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doc

上传人:天鹅人 文档编号:21735731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一)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主讲老师:王淑杰根据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2010年12月29日财政部会同卫生部新修订医院财务制度,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1998年11月17日财政部、卫生部发布的医院财务制度(财社字1998148号)同时废止。新医院财务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

2、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这项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医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严格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预算约束和成本控制,规范业务活动,促使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医院的财务、会计监管,避免机构的盲目扩张,从供给方加强医疗费用控制,缓解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利于推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程。第一章总则一、制度目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规范医院财务行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医院特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

3、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医院性质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四、基本原则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二)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业的方针;(三)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参考资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19968号:第三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

4、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五、主要任务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合理编制医院预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二)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四)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六)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参考资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四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

5、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六、机构人员医院应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人员,会计人员须持证上岗。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医院财会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财务主管、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收入核算、费用核算、往来结算、药品卫生材料核算、住院结算、门诊收费、物价管理、总账报表、成本核算、科室核算、稽核等。这些岗位的设置,应根据单位大小、业务量繁简情况,本着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原则来确定。可以1岗1人,1岗多人或1人多岗。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管理、账簿登记以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原医院财

6、务管理办法规定,300张床以上(含三百床)的大、中型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负责制。总会计师或具有会计师(含会计师)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并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行使职权。医院的财会人员编制,参照下列原则配备:财务科(处、室)人员配备:100张病床(不含100床)的医院设4至5人;100至199张病床设6至7人;200至299张病床设8至9人;300至399张病床设10至11人;400至499张病床设12至13人;500张病床以上,每增加100张病床,增加1人。门诊收费处人员配备:日门诊量500人次以下设4至5人,每增加150人次增加1人。住院结算人员配备:100张病床设4人,每增加50张病床增加1人。

7、医院其他部门的财务人员(药品会计、财产会计、基建会计、伙食会计等),纳入相应科室的人员编制,行政上归各部门领导,业务上受财会部门的指导。医院工作量超出规定定额时,应相应增加财会人员。财会岗位应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和责任轻重合理配备高、中、初级财会专业技术人员。【参考资料】湖南财政和卫生厅规定,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的学历,有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医院无法配备合格人员的,由主管部门选派解决。对具有300张病床以上(含300床)的大、中型医院,要建立总会计师制度,设置总会计师。七、管理体制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医院

8、的财务活动在医院负责人或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参考资料】相关法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五条 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东奥会计在线 版权所有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二)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一、预算定义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二、管理办法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

9、点。定项补助的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三、管理要求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一)预算编制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规定,对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以及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参考资料】关于医院预算程序1医院预算的编制,要采取领导、财会部门、业务部

10、门相结合的办法。一般先由财会部门根据年度事业计划、工作任务,提出预算指标建议,再由主管部门下达预算指标,医院根据上级有关编制预算的要求,拟定医院年度预算,由主管院长或总会计师审查并经院务会审议通过,报主管部门审批后由财会部门统一掌握执行。医院预算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业务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编制支出预算。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医院要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医院财会部门根据年度事业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

11、部门核定。医院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关于医院预算编制的原则1医院预算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医院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事业计划指标、任务,本着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医院预算。2医院在编制预算时,收入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要量入为出,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别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3要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二)预算审核医院预算应经医院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上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规划

12、,对医院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稳妥性等进行认真审核,汇总并综合平衡。财政部门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对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申报的医院预算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复。(三)预算执行医院要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经批复的医院预算是控制医院日常业务、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医院要严格执行,并将预算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顺利完成。关于预算执行分析:在一个预算执行周期中(通常为一年)及时地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是确保其符合预算

13、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手段。检查和分析的内容包括:1检查分析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对预算收支的影响以及各项收支执行中贯彻政策措施的情况。2检查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对预算收支的影响。3检查分析国家预算收支项目的完成情况。4检查分析预算收支平衡状况。5对预算会计和国家金库报表的分析。预算检查分析的方法包括:1比较法。即将预算指标和决算指标对比,本期实际完成指标和前期实际完成指标对比,地区、部门、企事业之间实际完成指标对比,以对各项预算指标进行分析。2因素分析法。也称连环替代法,即从影响预算收支的多种因素中分别测定每项因素对预算收支的影响程度。3逻辑推理法。指通过对有关财经信息资料的

