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河中石兽》同步习题第2课时.docx

上传人:梅子6936 文档编号:21600845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河中石兽》同步习题第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河中石兽》同步习题第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河中石兽》同步习题第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河中石兽》同步习题第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河中石兽》同步习题第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中石兽同步测试第二课时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河中石兽(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阅十余岁: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尔辈不能究物理: 如是再啮: (2)翻译下列句子。众服为确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D文章启示我们:遇

3、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4)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吸取了先秦散文的优点,晚年所写的一部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的志怪小说。其中河中石兽正体现出了纪氏语言平易简淡,内容波澜起伏,立意高远的特点。试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两个特点加以分析。_ 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游大林寺【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4、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注】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成寺。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聚落:村庄。 迨(di):等到。(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5、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华 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_(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_(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_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课内精读【分析】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

6、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

7、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经过十多年。阅:经过,过了;句意为: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颠:颠倒,错乱;句意为: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句意为:像这样又冲击。啮:侵蚀、冲刷。(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8、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语有:“为”,认为。句意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句中重点词语有:“臆断”,判断。句意为: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做出判断。A:表述正确;B:因为讲学家判断石兽埋在了沙里。表述不正确;C:表述正确;D:表述正确。故选:B。(4)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具体的语句分析语言特

9、点。参考示例:如文章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三个动词简述寻找经过,然后以“无迹”交代了结果。可谓言简意赅。;作者先写寺僧打捞无果,再写讲学家的一通理论让众人信服后却笔锋一转引出老河兵的反驳,最终解开谜底。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篇文章不在故事是否真实,也不过分渲染故事的神奇色彩,旨在通过故事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实践出真知。”(三选二,只要能扣住特点合理分析即可)答案:(1)经过,过了;颠倒,错乱。;事物的道理、规律;侵蚀、冲刷。(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

10、地判断呢?(3)B。(4)参考示例:如文章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三个动词简述寻找经过,然后以“无迹”交代了结果。可谓言简意赅。;作者先写寺僧打捞无果,再写讲学家的一通理论让众人信服后却笔锋一转引出老河兵的反驳,最终解开谜底。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篇文章不在故事是否真实,也不过分渲染故事的神奇色彩,旨在通过故事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实践出真知。”(三选二,只要能扣住特点合理分析即可)【点评】文言实词“固”的用法:天然或人工的屏障,如险要的地势和深峻的城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坚持,坚决。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顽固,固执。独

11、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巩固,使稳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本来,原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表示让步,固然,诚然,确实。固一世之雄也(前赤壁赋);仍然。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坚固,牢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二、拓展阅读【分析】参考译文: 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 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

12、慢。在这里,初夏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和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从交通大道走到僻远的大林寺,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萧、魏、李这三人游览人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游览题诗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解答】解析:(

13、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的意思是:这个地方实在是庐山第一胜境。根据句意“这个地方”可停顿,即在“匡”后停顿,“是庐山第一胜境”为另一处。故选:B。(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句意为: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华:开花。句意为: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造:到(或“往”)。(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

14、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有:环寺:寺院的周围。清流:清澈的溪流。苍石:苍色的岩石。短松:短小的松树。瘦竹:清瘦的竹子。句意为: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段内容。从“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可见:白居易游览的顺序为:遗爱草堂、东西林二寺、化城寺、香炉峰、大林寺。(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分析理解相关词句。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是因为大林寺很远,很荒僻。再是没有知名人士题诗。答案:(1)B。(2)开花 到(或“往”)(3)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4)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5)大林穷远;名利之诱人也如此!【点评】重点词解释:“花”的解释:1名花。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2动开花。淮南子时则:“桃李始华”3形花白。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动山桃始华:开花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