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台塑关系企 业人事管理规则.doc

上传人:黄嘉文 文档编号:234387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塑关系企 业人事管理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台塑关系企 业人事管理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台塑关系企 业人事管理规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備用分系統已失效,或當備用分系統仍可操作,但由於切換動作造成指示器顯示系統失效。(3) 接觸失效-切換後,無法與備用分系統妥善連接。則系統可靠度(其中,Ra:分系統A;Rb:分系統B;Rd:條件動態;Rt:條件靜態;Rc:接觸等可靠度)Rs= RaRbRc+ Ra(1-Rb)RcRt+ (1-Ra)RbRcRd(4.7)當Ra = Rb = R,且Rd = Rt = R則Rs= RcR2+ 2R(1-R)R(4.8)再倘系統中切換開關之可靠度為1.0 (即Rc= R=1.0),則Rs= R2+ 2R(1-R)(4.9) = R2+ 2R -2R2 = 2R- R2 = R(2-R)R由(4.

2、9)式知,此時系統可靠度(Rs)明顯大於單一分系統之可靠度R。4.3.6 其他複離系統abcde此系統係為達特定目的所設計,而路徑a-d、b-d、b-e與 c-e之中,只要其中一條路徑維持正常即可保証系統可正常運作。為分析此系統一般用下列二方法,複離系統之可靠度方塊圖4.3.6.1 路徑蒐尋法(Path-Tracing Method)此法是對複雜系統進行成功路徑分析(Success Path),以所得之成功路徑集合組(Set)來進行系統可靠度之推導。以上圖為例, P(系統正常) = P(ad) (bd) (be) (ce)(4.10)P(系統正常)= P(ad) + P(bd) + P(be)

3、 + P(ce)- P(abd) - P(bde) - P(bce) - P(acde) + P(abcde)(4.11)倘所有的分系統互為獨立,且Ra,Rb,Rc,Rd及Re分別為各分系統之可靠度,則Rs= Rb(Rd+ Re- RdRe)+(1- Rb)(RaRd+ RcRe- RaRcRdRe)(4.12)倘Ra= Rb= Rc= Rd= Re= R,則(4.12)式為Rs= R5- R4 - 3R3 + 4R2(4.13)4.3.6.2 分解法(Decomposition Method)此法亦稱貝氏法(Bayes Method),係利用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而得名。用此

4、法時第一步驟須選定一個關鍵的分系統(Key Item),選定原則是利用其作為樞紐,可將複雜的系統結構予以分解、單純化。如以分系統b作為關鍵分系統,則,P(S) = P(Sb)+P(Sb) = P(S|b)P(b)+P(S|b)P(b)(4.14)式中設定S代表系統正常運作的事件,b與b分別代表分系統b為正常與失效的事件。則(4.14)式為,以上圖為例,P(系統正常) = P(系統正常|b)P(b)+P(系統正常|b)P(b)(4.15)Rs= Rb1-(1-Rd)(1- Re)+(1- Rb)1-(1-RaRd)(1-RcRe) (4.16)倘Ra= Rb= Rc= Rd= Re= R,則(4

5、.16)式為Rs= R5- R4 - 3R3 + 4R2故路徑蒐尋法與分解法所得結果相同。4.3.7 複聯系統之效益當系統設計發生可靠度偏低時,設計者常採用複聯系統以提高系統可靠度。但複聯設計並非絕對能符合成本效益,因為複聯系統是一種耗費金錢增加成本、增加產品的重量、又需較大的安裝空間,使得以複聯設計來提高系統可靠度在實際運用,受到限制。4.3.7.1 系統可靠度之度量以管理角度而言,應以每單位成本花費(Cost)所能獲得之系統可靠度改善(Improvement)程度,作為比較不同設計之系統可靠度效益之指標。假設R1與R2分別代表系統1與系統2兩系統可靠度,且系統2係為改善系統1之可靠度而研發

6、,則系統2之可靠度效益的度量(Measurement)為,(1) R2 / R1、(2) (1-R1)/(1-R2) 、(3) R2 - R1以下討論將以R2 / R1或R2 - R1作為比較的依據加以說明。4.3.7.2 並聯系統可靠度之效益假設m個分統、且各分統可靠度均為R之並聯系統可靠度Rs為Rs= 1- 1- Rm (4.17)當R於0.5 1.0、m於1 5,其結果, 當m值由1改變為2時,就任何R值而言,系統可靠度均可獲得明顯改善。當m值在2以上時,此系統可靠度改善效益將隨著m值的提高而愈趨於不明顯。上述說明尚未討論此複聯設計對系統所造成之有關系統關鍵性(Criticality)、