14、分析研究,根据以往的经验,分析预测预算收支发展变化趋势及其规律性的分析方法。4动态分析法。是指分析研究预算收支在时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性的方法。预算执行检查分析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选择专题进行或者选取代表性的对象进行。首先,定期检查分析,是指预算执行了一个阶段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定期检查分析的目的是系统、经常地了解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以利于找出一定的规律性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定期检查分析是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基本形式。其次,专题检查分析是针对预算执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检查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典型调查分析是对某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典

15、型事例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四)预算调整医院应按照规定调整预算。财政部门核定的财政补助等资金预算及其他项目预算执行中一般不予调整。当事业发展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需要增加或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医院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出调整预算建议,经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调减支出预算。【参考资料】关于预算调整的分类和方式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本级预算,在执行中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批准预算中举借债

16、务的数额增加,因此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即凡是涉及各级预算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变化、打破原有预算平衡、扩大收支逆差或原批准的债务增加的都属于预算调整,这种调整必须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因上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与补助而引起的预算收支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按照预算调整幅度的不同,把预算调整方式分为全面调整和局部调整。全面调整是指国家对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较大调整时,政府预算相应地对总盘子进行调整,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相当于重新编制政府预算。一般全面调整只是在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变化或者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等情况时才发生。局部调整是对预算局部的变动,有如下方式:1动用预备费。各级

17、总预算的预备费是为应对某些难以预料的意外开支而设置的。2追加追减预算。在原核定预算收支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预算收入或支出数称为追加预算收入,减少收入和支出数称为追减预算。3经费流用。经费流用是指在不突破原定预算支出总额前提下,由于预算科目之间调入、调出和改变资金用途形成的预算资金再分配,对不同的支出科目具体支出数额进行调整,也称科目流用。4预算划转。即由于行政区划或企事业、行政单位隶属关系的改变,在改变财务关系的同时,相应办理预算划转,将其全部预算划归新接管地区和部门。关于预算调整的条件及过程由于预算调整突破了原有的预算安排,因此对预算调整的批准通常是较为严格的。虽然各国对预算调整的具体规定

18、不一,但大体都遵循如下原则:1预算调整应通过法律进行;2如果预算调整的幅度超过了原定预算拨款的某个百分比,或者影响了支出总额,就必须呈报立法机关批准;3在由立法机关批准前,应授权政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自行决定某些临时性开支以满足应急性需求;4应在固定时间内批准调整的预算数,连同对支出部门提出的追加支出申请应以其进行审查,并且年内调整的项目数应严格限制。(一)具体预算调整过程大致如下:1受理部门和预算单位按各级财政部门要求的时间向财政部门主管处室报送调整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文本。财政部门审核接收符合受理标准的项目申报文本。对不符合受理标准的项目申报文本,退申报部门,并一次性告知应补交的材料及其他要

19、求。2调研在此阶段,财政部门要调查了解部门申请调整预算有无依据;调查了解申请调整预算的项目支出的准确性、真实性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调查了解申请调整预算时限是否符合规定等。3审查财政部门按照以下标准来审查申报调整预算的项目是否具备条件:(1)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范围,并有必须调整预算的依据;(2)是否属于本级地方政府工作重点及工作规划;(3)是否是本单位行政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4)是否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5)项目支出是否进行了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重大项目要经过投资评审机构进行评

20、审、评估;(6)申请调整预算的项目是否符合调整预算的时限要求;(7)项目申报单位是否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填报了项目申报文本,并由一级部门统一汇总后向财政部门申请调整项目支出预算。财政部门在认真审查部门上报的调整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文本后,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告知申报部门不予批准的理由及需补齐补正的材料。对符合标准的则根据项目支出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本级地方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按轻重缓急排序结合当年财力情况,确定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报主管负责人审核。4审核负责审核的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要:审核部门调整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文本及对财政项目库入选项目审查意见;审核当年急需可行项目的安

21、排;如有异议,退审查人员要求重新审查安排项目;如无异议签署审核意见后,报上级复审。5复审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要对部门申请调整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文本及对财政项目库入选项目和当年急需、可行项目安排的审核意见进行复审,如有异议,退主管副处长要求重新审核;如无异议,签署复审意见后,报主管责任人审定。6办理财政部门各支出处室接主管责任人批准文件后,对项目库中已有的项目,可下达各部门调整专项资金预算并送预算处(室)会签。凡项目库中没有安排的项目,将项目库调整情况报预算处(室)审核,预算处(室)负责会签项目库中已有项目的调整预算文件,同时审核项目库中未安排项目的调整情况并报相应负责人审定。经批准后,负责告知各支出

