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4届福建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13792139969@163.com 文档编号:21592296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福建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4届福建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届高三省适应性考试生物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大厦基本框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磷脂双分子层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B. 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纤维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结合而成C. 所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支架D. 遗传物质的基本支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故

2、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有关;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结合而成,B错误;C、糖、蛋白质、核酸等都

3、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C正确;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基本支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正确。故选B。2. 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单层膜细胞器,其经分裂可形成两个过氧化物酶体。该细胞器中含有多种酶,植物种子萌发时过氧化物酶体能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氧化物酶体在细胞内由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B. 过氧化物酶体的分裂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 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中的酶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D. 花生和芝麻等油料作物种子中过氧化物酶体受损会

4、影响其萌发【答案】C【解析】【分析】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不含DNA的单层膜细胞器,其经分裂可形成两个过氧化物酶体,说明过氧化物酶体的分裂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详解】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可以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A正确; B、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细胞中一种不含DNA的单层膜细胞器,其经分裂可形成两个过氧化物酶体,说明过氧化物酶体的分裂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中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类似于分泌蛋白,合成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然后转移至内质网继续合成,C错误;D、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种子中过氧化物酶体

5、受损,会影响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D正确。故选C。 3. 质子泵是生物膜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的蛋白质。H+-K+-ATP酶是一种P型质子泵,主要存在于胃壁细胞,可以结合ATP分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自身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将胃壁细胞内的H逆浓度梯度转移出细胞。服用奥美拉唑可有效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K+-ATP酶转运H+的过程涉及磷酸化和去磷酸化B. H+-K+-ATP酶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 奥美拉唑可能是抑制了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D. H+-K+-ATP酶质子泵可同时运输H+和K+,所以其不

6、具有特异性【答案】D【解析】【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H+-K+-ATP酶是一种P型质子泵,主要存在于胃壁细胞,可以结合ATP分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自身的构象发生改变,该过程涉及磷酸化,待该质子泵发挥完作用之后会发生去磷酸化过程,A正确;B、分析题干可知,质子泵是生物膜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的蛋白质,H+-K+-ATP酶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能量,B正确;C、结合题意,服用奥美拉唑可有效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推测奥美拉唑可能是抑制了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C正确;D、H+-K+-ATP酶质子泵可

7、同时运输H+和K+,但是不能运输其他离子,具有特异性,D错误。故选D。4. 野生黑枸杞营养丰富,但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为探究利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率(单位:%)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与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浓度(ppm)时间6h12h24h48h72hCK1533186728332600216720023333067350033672900400296735673933350033676004433480055335167320080042005533596749333067100028004367406737332333A. CK作为对照组,所用赤霉素浓度

8、应为0ppmB. 该实验中不同浓度赤霉素调控野生黑枸杞种子萌发时,均表现为促进作用C. 赤霉素促进野生黑枸杞萌发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浓度800ppm、浸种24hD. 该实验过程中应该保证种子品质、温度等变量一致【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和不同的浸种时间,因变量是发芽率。【详解】A、实验目的是探究利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率(单位:%)的影响,实验组施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照组用赤霉素浓度应为0ppm,A正确;B、从表格数据看出,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下,萌发率均高于CK组,表现为促进作用,

9、B正确;C、表格中显示在浓度为800ppm,处理24h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但不一定是最佳的,还应该在600-1000ppm浓度下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处理不同的时间,C错误;D、实验自变量是赤霉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种子品质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D正确。故选C。 5. 草鱼是杂食性鱼类,将芜萍、孑孓(蚊子幼虫)与草鱼一起放入稻田中,草鱼先吃孑孓后吃芜萍,草鱼体长10厘米以后,以食其他较高杂草和水稻落叶为主。根据以上原理,有人尝试稻田养草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稻田中所有的孑孓构成了一个种群B. 草鱼的排泄物可为水稻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C. 稻田养草鱼可以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

10、富度,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D. 设计稻田养草鱼模式时控制草鱼的密度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1)循环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自生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详解】A、孑孓是蚊子的幼虫,稻田中所有的孑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B、草鱼的排泄物不能为水稻提供能量,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可以为水稻提供无机盐,B错误;C、稻田养草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