7、成本(Cost)、重量(Weight)與維護(Maintenance)等因素之影響。4.3.7.3 串並聯系統可靠度之效益假設n個分系統(每個分系統由m個單機並聯組成、且各可靠度均為R)串聯而成之系統可靠度Rs為Rs= 1- 1-(1- R)mn (4.18)當R於0.5 0.9、n= 1, 2, 3, 4, 5且m = 1, 2, 3時,其結果, 當n值與R值固定時,系統可靠度Rs隨m值增加而提高;而當m值與R值固定時,系統可靠度Rs隨n值增加而降低。 當m值在2以上,且R值為0.9時,此系統可靠度改善效益將隨m值之增加而愈趨於不明顯。 一般運用串並聯系統時即不採m大於3的複聯設計。4.3.

8、7.4 並串聯系統可靠度之效益假設m個分系統(每個分系統由n個單機串聯組成、且各可靠度均為R)並聯而成之系統可靠度Rs為Rs= 1- (1- Rn) m (4.18)當R於0.5 0.9、n= 1, 2, 3, 4, 5且m = 1, 2, 3時,其結果, 當n值與R值固定時,系統可靠度Rs隨m值增加而提高;而當m值與R值固定時,系統可靠度Rs隨n值增加而降低。 當n 5、R 0.5值時,m值改變對此系統可靠度改善,並無明顯的效益。4.3.7.5 串並聯系統與並串聯系統可靠度效益之比較RRRRRR以三並聯系統與三並串聯系統為例,如下圖所示, 三串並聯系統之可靠度方塊圖RRRRRR三並串聯系統之

9、可靠度方塊圖三串並聯系統之可靠度Rsp= 1- (1- R)2 3= (2R- R2) 3= 1- (1- 0.9)2 3= 0.970(When R= 0.9)三並串聯系統之可靠度Rps= 1- (1- R3)2 = (2R3- R6)= 1- (1- 0.9)3 2= 0.927(When R= 0.9)比較此兩系統Rsp- Rps 1- (1- R)2 3- 1- (1- R3)2 = 6R3(1-R) 2 0 在愈低之系統層次採用複聯設計,串並聯系統可獲得之系統可靠度效益較並串聯系統為高。另就Rsp / Rps值而言 當單機R = 0.9時,不論m = n為何值,Rsp / Rps值均

10、趨近於1.0;當單機R = 0.5時,隨m = n之值增加,Rsp / Rps值將明顯提高。因此,當單機可靠度R值提高時,串並聯系統可靠度Rsp 與並串聯系統可靠度 Rps之差異將隨之降低。 實務而言,愈低的系統層次採複聯,其設計製造均較困難;且就維修立場,較低硬品層次執行維修亦較不易進行。因此,在決定採用複聯設計之系統層次時,應綜合研論,以擇最佳設計方案。4.3.7.6 m中取k複聯系統之可靠度效益此系統其結果(當每個分系統可靠度均相同時)可直接由二項式(Binomial)獲得,故(4.6)式變為Rs= i=kmm!/i!(m-i)!Ri(1-R) m-i(4.20)當R= 0.5, 0.7

11、, 0.9、k = 1, 2, 3, 4, 5且m = 5時,其結果, 當R值固定時,當k增加時,系統可靠度Rs降低。當k = m時,此系統可靠度將趨近串聯系統可靠度;當k = 1時,則此系統可靠度將趨近並聯系統可靠度。4.3.7.7 備用系統之可靠度效益DSDSDSDSRs=0.9(0.8)2+2(0.8)(0.2)(0.95)4= 0.52此系統較低硬品層次的備用複聯系統設計並不一定能獲得較佳的系統可靠度效益。故,包含切換開關的備用複聯設計觀念之最佳硬品層次並無一定準則或規律可遵循。4.4 受時間因素影響之系統可靠度模式上節(4.3)中所討論之不受時間因素影響之系統可靠度模式,本節將續之討

