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2).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2506202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 女性犯罪心理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n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 n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n1.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夺、抢劫、盗窃、杀人、 伤害、强奸等。 n2.模仿成人作案,性质趋于严重。 n3.流窜犯罪比较严重。 n4.团伙犯罪突出。 n5.犯罪前主要为农民、辍学无业者和学生。 n6.低学历者多。 n7.有劣迹史的多。 n8.犯罪年龄有降低的趋势。 n9.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 n10.突发性犯罪的案件居多。 n1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n1

2、2.作案区域明显,大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 n13.重新犯罪率高。 n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 n未成年人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有以下三个方面 : n(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n1.未成年人生理加速发育的表现。 n2.未成年人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n(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 n(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 n(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 n(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性法制观念 缺乏的矛盾 n (二)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 n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n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n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n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n5自我意识的

3、矛盾。 n(三)未成年人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n1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 。 n2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 n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n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n三、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n(一)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n1认识特点。 n(1)错误的人生观。 n(2)法治观念的欠缺。 n(3)不成熟的认知结构。 n2情感特点。 n(1)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 n(2)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 n(3)情感的浅薄性。 n(4)情感的极不稳定性。 n(5)自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性。 n(6)情感的冷酷性。 n3意志特点。 n(1)明显的两重性。

4、 n(2)冒险性。 n(3)易受暗示性。 n4动机特点。 n(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n(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n(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n(4)强烈的情绪性。 n(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n(6)不稳定性。 n5个性特点。 n(1)智力特点。 n(2)神经(气质)类型。 n(3)性格特点。 n(二)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 n1模仿性。 n2冲动性。 n3凶残性。 n4结伙性。 n5互感性。 n6戏谑性。 n7易变性。 返回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 n一、女性犯罪心理成因 n(一)生理原因 n(二)心理原因 n1爱慕虚荣。 n2依附心理。 n(三)家庭原因 n(四)社会原因 n1社会性别角色。 n2社会不良风气。 n二、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n(一)个性心理特征 n1需要。 n2动机。 n3法制观。 n4性格。 n5能力。 n(二)认识特征 n(三)情绪、情感特征 n1女性情感丰富、细腻。 n2情绪波动大,自我调节能力差。 n(四)意志特征 n1意志受情绪影响大,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n2意志力薄弱,行为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 n三、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n1.冲动性。 n2.从属性。 n3.欺骗性。 n4.少暴力攻击性。 n5.性色彩浓厚。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