11、,所以提高了物种丰富度,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正确;D、设计稻田养草鱼模式时控制草鱼的密度,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容纳量,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错误。故选C。6. 很多种群并不是一个大群体,而是由很多个小种群(有效种群)组成的,原绿球藻的有效种群规模小于许多典型的海洋自由生活菌。原绿球藻具有大量共存的孤立种群,不同的小生活环境(小生境)被有不同代谢特点的孤立种群所占据,各种群间不发生基因交流,种群内部基因重组水平较低,基因突变的速率很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生境的原绿球藻种群代谢特点不同是进化的结果B. 与海洋自由生活菌相比,原绿球藻更易发生种群的消失C. 原

12、绿球藻某个体的死亡可能导致其种群中某个基因的消失D. 原绿球藻种群的基因库会长期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生存在无机环境中,需要适应环境,不同生境的原绿球藻种群代谢特点不同是进化的结果,A正确;B、原绿球藻的有效种群规模小于许多典型的海洋自由生活菌。原绿球藻具有大量共

13、存的孤立种群,不同的小生活环境(小生境)被有不同代谢特点的孤立种群所占据,各种群间不发生基因交流,种群内部基因重组水平较低,基因突变的速率很慢,故与海洋自由生活菌相比,原绿球藻更易发生种群的消失,B正确;C、基因存在于个体之中,以个体为载体,原绿球藻某个体的死亡可能导致其种群中某个基因的消失,C正确;D、种群内部基因重组水平较低,基因突变的速率很慢,而非原绿球藻种群的基因库会长期保持不变,D错误。故选D。7. 在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及培养结果(乙)如图所示,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所用培养基一般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B. 为了防止杂菌污

14、染,接种环灼烧后立即蘸取菌液进行划线C. 图中d区域的划线操作是从c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的D. 图示划线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过程为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纯化,只有第一次划线蘸取菌液,其余每次划线的菌落来自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详解】A、实验所用培养基一般用湿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进行灭菌,A错误;B、接种环灼烧后需适当冷却再蘸取菌液进行划线,避免将菌种烫死,B错误;C、图中a对应的区域出现了单菌落,d区域菌落最多,因此a区域应该为划线的最终区域,d区域为划线的起始区域,即图中c区域的划线操作是从d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的,C错误;D、蘸取菌

15、液前需要灼烧一次接种环,之后在c、b、a区域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以保证菌种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结束后也要灼烧接种环,防止接种环上的菌种污染环境、感染接种者,因此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D正确。故选D。8. 如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生殖腺内的细胞,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图甲中B. 图丙可能是图乙分裂产生的C. 图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Y染色体D. 获得图甲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

16、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A、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基因重组不可发生于图甲中,A错误;B、根据图乙中细胞染色体分离时搭配组合的颜色可知,图丙不是图乙分裂产生的,B错误;C、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与Y为性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图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1个细胞含有Y染色体,C错误;D、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理论上是相同的,但是存在aA(未告知基因型,也可是

17、Aa),获得图甲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9. 健康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下列变化导致的理化性质变化与曲线的对应情况不符的是( ) 选项变化图示虚线实线A胰岛素分泌增加a血糖的补充血糖的消耗B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b人体散热量人体产热量C正常饮食c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D跑步d人体产热量人体散热量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可通过分级调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使机体产热量增多。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

18、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A、胰岛素分泌增加,a图中虚线(血糖的补充)下降,实线(血糖的消耗)上升,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血糖降低,与图示相符,A不符合题意;B、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短时间内,人体散热增加,产热增加,然后达到平衡,与图b相符,B不符合题意;C、正常饮食条件下,由于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升高,从而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与图c不符,C符合题意;D、跑步时,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加快,产热和散热都增加,维持体温平衡,与图d相符,D不符题意。故选C。10. 科研工作者将二倍体玉米的花粉授在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上,1天后杂种胚出现了21条小麦染色体、10条玉米

19、染色体,授粉7天后杂种胚中只有21条小麦染色体和微核。其中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麦和玉米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 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C. 授粉7天后杂种胚中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D. 产生微核的时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答案】B【解析】【分析】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单倍体:由配子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水稻的花粉发育成为的植株属于单倍体。【详解】A