22、处室,各支出处室接预算处通知后,将批准调整预算的项目列入项目库,同时下达各部门调整专项资金预算。(五)决算编报年度终了,医院应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制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医院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对财政部门批复调整的事项,医院应及时调整相关数据。【参考资料】医院应按下列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地编报年度决算。1要认真总结医院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及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系统的整理、分析财会基础资料。2医院在编报财务决算时,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基础工作:(1)医院在年度终了时,应做好同开户银行的对账工作,并主动同主管部门核对各项拨款数额,

23、做到不重不漏。(2)认真做好财产物资清查工作。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库存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以及专项物资进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及时清理各种往来款项;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做好决算前有关账务核算、调整工作;对库存现金要进行清查、核对,确保账款相符。(3)编报的年度决算,必须分清资金渠道,做到报表齐全,内容完整、准确,账表相符,表表相符,并附有详细的决算说明。(4)年度决算由院长、总会计师和财会负责人签章后及时报主管部门。(六)分析和考核医院要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并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和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与年终评比、内部收入分

24、配挂钩机制。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应会同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对医院决策和管理层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东奥会计在线 版权所有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三)第三章收入管理一、收入定义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一)医疗收入,即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1门诊收入是指为门诊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挂号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

25、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门诊收入等。2住院收入是指为住院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住院收入等。(二)财政补助收入,即医院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补助收入,包括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补助收入是指由财政部门拨入的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政策性亏损补贴等经常性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收入是指由财政部门拨入的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承担政府指定公共卫生任务等的专项补助收入。(三)科教项目收入,即医院取得的除财政补助收入外

26、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四)其他收入,即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培训收入、租金收入、食堂收入、投资收益、财产物资盘盈收入、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医疗收入在医疗服务发生时依据政府确定的付费方式和付费标准确认。二、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收费管理制度。医院门诊、住院收费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并切实加强管理,严禁使用虚假票据。医疗收入原则上当日发生当日入账,并及时结算。严禁隐瞒、截留、挤占和挪用。现金收入不得坐支。【参考资料】关于医院收入管理的原则医院是向病

27、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卫生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收费标准收取医疗服务费用,用以补偿医疗服务消耗。1要认真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2医院要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正确处理好治病和收费的关系。对危重病人在不影响抢救治疗的前提下,及时收取医疗费用。要及时结算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3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检查、治疗的原则,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4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人力、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潜力,扩大医疗服务项目,增加业务收入。5医院新开展的各项检查、治疗服务项目,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实行按成本(不含工资)收费。关于加强收入管理制度为了切实加强门诊、住院的收费管理工

28、作,医院要健全各项收费管理制度,积极合理地组织收入。要切实加强涉外医疗收费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收入凭证的管理制度。医院要加强对收入凭证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定额、有价凭证的管理工作。严格凭证的印刷、保管、编号、领发、登记、销号等制度。防止错收错发,以堵塞漏洞,提高收费工作的质量。医院为保障资金周转的需要,应建立住院病人预交金制度。收取预交金时,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的需要确定收取额度。凡医院从医药部门购入的药品,其零售价格应按国家规定的加成率计算。医院自制药品,凡规格、含量与医药部门销售药品相同的,应按上述零售价格计算;凡医药部门无售价的自制药品,由各地制订计价办法。医院开展的家庭病床、各种形式的承

29、包责任制、业余医疗服务、横向医疗联合、咨询服务等所得收入,均纳入预算内管理,由医院统一核算,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制订。经有关部门批准,医院附设的其他服务和生产单位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要加强病人医疗欠费管理和催收工作,经核实确实无法收回的自费病人医疗欠费,在核定的医疗欠费基金中核销。第四章支出管理一、支出定义支出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一)医疗支出,即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30、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二)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即医院利用财政补助收入安排的项目支出。实际发生额全部计入当期支出。其中,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支出,应同时计入净资产,按规定分期结转。(三)科教项目支出,即医院利用科教项目收入开展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支出。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支出,应同时计入净资产,按规定分期结转

31、。(四)管理费用,即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医疗和科研、教学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耗用的材料成本、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费用,以及医院统一管理的离退休经费、坏账损失、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利息支出和其他公用经费,不包括计入科教项目、基本建设项目支出的管理费用。(五)其他支出,即医院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包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及维修费、食堂支出、罚没支出、捐赠支出、财产物资盘亏和毁损损失等。基本建设项目支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参考资料】关于医院支出的管理原则1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所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

