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一)-2024年1月新“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 (原卷+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13792139969@163.com 文档编号:21760235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一)-2024年1月新“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 (原卷+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一)-2024年1月新“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 (原卷+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成为研究热点。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

2、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表1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存在问题人数百分比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19363.90%

3、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12541.40%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5518.20%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4213.90%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

4、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材料二: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

5、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材料三:在“

6、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

7、,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研学旅行是校内外教育衔接的

8、创新活动,它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不等同于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B目前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有一定的随意性。C研学旅行课程重讲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某市超过60%的学生认为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配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没有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这是对研学旅行课程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的表现。B要满足现如今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

9、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C教师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既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D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表1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 )(3分)A研学旅行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及夏令营活动。B有的研学旅行就是到此一游、拍照打卡,浮光掠影,跑马观花。C现在普遍的研学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D我国的研学旅行是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方式,起步较晚。4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10、( )(3分)A课程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课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C课程实施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D课程实施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5当疫情慢慢消去后,各地研学旅行逐渐重启。学校准备组织高二学生到佛山某革命老区开展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6分)【答案】1C 2C 3、D 4B 5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二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佛山特色和革命文化。实施方式:避免单一讲授,让学生主动参与,综合使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某

11、市超过60%的学生”有误。原文所讲“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指的是以310名学生为样本,并不是全市的学生。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C.依据材料一“(教师)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并不能说明“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选项存在推理谬误。故选C。3、 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D项虽然也是问题,但不属于表1里的四个问题。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这些信息主

12、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等内容可知,第空填的是课程评价,排除C、D。依据“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而“学生的经验”与“前者(指形成性评价)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相对应。依据“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而“学习的目标”与“后者(指终结性评价)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相对应。所以第空填的是终结性评价,第空填的是形成性评价。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研学课程内容缺

13、少吸引力”结合红色路线,课程内容以教育为主,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可概括为: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二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避免单一讲授形式,互动性要强,激发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可概括为:教学方式,避免单一讲授,多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还魂草巴金敏,五年了,我没给你写过一个字。然而今天在林那拿到你托他转给我的短笺。你的亲切的微笑浮现在我眼前,还是

14、那么生动,就像你昨天才离开我似的。傍晚,我离开林,匆匆赶回小镇。回到家里,半睡半醒地躺了好一会儿,直到一个 小女孩清脆的声音从楼梯上送进来。黎伯伯,你的信来了!孩子快乐地叫着。她略带黑色的宽脸上闪耀着一对漆黑发亮的大眼珠,嘴带笑地张开,雪白的牙齿 露在外面。她把信递给我后,小小的手伸起来指着她的浓黑头发,得意中略含一点羞 惭,说:你看,好不好?一只红缎子扎的大蝴蝶伏在她的乌亮头发上,映着灯光发出炫目的光彩。好看得很,我称赞道,哪个给你戴上的?妈妈,她笑了,黎伯伯,你给我她抿着嘴笑,不再说下去。你说,黎伯伯给你做什么?你给我讲个像还魂草那样好听的故事啊!你还想听得哭起来吗?我笑说。敏,你该记得还

15、魂草的故事,这是我们敬爱的一 个年长朋友根据传说改编的。我第一次听到它时,还同你住在一起。我们被感动得许 久说不出话,默默地互相注视。这个情景我至今还不能忘记。敏,你的短笺我反复诵读。在你忙碌的生活中,还时时在打听我的消息。可是我 却像石人一样地沉默了。我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我预备写一封信,告诉你我最近的生活情形,应该从什么地方写起呢?我的书桌就放在窗前,窗上玻璃被炸弹全震破了,现在补上了几块,也留着几个空 洞。只要起一阵风,大股的尘土就会灌进房里来。你看,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着的。昨天早晨,我又被利莎喜悦的声音唤醒了,秦家凤也来了。两个女孩年轻的笑脸 灿烂地发亮,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