20、、小麦和玉米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科研工作者将二倍体玉米的花粉授在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上,1天后杂种胚出现了21条小麦染色体,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上有6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的配子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出现了21条小麦染色体,故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B正确;C、授粉7天后杂种胚中只有21条小麦染色体和微核。其中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说明授粉7天后杂种胚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D、其中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有丝分裂后期产生微核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不含有两个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B。11. 抗体药物偶联物(

21、ADC)是通过化学键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上,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载体将小分子药物靶向运输到目标细胞中,ADC的具体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步骤的常用方法都适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B. 步骤为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C. 步骤将多个细胞混合培养得到细胞群D. ADC依靠b部位特异性识别目标细胞和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

22、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步骤的常用方法中包含灭活的病毒诱导,不适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A错误;B、步骤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之后,需要经过步骤对融合的细胞进行筛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B正确;C、步骤将选出来的能分泌所需抗原的单个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得到细胞群,C错误;D、结合题图,ADC依靠a部位特异性识别目标细胞和抗原,D错误。故选B。12. 酶抑制剂有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种类型,竞争性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部位;而非竞争性抑制剂与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两种常用农药久效磷、敌百虫都是通过抑制

23、害虫体内某消化酶活性来杀灭害虫的。为确定两种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机制,某小组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B. 久效磷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抑制作用可逆C. 敌百虫可能导致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抑制作用不可逆D. 这两种农药对消化酶活性的抑制都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缓解【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

24、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测定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测定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A正确;B、施加久效磷后,随着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提高,所以久效磷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抑制作用可逆,是可逆性抑制剂,B正确;C、从图中看出,施加敌百虫后,随着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在较低水平保持稳定,所以敌百虫是不可逆抑制剂,C正确;D、根据BC选项,施加久效磷后,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缓解,而施加敌百虫后不能,D错误。故选D。13. M和N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动物种群,科研人员对这两个种群的出生率

25、和死亡率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曲线,纵坐标表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于M种群的B.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C. 若两种群存在竞争关系,则比时竞争激烈D. 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死亡率【答案】C【解析】【分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详解】A、纵坐标表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故无法判断N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于M种群的,A错误;B、分析题图曲线趋势可知:M种群数量先增后减最后稳定(先大于

26、1后小于1最终等于1),N种群数量先减后增最后稳定(先小于1后大于1最后等于1),B错误;C、若两种群存在竞争关系,则 t4 比 t3 时竞争激烈,因为t4两个种群的数量均大于t3,C正确;D、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D错误。故选C。14. DNA分子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如表为碱基置换突变的不同类型及其对肽链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碱基置换突变类型对肽链的影响同义突变肽链没有改变错义突变肽链上氨基酸种类改变无义突变肽链提前终止合成终止密码突变肽链不能正常终止A. 同义突变没有引起肽链改变可能是因为密码子存在简并性B. 镰状细胞贫血是由错义突变导致的

27、,只能通过基因检测诊断C. 大多数囊性纤维化是由无义突变导致的,患者的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D. 根据肽链的长短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区分碱基置换突变的四种类型【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且由于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基因突变后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详解】A、同义突变没有引起肽链改变可能是因为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2种或以上的密码子,A正确;B、镰状细胞贫血(刀型细胞贫血症)镰是由于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血红蛋白上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属于错义突变,可通过DNA检测进行确诊,由于红细胞的

28、形态发生改变,也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镜检观察,B错误;C、大多数囊性纤维化是对应基因少了3个碱基,导致患者的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结合题干,DNA分子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如表为碱基置换突变的不同类型及其对肽链的影响,故大多数囊性纤维化不是由无义突变导致的,C错误;D、根据肽链的长短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区分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D错误。故选A。15. 布鲁氏杆菌经皮肤伤口或黏膜进入人体后,未被吞噬细胞吞噬病菌会顺着淋巴液“漂流”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形成局部原发性病灶,被吞噬细胞吞噬的一些病菌就会在吞噬细胞内就地取材,大肆进行代谢和繁殖活动,从内部逐渐瓦解吞噬细

29、胞。如图为布鲁氏杆菌进入人体,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能会起到保护布鲁氏杆菌的效果B. 人体再次感染布鲁氏杆菌时,能快速分泌抗体与病原体结合C.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细胞结合是激活细胞的第二个信号D. 细胞可接触、裂解靶细胞及寄生的布鲁氏杆菌【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

