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01935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成长理论新进展:非线性成长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族地理夷、蛮、戎、狄的列传(1)史记开创为周边民族作列传的体例 相关篇目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2)民族列传因为不同朝代而名称有所变化 魏书有蠕蠕传,新、旧唐书有吐蕃列传等。 域外地理(1) 史记开创为域外国家作列传的体例 相关篇目有:朝鲜列传、大宛列传(2)旧五代史开始,域外国家列传称为外国列传二、类书和政典中的地理文献v 类书中的地理文献 如艺文类聚、玉海、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类书中的地理文献都是对前代地理书的汇集,其价值在于对已经佚失的古地理书的保存。v 政典中的地理文献 地理文献以“州郡典”、“舆地考”等形式分布在“十通”中 第一部政典通典 唐杜佑

2、:通典历代典章制度的汇编 其中卷171184为“州郡典” “十通”中的地理文献 通志 卷56”职官略“有“州郡”、卷66”艺文略”有“地理”,文献通考卷315323“與地考”,续通典卷107120“州郡”,清朝通典卷9096“州郡”,续文献通考卷229236“與地考”,清朝文献通考卷269292“與地考” ,续通志卷103109”地理略”,清朝通志卷2431”地理略”三、地方志v 地方志的起源 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 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v 地方志的种类 根据行政区层级而有不同层级的地方志 如“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等 行政区之外的各种专志 如山水志、湖堤志、盐场

3、志、寺观志等v 地方志的历史发展及其利用 宋元方志(1)方志编撰体例的日臻成熟 代表作:“临安三志”(乾道、淳祐、咸淳)、景定建康志、吴郡志 (2)宋元方志丛刊 明代方志(1)方志的普遍修纂“今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 如:康海的武功志和韩邦靖的朝邑志 (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清代方志(1)地方志修撰的鼎盛时期(2)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 理论:撰成修志十议、方志立三书义等文和方志略例,提出 “方志乃一方全史”。 实践:主修湖北通志、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 历代方志的著录 朱士嘉 :中国地方志综录及其增订本、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四、地理文献的历史发展v

4、 先秦时期 山海经“开了幻想的一派”(1)山经(五藏山经):以东周都城洛阳为中心,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五个部分 (2)海经:中国四方有海的原始观念的反映,以神话幻想为主。(3)大荒经:是对海经的诠释 禹贡中国沿革地理的第一篇(1)内容:“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2)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其他地理文献(1)穆天子传(2)周礼职方(3) 尔雅释地 (4)管子:地员篇专论土壤;度地篇专论水利;地图篇强调地图的重要,阐述地图的基本内容;地数篇讲述古代矿物 v 两汉时期 史记河渠书 汉书地理志 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 v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阳国志(

5、1)东晋常璩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2)地域范围:晋代梁、益、宁三州,相当于今天云、贵、川三省和鄂、甘、陕三省部分地区,为禹贡梁州之域:“华阳黑水惟梁州。” (3)时间范围:始于开辟,终于晋永和三年。(4)内容: 一、沿革地理部分,包括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1-4卷)。 二、以编年体形式叙述历代在四川的割据政权(5-9卷) 三、记载西汉迄东晋初年的“先贤士女”(10-12卷) 法显传(佛国记)(1)晋释法显撰(2)法显西行的经历和见闻 记事以佛教胜迹和佛事为主,同时对各地行程、地理概貌、文化习俗等都有真实而详细的记载。 (3)关于佛国记的史地研究 (民国)丁谦:佛国记地理考证(载地学

6、杂志,1915年,6:12) 水经注(1)北魏郦道元著(2)关于水经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郭璞注,唐六典著录汉桑钦著,清代学者考证认为三国时人所撰。(3)体例与内容 开创了以水道为纲,因水证地的撰述体例 注记水道时穷源竟委,详细描述了水道所经各地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 对 水经 经文的讹谬之处作了许多匡正。 洛阳伽蓝记(1)北魏杨衒之撰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 (2)体例和内容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五卷: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 以记佛寺为纲,通过正文和子注,由伽蓝(正文)旁及附近的官署、里巷、名胜乃至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生