16、出来了。她们表情有点相似,只是利莎 多一点稚气,秦家凤略带一点沉静的大人气。此外,纯洁、善良、友爱等等,两张脸上都 有,而且同样充满朝气,好像早晨刚刚开放的花朵。利莎望着我,央求说:黎伯伯,给我们讲个故事罢。她又看看秦家凤说:秦姐姐, 你不是来听黎伯伯讲故事吗?我在利莎的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就你一个人花样多。黎伯伯,不是她一个人,我也是来听你讲故事的。秦家凤忙解释道。她亲密地看看利莎。这时我忽然想起了还魂草的故事。故事里不是也有两个这样年纪的孩子么?他 们不也是这样亲密地过着日子么?起初她们听我讲两个孩子的友情,还以为我在拿她们开玩笑,后来跟着我的叙述 她们看见两个孩子长成了,两颗热烈的心连结在

17、一起,用同样的脚步,四处去找寻那个 普照万物、永不熄灭的明灯她们的笑容没有了,利莎的手被捏在秦家凤的手里。我继续讲下去: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在黑暗的荒山中,两人中的一个跌在岩石上受 了重伤。另一个人用尽方法仍然不能挽救朋友的性命。那时据说有这样一种还魂草, 要用活人的热血培养,才会长成粗大的叶子,可以用来救人。这个人找到了,他每天早 晚用自己的血来浇这棵草,救活了他的朋友。敏,还魂草的故事已经加进了我的感情,我随讲随编,给故事换了一个乐观的结 局。我看见两张年轻的脸上都笼罩着明澈无比的微笑,一股热气进了我的心中,我全 身都感到了温暖,我感激地微笑了。敏,这封信对你是一个意外,对我更是。我静静地坐

18、在书桌前,血像一层雾在我的 想象中升上来。我无处逃避。炸弹在小镇上空刷刷落下时,我和利莎一家人正在川康银行的防空洞里。飞机盘 旋声,炸弹下落声,然后便是震撼山岳似的霹雳巨响。举目四顾,眼前只有黑暗。我听见利莎担心地自言自语:秦姐姐不晓得躲在哪儿?她们一定在城里躲防空洞的。我安慰她。利莎默默地捏住我的手,她的手在微微颤动。听见解除警报,她脸上还挂着愁云,低声说:黎伯伯,我们先到秦家去。我拉着她的手走出银行,转眼便是横街,前面显得异常拥挤。街的右边高坡上,一排平屋变成了大堆瓦砾,人们就站在坡上挖掘。利莎丢了我的手疯狂地往前跑去。我跟着她跑。那里原先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现在树上只剩下几根光秃的空枝

19、,树下 连接地摊开两张草席,一只小小的带泥的腿静静地伸在外面席子旁边,秦家凤的父亲埋着头在那里痛哭。一切的疑惑都是多余的了。死吞食 了那个垂着双辫的瓜子脸的小姑娘和那个瘦弱的中年妇人。利莎鸣鸣地哭起来。天色突然暗起来,太阳落到天外去了。我们走上野草丛生的土坡,利莎的哭声停止了。她弯下身子,拔起一棵叶子粗大颜色碧绿的草,捏在手里,出神凝视。黎伯伯,这是什么草?这是野草,我叫不出名字。我要带它回去,拿针刺出手指头的血来培养它。她庄重自语道。这种野草?有什么用?我惊奇地问。那么这不是还魂草了。她失望地说。黎伯伯,你给我找一根还魂草来,我会培养它,要我流多少血,我都不怕她的脸颊上还留着泪痕,这个平时脸

20、上永远带笑的孩子现在却有这么多的眼泪, 我不能再开口了,我不能再写下去了。(有删改)【注】还魂草写于1941年,以抗战时期大后方重庆为背景,是作者根据自己的 见闻创作的一篇书信体小说。小说共六封信,本文节选自第一封和第五封。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小说中两个小女孩的笑多次出现,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出来了, 给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B盘旋的飞机、刷刷落下的炸弹、残破的窗户、弥漫的尘土,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 着的,这是战时重庆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C一只小小的带泥的腿静静地伸在外面,画面触目惊心,强烈控诉了日军滥杀无 辜妇女儿童的暴行。D结尾处,不能再开