30、、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病原体侵入靶细胞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一变化信号,之后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他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

31、,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在淋巴结形成局部原发性病灶,被吞噬细胞吞噬的一些病菌就会在吞噬细胞内就地取材,大肆进行代谢和繁殖活动,可见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能会起到保护布鲁氏杆菌的效果,A正确;B、人体再次感染布鲁氏杆菌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二次免疫),B错误;C、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结合是激活细胞的第二个信号,C错误;D、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接触、裂解靶细胞但是不能接触寄生的布鲁氏杆菌,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 落地生根、景天等景天科植物具有一个很特殊的二氧化碳同化方式,该类植物夜晚气孔开放,白天气孔

32、关闭,其气孔开、闭情况及相关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景天科植物夜晚利用二氧化碳的场所是_,该类植物夜晚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的生物学意义是_,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推测景天科植物生活的环境的特点可能是_。(2)景天科植物在进行卡尔文循环过程中,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若只在白天提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景天科植物的光合速率将_,判断依据是_。(3)景天科植物叶肉细胞细胞质中丙酮酸的去向及参与的生理过程有_(写出两个)。(4)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景天科植物会在夜晚关闭气孔,而在其体内进行C循环,假设其他过程不受影响,则这一机制_(填“能”或“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

33、原因是_。【答案】(1) . 细胞质基质 . 白天气孔关闭,能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夜间气孔开放,可以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 干旱炎热 (2) . NADPH和ATP . 不变 . 景天科植物白天气孔关闭 (3)丙酮酸生成丙糖磷酸再进入叶绿体合成淀粉,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4) . 不能 . 该机制下,一天内植物几乎没有有机物的积累【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NADPH;ATP生成,ADP与Pi接

34、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NADPH、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夜晚二氧化碳进入细胞质基质先生成HCO3-,再生成草酰乙酸,最后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因此景天科植物夜晚利用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该类植物夜晚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能在白天降低蒸

35、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夜间气孔开放,可以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比较适合在干旱炎热的地区生长。【小问2详解】在进行卡尔文循环过程中,ATP和 NADPH都能提供能量,同时 NADPH 还可作为还原剂。景天科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因此白天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其光合速率无影响。【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白天苹果酸分解产生的丙酮酸生成丙糖磷酸再进入叶绿体合成淀粉,另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小问4详解】由题图信息可知,如果景天科植物夜间关闭气孔,会使植物无法从外界吸收CO2,植物体一天内的C循环不会使植物积累有机物,因而植物不能正常生长。17. 某天然湿地因游

36、客和垂钓者众多,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年来水华现象也日趋严重。某科研小组做了以下实验:(1)科研小组研究了导致水华的一种主要硅藻(单细胞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状况,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据图1分析,浓度升高、水体pH下降对该硅藻数量增长的作用分别是_和_(填“促进”或“抑制”)。科研小组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方格(如图2阴影所示)中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培养液中该藻类种群密度约为_个/mL。(2)为改善生态状况,科研小组在湿地局部区域尝试水体立体生态养殖,其中的部分能量流动过程如图3所示,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k

37、J)。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植食性鱼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用图中字母表示)。养殖中,不慎带入了一条杂食性鱼,一段时间后这条鱼增加XkJ能量,假如这条鱼的食物有1/3来自植物,1/2来自植食性鱼类,1/6来自以植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杂食性条鱼生长过程中大约需要消耗植物中的能量_kJ,若水域中不存在肉食鱼类,杂食性鱼类的食物有2/3来自植物,1/3来自植食性鱼类,消耗植物色能量不变,则该条杂食性增加_kJ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不考虑人工输入的能量)(3)该湿地的水华现象是大量生活污水的进入使_等元素超标所致。科研小组在该湿地引入了鱼苗后

38、,藻类略微减少,后期又引种了本地一些挺水植物,藻类明显减少。请分析说明挺水植物导致藻类明显减少的原因:_。【答案】(1) . 促进 . 抑制 . 2.4107 (2) . a+m+n . b-f . 220X . 4.5X (3) . N、P . 挺水植物可以与藻类竞争阳光,也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P等无机盐,且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解析】【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同化)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除外)+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

