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讲课试题一.docx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86515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讲课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 B.家国一体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级,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材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B.摒弃了血缘宗法关系 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 D.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3.”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材料主要秦

2、A开创了行之有效 的官吏选拔制度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C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出现内外朝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4.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是国家官吏任免官吏有统一固定时间,但也可以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6.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

3、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B.隋唐选举不再看中出身门第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7.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生共同构成宰相权利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国家权力重心逐渐由内朝转向外朝B.军国大事决策权的民主化趋势加强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有效制约皇权D.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8.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使观察使请示汇报。这

4、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加强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权利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9.中国古代在选任官吏时规定,叔伯,兄弟不得在同一部门任职,其目的是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打击官吏贪污腐败C.削弱地方政府权力 D.破坏宗法血缘关系10.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政知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利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利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削弱了地方的权利 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11.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

5、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禁止民窑“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 B.维护专制统治权威 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 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12.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内阁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表明A.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C.国事决策权发生根本转移 D.内阁对皇权制约作用减弱13.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决定的,各庭

6、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A.人民主权 B.轮番而至 C.法律至上 D.民主监督14.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有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A.民主参与的广泛性 B.权利争夺的激烈性 C.政治权利的分散性 D.民主参政的平等性15.“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这表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宪政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 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 C.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D.促进了希腊工商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