21、口是因为利莎受到伤害,我悲愤难言;不能再写下去是因 为我对友人敏感到惭愧自责,欲言又止。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黎伯伯给故事换了一个乐观的结局,故事新编中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思考。B本文以自然、流畅的语言,以及细致生动的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B通过我与敏的互诉心曲,情节由此逐步展开,叙述方式可谓别开生面。 D小说虽然写的是小人物的悲惨遭遇,但更容易唤起大众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 8.小说以还魂草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9.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6.D(“不能再写下去”是因为

22、“我”内心的悲痛。)7.C(“情节由此逐步展开”错误,本文的线索应该是还魂草的故事;“互诉心曲”在文中体现也不明显。)8.“还魂草”指“我”所讲的故事中的一种草,它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寄托着战区人们坚韧的精神状态。利莎欲寻还魂草的举动,隐喻着对友情和生命的珍视,对人性之美的呼唤。象征了面对外敌入侵的反抗精神,寄寓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每点2分,任答对两点给满分,其余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9.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通过写信向远方的朋友诉说自己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身经历“我”的内心世界,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好地刻画人物,使其形象更丰满。书信能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增强

23、人物的感染力,使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物的爱憎之情和动机。加快叙事节奏,使情节发展流畅紧凑。书信便于自由切换各种场景,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交代,串联回忆与现实,使情节更加紧凑集中。(每点2分,其余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强,替罪不避众,勇力之

24、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自奋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材料二: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

25、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注】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昆夷,周朝初

26、年的西戎国名。太王,周文王的祖父。獯鬻,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轻死以行礼A谓之勇B诛暴C不避强D谓之力E故勇力之F立也G以行其礼H义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理,指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与儒家“仁政”的施政主张相通。B“旅”,指旅客,与论语先进侍坐章中“加之以师旅”的“旅”词义不同。C“安”为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知止以安人”的“安”用法相同。D衡行,“衡”通“横”,指恶人胡作非为,与“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

27、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子见齐庄公矜夸勇力,忽视道义,导致众多社会问题,于是有理有据地进谏,可见晏子关心国政,且富有善于进谏的智慧和敢于直谏的勇气。B晏子具历史的纵向眼光,借古夏桀、商纣因残暴勇力,哪怕有推侈、大戏、费仲、恶来之类贤士,也终至衰亡,讽今以警示君王须遵圣王之德。C孟子倡导的“交邻国有道”,仁德之君虽国强,也能达观地侍奉小国,不以强凌弱;智慧之君身处弱势,能敬畏地侍奉大国,求生存发展之道。D从晏子与孟子观点来看,商汤既会用兵征伐,吞并他国,又能善待弱小国家,不恃强凌弱,两种行为看似矛盾,其实统一于“仁”的思想根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徒

28、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2)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14两文分别倡导怎样的“勇”,反对怎样的“勇”?(3分)【答案】10BEG 11B 12B 13(1)却只是凭借勇力在世上立身,那么,诸侯这样行事国家就有危险,平民这样行事家庭就受损害。(2)这话讲得太高深了! (不过)我有个毛病,我喜欢勇武。 14晏子倡导“礼义”之仁“勇”,反对欺凌违义之暴“勇”。孟子倡导保境安民之大“勇”,反对敌一人之匹夫小“勇”。【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了遵行礼仪规范而轻视死亡的人才能称为有勇,诛杀凶暴而不畏强悍的人才能称为有力。所以勇与力的树立,要以能推行礼仪

29、和最佳行为方式为准则。“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为并列结构,且句意完整,B处断开;“故”,为因果关系的连词,应放在句首,E处断开;“勇力之立也”与“以行其礼义也”构成条件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条件,G处断开。故需要断句的三处为:BEG。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错误,二者词义相同,都指军队。句意:于是整军备武,挡住侵犯莒国的敌人。/加上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C.正确,都是使动用法,都指“使安定”。句意:如今您如果也是一发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D.正确,词义不同,后者意为“纵横”。句意:(如有)一人在天下横行

