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秀域科技健康:为什么说瘟疫始于大雪,终于清明!中国俗语中,有这样一段话: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在古人看来,始于大雪,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而在冷暖交替之时,人的抵抗力较差!这个观点和现在的科学研究一致。发于冬至,冬至这个节气作为寒冷气候的开始,人体阴气渐旺阳气转弱,人体免疫力变得低下,那么就很容易招惹病毒上身,这也是瘟疫大部分发生在冬至之后的一个原因。盛于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开始了蓬勃的生长,而细菌病毒这些低级别的生物先一步进入繁盛期。弱于雨水,此时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
2、气温回升较快,病毒也会逐渐消散。灭于清明,清明前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白昼变长,现代科学认定的细菌病毒最怕的紫外线照射时间长了,强度大了,疫病自然就会减少了。中国古人对瘟疫控制的判断,就来自于温度的上升,人体的免疫力会增强,瘟疫就能够战胜,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自然规律。温度和健康的关系1851 年,德国医生卡尔 温德利希(Carl Wunderlich),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体温数据,首次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为37 ,今年1月7日,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undefined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团队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 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
3、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新冠肺炎来源于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蝙蝠的体温是40。人体的温度相较于蝙蝠来讲低太多了,所以病毒到人体中非常容易存活,而且快速传染。 中年轻人感染率低,治愈率高,因为年轻人基础体温高,免疫力强。基础体温下降,意味着免疫力下降!人体基础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异物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疾病。此外,白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还能监测到体内的癌细胞,及时把癌变细胞杀死。即使是健康人,每天体内也会产生
4、约 5000个癌细胞。如果其中一个躲过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幸存下来,很快就会1变2、2变4、4变8.最终演化成肿瘤。北京中医肿瘤临床专家李忠博士指出:临床数据统计表明大约70%左右的癌症患者都是寒性体质。科学家石原结实温度决定健康书中讲到:“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这么看的话,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人类高几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还不会得癌症.所以提高基础体温就是提高免疫力的方式,这也是日本科学家石原结实教授对于温度与健康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提高基础体温提高免疫力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科院院士仝小林通过中医辨证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于寒湿(瘟)疫,中医认为大寒舌苔就厚重,需要驱寒提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