39、定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链交织而成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形成的。相邻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级同化的能量上一级同化的能量)100%。【小问1详解】从图中 看出,随CO2浓度升高对该藻增长起促进作用,pH下降对其增长的抑制作用。根据图2可知该血细胞计数板的规格为1625,即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400个小方格,对应的种群密度(12+16+14+18)41610103=2.4107个/ml。【小问2详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与有机物输入的能量之和,可用图中a+m+n表示。植食性鱼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于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

40、耗的能量,植食性鱼类同化量=b,呼吸消耗为f,所以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f。根据题意可知,该只动物生长过程中,如果增加1KJ的能量,则消耗植物的数量为:11/310%+11/210%10%+11/610%10%10%=220KJ,,所以增加XkJ能量,消耗植物的能量为220X。如果水域中不存在肉食鱼类,杂食性鱼类的食物有2/3来自植物,1/3来自植食性鱼类,则鱼类获得1kJ的能量,消耗植物为1/310%10%+2/310%=40KJ,所以植物中含有220XKJ的能量,杂食性鱼类可以获得220X40=5.5X,因此杂食性鱼类增加了5.5X-X=4.4XKJ的能量。【小问3详解】N、P元素是植物

41、生长必需的元素,若该湿地公园因大量生活污水的进入导致N、P等元素超标,会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在引入了本地一些挺水植物和鱼苗后,藻类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挺水植物可以与藻类竞争阳光,也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P等无机盐,且在竞争中处于优势。18. 应激可以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连锁反应,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提高机体应对能力,但强烈且持续的应激会使免疫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IL-1(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和IL-6(白细胞介素-6)是一类细胞因子,为探讨精神应激对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活性及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小鼠与其天敌(猫)的暴露实

42、验。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急性应激组受天敌攻击45min后立即检测,慢性应激组每天受攻击45min,持续14天后检测,正常对照组处于无天敌环境。将记录的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当人处于剧烈运动、恐惧、极度紧张等紧急情况下,_兴奋,直接调节_分泌肾上腺素,使机体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同时,HPA轴被活化,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该激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中的作用是_。(2)由图1可知,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在慢性天敌应激中持续升高,可能使得_,从而导致糖皮质激素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减弱,机体稳态受影响。(3)研究发现,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免疫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结合图2、图3

43、分析,在慢性天敌应激情况下,长期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使_导致免疫系统的_功能降低,从而使机体受感染和患癌风险增大。【答案】(1) . 交感神经 . 肾上腺髓质 . 减少细胞对糖的利用、加速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从而升高血糖 (2)下丘脑、垂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 (3) .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中-1和IL-6水平降低 . 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解析】【分析】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

44、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这种调节叫激素调节它属于体液调节。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分级调节系统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 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小问1详解】当人处于剧烈运动、恐惧、极度紧张等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直接调节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使机体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糖皮质激素还参与血糖调节,该激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中的作用是减少细胞对糖的利用、加速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从而升

45、高血糖。【小问2详解】长期的高水平糖皮质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控制,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从而使下丘脑和垂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皮质激素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减弱。【小问3详解】分析图2、图3,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组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中的IL-1和IL-6水平较低,推测长期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使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中的IL-1和IL-6水平降低,导致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降低,从而使机体受感染和患癌风险增大。19. 基因A和B的表达产物均可导致农业害虫死亡,将基因A和B同时导入某二倍体农作物的同一条

46、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植株。该农作物的宽叶和窄叶性状分别由基因D、d控制。研究人员将基因型为ABDd的宽叶抗虫植株自交得到。据此分析下列问题。(不考虑交换)(1)将基因A和B导入植物细胞,我国科学家采用的独创方法是_法。(2)若导入基因A、B后与窄叶基因(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中宽叶不抗虫、宽叶抗虫、窄叶抗虫之间的数量比是_,其中窄叶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_。(3)若ABDd的宽叶抗虫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所占比例为1/4ABD、1/4D、1/4d、1/4ABd,请在图中画出A、B基因及D/d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_。若该宽叶抗虫植株自交,则中宽叶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_。若中的宽叶不抗虫植株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4)已知某种荧光物质可以与两种抗虫基因进行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目标基因会显示出红色荧光点,用该荧光物质处理基因型为ABDd的宽叶抗虫植株,则其单个根部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可以检测到_个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