30、霸道。/男儿本来就看重纵横疆场,所向披靡。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推侈、大戏、费仲、恶来之类贤士”错。从下文“任之以力,凌铄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可推断晏子对这四人的评判,是崇尚勇力、不顾礼仪道德的不义之徒,非贤士,因此导致桀、纣被灭掉,夏、商也衰亡了。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徒”,只;“立于世”,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世立”;“立”,立身;“匹夫”,平民百姓。(2)“大哉言矣”,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言矣大哉”;“大”,高深;“疾”,毛病。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

31、点的能力。根据题干,围绕两则文本关于“勇”的主张,分条作答。 材料一,晏子针对齐庄公矜夸勇力,不实行道义,有理有据的谏言,指出真正的勇力”的内涵:奋不顾身实行礼叫做勇,诛伐凶暴不避豪强叫做力。反对欺凌天下诸侯,杀戮无罪之人,崇尚勇力,不顾礼义。 材料二,孟子认为,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敢抵挡我! ”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请大王把小勇扩大开去,像周文王、周武王的勇武那样,去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因而倡导保境安民之大“勇”。参考译文:材料一:庄公极力崇尚有勇猛之力的人,却不顾及推行礼仪的最佳行为方式。那些依靠勇力得势的人,从不顾忌国家法令,为所欲为,因此贵胄族亲不去推行忠言善事,近

32、臣也不敢进谏君王,朝纲混乱,所以晏子决定去拜见庄公。庄公问道:“从前有只凭勇力在世上久立的国家吗?”晏子回答:“我听说,为了遵行礼仪规范而轻视死亡的人才能称为有勇,诛杀凶暴而不畏强悍的人才能称为有力。所以勇与力的树立,要以能推行礼仪和最佳行为方式为准则。商汤王、周武王用兵伐罪不是忤逆,兼并其他国家也不是贪婪,这都是在遵行仁义的行为。诛杀凶恶残暴从不畏惧其强悍,消灭罪恶从不害怕人多势众,这就是有勇有力的行为。古时候能称得上是有勇力的人,都是遵行礼仪的勇猛之人;如今君上没有推行仁义的美德,臣下没有消灭罪恶、诛杀凶暴的行为,而仅仅依靠单纯的勇力而去立于世间,那么诸侯这样做以后就会导致国家面临危险,平

33、民这样做就会导致家庭残破。以前夏朝的衰亡,因有推侈、大戏;殷国的衰亡,因有费仲、恶来。这些人虽然能脚走千里,用手能撕裂猛兽,但任用他们的勇力后,他们却侵犯欺凌天下苍生,乱施淫威杀戮无辜百姓,像这样崇尚勇力,却不顾及推行仁义道德,这就是夏桀、商纣灭亡的原因,殷商夏朝也是因此而衰亡。如今主公主张一味崇尚勇力,而不顾及推行仁义的最佳行为方式,任由有勇有力之人,毫不顾忌国家法令,以威强立身,以淫乱暴力行事,导致贵族皇亲不上陈推行善事,近臣也不敢进谏君王。像这样背离圣王德政天下的原则而仿效亡国之君的行为,用这种行为来求得国家长存,我晏婴从来没有听说过。”(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材料二:齐宣王问道:“和

34、邻国相交有什么原则吗?”孟子答道:“有。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来服侍小国,所以商汤服侍葛国,周文王服侍昆夷;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份服侍大国,所以太王服侍獯鬻,勾践服侍吴国。以大国身份服侍小国的,是乐于接受天命的人;以小国身份服侍大国的,是畏惧天命的人。乐于接受天命的人足以安定天下,畏惧天命的人足以保住自己的国家。(正如)诗经上所说:畏惧天帝的威严,所以能得到安定。”宣王说:“您说的太好了!(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喜好勇武。”孟子答道:“(您既然好勇)那就请您不要喜好小勇。按着剑瞋目怒视地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只是匹夫之勇,只能战胜一个人。希望您能够喜好大勇。诗经说:文王义愤激

35、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人民,(为他们)设立了君主,设立了老师,(这些君主和老师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因此)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负责,普天之下有谁敢超越他的本分来胡作妄为?(如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认为是自己的耻辱。这是周武王之勇。而周武王也是一发怒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定。如今您如果也是一发怒而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天下的百姓还惟恐您不喜好勇武呢。”(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