32、手续,讲求资金使用效果。2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3各项资金的使用要划清资金渠道,分别列支。4医院购置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和大型修缮,要事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议,并提出两个以上方案,报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后,专项安排支出预算。一般性购置和修缮,要经常进行,以保证医疗工作需要。5医院要积极开展科室核算和医疗成本测算工作,有条件的应进行成本核算。关于支出管理体制1统一领导。医院的各项支出要在院长统一领导下,由财会部门统一安排、掌握使用。2分级归口管理。医院根据批准的预算,分级归口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按有关制度规定及定额标准,实行指标控制。各项支出报销凭证要由有关部门负责

33、人签署意见,以资证明。3医院各职能科室预算内的开支,要事先提出使用计划交由财会部门审核后执行。涉及开支计划调整,在预算范围内的由财会部门审批;超预算或计划外开支,要由有关科室提出书面报告,交财会部门审核后,由院长批准执行。二、项目管理医院从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取得的有指定用途的项目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向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报送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报送项目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的检查验收。【参考资料】关于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部门本级的预算支出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1基本支出

34、(1)基本支出的内涵基本支出是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开支而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具体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医疗费、住房补助和其他人员经费等项目。日常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物业管理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购置费和其他费用等项目。这些具体支出项目都是以政府支出的经济分类科目为基础,归并整理后形成的,因此每一项基本支出都和某一个或几个按经济分类的支出科目相对应,如日常公用经费中的办公及印刷费对应支出经济分类中的“办公费”和“印刷费”两个

35、科目。(2)编制原则按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编制基本支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综合预算。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各部门要将所有预算内、外收入,包括单位财政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优先保障。各部门要根据财力可能,结合单位的行政事业工作任务需要,合理安排各项资金。首先要保障单位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以维持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安排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按照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对于基本支出中没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基本支出预算可以按照

36、国家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和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结合单位的收支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合理安排基本支出预算。(3)预算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测算主要是在部门预算的“一上”到“一下”之间,具体包括定额标准制定、人员数据核实、控制数测算和控制数下达四个阶段。制定定额标准。财政部门根据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分别制定行政和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审核基础数据。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报送的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整理,提取出测算基本支出所需的人员数据,并对人员数据及有关情况进行审核。控制数测算。财政部门根据定额标准和核实的单位人员情况,结合部门基本支出结余情况,测算形成各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或财政拨款补助

37、数。控制数下达。财政部门按照预算编制规程,在规定时间内,将定额标准和按定额标准计算形成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或财政拨款补助数下达给部门或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调整。各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的基本支出控制数额或财政拨款补助数额内,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各自的支出经济分类之间,自主调整编制本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财政部门。应注意的是,基本支出自主调整的范围仅限于人员经费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或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的必要调剂,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之间不得自治调整。(4)基本支出预算基础定员定额制度定员

38、是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或工作量,对人员编制或定员比例规定人员指标额度。定员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对行政单位而言,要根据机构精简的原则和各地的经济情况、人口多少、区域大小以及行政任务的需要确定人员编制;对事业单位而言,或者根据工作任务的繁简、机构规模和级别来定员,或者根据定员比例来确定(如学校可根据师生比例来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员管理实行编制包干,增人不增加经费,减人不减少费用,严格按照编制控制人员。定额是指国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对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补偿,消耗或利用方面所规定的各种经济额度。定额是预算分配的定额,它用于公开、透明、规范地分配预算,而不

39、是执行定额。按照定额的形式,可将其划分为实物定额和货币定额。实物定额是指按照实物数量规定定额,如每个学生应该配备的教学设备等。这种定额形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不同区域的对象享受大体相同的财政支持,而且还不受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货币定额是指以货币数量规定定额,如每个学生的助学金定额为多少元等。这种定额形式虽然简便易行,但容易导致不同地区的对象所享受到的财政支持不相同,不符合财政的均等化原则。按照定额的口径,还可以将其划分为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单项定额是对某一项具体支出规定定额,如助学金定额、工资定额等。综合定额是把若干个单项定额合并为一个包括多项内容的定额,如医院门诊收入定额,其中包括药品收入、各

40、医疗项目收入等。通常来讲,凡是经常性的开支项目都要实行单项定额;对无法细化成单项定额的支出项目可核定其综合定额。目前,基本支出的定员定额标准由“双定额”构成,即支出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支出定额是指财政部按人或物核定的部门、单位总体或某个定额项目的大口径支出标准,如核定某医院在职职工人均支出水平每年6万元,则人均6万元即为支出定额;财政补助定额是财政部对与其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按人或物核定的财政补助标准,是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分配的公平而制定的分配标准,如财政部按某单位在职职工人均补助每年1万元,则人均1万元即为财政补助定额。目前行政单位的支出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是一致的,因为行政单位除财政补

