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减”政策下,从业人员的切身体会今早,政协委员给我发了一份文件,问我关于校外培训的建议和诉求。我回复如下,表达了自己在“双减”政策笼罩下几点最深的感受:1.从机构在应对政策的基本面来看。政策实施过于急切,长沙培训机构暑假在应对疫情,暑假课耗都没有消掉,秋季国家政策出台就落地,导致有些机构迫于运营压力直接跑路。比如长沙小新星,好几家加盟店都出现跑路的情况,导致家长无法上课,更无法退费。机构法人因为课时无法消耗,运营(人员,场地等)成本却并未减少,导致机构出现入不敷出的状态。有公安介入也并未能及时解决。之前很多幼少儿英语机构一直喜欢用高折扣吸引家长一年缴费或者两年缴费,所以政策实施后,机构和家长
2、同时成为受害者。2.从和家长聊天反馈的信息来看。国家中考和高考政策并未同时调整,家长需求还在,焦虑并不会减少。有学习需求的孩子被迫都转到周中晚上上课,孩子不论是时间和精力上都有压力,最终这个压力还是转到家长身上。3.从机构从业老师来看。机构的老师也是许许多多家庭的爸爸或者妈妈,同样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但是所在工作单位会有各种理由扣除或者少发暑假工资,被迫离职,但短期内找不到转型的最好办法,更是焦虑的主体。4.作为一名老师,我双手支持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尤其赞成资本不允许介入教育市场,让教育少些利益纷争,还教育一片净土。同时,不能夸大宣传,过度广告等,这些都是让教育走入良性发展轨道的
3、重要举措。但真正核心要解决的就是:(1)让中考和高考的制度能跟上“双减”的脚步,别搞名义上的操作,实质上的考核,非得让老师做表面功夫。如果相关制度真正让孩子不需要超前学习,培训的需求自然减少,需求减少,机构必然缩减,这是调整需求引导市场,市场自然会给机构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案。(2)真正落实保证体制内的教学质量,让孩子在学校做到学有所成,学校内的学习效果足够学生应付各种测试选拔,那家长自然也不会有校外培训的需求。对老师少一些“保姆式”的工作安排,让老师发挥真正的教育功能。(3)作为家长,做好自我教育。别一天到晚给老师发信息,“请老师提醒我家孩子记得喝水”、“请老师让孩子把外套穿上”对于父母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要一天到晚装个摄像头到孩子身上。对老师多些理解和信任,不需要刻意讨好,明确教育自己孩子的大方向。不会教孩子就自己去学习,去看书。也别总是拿“我们那个时候父母没读书,孩子也成才了。”的论调来对比。社会环境没有可比性,社会人才需求也没有可比性,孩子成长的节奏更没有可比性。并且,家庭教育不需要家长教知识,和父母是否读书没有直接正向关系。我也见过务农父母的孩子很有涵养和礼貌,当然也见过高知家庭孩子的优秀。总而言之,任何政策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我片面之词,也只是从我个人角度来分享见解。不一定对,更不一定全,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