7、活各方面(子注)。“盖都邑之事,尽在是矣。” 佚失的重要地理文献(1)阚駰十三州志 (2)晋书地道记 (3)晋太康三年地记(4)六朝地志v 隋唐时期 正史地理志(1)隋书地理志 (2)两唐书地理志 反映的是晚唐区划建置情况 地理总志(1)括地志 唐太宗时魏王李泰主持编修,反映了盛唐贞观时期的区划建置。(2)元和郡县志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 李吉甫撰,记载了中唐时期的区划建置。 佛教游记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撰。 “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 v 两宋时期 太平寰宇记 (1)乐史撰(2)“太平”是宋太宗的年号“太平兴国” (3)编撰体例的突破 增加和丰富了人文地理的内容,表

8、现在“风俗、姓氏、人物、艺文”等项目。四库全书总目说:“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乐)史。” 元丰九域志(1)王存撰(2)“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3)内容 记载熙宁、元丰间“九州封域”之官修地理总志(4)体例 纲要性的地理书 舆地广记(1)宋欧阳忞撰(2)编撰风格 着重叙述政区沿革,在叙述政区沿革时结合历史典故(诗、书、左传) 舆地纪胜(1)南宋王象之撰 (2)地域范围:南宋十六路版图(3)是一部以形胜为主题的地理总志”诗”、”四六”两个门目的开创 作者自序说要“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于地理志中开创了歌咏地方山水的“诗”

9、和“四六”两门。 通鉴地理通释 (1)南宋王应麟撰 (2)就资治通鉴的地名作一般地理沿革和位置的考释 诸蕃志 (1)南宋赵汝适撰(2)研究宋代南洋历史地理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文献 v 元明清时期 官修地理总志一统志的出现(1)大元大一统志 赵万里辑本: 元一统志 以行省为纲,以路和直辖府、州为目,体例上开了明、清一统志的先河。 (2)大明一统志 明英宗天顺年间敕修。同时敕修的还有 寰宇通志 ,后书版毁。 体例因袭 元一统志 ,取材以天顺间全国行政区划为准,以布政司(行省级)为纲,以府、州为目,下系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土产、人物等二十个门目。 (3)嘉庆重修一统志 三次撰修: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五年开

10、始,乾隆八年成书,主修为徐乾学 ;第二次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四十九年成书,习惯上称为“续志”,主修为和坤;第三次是嘉庆二十五年开始,道光二十二年成书,因为书的取材以嘉庆二十五年为下限,因此称嘉庆重修一统志,简称“嘉庆一统志”,主修为穆章阿。 西北史地文献(1)祁韵士:西陲要略、西域释地(2)徐松:西域水道记(3)张穆:蒙古游牧记(4)何秋涛:朔方备乘 域外文献(1)真腊风土记 元周达观撰。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 (2)长春真人西游记、西使记元代两部西行晋谒的游记 (3)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清魏源撰(4)瀛环志略 清徐继畲撰 航海文献(1)元汪大渊:岛夷志略(2)郑和下西洋随行

11、游记 马欢:瀛涯胜览 费信:星槎胜览 巩珍:西洋番国志(3)郑和航海图(4)航海针经 如张燮的东西洋考,其中的“舟师考“分“东洋针路”、“西洋针路”。 无名氏:两种海道针经(顺风相送、指南正法) 徐霞客游记(1)明徐弘祖撰 (2)体例与内容 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徐霞客旅行中的足迹所至和观察所得(3)对徐霞客与游记的评价 钱谦益称徐霞客为“千古奇人”,游记为“千古奇书” 蔡尚思称徐霞客为“集地理考察大成的徐霞客” 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1)顾炎武撰。(2)内容 关于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舆地方面的内容称为肇域志; 关于水利、资源、户口、田赋、兵役等经济、军事关系的部分称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读

12、史方舆纪要(1)顾祖禹撰(2)体例与内容 “以史为主,以志证之。”是一部将历史与地理糅合在一起的沿革地理学著作。全书贯串着极为强烈的军事地理思想。 内容分四个部分:一、历代州域形势,二、分省方舆纪要,三、川渎、四、天文分野 汉唐地理书钞 清王谟辑,所辑为汉唐间地理古籍。十三经-尚书 十三经-尚书 夏书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知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主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

13、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斋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古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知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

14、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知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知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主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15、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斋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従,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斋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知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古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斋 岷山之阳,至

16、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主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知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古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主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古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主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古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斋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主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知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