36、小题。寒食寄郑起侍郎【注】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注】杨徽之与郑起二人均负诗名,同为五代后周的宰相范质所赏识,擢任台省之职。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二人被贬为外官。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寒食后两日为清明,首联第一句“清明”后缀以“时节”二字,即将寒食包括在内;“山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B. 颔联二句二景,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淡雅,风物凄清,与“寂寂山城”相呼应,较为直接地表达了诗人被

37、贬后的愁思。C. 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酒薄”,暗示诗人心有愁绪,饮而无味,不能成欢。D. 尾联之妙,在以问句作结。诗人本有一腔心绪,喷涌欲出,这里以“向谁言”出之,仍不失为唱叹之音,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16. 请结合全诗分析颈联“易断魂”的原因。(6分)【答案】15. B 16. 贬官后的愁闷,有不遇之感。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有怀乡之愁。与故人分别,有别离之绪,孤独寂寞之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能力。B.“较为直接”错,应为委婉含蓄。颔联“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两句意思是隔水烟霭中,看得见

38、佛寺修竹成荫,一路上细雨萧疏,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作者借烟霭、疏雨、落花抒发了被贬后的愁思,是借景抒情。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据注释可知,作者被贬为外官;“酒薄难成醉”,指诗人因被贬而心有愁绪,饮而无味,不能成欢,所以,贬官后的愁闷,有不遇之感是“易断魂”的原因之一。“回首故山千里外”,意思是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故山千里外”表明作者远离故乡,在千里之外,充满怀乡的浓愁,这是“易断魂”又一个原因。“别离心绪向谁言?”,意思是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作者离别家乡,与故人长久分别,内心充满离愁别绪,又无人倾诉,顿生孤独寂寞之感。这是“易断魂

39、”的第三个原因。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名句是“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感叹“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3)“酒”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诗文中不爱直说“酒”,喜欢用酒的别称雅号或与酒有关的器皿来指代“酒”,借此抒发丰富的情感,如“_,_”。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3)示例一: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0、并序)示例二: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示例三: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示例四: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 ,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 是苏轼政治生

41、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 。( )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 。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

42、、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B公共场所不让吸烟。C事情发生太突然了,让他不知所措。D他让自行车给撞了。20.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答案】18. 示例:泰然处

43、之 油然而生 不言自明 琳琅满目19. 20.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B项是杜甫诗句;CD两项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语境形容苏轼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生活态度,可用“泰然处之”。泰然处之:形容对事毫不在意,沉着镇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比喻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和平常一样,不慌不忙。语境形容观众重读苏轼词时情感自然产生,可用“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语境形容苏轼影响之深远不用言说,可用“不言自明”。不言自明:不用说话就能明白。语境形容形容

44、展品丰富,可用“琳琅满目”。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的和C项的“让”是介词,表对象。而A句中的“让”是“推举”之意。B句中的“让”是“允许”之意,D句中的“让”是“被”之意。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B项是杜甫诗句;CD两项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口袋公园,顾名思义,指那些规模较小、形状多样,能巧妙利用城市

45、中的边角空间, ,也为群众活动提供更多便利的公园绿化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绿色生活空间提出更多需求,这些选址灵活、因地制宜的口袋公园正好可以弥补城市老城区、人口高密度区域等绿色空间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口袋公园虽小,却能“绣”出城市方寸之美,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顺应新时代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在口袋公园建设上持续用力,下足“绣花”功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口袋公园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其优劣的标准。从公园选址到规模大小,再到设施配备、设计风格,都要充分考虑 ,如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化设施, ,为上

46、班一族提供更多户外休息区等。在细节和功能上更多考虑便民性、实用性,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在景观设计上,也可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元素,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树木,优先选用乡土植物等。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流畅简洁,不超过35个字。(5分)答案:21(示例)既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周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儿童提供适儿化配套(每空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2(示例)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生活充满期待,所以我们要持续下足功夫建好口袋公园。(“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生活充满期待”2分,“持续下足功夫建好口袋公园”2分,表述为因果关系1分;语句不通畅,出现语病或超出字数酌情扣分,意对即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