依法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已成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林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从源头抓起,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法履行林地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林地保护与利用,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三节 林地管理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颁布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林地的管理,提出了“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

3、的位置加以保护”,全面实施了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李沧区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本区林地特点,建立健全了生态公益林基金补偿、国家公益林实行定区定人专项管护和森林分类经营等林地保护管理制度,全区近几年来重点实施了李沧区文化公园、沧口公园、牛毛山公园、青岛百果山森林公园、李村河绿地整治和重庆中路绿地建设和青银高速两侧林带建设等林业工程建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面加强了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林地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群众依法保护林地和森林资源的意识普遍增强, 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成效显著。通过定期检查、年末验收,使得国家级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李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林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生

4、态第一”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科学种植、讲究成效”的要求,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分类经营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农村林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森林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全区林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取得的成效一是森林资源维持现状。李沧区作为城乡结合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林地保护和利用的矛盾非常突出,但是李沧区通过不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使林地总量基本上保持了平衡。二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仅2006

5、年2009年,全区共查处涉及林地案件19起,查处率100%。全区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取得了连续6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三是局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李沧区东部低山丘陵防护林区框架基本形成,陡坡耕地、采石坑和生态区位重要的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铁路、公路、江河湖库渠及村屯得到绿化。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存在的问题一是林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序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化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逐渐向各行各业不断深入,林业也开始从传统的资源调查、管理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操作管理模式转变。但是,由于资金、经验及技术力量的欠缺,使得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滞后。二是林业经营管

6、理体制有待创新。林业部门办林业,或依靠政府行政命令办林业是制约李沧林业发展的桎梏。在营林体制上,由于造林绿化任务重,所需资金多,单一靠行政命令的实施效果差,群众积极性不高;公益林管理由于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未充分发挥森林在旅游和休闲度假等方面的效益,加上补偿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生态公益效能不高。在林地、林木流转体制上,尚处探索阶段,未能充分利用李沧优势,有待开拓创新,提高林业发展后劲。三是落后的经营模式尚未完全摆脱,森林资源优势有待充分发挥。由于长期以来林业经济来源主要靠单一木材生产收入或单一依靠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拨款,林业产业的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城市近郊的山林是

7、城市居民具大的生态资源,这些资源优势还有很多仍未充分开发利用,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三、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必要性(一)是保障区域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绿色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林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依然严重的形势下,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社会的新要求,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的需求,保障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8、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减排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植树造林、发展森林资源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需要从根本上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保有量,从而增强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胡锦涛主席在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的争取到2020年比2005年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增加13亿m3的目标,将保护利用林地、增加森林资源提高到了国家目标和战略高度。(三)是满足市场需求,增强木材及林产品供给能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木材及其制品消费也在迅速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将提高到4.574.77亿m3,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

9、亿m3左右。如此巨大的需求缺口,仅依靠进口和节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立足国内,统筹安排好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用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空间性、结构性和操作性,全面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和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目标,划定林地边界范围,进行保护利用区划,将分类、分级管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统筹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经营、永续利用,实现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自然资源

10、、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优化林地利用配置,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规划原则(一)依法依规。严格遵循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国务院关于“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政策方针,切实维护林地所有者或经营者的根本利益。(二)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统筹区域林地保护与利用,兼顾林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正确处理林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林地科学合理利用,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严格保护、突出重点。严格保护现有林地资源,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加强造林绿化,增加林地面积;全面保护林地,对水源涵养林等

11、重点公益林地、陡坡林地等高质量林地加以重点保护。(四)科学经营、持续利用。强化经营,集约利用林地,促进林地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蓄积;合理利用木材及林产品,发展林下经济,改善林区民生,优化林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五)广泛参与、注重实效。充分利用编制阶段取得的调研成果,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确保规划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六)有效管理、提高效率。深化改革,活化机制,引导公众参与林地保护管理;健全机制,完善林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实施