41、助收入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而大部分事业单位由于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医院适用“双定额”。东奥会计在线 版权所有2011新版医院财务制度详解(四)2项目支出(1)项目支出的内涵项目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支出预算,对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实施行政职能,实现事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项目支出的分类项目按照部门预算编报要求分为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跨

42、年度支出项目和其他项目等四个类别。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包括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规定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批示由财政予以安排、保障,且经国务院总理或分管财政的国务院领导同意的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是指中央部门为维持其正常运转而发生的大型设施、设备、大型专用网络运行费和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持续发生的支出项目。此类项目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已经(或将要)连续开支10年(含10年)以上的;大型设施、设备、网络或电子系统的运行维护费;“两会”;经费;人大立法、监督经费;执法部门办案费;公安安全特殊支出(正常维持等经费)、常例性的专项检查;监督、监测、审批、审查经费。跨年度

43、支出项目是指除以前年度延续的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和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之外,经财政部批准并已确定分年度预算,需在本年及在以后年度继续安排预算的支出项目。其他项目是指除前三类支出项目外,中央部门为完成其职责需安排的支出项目。另外,项目支出还可按照其属性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新增项目是指本年度新增的需列入预算的项目。延续项目是指以前年度已批准,并已确定分年度预算,需在本年度及以后年度预算中继续安排的项目。(3)项目申报、审核和批复项目的申报、审核和批复是构成部门预算编制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项目的申报对于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属于本

44、部门行政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研究论证的项目,为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项目单位要按照预算管理级次逐级申报项目,不得越级上报。部门对申报的项目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本部门项目库。对进入各部门项目库的项目,各部门依据职能、事业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择优排序后编制本部门的年度项目支出预算。2项目的审核根据目前的管理办法,中央项目的审核按照部门、部门预算管理司、财政预算总额控制三个级次进行。在部门审核级次,部门根据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的职能需要,对项目进行常规性审核,将符合部门事业发展目标和规划的项目纳入本部门项目库,作为申报年度

45、部门预算的基础信息来源和基本依据。在部门预算管理司审核级次,部门预算管理司对分管部门汇总上报的项目,根据各部门所承担的不同职能进行规范性审核,对部门申报项目预算按申请财政拨款总额的120%进行控制,即部门申请项目支出预算财政拨款数额要在上年度预算批复项目支出预算财政拨款的120%以内,并在部门之间综合平衡。在财政预算总额控制审核级次,预算司根据国家发展规划、财力可能及项目申请额度,按类别进行综合平衡,实行总规模控制。3项目的批复财政部核定各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经全国人大批准后,按规定时间向中央部门批复预算。项目支出预算一经批复,中央部门和项目单位不得自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发生项目变更、终

46、止、调整预算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1)项目库管理我国2001年开始对项目支出试行项目库管理,目前项目库管理已经成为项目支出的主要管理制度。项目库是由财政部门和各部门设立的对申请预算的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在中央部门预算中,项目库分为中央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部项目库。前者是中央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支出预算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特点,对所属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后者是由财政部根据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对中央部门所报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项目库是开放的、透明的,各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补充进入项目库。由于批准执行的项目应该从项目库中挑选,因此项目库的管

47、理非常重要。实践中,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项目的排序,并且实行滚动管理。滚动管理是指将延续项目和当年预算未安排的项目滚动转入以后年度,与新增项目一起申请以后年度的项目预算。按照项目库的管理办法,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如下原则。首先,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由于项目实行项目库的管理办法,因此在一个新项目被列为当年预算前,要经过可行性论证、轻重缓急的排序,而不是像基数预算那样,以上年执行数为基础。其次,项目支出预算实行综合预算。通常项目所需的预算资金数额较大,因此,对项目支出要根据政府的政策目标、财力程度、部门事业发展需要和紧迫程度,统筹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渠道筹款。财政部门要根据项目评估结果,确定财政支持的比重,编制综合项目预算。再次,项目的设立要体现公共支出的需求。项目作为重要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要以公共需要为基准,符合公共需要的才能列入项目库,不符合的不予安排。最后,项目预算要坚持绩效原则。项目预算与基本支出预算不同,项目支出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编制项目预算时,要坚持绩效原则,考核项目的成本、效益等因素,并据此作为排序的标准之一。为进一步规范项目支出管理,实现对项目库的滚动管理,在年度预算批复后,要对财政部门已批复的项目进行清理,目前中央部门预算已经开始了项目清理工作。三、开支标准医院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