12、論與時間因素影響之系統可靠度模式,亦即系統可靠度與時間因素間之函數關係(Functional Relationship)。本節之基本假設與上節同,即組成系統之各分系統之失效事件互為獨立。4.4.1 基本數理根據依基本可靠度理論,系統平均壽命qs,即平均失效發生時間(MTTF)為失效發生時間之期望值,則系統平均壽命,qs = 0 t f s(t)dt(4.21)式中f s(t)為系統之機率密度函數,但其不易獲得,故以,MTTF = 0 Rs(t)dt(1.25)改為qs = 0 Rs(t)dt(4.22)4.4.2 串聯系統假設系統由n個分系統串聯所組成,且各分系統均互相獨立,則此系統之可靠度R

13、s為,Rs= R1(t) R2(t) Rn(t) = P i=1n Ri(t)(4.23a)倘所有分系統之失效機率密度函數均符合指數(Exponential)分佈,且所有分系統之可靠度亦均相等,則為,R1(t) = R2(t) = = Rn(t) = e -lt其中,l為常數失效率,則系統可靠度與平均壽命為,Rs= e -nlt (4.23b)qs = 0 Rs(t)dt= 1/nl (4.24)4.4.3 並聯系統假設系統由m個分系統並聯所組成,且各分系統均互相獨立,則此系統之可靠度Rs為,Rs= 1- P i=1m1-Ri(t)(4.25)倘所有分系統之失效機率密度函數均符合指數(Expo

14、nential)分佈,則所有分系統之可靠度為,Ri(t) = e -lit ,i = 1, 2,m li為各分系統之常數失效率,則系統可靠度與平均壽命為,Rs= 1- P i=1m1- e -lit(4.26)qs=i=1m(1/li)-i,j=1,ijm1/(li+lj)+i,j,k=1,ijkm1/(li+lj+lk)-etc.(4.27)倘所有分系統均具相同之常數失效率(li= l,i= 1, 2, ,m),則系統可靠度與平均壽命為,Rs= 1-1- e - lt m(4.28a)qs = 0 Rs(t)dt= (1/l) i=1m(1/i)(4.28b)如何選擇較佳的複聯設計,最重要的

15、考慮因素即為系統之操作時間(RTO, Required Time of Operation);考慮原則是務必使系統在操作時間具備較高的操作可靠度。4.4.4 串、並聯複合系統上節中曾討論有關不受時間因素影響之串並聯複合系統之可靠度模式,利用其結果可易將本節對於時間因素之考慮納入此等系統可靠度函數中。附錄G提供五種串聯複聯設計之可靠度函數,並針對所有組成的單機均相同、且在具備常數失效率的狀況下,系統平均壽命的計算式。4.4.5 負荷分攤並聯系統(涉及較深之數理觀念,暫緩講解)4.4.6 備用複聯系統(涉及較深之數理觀念,暫緩講解)4.4.7 複聯可維修系統(涉及較深之數理觀念,暫緩講解)22致遠

16、工管-林東成 編寫 碾碾低失敗成本。(2) 增加預防成本而減少不合格品,就可以減少例行的檢驗及試驗工作,進而降低鑑定成本。當品質管理在設備上、人力上及業務上的素質提高後,鑑定成本將更為降低。 近來品質成本的評估係朝3大重點發展:(Morse. W.F., “A Handle on Quality Costs”, CMA - Management Accounting Magazine, 67(1), 1993, pp.21-24.)(1) 隱藏式品質成本之衡量。(2) 針對某一項企業活動所造成之品質成本予以檢討,以找出品質成本之基本根源。(3) 將非附加價值之生產行為(如物料、搬運、檢視、儲存

17、)視為品質成本,予以簡化,以降低成本負擔。品質改善時應思考的10個問題(Hordes, M, D., “10 Burning Questions Concerning Quality Improvemen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ep. 1992,pp.56-57.) 如何認定、獎勵品質成就及員工行為的效應? 如何應用品質原理於服務業? 如何建立新的企業文化,以推動現狀成為新的規範? 為何品質改善成本高昂?品質應視為一種投資,而非成本預算。 品質之策略計畫應包含什麼?預期成果、行動方案、組織、程序、訓練計畫、評估計畫、獎勵計畫、溝通程序。 如何平衡品質與生產力?