12、成效执行力,提高林地管理效率。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278号令,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256号令,1998年12月27日);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57号令,1998年12月);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2000年6月)。二、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2003年6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国发明电19988号,1998年8月5日)

1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004年10月21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1999191号,1999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069号,2010年7月25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林函规字2010181号,2010年8月20日);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林规发2010203号,2010年8月20日)。三、标准规范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1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

14、计通则GB/T18337.2-2001;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国家林业局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GB/T 26424-2010;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1955-2011;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LY/T1956-2011;山东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细则。四、有关规划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山东省林业局山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林业局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大纲(2010

15、年10月);李沧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五、其他有关资料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山东省地方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李沧区二类调查数据;李沧区2014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李沧区2015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李沧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李沧区志(2008年);李沧区统计局李沧区统计年鉴(2005-2010)。第三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0年2020年。规划基准年:2009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县级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林地。林地保护利用的规划范围依附于李沧区行政区域范围,包括11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土地总面积9911hm

16、2,林地总面1738.8hm2。规划范围内各街道面积详见表2-1。表2-1 规划范围分街道汇总表 单位:hm2名称行政区域面积林地面积合 计99101738.8九水街道办29701068.18浮山街道办862.7157.75虎山街道办1306.48389.98湘潭街道办858.32138.31永安街道办280.716.57永清街道办463.827.48李村街道办476.014.4兴城街道办510.736.96兴华路街道办143.279.17楼山街道办1046.270振华路街道办839.940第四节 规划目标一、规划总目标李沧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下达给李沧

17、区的各项指标,不断增加林地数量,提高林地质量,优化林地结构和布局,增强林地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使林地的保护利用工作既能符合李沧区林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又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顺利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李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二、规划的具体目标(一)约束性指标1、森林保有量:规划基准年全区森林保有量1533.36hm2,森林覆盖率19%。到2020年,森林保有量保持在1533.36hm2,森林覆盖率保持在19%。2、征占用林地定额:按照山东省占用征收林地管理的有关规定,

18、坚持不用或少用林地的原则,依法打击非法使用林地。(二)预期性指标1、林地保有量。规划基准年林地1738.8hm2。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保持在1738.8hm2。2、林地生产力。规划基准年林地生产力为67m3/hm2。到2020年,林地生保持在67m3/hm2以上。3、重点公益林。规划基准年重点公益林432.3hm2,重点公益林比率为24.86%。到2020年,重点公益林地面积、比率保持不变。到2020年,完成省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见表2-2。表2-2 主要规划指标 属性指标涵义2020年目标约束性森林保有量(hm2)一定时期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的最低森林面积。1533.36

19、占用征收林地定额(hm2)各类建设用地征用、占用林地面积上限。指20112020年10年目标。0预期性林地保有量(hm2)一定时期确保实现森林覆盖率战略目标的最小林地面积。1738.8林地生产力(m3/ hm2)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反映林地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67重点公益林地面积比率(%)重点公益林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24.86注:严格控制李沧区林地征占用第五节 主要任务一、总体任务(一)以严格保护为前提,确保林地规模增长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通过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防止林地退化,减少林地逆转流失数量,严格控制规划期内林地征占用;通过生态

20、自我修复和加大对纵深区域、林业生产基地、海岸沿线生态重要区域的治理等,积极扩展边际土地利用,有效补充林地数量,确保林地资源动态平衡、适度增长。(二)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采取重点生态工程带动、深化改革、激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措施,通过加快宜林地造林绿化,加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治理,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实施退化林地修复工程等,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成林率,增加森林面积,为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三)以科学经营为核心,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科学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通过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和林业产业提升工程,大幅度

21、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四)以优化结构布局为手段,统筹区域林地管理围绕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将李沧区科学划分为老虎山水土保持防护林区、世园会周边防护风景林区、李村河南城市生态防护林区等三个区域,引导林地科学利用;通过林地分类、分级确定林地保护利用方向、重点、政策和主要措施,统筹公益性和商品性用地、生态和建设用地,保障沿海防护林建设及林业提升工程建设等对林地的需求;对不同区域林地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保护利用政策,规范林地利用秩序,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林地利用的区域协调,确保林地保护利用整体效益最大化。(五)以健全制度为突破,完善林地保护利用机制完

