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_《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683484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_《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_《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_《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_《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_《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发展,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是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数学来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设计上根据课题的目标,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打破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由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从观察中领悟,在思考与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整节课以逛公园、动物园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了

2、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 2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真正地把学生的探究发现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中。 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老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境和事例,让学生在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中体验与感悟数学,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 3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 教学中设置了新颖有趣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内容,拓宽了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性学习的课程渠道,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数学学科特点的弊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

3、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如观察“智慧鸟”、观察家里的物品等活动,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4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调查表明,我国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新理

4、念下提倡多样化的,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得我们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的、终身受用的知识。使学习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5师生关系亲切融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传

5、统的教学模式尽管已被我们所摈弃,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在大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如何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综合整节课发现,老师在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体验与感悟,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去。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

6、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

7、或者向教师请教。)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二十个字,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那么多的社会财富,他们是值得歌颂的赞扬的。但是他们没有权力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合理的社会使他们贫困无助、冻死饿死不能生存下去。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遭人痛恨的。C.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

8、读。(设计意图:结合插图的内容说明:这农民一家人各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衫,那位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三、生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思考: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四个字! 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字的最后一笔是点。2集体交流,1分钟快速记忆。 3为了把这四个字写漂亮,你有想提醒大家的吗?(个别学生交流,教师板演,强调书写注意点,其他学生跟着书空。) 4指导学生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进行描红、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深化,使理论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道理就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枯燥

9、无味的记忆字形变为感受、欣赏和乐融融的家庭,学生兴趣倍增,培养主动识字、赏字的兴趣。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并让孩子们学会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为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准备。)板书设计:21 .悯农(二)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同情劳动者教学后记:这两首古诗在好书伴我成长上有过,利用晨读的时间也教孩子们读过,背过,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但是真的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一年级的学生可能无法做到,尤其是第二首悯农。课上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文的插图,让学生仔细的观察图画:在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农民们在忙着干什么?他们种的地多不多?从而理解了“无闲田”一词。农民们种了那么多的地,按说应该收到很多的粮食,可在图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老农却躺在了地里,旁边的孩子在哭泣,小朋友们一看,就说,那个老农是饿死的。那他们的粮食都到哪儿去了呢?很自然的,学生就明白了,粮食都被那些贪官污吏、地主收走了。“农民真是太可怜了/那些做官的太可恶了。”孩子们说。 而锄禾则为小朋友上了生动的一课。读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更是提醒着他们中午在食堂里吃饭时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里边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看着课文插图,学生爱惜粮食的情感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古诗两首真的很有教育意义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