18、 是否應立刻對所有員工實施品質訓練?決定那些人在何時受何種訓練,比將所有的人一次投入所有訓練要有意義。 在品質追求中,公司領導人應扮演的角色?領導能力在品質追求中是不可忽略的,領導人必須全程參與。 如何衡量品質。 在開始品質追求前,需先評鑑公司本身?找出應集中努力在那些領域,以獲得最佳之成果。7、實例GG電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產品:三相感應電動機 營業額:新台幣2億2000萬元。 員工人數:120人 廠房:3000坪 生產形態:量產品質成本內部失敗成本(48%)733728元外部失敗成本(15%)229290元鑑定成本(25%)382150元預防成本(12%)183432元 專題顧問費用

19、員工訓練費用 產品研究、分析費用 品質計畫、設計之發展費用 購買測試儀品 進料檢驗 檢驗人員費用 成本稽核費用 絕緣再處理人工費用 不合格品拆除之費用 不合格品報廢之材料成本 平衡調整之人工費用 未符合規格重工之成本 現場安裝調整費用 售後服務成本 退貨、運輸、重裝之費用 商譽損失成本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外部失敗成本總成本七月253006030010200030200217800八月312005225021300045000341450九月30570640009500039000228570十月32000636001772842000155328十二月29062730001200004

20、1000263062十二月353006900018600032090322390合計1834323821507337282292901528600百分率12%25%48%15%100%17致遠管理學院工業管理學系林東成編寫 可靠性工学的基础第1章 绪论1-1 可靠性工学的历史可靠性即针对“物”的不容易损坏这一问题,是从古至今存在的并被考虑的问题。人类制作石器,铁器时代以来,为提高可靠性而做出了大量辛苦的劳动。 但是,可靠性用概率这个数学方式来表示是最近的事情,作为美国宇宙开发的推进者,至今仍活跃着的费*布朗博士小组,在德国开发VI火箭的时候,就传说他们算出了VI火箭的可靠度是75%。美国是进一

21、步把可靠性作为工学,进行组织系统化的国家。直接的起因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时,在对日战线中,发生了向前线输送的电子机器半数以上发生了故障,在实际作战中,不耐用和惨痛经验。根据那时候的统计,美军在向远东输送的兵器中,60%的航空机不能用,50%的电子兵器在储藏中发生故障。还有,轰炸机的电子机器的寿命仅有20小时,海军用电子机器的70%发生故障的悲惨状况。战后,立中于这些教训,在1952年8月设置了美国国防部的可靠性咨询机关AGREE(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然后,在1957年提出了有名的AGREE报告(电子机器可靠

22、 性咨询委员会报告书),在这个报告中,美军宣布把定量化的、可靠性作为兵器购入的基本准则。在这之后,在1962年左右,在这个报告书的基础上,又时MLL SPEC(美军规格书)进行追加,改订,完成了有关可靠性大系统的规格书。AGREE报告书,主要追求有关可靠性的提高,测定可靠度,这之后,维护性的研究和品质保证的研究,在阿波罗计划的成立(1961年)前后不断发展。那以后的研究,主要是在故障物理(故障的机理)的研究之前的探索性研究,这些研究的顶点就是人类借阿波罗卫星成功到达月面。另一方面,日本在1960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日科肢联),设立了可靠性研究委员会,举行了会议,文献的翻译和出版活动。同年在电气

23、通信学会(现在是电了情报通信学会)上成立了可靠性研究专门委员会,发后,举行发表会等活动。作为政府机关,举行了在1965年设置了电气试验所可靠性研究室,1968年设置了工业技术院可靠性技术开发室公开的活动,还有在1973年作为民间团体,在200多家公司加入的基础上,设立了日本电子零部件可靠性中心。制定了有关可靠性的工业衡量标准,如JISC5003(故障率试验法,1969年),JISZ8115(可靠性用语,1970年)等等,这以后又制定了如JISC5700(可靠性保证电子零部件通则,1970年)等等很多的规格。1- 2可靠性技术的心要性对可靠性技术为什么会成为必要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考虑: 系统和

24、产品复杂化,组织复杂化的复杂程序的急速的增大,据说阿波罗卫星由710万个零部件组成。 在如此巨大的系统中,必须充分确保每一个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可靠性。 由于故障造成的损害(金额)增大随着系统的复杂化,高技能化,系统价格也在上升。因此,假使发生故障,就会成巨大的损失。还有,现在同样的产品在全世界使用的情况很多,修复已出口产品的故障时需花费很大的劳力。 技术开的速度很快 最近的技校术开发日新月民,一旦产品到了市场以后,如果发生的故障和索赔反应迟缓,就很难改变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事情。所发确保产品在出市场之前有分的可靠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人和机械的问题随着系统的复杂化,与此相关的对人类的可靠性也变行