22、善林地林权、用途管制、定额转用、调查监测、档案管理、分级保护、差别管理等林地保护利用制度和差别化补偿政策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改革和完善林地保护利用机制,形成有利于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1 / 5 研究报告 乐普医疗(300003) 2015-8-26 公司报告(点评报告) 生态圈发展顺利,积极探索新盈利模式生态圈发展顺利,积极探索新盈利模式 评级 买入 维持 分析师 刘舒畅 (8621)68751065 liusc 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2020004 联系人 张琎 (8621)68751065 zhangjin4 分析师 黄伟轩 (8621)687510

23、65 huangwx2 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3070004 联系人 杨靖凤 (8621)68751636 yangjf 市场表现对比图(近 12 个月) -33% 0% 33% 66% 99% 132% 165% 198% 2014/82014/112015/22015/5 乐普医疗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究 生态圈构建初成,完善用户移动端口 2015-4-23 全产业链逐渐打通,移动医疗有望突破 2015-3-26 大健康生态圈初成,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 2015-3-18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乐普医疗发布 2015 年半年报: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32 亿元

24、,同比 增长 68.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88 亿元,同比增长 36.61%;扣 非净利润 2.74 亿元,同比增长 32.38%;实现每股收益 0.35 元。 事件评论 药品表现优异,业绩增长快速:药品表现优异,业绩增长快速:公司上半年增长迅速,收入同比增长 68.11%,净利润增长 36.61%。分产品看,支架系统 Nano 放量带来传 统业务的稳健增长,收入 4.34 亿元,同比增长 23.17%;上半年新东 港药业并表,以及去年新帅克氯吡格雷等药品基药招标效应逐步体现, 上半年药品收入 4.37 亿元,同比增长 506%,是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 原因;其他代理业务 1.32

25、 亿元,同比下降 5.58%,主要受较多业务仍 处孕育期,短期无收入影响。公司规模效应逐步体现,期间费率同比 下降 3.65 个百分点;药品比重增加带来毛利率结构化影响,综合毛利 率 53.56%,同比下降 9.77 个百分点。 Nano 表现表现优秀,优秀,传统支架业务短期有所支撑传统支架业务短期有所支撑:公司上半年支架系统为 主的资产心脏耗材产品实现收入 4.95 亿元,同比增长 15.98%,完成 吉林、辽宁等 14 省市招标。其中,药物洗脱支架 Partner 收入同比增 长10.57%, 新一代无载体含药洗脱支架 Nano 表现出色, 同比52.93%, 是公司传统支架业务维持增速稳

26、健(23.17%)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 封堵器收入 5.17 亿元,同比增长 15.94%;单腔起搏器收入 639 万元, 同比增长 24.67%;海外高附加值自产耗材 4583 万元,同比增长 14.88%。短期看公司支架业务基本完成进口替代,目前价格触底,新 一代支架 Nano 上市,价格较前一代约高 20%,产品替代有望对传统 业务有一定业绩支撑,增速有望维持。 介入诊疗、介入诊疗、IVD、代配送,带来器械板块新增长动力:、代配送,带来器械板块新增长动力:公司依托心血管 领域产品、销售优势,积极布局基层医院介入诊疗业务,帮助县级医 院建立导管治疗室和培养当地医疗队伍,同时提供相关耗材和药

27、品。 目前基层市场拓展良好,上半年收入 1.13 亿元,同比增长 124.73%。 随着基层医院的普及,快速增长有望维持。公司 IVD 业务稳步推进中, 6 月收购艾德康 71.64%股权,完善医疗检测设备研发、生产,目前体 外诊断产业链逐步完善中,未来将对公司打造健康管理生态圈提供检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2 / 5 公司报告(点评报告) 测端的协同。 上半年公司 POCT 诊断试剂及设备系列产品收入 4193 万 元,同比增长 66.26%。此外公司医疗产品代配送业务发展平稳,收入 1.83 亿元。 药品表现优异,公司第二增长极:药品表现优异,公司第二增长极:公司近年积极外延并购药

