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doc

上传人:ths314159 文档编号:13349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历史复习总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总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1、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2、 启建立夏朝后,以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有兄终弟及(盘庚传位给弟弟),父死子继(纣王继承了其父的王位)两种形式。3、 商朝中央设置相、卿士参与商王的决策。卜、祝负责祭祀和占卜,史记录王朝大事,师执掌军权。地方封候、伯。4、 分封制: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其建立诸侯国,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周公旦平定商朝旧贵族和武王兄弟的叛乱后,为稳定东方,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

2、治范围。5、 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6、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是到西周后期,由于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落,分封受到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7、 宗法制: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皇权的稳定。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8、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制度。宗法制为里,分封制为表。9、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10、商朝的制度沿袭了夏朝的制度而有所损益,周朝的制度又沿袭了商朝的制度略有变化。

3、二、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 230 年221 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中央 地方秦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中央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汉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初,三公九卿。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

4、坐大,对中央造成威胁。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 州、县两级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门下 二府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院分割宰相财政权 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 参知政事削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地方行政制度

5、为路、州、县元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书省(行政,统领六部),枢密院(军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务)。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行省拥有大权。边远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明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峰。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顾问。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清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

6、、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同:都是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有积极作用,并影响后世。异:分封制 郡县制盛行时代 西周 整个封建时代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 直属中央,听命于中央,几乎没有自主权地方长官 世袭 朝廷任命作用 西周末年分裂割据之根源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2、 秦王朝的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南平越族,修筑长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修筑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3、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

7、形成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确立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 中央设三公九卿,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地方官吏由朝廷任命,接受朝廷的考核4、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实行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5、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秦朝:有利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对后世: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与完善。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中央政权中

8、,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没有自主权。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7、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课

9、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4、发散思维: “三元里前声若雷,黑旗死仗难生还”。”张维屏的这首诗描绘了什么事件?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

10、5、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 2100 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影响最大,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6、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4)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

11、的开端。9、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1858 年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3)1860 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占领北京;(5)1860 年签订了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1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13、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1)爆发:丰

12、岛海战。(2)第一阶段发生的战役: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3)第二阶段:辽东战役,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4、马关条约的要点: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16、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局限性在于:具有浓厚的排外色彩,没有区

13、分近代的西方文明与近代外来侵略。17、1900 年,八国组成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占领天津后,侵略军成立都统衙门,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1901 年,清政府与英、俄、德等 11 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内容: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外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永远禁止人民的反帝运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 3 条最能说明这一点)。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20、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后,签订中英南京

14、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1、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列强是怎样不断扩大攫取在华权益的?南京条约中的列强割地、赔款、开埠、协议关税,导致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受到严重的破坏,外国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马关条约中,列强不仅继续割地、赔款、开埠,而且在中国投资设厂,从而使列强侵略势力进一

15、步扩大,对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和瓜分领土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在辛丑条约中,列强在勒索巨额赔款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奴役和军事控制,使清政府完全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第二课 抗日战争1、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2 、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制造了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3、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4、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国共两党

16、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 年,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5、正面战场抗战: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在上海组织了“凇沪会战”,在太原会战中,林彪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由于国民政府单纯依*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4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5 、1940 年下半年,在华北的敌后战场,爆发了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17、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6、国际战场:缅甸远征军:目的: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7、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9、近代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各自的结局和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举侵华战争(2)结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3)最主要原因:是否坚持全民族抗战和是否坚决抵抗。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

18、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洪秀全于 1843 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3、1851 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定都天京,正是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农民政权。5、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2)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

19、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评价:性质: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客观方面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主观方面是: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6、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未真正实行。7、太平天国的失败:1864 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主观方面: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领导者争权夺利)。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北伐孤军深入)。客观

20、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第二课 辛亥革命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为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 年,孙中山等在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总理是孙中山。它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它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它的机关刊物是:民报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即“创立民国”;

21、“民生”即“平均地权”。民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4、武昌起义时间 1911 年 10 月 10 日。成功以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间 1912 年 1 月 1 日,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以中华民国纪元,定都南京。1912 年是民国元年。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7、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窃取。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功绩:(1)它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22、国。(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对近代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9、失败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1)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其中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出路。(2)从国内看: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混战导致阶级矛盾加深,成为

23、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3、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开始的主力军是学生。到第二阶段,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主力军也变成了工人阶级。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有什么影响?):(1)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24、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领导人陈独秀。6、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标志着中共的诞生。大会的内容:(1)确立了党的纲领,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陈独秀为书记。7、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召开,会议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

25、和国。这次会议的主要功绩在于:中共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8、第一次国共合作:合作方式:党内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10、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1、各地掀起了反帝斗争,其中成果最大的是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这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里收回一些权益。12、蒋介石于 1927 年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3、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14、大革命的

26、评价:(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功绩 a.最大的功绩在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b.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航程有重要作用,首先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影响;其次,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c.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3)失败原因:a.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b.主观上:年幼的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到领导权。(4)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15

27、、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共开始认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16、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18、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在攻打长沙城市失败后,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0、1931 年冬,中共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21、由于博古、李德错误地执行了王明的“左倾”政策,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长征。最终于 1936 年 10 月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2、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