25、非常重要。因为人是最容犯错误的,支除人易犯错误这一点的可靠性设计变得很有必要。1-2 可靠性和成本 “如果可靠性很高,制造成本必然也很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无视可靠性,仅仅倾注全力去减低制造成本,生产的产品一到市场故障就不断,产生巨大的维修费用。还有,因故障欠陷,造成用户丧失对产品的信用而造成的无形的费用,可靠度和成本的关系 如图1.1。 总费用成本 维修费 做到可靠性 所需费用 R=0 R=1 最适当的可靠性 图 1.1 可靠性和成本 图1.1中总费用值小的可靠度点是最适当的可靠度,实际由于这个曲线具体操起来很少,求最适当可靠度很难。 由于可靠度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当故障发生时

26、,如短时间内不费成本进行修复变得很重要。这就是维护性。如果能很好地调整可靠性和维护性,就越靠近产品的最适当设计。还有,产品运转所需的费用不产品的制作费(购入费)、周转费,维护费等,并且产品在废弃费用也很费钱。这个产品(生命周期)一生中的总费用(全寿命费用)是否最小要看生命周期价格。1-4 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和可靠度用英语表示都是同一个词(reliability),可靠性是讲抽象的,定性的表达方式,可靠度是指定量的表现。这些概念的严密定义将在第2章中阐述,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是表示“不容易损坏”的意思。 从广义上说,可靠性有2个要素构成,这就是(1) 有发生故障(2) 即使发生故障,马上可以修复 以

27、上第1 点是狭义意义上的可靠性,可靠度;第2点是指维护性,维护度。这两素相加在一起,由可靠性+维护度构成可靠性的指标可动率(availability:可动率) 一发生故障立即能修复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可靠性就很就,这就是可动率很高的表现。 为了便于便用可靠性概念,经常在销售时说“本公司的第体可靠性是最高的”;这用可靠度来表示是“本公司箱体的MTBF是8000小时,在客户手里一年无故障的概率是37%,这种说法相当涩。在这里如果用“本公司可靠性很高,有完整的维修制度,即使发生故障也能马上修复“来表达,说明本公司产品的可动率很高。在可靠性的定义中加入时间概念已很普通,针对不同的场所,使用时间以外参数的

28、方法也有很好的一面。例如,继电电流连续流通期间故障很少,往往由于开关动作次数多少而变为问题,针对开关回数,把导通不良率 说成PPM。还有汽车的轮胎等等,行车距离比使用时间更成为问题。像这样,可靠性的定义由于对像不同而发生变化。1-5 可靠性的衡量标准可靠性的高低程度如果不用数量表示的话,就无法明确。还有如果各公司,各国使用了随便下定义的数值,会招致很多混乱。因此,对可靠性的衡量标准而言,必须定出世界通用的定义,现在有很多已被定义了。这样的分类有以下几大类:1) 可靠度2) 维护度3) 可动率 这样不论对哪个概率有相对应的定义。可动率 就像前述的一样,包含可靠度和 维护度。(3) 以时间为衡量标

29、准1)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2) MTTF(mean time to failure)3) MTTR(mean time to repaer)4) MDT(mean down time) 虽说可靠性是仅仅对时间品质而言的,但衡量标准也有很多。MTBF是平均故障间隔 ,MTTR是平均修 理时间,MDT是平均故障时间,这些衡量标准适用于像箱体这样的反复修理仍在使用的产品。MTTF是适用于在平均寿命上像 电亲一样不能时行修理的零部件的衡量标准。(4) 以率为衔衡量标准1) 不良率2) 成功率3) 故障率,事故率 这是指像产品的成品率一样的一种QC的衡量标准

30、。 第2章 可靠性工学用语定义与使用 可靠性用语有很多,但并不都有明确的定义。在这里,对用JIS来定义的用语,发此为中民时行解说(“内是依据JIS对定义进行说明”)2-1 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 “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的,表示功能在使用时间上能安定发挥的程度和性质。” 对不易引起故障的物品,我们说它可靠性很高。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等归拢到一起称为item(项目)的场合很多。 可靠度(reliability) “系统,机器,零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在期望期间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为了用数值对可靠度进行定量的表示,明确规定了条件。据说阿罗的可靠度是99.9999999%(也