28、品标的,已 逐步形成心血管、降压药、降糖药三大药品平台。上半年药品板块表现 优异,实现营业收入 4.37 亿元,同比增长 506.19%;净利润 8239 万 元,同比增长 21.57%。其中,新东港药业阿托伐他汀钙片先后完成吉 林、 广东、 湖南等 8 省市招标, 实现收入 3317 万元, 同比增长 492.29%, 并表对公司药品板块增长有较大提升;核心产品盐酸亲氯吡格雷山东、 浙江、四川等 7 省市中标,部分中标省份已开始销售,实现收入 8854 万元,同比增长 96.02%。作为未来生态圈变现主要渠道,除目前两大 化学药品外,公司将积极通过外延并购、自主研发等渠道不断拓展,未 来药品

29、板块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移动医疗发展顺利,健康管理生态圈逐步完善:移动医疗发展顺利,健康管理生态圈逐步完善:公司目前移动医疗稳步 发展中,通过全方位各项资源投入,积极打造乐普健康管理生态圈。1) 职能移动医疗设备。公司通过参股优加利心电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研发 智能心脏标志物检测仪(Lenew800) 、智能手机血糖仪(Poctor880) , 参股源动创新,获得多参数生理检测仪(Checkme)等方式不断拓展 用户端数据入口。2)心脑血管患者互联网社区,通过同心管家、心衰 管家相关术后及慢病管理 APP 集聚心脑血管患者,提供二次服务。截 止 6 月底,两 APP 已获上万人注册,覆盖

30、400 余家亿元,未来将为公 司智能移动医疗设备推广提供契机。3)并购护生堂大药房,获得电商 牌照,为公司自主产品及其他合作企业提供新销售渠道。4)一键式家 庭医生服务系统,去年 8 月公司投资北京海淀区“一键式”家庭医生服 务设备金卫捷,目前已安装设备近千台,此外新乡、安庆、西安等地产 品测试推广中。5)医疗服务。公司依托心血管领域管家资源,借助同 心管家、心衰管理等 APP 逐步尝试网络医院、远程医疗、基层诊所等 医疗服务形式,未来有望从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维持“买入”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积极搭建大健康生态圈,移动医疗与服务方面 将逐步完善,并推动器械与药品增长。预计 2015-

31、2017 年 EPS 分别为 0.70 元、 0.92 元、1.13 元,对应 PE 分别为 42X、32X、26X,维持“买 入”评级。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3 / 5 公司报告(点评报告) 财务报表及指标预测 5 利润表(百万元)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2014A 2015E 2016E 2017E 2014A 2015E 2016E 2017E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1669 2344 3391 4994 货币资金 507 234 339 499 营业成本 608 855 1328 2170 交易性金融资产 0 0 0 0 毛利毛利 1060 1489 2063 2824 应收账款

32、 856 1203 1740 2563 营业收入 63.5% 63.5% 60.8% 56.6% 存货 250 351 546 896 营业税金及附加 21 29 42 62 预付账款 77 108 168 276 营业收入 1.2% 1.2% 1.2% 1.2% 其他流动资产 0 0 0 0 销售费用 341 480 694 1022 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资产合计 1715 1933 2846 4310 营业收入 20.5% 20.5% 20.5% 20.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 1 1 1 管理费用 180 253 367 540 持有至到期投资 0 0 0 0 营业收入 10.8% 10

33、.8% 10.8% 10.8% 长期股权投资 160 160 160 160 财务费用 -11 8 15 33 投资性房地产 17 17 17 17 营业收入 -0.6% 0.3% 0.4% 0.7% 固定资产合计 222 325 408 408 资产减值损失 13 0 0 0 无形资产 122 116 110 10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0 0 0 0 商誉 720 720 720 720 投资收益 2 0 0 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1 0 0 0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517 719 946 1167 其他非流动资产 852 1231 1610 1989 营业收入 31.0% 30.7% 27.

34、9% 23.4% 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 3830 4501 5871 7709 营业外收支 20 0 0 0 短期贷款 235 168 523 1030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537 719 946 1167 应付款项 118 166 259 424 营业收入 32.2% 30.7% 27.9% 23.4% 预收账款 50 71 102 151 所得税费用 84 113 149 184 应付职工薪酬 20 28 43 71 净利润 452 606 797 984 应交税费 38 51 69 8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利润利润 423.2 567.0 746.0 920.5

35、其他流动负债 56 79 118 185 流动负债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517 563 1115 1949 少数股东损益 29 39 51 63 长期借款 0 0 0 0 EPS(元(元/股)股) 0.52 0.70 0.92 1.13 应付债券 0 0 0 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0 0 0 0 2014A 2015E 2016E 2017E 其他非流动负债 20 40 60 8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348 -74 -103 -243 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537 603 1175 2030 取得投资收益 收回现金 0 0 0 0 归属于

36、母公司 所有者权益 3143 3710 4456 5376 长期股权投资 -564 0 0 0 少数股东权益 150 189 240 303 无形资产投资 0 0 0 0 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 3293 3899 4696 5679 固定资产投资 -124 -123 -134 -70 负债及股东权益 负债及股东权益 3830 4501 5871 7709 其他 0 0 0 0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689 -123 -134 -70 2014A 2015E 2016E 2017E 债券融资 0 0 0 0 EPS 0.521 0.698 0.919 1.13

37、4 股权融资 1 0 0 0 BVPS 3.87 4.57 5.49 6.62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 235 -67 356 507 PE 56.05 41.83 31.79 25.77 筹资成本 106 -8 -15 -33 PEG 1.90 1.41 1.08 0.87 其他 -212 0 0 0 PB 7.55 6.39 5.32 4.4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130 -75 341 473 EV/EBITDA 40.92 31.38 23.51 19.00 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 -210 -272 105 160 ROE 13.5% 15.3% 16.7% 17.1%

38、 4 / 5 长江证券研究部 对本报告的评价请反馈至长江证券机构客户部 姓名 分工 电话 E-mail 周志德 主管 (8621) 68751807 zhouzd1 甘 露 副主管 (8621) 68751916 ganlu 杨 忠 华东区总经理 (8621) 68751003 yangzhong 鞠 雷 华南区总经理 (86755) 82792756 julei 李敏捷 华北区总经理 (8610) 66290412 limj 投资评级说明 行业评级 报告发布日后的 12 个月内行业股票指数的涨跌幅度相对同期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 看 好: 相对表现优于市场

39、中 性: 相对表现与市场持平 看 淡: 相对表现弱于市场 公司评级 报告发布日后的 12 个月内公司的涨跌幅度相对同期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 买 入: 相对大盘涨幅大于 10% 增 持: 相对大盘涨幅在 5%10%之间 中 性: 相对大盘涨幅在-5%5%之间 减 持: 相对大盘涨幅小于-5% 无投资评级: 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 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重要声明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Z24935000。 本报告的作者是基于独立、客观、公正

40、和审慎的原则制作本研究报告。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 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 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 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

41、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 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仅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研究部,且不 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刊载或者转发本证券研究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证券 研究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报告的,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海 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1589 号长泰国际金融大厦 21 楼 (200122) 电话:021-68751100 传真:021-68751151 武汉 武汉市新华路特 8 号长江证券大厦 9 楼 (430015) 传真:027-65799501 北京 西城区金融大街 17 号中国人寿中心 606 室 (100032) 传真:021-68751791 深圳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 6 号免税商务大厦 18 楼 (518000) 传真:0755-82750808 0755-82724740 研究部/机构客户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