31、就是9.9),这是从地面发射再回到地面期间的可靠度。 故障(failure) “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等,失去了规定的功能 这里重要的是,故障是指失去了规定的功能,仅外观受了点伤,不能称为故障。电阻和电等,如果不明确其数值变化了多少才发生故障,对可靠性试验的结果就不能正确评价。 初期故障(initial failure,early failure) “ 使用开始后,在较早期由于设计,制造上的欠缺而发生和使用环境不适当的故障”如交货时有合格之类的故障。初期故障的时间是多少,因产品,零部件的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对塔巴依爱期佩克的恒温恒湿箱来说,推定大约为1000小时程度。 偶发故障(random f

32、ailure,chance failure) “已经过了初期故障期,中磨损故障期到来之前这段期间内偶尔发生的故障” 摩损故障(wear out failure) “由于疲劳,摩损,老化现象,随着时间增长故障率不断增加这个时期的故障”是产品和零部件的寿命。主要在送风机的轴承、压缩机等的机械部分发生。 突变故障(catastrophic failure) “突发的,开且全失去功能的故障” 衰变故障(degradation failure) “特性逐渐劣化产生故障 铝屯解屯容器,出于屯解质的蒸发,逐渐产生容量消失,这就是所谓的衰变故障。 波及故障,二次故障(secondary failure) “由

33、其他部分的故障原因,产生的故障 间歇故障(intermittent failuer) “ 在一定的时间里呈故障状态,然后又回复到对的有功能 ,如此重复的故障” 这对维修业说是最关痛的故障。 故障类型(failure mode) 故障的状态的形式分类。例如断线,短路,折损,特性的衰退等等。” 故障判定基准(failure criterion)“判定是否为故障的基准功能的极限值。”如果产品完本不能工作,是故障就很明显了,因温度下降,速度诮慢的情况下,就很难确定故障判定基准。 故障率(failure rate) “到某一时点为止,工作着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等,在随后的一定单位期间内发生故障的比例。

34、 一般,故障率包瞬间故障率和平均,但是称故障率指前者。这个JIS的定义也是瞬间故障率。平均故障率 平均故障率=(这个期间中的)总故障、总工作时间 因此,产品在购入后5年间(总工作时间20000小时),发生10次故障,平均是1/20000 小时(hr-1)。 这个(瞬间)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由于这个纵断面很像洋式的浴盆的开头,所以被 叫做浴盆曲线(bath-tub curve).在偶发故障期间率是一定的,由于知道了可靠度函数随指数进行分布,用简单的计算可以求出MTBFT 和故障率。 没维护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的典型的故障率(t),就如下面的图,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前进,分成初期故障、偶发故障、摩损

35、个期间。故障率的单位有(1/hr),%100hr,fit 等。Fit failure unit =10-9/hr。 耐用寿命故障率 规定的故障率(t) 时间t 初期故障 偶发故障期间 磨损故障 期间 期间 浴盆曲线l MTBF、平均故障间隔(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反复修理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的相邻故障期间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注:故障间隔在依据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在什么期间发生故障率是一定的,MTBF 是故障率的倒数。MTBF 是总工作时间除以那个其间中总得到的值。l 故障率水准(failure rate level)“故障率分为几个群,也就是区分水准,注上

36、记号,方便的区分。例如故障率1%103 时间称为M水准(JJS C5003 参照)。“根据JIS C5003,故障水准如下所示。 记号故障率(%103h又是10-6/回)记号故障(%在103h又是10-6/回)LMNPQ510.50.10.05RESHT0.010.0050.0010.0005 0.0001l MTBF、至发生故障为止的平均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不修理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等至发生故障为止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适用于像密闭型压缩机一样,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修理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平均寿命。MTBF、至发生最初故障前的平均时间(mean time to

37、first failure)”反复修理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等至最初的生之前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交货时总是不合格的产品的MTTEF是几小时。2-2 维护性l 维护 (maintenance) “为了维持对有修理可能性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的可靠性而进行的措施。“l 维护性 (maintainability) “对有修理可能性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的维护的容易度用程度和性质来表示。“也就是,发生故障后,进行修理的容易程度。l 维护度 (maintainability) “有修理可能性的系统、机器、零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实施维护时,规定时间内完成维护的概率。“ 如果具有24小时售后服务体制的公司,用这个维护度,“24 小时以内完成修理的概率是98%”也许是有可能的。l 预防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